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李三娘

天氣一天比一天寒冷。

諸州朝集使也陸續進京,加上備考明年科舉的舉子,長安城每年最熱鬧的季節又開始了。

而在長安諸坊中,平康坊也當仁不讓的成為最熱鬧的坊。

緊鄰國子監,加之靠近皇城、東宮,周邊又是勳戚權貴如雲,又鄰東市,加上這裡教坊名下的歌伎青樓等聚集三曲,讓這裡當之無愧的風流澤藪。

“京報,京報,右武衛大將軍、瀘州都督、盧國公程咬金鎮壓鐵山獠亂有功,再賞絹二百匹、御服玉帶一條。”

一名年少報童套了件馬甲,揹著個斜挎報包,手裡舉著一份京報一邊走一邊揮動著大聲叫喊。

“小子,來一份。”

一輛馬車駛過,車伕勒停馬,衝著報童喊道。

報童趕緊上前,“謝客官,承惠三十文。”

一份京報三十文,不過一本小冊子,車伕心裡嫌貴,今年雖無突厥再犯邊,朝廷還收復了雲中和朔方,可今年山東大旱,使的糧食入冬後又開始有所上漲,如今長安一斗米剛好是三十文錢。

普通家庭,男女老少平均下來,日食一升,五口之家一天食五升,一斗糧夠一個五口之家吃兩天。

要是窮困點,節省點吃,能吃三四天。

好在這錢也不是他花,京報也不是他要看,身後車簾掀開一角,遞出一串錢,恰好是三十文。

車伕接過這還帶有幾分香味的錢,然後扔給了那賣報小子。

報童雖然早走到車邊,手裡舉著報,但剛才一直沒有直接遞到車伕手裡,見了錢這才把報紙遞上,滿臉笑容,“多謝。”

他遞出報紙後也沒馬上走開,而是迅速的拿著銅錢數起來,邊數還邊很眼尖的檢視,是否有偽錢、劣錢等,等查驗無誤後,這才又說了聲謝,退讓到了一邊。

車伕把報紙遞入簾後車廂,然後甩了下馬鞭,催馬繼續前行。

馬車廂裡。

永康公府的張出塵從婢女手裡接過京報,翻看了起來,在她身側,坐著個一身道姑裝束的女子,卻正是張出塵視若已出的李三娘子,如今道號清虛真人。

穿道袍、梳道髻、執拂塵的李三娘,顯得有幾分超凡出塵,坐在車廂裡,也並沒有以往跟叔祖母在一起時的親密,只是閉目誦經。

“程咬金倒是真仕途通暢,這兩年在朝廷將帥中倒是一飛沖天了,秦叔寶病休後,當年瓦崗那些將領裡,倒是他現在最當紅得寵,都督瀘州,又能立這麼多功勞。”

她有些羨慕的道,“我聽說程家在蜀中販賣獠奴都賺的盆滿缽滿呢。”

李三娘也不出聲。

馬車緩緩行駛著,張出塵翻看了下京報,也沒心看下去,放到了三娘手裡,“程家現在是真發興盛了,跟崔鄭都走的那麼近了,那邊還跟武家結了親。現在還成了天子親家,”

“嫡長子程處默還因其功別封東阿縣侯,授銀州刺史了,聽說他在朔方也乾的不錯,看時間,也是馬上要回京了。”

李三娘終於睜開了眼睛。

“他也會一起回京吧?”

張出塵知道她說的那個他是誰,“我覺得程處默倒也不錯,你覺得呢?”

“程處默是他的好友。”

張出塵自顧自的道,“程大郎也才二十來歲,都已經是縣侯加刺史了,而且他還是程家嫡長子,將來早晚還要繼承程咬金的實封國公爵位的,你要嫁給他也不錯的,

比柴家肯定好。”

可李三娘卻對此沒半點興趣。

低頭翻看京報去了。

“傻三娘啊,都這麼久了,你還沒想開麼,”

李三娘沒有回應。

車廂再次陷入沉默。

馬車繼續行駛著。

馬車駛入了平康坊內,車外頓時能聽到很喧鬧的聲音,人流多了,甚至有了不少叫賣聲。

平康坊街上,有不少提籃推車挑擔的攤販,叫賣著些小東西。

“烤紅薯,又香又糯的烤紅薯,祥瑞紅薯,海外仙種,天寒地凍,吃一個渾身暖洋洋,一個只要五文錢!”

李三娘抬頭,“買兩個吧。”

於是婢女便掀開簾子讓車伕停車買兩個。

路邊賣烤紅薯的是個沒牙的老頭子,帶著他兩個半大的孫子,兩個炭爐子,然後一筐紅薯,加上一些炭火,天寒地凍的,守在路邊上,邊烤邊叫賣,不時還要換個地方流動叫賣。

不過天越冷,這烤紅薯的生意倒是越好。

剛烤好的紅薯很香,吸引不少人,尤其是這祥瑞的名頭。

“這紅薯可是去年翼國武公向聖人所獻祥瑞,是他飛昇的仙師逍遙子上神早年從海外所取回來的仙種,吃了延年益壽·······”

