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李治

朔方。

梁師都既誅,其餘諸城,幾乎是傳檄而定。

樹倒猢猻散。

幾乎是轉眼之間,朔方就變了天,快到楊恭仁段德操段綸樊興李脩行幾位總管,聞訊想要回師分杯羹都來不及了。

他們剛調頭,結果後續捷報一封接一封的傳來。

朔方三城下,德靜降,儒林、真鄉、撫寧、開光、銀城、連谷,諸城皆降。

武懷玉派出諸多輕騎,帶著梁洛仁等分路招降,每至一地,守軍聞訊都是直接開門迎接。

夏州。

段德操這夏州都督從寧朔剛趕回來,正在清理三城,準備恢復夏州治所,結果長安天使已經趕到。

聽完旨意。

段德操知道自己白忙活了。

“恭喜青陽了。”

懷玉聽完旨意,很是意外,這滅國斬王功績是不小,但畢竟這只是策反招降,並不是直接攻滅,他心裡預計是有可能爵晉一級,封個郡公機率很大。畢竟如薛萬徹去年在隴右打一仗,也是縣公升郡公。

可這封賞下來,還是很出乎意料的。

翼國公,加實封三百戶,上柱國、金紫光祿大夫、夏州都督、刺史,還帶著崇文殿學士銜,東宮太子洗馬。

長江後浪推前浪。

做為在塞上跟梁師都對線十年的段德操來說,其實看到武懷玉的封賞心裡挺不得勁的。

他守邊十年,多少次擊敗梁師都。

可到頭來,武懷玉補了這最後一刀,風光全讓他得了。

雖然他也加封左武衛大將軍受召入朝,可這算不得什麼真正的封賞,甚至有可能是明升實降,削去兵權實職。

可他段德操雖戎馬一生,但還真比不過武懷玉,人家雖去年才入仕,可一下山就投了明主。

他這種邊將哪裡比得過。

梁師都亡,他段德操也完成了使命。

飛鳥盡,良弓藏。

皇帝都沒讓他在夏州都督任上再幹一段時間,把夏州理清再走。

皇帝的旨意顯得有些迫不急待。

段德操一把年紀,鬚髮花白,又豈不明白。

不管心中有什麼想法,此刻都得打起笑臉奉旨聽詔。

想比起段德操的心中失落,武懷玉此時真是風光無限。

蘇烈也為武懷玉感動高興,當然他自己也沾光,皇帝封賞旨意裡也有他。

授封臨清縣男爵,加左武候中郎將,授夏州都督府司馬。

夏州都督府原司馬劉蘭成晉夏州都督府長史。

至於原長史劉旻,這位原梁師都部將,另有任用。

原鹽州長史韋思仁升綏州刺史,程處默將出任銀州刺史一職。

鹽州一眾官將,這次都有升賞。

連侯三這樣的小軍官,也都錄勳升官,他從隴右調來時,只是個隊副,現在卻已經成為七品的校尉,想當年武士恪為朝廷從軍十年,也不過是個旅帥,如今侯三趕上了好時候,隴右、朔方兩戰,加上豳州平羅藝叛亂,功勞一筆加一筆,直接就成了旅帥。

趙信、陳興、許嗣業、武君威一干人,個個喜笑顏開。

而懷玉從東宮司經局帶來的部下張承德、劉緒等,也都晉階升職。

段德操恭喜了武懷玉,然後痛快的把夏州都督的印信移交給侄孫女婿。

當天,段德操便回長安去了。

他在邊地十年,一方鎮帥,但這次入京,卻輕車簡從,沒有絲毫排場。老段很清楚,在邊疆,過去他號令威嚴一言九鼎軍令如山,但進了京,他就什麼都不是了。

他早早把姿態擺的很低,就是要對皇帝表明態度。

······

武懷玉在朔方西城巡視。

西城,才是赫連勃勃所建,東城是後來所建,至於外郭城,更是不斷擴建,外郭城大部份是跟東西城並列的,但也還有部份把東西城包了薄薄一圈。

“當年赫連勃勃修統萬城時,主要是參照漢長安城所建。”

因誅殺梁師都反正獻城有功,梁洛仁被皇帝加封為右驍衛將軍、朔方郡公,此時暫歸武懷玉麾下節制,協助安定朔方。

“西城主要是宮城、東宮、宗廟社稷和苑囿,宮城在西南,東宮在東南,宗廟社稷在東北,御苑在西北,”

