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揣著玉米進宮

“娶一媵三,還帶二十四個陪嫁婢女,你還不樂意麼?”

營國公府,西院。

一眾公侯們在前廳,懷玉卻藉口更衣跑來見樊玄符,今天的樊仙姬格外的溫柔,望著武懷玉眼神裡都拉絲。

“這個,不是突然襲擊麼,一點也沒準備。”

“要甚準備,你不是已經納了幾房妾了,先前還居然在外接別宅婦,要不是我給接回去,讓言官御史知曉了再彈劾你,到時落個貶官去職伱後悔莫及。”樊玄符拉著武懷玉的手,“我這三個妹妹都是很不錯的,全都十五六年紀,”

武懷玉想著樊玄符這爆表的武力值,不由的有些擔憂,這後院再添三個武陵蠻女,到時吃不消啊。

“你的妹妹們也學騎射刀劍嗎?”

“那是自然,這是家學淵源,我們土蠻出身,不論男女都是打小習武的,妹妹們武藝也挺好的,舞刀弄槍個個精湛,還精通騎射·······”

懷玉突然覺得有些牙疼。

“這個,妹妹們既然如此多才多藝,從嫁為媵,不免太委屈她們了,何不為她們擇個更好的夫婦,當個正妻大婦豈不是更好。”

媵與妾雖有別,但也只是貴妾,在家中比妻地位低的多,生的兒女也是庶出,可不是平妻。

“侄娣從嫁,這是古老的傳統。”

看著嘴角帶笑的樊玄符,武懷玉感覺自己能猜測到幾分她的小心思,堂妹媵嫁這既是傳統,也未嘗就不是樊玄符為了嫁過來以後,穩固自己大娘子地位的一個手段。

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當家娘子三個媵妾幫,自家妹妹肯定比其它妾侍可靠啊。

還直接把武懷玉三個媵名額佔了。

這個事情,樊家最讓人意外的是他們事先並沒有提起半句,以侄娣媵嫁這事,一些老士族確實有這傳統,但多數貴族豪門是沒這種的,一般也就是帶上貼身婢女陪嫁,再帶幾房奴僕。

現在他們提起,懷玉也無法拒絕。

沒理由拒絕啊。

樊玄符說她這三個妹妹是剛從安陸進京來的。

人都已經來了,還帶著嫁妝來的,安陸樊氏來了很多人,既是送嫁,也是要來京讀書當差甚至謀官吏的。

大宗嫡系嫁女,小宗旁枝陪嫁,這事對武家來說還是十足的臉面呢,一般人還享受不到。

武懷玉只能接受,樊玄符不容他拒絕。

“你想不想見下我妹妹們,我帶你去見她們。”樊玄符見事情搞定,滿臉笑容。

武懷玉道:“還是先不見了,等迎親之日相見吧。”

反正迎親之日就定在十天之後。

兩人在西院聊了許久,直到武士恪到處在找他,他才趕緊回去。

樊玄符拍了拍手掌,“妹妹們,出來吧。”

“怎麼樣,二郎如何,可還滿意?”

樊玄符的三個妹妹一齊從屋裡出來,一個個笑呵呵的,倒都稱讚武二郎年輕英俊又體貼。

“對姐姐可真好。”

“姐姐這回可真是找了個如意郎君。”

樊玄符心裡美滋滋,“也是你們的夫君。”

······

一行人離開樊府,秦瓊坐在馬車裡,把懷玉叫上同乘。

“等你大婚後,我便要去三原白鹿塬上莊子安心休養了,”秦瓊靠在軟墊上,人很憔悴,身體虛弱。

“陛下不會同意義父離開吧?”

“我現在這樣子,陛下也能理解,”秦瓊已經幾次向皇帝請辭,昨天李世民特意到秦瓊府上看望,君臣長聊許久。

李世民最後同意老夥計去三原休養,但仍讓他兼著左衛大將軍之職,還讓他掛太子左衛率之職。

這位實封一千三百戶的齊國公,實封名單排第四,正當紅得寵之時,卻要請辭隱退。

武懷玉覺得這不僅僅是身體不好的原因,也還有諸如對李淵有愧疚,對頡利此次入關還能和議離開有關。

對秦瓊來說,這些事情積攢起來,壓垮了他的身體。

“我本就是一武夫,如今聖皇開太平,也沒有了我用武之地,我也正好馬放南山,卸甲歸田。”

秦瓊說他最近練金剛功和長壽功,感覺不錯,讓心態平靜了許多,而且每天讀讀道經,感覺大有收穫。

“我打算在白鹿原一邊修養,一邊也學道學醫,”

秦瓊的話讓懷玉很意外,“義父不研究兵法戰策,寫一本兵書麼?”

“哈哈哈,衝鋒陷陣這個我很擅長,但要說寫兵書,我可沒這本事,當年我就是讀不進書,才學武從軍的。”

······

早上從伊琳娜房裡出來,又是朝氣蓬勃的一天。

“阿郎,早。”潤娘有些幽怨的在那等著請安。

“潤娘,你怎麼不多睡會。”

“時候可不早了,早起的都忙碌一個多時辰了。”

懷玉呵呵一笑,趕緊去洗漱,趁著樊家大部隊沒進駐之前,抓緊時間好好享受下熱情如火的胡姬吧,估計以後可就沒這麼多機會了。

一想到四個手執斬馬大劍,後面還跟著二十四名背弓負劍的劍姬,懷玉不由的打了個冷戰。

“阿郎,天氣越來越涼了,你多添件衣裳,可別著涼了。”潤娘見狀關心的道。

那邊高氏姐妹聽了,便默不作聲的卻給懷玉取來了衣服。

懷玉倒有點不好意思了,這段時間一直把她們冷落了,“最近有沒有好好吃飯,長胖了點沒?”

