第178章 開國縣子

長安。

清晨,巡騎沿街報時,坊門城門次第開啟。

一騎快馬賓士入長安。

騎士手舉一面旗幟。

“大捷!”

“三原大捷!”

“涇州道行軍大總管尉遲恭大將軍、左千牛押神機營使武懷玉將軍,昨夜率輕騎三千,夜襲三原龍橋堡五千突厥,斬陣俘虜共計三千,大捷!

生擒俟斤阿史德烏沒啜、特勤熱寒、級失!”

騎士高舉著的旗幟,卻正是一面書寫著昨夜大捷的露布。

城門處的街鋪武侯聽到,振奮的大喊,“賊他孃的,這仗打的痛快,快讓給,給報捷使者讓路。”

驍衛巡騎也親自為他開路。

武侯和巡騎、坊丁等在聽到捷報後,也都開始主動的大聲宣揚這捷報,第一時間轉告給街坊百姓。

東宮。

李世民在舉行早朝。

尚書左丞魏徵出班,直接彈劾昨天廷議時爭吵甚至要鬥毆的尉遲恭和蕭瑀,認為蕭瑀無宰相氣度,且目無君上,對皇帝不敬。尉遲恭身為大將,可卻以上犯下,同樣對皇帝不敬。

“臣請求罷免左僕射蕭瑀、右武侯大將軍尉遲恭二人官職爵位,讓二人閉門反省思過。”

“身為紫金重臣,越發需要做群臣表率,豈能如此失儀,成何體統·····”

魏徵口水橫飛,慷慨激昂。

李世民卻有些心不在焉,嗯哦阿的不時應一句,這反應惹怒了魏徵,開始連皇帝一起批評諫諍。

“君不君則臣不臣·····”

魏徵越說越過火,李世民臉色變的越來越難看。

就在皇帝即將爆發的時候,內侍監張阿難湊到皇帝近前輕聲道,“陛下,宮門報捷,昨夜尉遲大將軍和武千牛率領的三千二百騎,夜襲三原龍橋突厥五千人馬,將其大潰,報斬首千五,俘虜千五,繳獲牛馬羊駝無數,還生擒了俟斤、特勤等三人······”

正滿胸怒火的李世民一聽這訊息,眼睛都瞪大了。

“哈哈哈!”

皇帝大笑,爽朗的笑聲遍佈整個大殿。

“陛下因何發笑,難道臣的諫言很可笑?”魏徵怒了,鐵青著臉詢問皇帝。

李世民這會也不再跟魏徵計較了,他擺了擺手,“諸位愛卿,朕有個好訊息要告訴大家,昨夜,尉遲恭在三原打了個大勝仗,潰敵五千,擒斬三千眾。”

“又狠狠的給突厥狼崽子一個教訓了。”

皇帝笑的很大聲,甚至有點得意。

魏徵站在殿中,愣住了。

他那正彈劾尉遲恭起勁,這邊尉遲恭就立大功了?他不由的想起上次他剛彈劾武懷玉,結果第二天皇帝給武懷玉賞賜了一座大宅,還就在他家隔壁。

李世民根本就不再正眼瞧魏徵,視他如無物,下旨把報捷使者召進宮來,直接在殿上獻上露面,當面報捷。

尉遲恭派回來報捷的使者,是黃瓜縣侯、神機營長史韋思仁,都說尉遲恭勇而無謀,肚大無腦,其實尉遲恭也並不是真的就沒腦子。

人家派人回來報捷,也並沒派自己兒子回來,而是派了韋思仁,京兆韋氏子,還是皇帝新封的韋昭儀親弟弟、韋貴妃的堂弟。

昨夜的戰鬥,韋思仁一直跟著武懷玉,倒也是出了幾分力的,雖然韋家的八名部曲騎兵一直團團護衛,但韋思仁騎射也還不錯,畢竟曾祖是戰神韋孝寬,他也瞅著機會射落好幾個突厥兵。

他家部曲把每個韋思仁射落馬的突厥兵,都給補刀並把腦袋砍下來,這讓最後記功的時候,韋思仁向參軍擺出了七個腦袋,都記在他名下了。

“臣神機營長史、黃瓜縣侯韋思仁拜見吾皇!”