苑囿區不僅有假山、湖水、花園,甚至還有別殿、遊牧帳篷區,另外還有馬廄、倉儲。

這裡存了不少良馬、糧草、器械、珍貨,如今全都充了大唐國庫。

武懷玉一行人在梁洛仁等帶領下,巡視西城,發現雖與大唐長安的宮城皇城相比,這裡要差不少,但是梁師都經營十年,也還是比較完備。

尤其是這城牆體系,馬面敵臺、角樓、城門、甕城等都很雄壯,當年段德操就是止步在西城的這些堅固的城防之下。

可惜這樣堅固的城防,最終沒被唐軍從外攻破,而是被辛獠兒率禁衛軍,由內奪取。

梁師都花費十年心血加固的西城,最終也沒能保住他性命,甚至他在西城裡儲備的大量錢帛、良馬、鎧甲以及糧草,最終也都落到唐軍手裡了。

整個西城很雄偉。

其宮殿樓閣,更讓人驚歎,在這塞上居然還有如此雄偉建築。

永安宮是當年赫連勃勃的皇宮,梁師都也是加以修復,仍名永安宮。

只是此時,建於永安臺上的永安宮,盡顯落寞。

武懷玉其實挺喜歡西城,也喜歡這裡的宮室樓閣等。

但北梁已滅,這皇宮自然也留不得了。

一切都顯得僭越。

“把僭越的建築全都拆了,拆下的木料石料等,拿去修繕民宅。”

朔方三城,武懷玉打算按朝廷旨意,拆毀梁宮的西城,保留城防體系,但把宮殿等全都拆了。

“以後西城,做為軍城,駐軍屯兵,兼做倉城,儲備甲仗、糧草。”

“東城則為衙署、官作坊區、學校、官吏住宅區。”

“外城為市集、作坊、民宅區。”

梁洛仁聽到武懷玉的命令,有些失神。

他在這裡傾注半生心血,如今卻要看著這一切毀掉。

戰爭已經結束,武懷玉也成了夏州都督,他現在開始考慮的是恢復民生。

開倉放糧賑濟百姓,重新招聚流民還鄉,恢復生產搶時秋種,

先前武懷玉他們搶人有多痛快,現在要恢復民生就有多頭痛。

他也沒想到,最後自己成了夏州都督。

靈慶延鹽五路進攻,從朔方已經遷走了數萬人口,這對本就人口不多的朔方來說,這是真正元氣大傷。

當然也不全是壞處。

跟當初他到鹽州時一樣,現在夏州四州人口銳減,好處就是出現了大量無主土地,可以給剩下的百姓分田授地,甚至出售部份土地,換取資金投入其它方面。

“動員朔方城的百姓過來遷西城宮室,建軍城營房,修繕東城外城,以工代賑,”

以工代賑,能夠快速安定大量流民,只要讓這些現在飢迫的朔方百姓能有口飯吃,這會解決大部份麻煩。

武懷玉交給劉蘭成和梁洛仁、辛獠兒一個任務。

對偽梁官吏將校進行甄別。

所謂甄別,自然就是要區別對待。如梁洛仁辛獠兒等,這些是投誠反正的,算是有功之人,是要保留官職,或是降級留用、或調職任用。

但還有許多梁國官吏,是被俘投降的,那自然又不一樣,這些人要詳細甄別,如果確實有能力的,可視情況使用。

而還有一些人,主要是如梁師都的親戚宗族,或是如梁璿等這些其心腹,肯定是不能優待的。

本來都要誅殺。

但武懷玉做為夏州都督,兼有撫慰之職,他還是主張少殺人,但不殺不表示不追究。

梁師都的皇族財產,還有諸如陸季覽、梁璿等一眾梁國官吏將領的財產,基本上是要沒收的。

這裡面,肯定也還會牽連到不少朔方的豪強地頭蛇等。

這是一輪光明正大的重新洗牌,也是保證權力更迭的重要手段。

都是必須的。

清洗出來的這些土地錢財甚至人口等,都將成為大唐夏州都督府控制、治理朔方的基礎。

這種洗牌,當然不會是溫柔的。

負責此事自然是要髒手的。

讓長史劉蘭成為首,梁洛仁他們協從,一來劉蘭成是個有文化的老流氓,十分狠辣,他有這個能力,梁洛仁他們這些降臣則是熟悉朔方情況,當然也是要借他們的手來清除那些人,這也是讓梁洛仁多交點投名狀。

劉蘭成對武懷玉的安排,沒有半點猶豫,他知道這事不簡單,但他卻笑的很開心,似乎已經迫不急待的想要享受那個過程了。

“劉長史,記得一定要公正。”

武懷玉提醒他不要亂來,千萬別藉機貪汙之類的。

西城,大夏、大梁的宮城,成為了大唐的統萬軍城。

那些雄偉華麗的宮樓殿宇,全都將被拆除,武懷玉的夏州都督府,設在東城。

那裡原是梁國都省,宰相的辦公地。

現在也都將經歷一輪全面整改,僭越違制的東西都要被拆掉,重新修改。

鹽州刺史衙門都沒只多久,如今又要留在朔方。

段婉剛被送回鹽州,武懷玉又讓段慎去接過來,讓他把樊五娘、樊十一娘還有高胭脂以及曹十三娘一起接過來。

“鹽州的玉米、土豆都快要成熟了,”懷玉感嘆。

“現在剛入秋,今年還可以種小麥、土豆、油菜、蘿蔔這些,”