“每天早上喝羊乳吃雞子和饅頭,晚上還要加頓宵夜,奴這身子已經長胖好多了。”高惠安特意挺了挺胸道。

旁邊的高胭脂也趕緊道,“奴昨天才稱量,現在九十斤了,姐姐比我還重一斤呢,馬上就能一百斤了。”

懷玉哈哈一笑,“堅持,每天早晚四頓,葷素搭配,記得每天練兩遍八段錦。”

今日不當值,懷玉便在院裡帶幾人練八段錦,檢查指導她們的動作。

永興坊的壽陽侯府很大,有好幾個院子,相對獨立,父母、阿兄、阿姐他們各有一院,倒也互不打擾,往來又方便。

等練完功,懷玉去菜園子,潤娘幾個都跟著來。

十月初冬。

長安早晚已經很冷,溫室雖然還沒生火,但有牆有頂的已經讓裡面保溫多了,溫室外種的冬季蔬菜,則在寒風中長的更嫩綠。

他們在這邊鋤草鬆土添肥澆水,說說笑笑,隔壁裴夫人便隔牆問好,懷玉就笑著上牆,扒著牆著跟裴氏打招呼。

結果看到魏徵豎起眉頭瞪他。

“魏公也在啊。”

“扒人牆頭豈是禮也?”

“魏公說的也是,要不我明個叫人過來在這段牆上修個臺子,咱們種菜的時候碰上,還可以喝杯茶或是飲杯酒聊會天嘛。”

魏徵對這提議毫無興趣,他現在更希望武懷玉趕緊把房契和書還給他。

“我給魏公摘把菠菜,鮮嫩著呢。”

一大把新鮮菠菜送給魏徵,魏徵拒絕裴夫人卻收下了,還割了把韭菜給懷玉。

“韭菜好,韭菜男人吃了最好,謝裴娘子了。”

魏徵一聽這話,覺得懷玉有點不正經,甚至有調戲自己妻子之意。

裴氏搶先又說起那筆借貸的善後,本錢他們已經送回去了,可利息這塊談不擾。

“這事我之前就有定論了,實在沒必要再談。”

武懷玉根本不與他們再談,拿著韭菜跳下牆頭就回了。

……

“二郎,宮裡來人,陛下召見。”

武懷玉一聽,趕緊去更衣入宮。

走前,看著院裡掛著的玉米,便拿起兩穗。

東宮,武懷玉在宮門口查驗身份入宮,心裡感慨著,李世民都已經是天子了,卻還住在東宮,太上皇李淵卻依然居住太極宮。

這表面上是李世民‘孝心’,可實際上這種情況不合常理,估計馬上就有人會上書讓李淵搬出太極宮,讓李世民搬進太極宮了。

不過武懷玉可不打算去提這事。

沒必要,完全沒必要,他現在這個年紀,已經封侯了,也職官五品,足夠了。

跟隨著內侍入宮,他一路也在想著,皇帝突然召見他做什麼。

殿內,李世民正跟一眾心腹議事。

“陛下,壽陽侯武懷玉在殿外侯見。”

“宣。”

武懷玉進殿,李世民對他招手,“不必多禮,”

殿中僅有高士廉、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周紹範、馬周幾人,“朕前些日子讓官員議論國家政策得失利弊,你寫的那個省幷州縣、設立十道的奏疏,朕看了覺得挺好,剛才也給無忌他們看了,正商議著,便叫你過來,親自跟大家說具體些。”

聽說只是叫來談這個,武懷玉倒鬆了口氣。

“陛下,以臣家原先居住渭北三原縣為例,武德四年,改池陽縣,五年,又改華池縣,析置三原縣,又置泉州,因還有一個泉州,於是又更名北泉州······

臣此前特地去民部查閱了檔案,發現至武德八年,我大唐武德八年時比大業五年多出了二百二十九個州和三百八十三個縣。

國初,各地義軍蜂起雲湧,唐興,相師來歸,上皇為之割置州縣以寵祿之,由是州縣之數,倍於開皇、大業之間。

除增加了大量州縣外,州縣重複地名情況也十分嚴重,有四十九同名州,其中義州就有四個,三個雲、文、平、龍、智、南平、永、簡州,

兩州同名的也有四十多個。

縣名重名的更多,如杭、鄧、衡、隰四州均有新城縣,泉、衡、通州均有新寧縣,

德、慈、崖三州皆有平昌縣等,

朝廷不得不明令重名地名前加南字,但仍還有兩個南平州兩個南晉州兩個南石州和兩個西會州。

政區地名混亂,革故鼎新勢所必然,臣認為如今天下一統,重新調整州縣,省州並縣也迫在眉捷,許多州所轄連五縣都不足,十羊九牧······”

“那你說如何省並?”

“臣以三原為例,三原、池陽原本就是一縣,或再併為一縣,北泉州也無必要保留,直接裁去,三原併入雍州。

京畿地區,現在還有許多北泉州這樣的州,也有華池、三原這樣析分之縣,都可以省並,雍州府下如今數十縣,可並省為十八縣,渭南渭北各保留九縣······

完全可以恢復到開皇年間州縣區劃,裁去二百州四百縣,

全國保留三百州,一千五百縣左右即可,這樣一州起碼轄五縣,相對合理。

在州之上,按天下山川地理劃分十道,如漢代州刺史一樣,派出官員監察巡視!”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萬古一帝:開局弒君篡位

扮豬睡大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