“免禮,昨夜大捷詳細道來!”

韋思仁不僅騎射本事還行,這口才更沒的說,名門子弟,打小名師教導,嘴皮子很能說,就算站在殿上,也沒有半點怯場,反而是侃侃而談。

其實昨夜的戰鬥,毫無什麼精彩起伏之處,就是一個衝鋒的事,但韋思仁卻能說的跌宕起伏,毫不吝惜的大加讚賞了尉遲恭、梁建方、高甄生、武懷玉諸將的勇猛,也順帶提了他陣斬七級這事。

李世民聽的不住點頭,目光還不時的故意瞥一眼魏徵。

你剛不是把尉遲恭說的一無是處嗎?

你之前不是還一直緊咬武懷玉不放嗎?

如今證明還是朕的眼光好啊,知人善用。

皇帝一高興,就要重賞賜功臣。

賞不逾時嘛。

尤其是眼下,越發需要賞賜以振奮士氣人心。

李世民向來是不吝賞賜的,有功則賞,這一點李世民雖不及李淵,但也肯定比他表叔楊廣強的多。

先前尉遲恭在玄武門立下大功,李世民就直接賞賜他一萬匹絹,還把李元吉的齊王國司的財產都賞賜給他了,讓尉遲老黑一躍就登上了長安富豪榜。

“中書令房玄齡替朕擬詔,加封涇州道行軍大總管尉遲恭鎮軍大將軍號,封爵吳國公。

總管梁建方加封雁門縣男,高甄生加封為益昌縣男,各賜絹千匹,賞奴婢二口。

押千騎營使、左千牛武懷玉晉封文水縣開國子,晉二階,賜絹千匹,賞奴婢二口。”

“千騎營長史韋思仁,晉二階,賜絹百匹。”

“魏徵,朕的封賞可合適?”

李世民問魏徵。

魏徵也不示弱,“陛下,臣以為封賞太過,尉遲恭昨夜破敵雖有功,仍不過擊潰五千突厥部落,其中戰士不超三千人,以三千二百騎破敵五千,這一戰頂多算是個中陣上獲而已,

卻直接封國公,加大將軍號,太過。”

“梁建方、高甄生二將,也不過是子總管,就算跳蕩先鋒之功,也頂多晉二階,如何可封爵?”

“武懷玉率二百神機營參戰,可憑什麼就晉縣子爵?

官職爵位,國家名器,豈能如此濫授,臣請陛下收回成命。”

李世民呵呵一笑,似乎早料到魏徵會這般說,並不在意,根本不予理睬,只是讓房玄齡把當殿寫好的詔書給大家念一遍,然後交給門下省的侍中用印,讓尚書省發出。

等這些安排好,李世民才對眾臣道:“武懷玉昨晚可不是僅帶著二百神機營千騎去混了個戰功,武懷玉有獻策之功,大功。”

他簡單一句話,便堵住了魏徵之口,話很明白,昨晚這仗,帶兵的是尉遲恭,但出謀獻策的是武懷玉,何況武懷玉昨晚也一樣是帶兵衝鋒的。

國難思良將,

眼下這局勢,越發需要武懷玉尉遲恭這樣能真正為君分憂的臣子,而不是皇帝說什麼他都要反對的噴子魏徵。

高興的李世民結束早朝後,特意召來了阿史那思摩、執失思力、阿史那結社爾還有康蘇密這幾人。

皇帝得意的告訴了他們昨夜大捷的好訊息。

“馬上阿史德烏沒啜、熱寒特勤、級失特勤就會到京跟你們相見了,”

幾人面面相覷,都是不可思議。

頡利就在雲陽,派阿史德烏沒啜帶五千人馬到相距不過二三十里的三原龍橋,滅個村子,這麼簡單的事,居然還敗了,讓唐人在眼皮子底下把人滅了?

這怎麼可能?