老頭子是這北邊永興坊的坊民,翼國公武懷玉的街坊鄰居,這個冬天,坊裡的許多坊民,都得到了一個不錯的工作機會。

武家給他們提供爐子、炭火,以及玉米、紅薯、土豆,甚至是羊雜這些,他們挑著炭爐到周邊諸坊裡叫賣。

賺了錢分成。

他們不用出本錢,只是出人力和時間,這種合作很不錯,特別是一些年紀大的男人,或是家裡情況差的婦人們來說,甚至一些十幾歲的孩子也可以幹。

對於武家來說,其實倒不是覺得利用他們能賺多少錢,都是同坊鄰居,武家主要還是要的名聲,能讓大家賺點錢增加點收入,順便自己也還能賺點,何樂不為。

還別說,在這個冬日裡,烤紅薯烤土豆,或是蒸玉米烤玉米煮玉米,又或煎土豆、拌土豆、滷羊雜、羊雜湯、滷幹豆腐、炒蠶豆、炒花生等這些小吃,還是挺受歡迎的,尤其是在平康坊這樣現在消費水平高的地方。

五文錢一個的烤紅薯,一樣有不少人買。

老頭特意問想吃糯點的還是粉點的,然後挑了大個的,剛烤出爐的還燙手,拿幹荷葉包好送上。

收了十文錢連連躬腰感謝。

李三娘拿了紅薯,遞給張出塵一個。

張氏無奈的接過,本來不想吃,可李三娘那邊剝開紅薯,那香氣立馬散發開來十分濃郁,她無奈的也開始嘗這街頭小吃。

進坊後離永康公府並不遠,但李三娘卻一路又讓車伕買了好些小吃。

有炒花生、炒葵花子、炒板栗、賣火晶柿子、賣柿餅,還有賣狼牙土豆條的,賣炸薯片的,還有賣香煎小土豆的,

還有賣羊雜的,賣滷羊頭的、賣羊雜湯的、甚至羊肚包肉的······

反正李三娘聽到有人叫賣,就讓買幾份,等到了家門口,車廂裡已經裝了許多樣小吃,各種香味充蕩。

“離京幾月,感覺變化好大。”李三娘下車前,突然輕嘆一聲。

張出塵牽著她手,“哪有什麼變化,一切都還是老樣子。”

“以前可沒有這麼多小吃。”

“最近各種小吃確實多起了來了,這坊裡好多沿街叫賣小吃的商販,都是永興坊的人,武家給他們置的爐子攤子車子,甚至給他們各種食材,這種做法以前還真沒有哪個豪門做過。”張出塵感嘆。

她看著這個一聽武家就有反應的掌上明珠,忍不住道,“伱這離開長安幾個月,武懷玉都已經有三兒兩女了,他嫡長子武承嗣,聖人都說指腹為婚,若皇后這胎是公主,到時就賜婚做駙馬呢。”

李三娘嘴唇顫抖了兩下,“樊大娘子現在一定非常幸福吧?”

“那是肯定的。”

張出塵心中嘆惜,一年前,樊玄符還是滿長安貴族勳戚都嫌棄的剋夫命,剋死三個未婚夫,還被人稱為母大蟲,可誰能想到,人家去年千里追情郎,現在已經成了翼國夫人,一生就生中個嫡長子,讓多少人羨慕啊。

倒是李三娘,去年的時候,還多少名門踏破門檻來提親的,誰能想到如今居然已經為情所困到成了出家道姑。

“有些東西都是命,她先你後,命中註定,你終究是晚了一步,武懷玉比你清楚這個道理,所以才會一再拒絕你,”

李三娘不吭聲,“到家了,”

李靖聽說妻子把三娘接回來了,特意過來。

“你瘦了。”

李三娘看到李靖並無責罵,反倒是忍不住落下淚來。

“傻丫頭,”李靖心疼,他本來就無女,這個兄長的孫女他們自幼養大,那是比親女兒還親的。

看到她瘦了這麼多,甚至這麼委屈,李靖心疼的想扇自己兩耳光,甚至想當眾對她說,你以後想怎麼做就去做吧,我都支援你,實在不想委屈他。

好一番安撫,才讓李三娘收了淚。

李靖在書房坐了好一會,還是覺得氣難平,於是乎起身出門。

“你去哪?”

張出塵看李靖那面色陰沉的樣子,擔憂他這是要打上翼國公府去。

“我去永興坊。”

“你還真要打上武家去啊?”

“你想哪去了,齊國公回京了,我登門拜訪,去下兩盤棋,順便跟他聊聊武懷玉。”

秦瓊是武懷玉的義父,他是武懷玉老師,這事畢竟牽涉三娘,比較複雜,李靖還是想先跟秦瓊聊聊,看能不能找到個什麼較好的解決方法,然後請秦瓊出面來處理。

“再過幾天,武懷玉就要回京了,得抓緊把這事處理了,要不然我怕他一回來,到時三娘又要出事。”李靖擔憂的道。

張出塵嘆氣道:“這事情就算找齊國公又能有什麼辦法?解鈴還須繫鈴人,關鍵還是三娘和武懷玉。”

“試一試吧。”李靖也是隻能死馬當活馬醫,雖然他想過狠狠訓斥三娘,可實在狠不下心來。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命風雲

死渣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