武懷玉沒太指望秋播糧食,秋天播種,那大部份得明年夏天收穫。

如今的朔方最大的問題,一是梁師都割據這麼多年,長期打仗,加上本就偏遠落後,使的民生凋敝,人口銳減,這次進攻又損失了大量人口。

幾萬人被遷走了,現在也不可能要的回來。

再者就是牲畜也損失大量。

今年冬天,讓朔方百姓吃飽飯都是個大難題,要是處理不好,到時可能會在大量朔方百姓南下就食要飯。

這百姓成了流民南下了,到時人口就更少了,惡性迴圈。

“除了趕緊秋播補種小麥等,現在還應當要考慮利用下我們朔方的資源,諸如鹽場、以及其它的礦場,招商引資開採,這樣朔方的百姓也有賺錢的門路,我們衙門也能有個稅收,

還有就是我們應當跟在鹽州時一樣,把邊市搞起來,咱們抓緊跟突厥人貿易,”

糧食種不過來,那就想辦法賺錢買糧。

僅靠朝廷拔給,那是不現實的,還是得自力更生抓緊自救。

該清洗的要抓緊清洗,但清洗過後還是得要恢復生產,要把工商盤活起來。

雖然現在這些一聽就是非常艱鉅的,但皇帝給了武懷玉這麼厚的封賞,這麼大的信任,武懷玉也不能撂挑子。

他不僅得扛住,還得把事情辦好。

結束一天忙碌的工作,夜晚,武懷玉才能分出心神來看著父親、妻妾、朋友們來的書信。

玄符給他生了個六斤四兩足月大胖小子,老爹給取名承嗣。

武承嗣,懷玉聽了這名字直皺眉,可老爹已經取了名,他也不能說不行。馬周和大姐來信,恭喜他當爹了,也恭喜他晉封翼國公。

在白鹿原養病的秦瓊都給他寫了信,對他封翼國公這事,十分激動。李靖也給他來信,對他在朔方的表現很讚賞,不過李靖信裡提到一件事,讓懷玉有些心情沉重。

李三娘被李德獎帶回長安,可李三娘終究是放不下想不開,最終去終南山出家做了道姑,李靖和張出塵都阻攔不住,不讓她出家她就要自盡,最終無奈也只好罷了。

這事本來武懷玉也很無奈,可畢竟因他而起,心中很沉重。

程處默也來信,這傢伙很興奮,他終於也要來塞上會師,這傢伙成功的謀得了銀州刺史之職,信裡滿是得瑟,更多的還是對武懷玉的妒忌,一直說他是狗屎運之類的。

看著這些一點不見外的話,懷玉也挺期待這傢伙了。

樊玄符的信裡,則盡是武承嗣了,她給兒子取小名元寶,因為他出生時六斤四兩,剛好是一貫通寶重量,所以便取小名元寶。

滿篇信紙上,盡是元寶怎麼了怎麼了,看的出她沒有產後抑鬱,全是幸福滿滿,甚至對丈夫在外,也沒啥太牽掛,想當年千里迢迢追情郎到隴右,現在分別半年,隻字都沒提什麼時候回家。

對武懷玉在朔方納了曹十三娘、段七娘為媵妾的事,樊玄符也很大方,毫不在意。

皇帝也給武懷玉寫了不少信。

有封信上甚至說皇后有孕在身,假如這胎是女兒,到時就讓武承嗣尚這位公主,假如是皇子,就讓武承嗣做侍讀。

武懷玉算算時間,皇后現在懷,要貞觀二年生,這胎最有可能的就是歷史上的唐高宗李治了。

武元寶當駙馬的機會很渺茫了,倒是極可能成李治的侍讀。

可他現在還兼著太子承乾的太子洗馬、崇文殿館主,自己兒子卻要做李治的侍讀?

爺倆將來服侍他們兄弟倆?

武懷玉看著樊玄符隨信寄來的一幅她親手畫的兒子的畫像,不得不說畫的還是挺可愛的。

看著這虎頭虎腦的大胖小子,武懷玉不由的微笑起來,他此時真的挺想能回到長安,能看一看兒子,抱一抱親一親,也慰問下妻子。

可他卻只能呆在千里之外的塞外。

最後只能在燈下,把滿腔的思念、愛惜,全都化成了紙上的文字,寄回長安。

元寶,武承嗣。

懷玉把兒子的畫像貼在了榻旁屏風上,越看越可愛,越看越喜歡。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紅樓之我是薛霸王

扭曲的蛤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