可這種事情,皇帝也沒理由騙他們吧,騙他們能得到什麼?

李世民跟他們炫耀了一翻後,又讓人把他們送回門下省,繼續關著,不過特意交待給他們伙食改善一下,三天供他們只羊。

特勤阿史那結社爾被留了下來。

“我跟突利可汗什缽苾早結為兄弟,他是我昆弟,伱又是突利的親弟弟,說來你也是朕的兄弟了。”李世民坐在榻上,對有些忐忑不安的結社爾一臉微笑。

可這笑容卻讓結社爾直起雞皮疙瘩,之前剛來長安他是挺囂張的,覺得漢人被他們突厥摁地上蹂躪,自覺高高在上,可在北門被武懷玉拿著儀刀狠狠抽了一頓後,老實許多了。

被抽掉了幾顆牙齒,現在說話都還漏風呢,那鼻樑骨被抽斷後現在也徹底歪的了。

被關在門下省天天吃素喝粥,結社爾還從沒遭過這罪,還動不動讓唐人嚇唬,都沒睡過一個好覺,真怕哪天就被拖出去砍了。

剛才聽說頡利又敗了一陣,越發悲觀起來,覺得這輩子怕沒機會逃離長安城了。

李世民跟他微笑著聊了一陣,說什麼跟頡利是結拜兄弟,他也算自家昆弟,然後還給他授予左領軍中郎將之職,並長安賜宅一座,賞賜十口突厥奴隸。

“張監,一會讓尚藥局的御醫,給結社爾中郎將治一下鼻子,再把缺的牙齒補上,用金子補。”

結社爾被帶出宮的時候,還一臉懵。

怎的唐天子打了勝仗,反而對他客氣起來了,不應當更加囂張猖狂,更加輕視他們嗎?

被張阿難帶到尚藥局,已經長歪的鼻子被那位白鬍子老御醫又給捏斷,痛的他死去活來滿臉淚,老頭捏斷後又給他重新弄直並上藥,最後另一位御醫老頭,又給他鑲了五顆金牙。

老御醫鑲好,給他一面銅鏡。

結社爾嘴一張,幾個大金牙金光閃閃,這下不漏風了,還有點閃耀。

出了尚藥局又被帶到西城,皇帝給他新賜的宅子裡,十名賞賜的奴隸也都到了。

結社爾看著這切,恍如做夢。

坐在宅子裡,聽著外面坊間百姓歡呼三原大捷,結社爾和十個突厥奴隸大眼瞪小眼。

直到午後,一名自稱是左衛中郎將崔敦禮的官員到來,跟他談了許久。崔敦禮要他給兄長突利小可汗寫信,崔敦禮將帶著信去出使突厥大營,到時交給突利可汗。

“特勤先在這裡養好鼻樑,等過段時間傷好後,我再送特勤回突利可汗營。”

阿史那結社爾突然明白過來,原來李世民對他這麼好,是要跟他兄長突利小可汗聯絡。

“我的傷沒事,我可以現在便帶你一起去我兄長營地。”

“還是先養好再說,出了長安城,突厥營地可未必有這麼好的醫師,特勤也不想以後鼻子都是歪的吧?”崔敦禮笑著道。

阿史那結社爾心有不甘,又問,“上次打斷我鼻子,還打落我五顆牙的那個侍衛······”

不等他提出什麼過份要求,崔敦禮直接道:“那是陛下跟前紅人,押神機營使、左千牛、大陵縣男武懷玉,昨日大捷,他有大功,剛被晉封為大陵縣子、晉二階、加勳一轉,

之前的事,陛下也說了只是誤會一場,待武縣子回京後,到時讓他來看望一下特勤,忘記說了,這位縣子還是神醫呢,若是到時特勤的鼻子恢復的不是很好,還可以請他出手幫忙矯正。”

崔敦禮明白無誤的告訴他,別以為皇帝讓你給突利寫封信,你就能拿捏起來,更別想著藉機要求處罰武懷玉,那是皇帝心腹紅人。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抗戰:我鐵血少帥,震驚晉西北

我本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