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東宮太子

出麗正殿。

懷玉臉上的笑容盡失。

說實話,李世民確實很有情有義,對丘行恭這樣的老夥計十分念舊情,上半年一擼到底,這還沒到過年,就開始親自張羅著要讓他復出。

知道丘武兩家現在的緊張關係,甚至還要張羅著兩家聯姻結親化干戈為玉帛。在皇帝看來,丘行恭丘行則兄弟是他元從心腹,丘行恭更是救過他幾次命,武懷玉也是他如今親信,這是他的基本盤,不希望他們內鬥起來,畢竟皇位也還沒真正坐穩。

事是這麼回事。

可皇帝並沒站懷玉的位置好好考慮一下感受。

他和丘家最初本來也沒大矛盾,他當初也有些衝動,不該狠狠彈劾丘行恭,但有些事做了也沒什麼後悔的。

現在丘家要報復,他也並不畏懼。

皇帝橫插一腳。

要武懷玉納丘行恭女兒做妾,這就讓懷玉感覺很噁心了,就有如當初柴紹讓他帶醫院鎮救援隴西一樣,故意讓他冒充主力做誘餌,這麼危險的事都不明說。

現在皇帝也要他納丘家女做妾。

確實噁心。

可今天皇帝一見面說的第一句話,讓懷玉不得不小心謹慎,皇帝說有人檢舉他謀反。

這個事他雖不怕,但從皇帝嘴裡說出來,就沒那麼簡單了。

張阿難無聲無息的出現。

“想什麼呢?”

“張監好。”

一身紫袍的張阿難手籠在袖裡,面上沒什麼表情,與他並排而行,“這事有什麼好猶豫的,這可是陛下開口。”

“張監也知道這事?”

“小子,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能讓陛下親自開口的事情,你還想拒絕麼?”

“不恥與丘敬為伍也。”

“你納他女做妾,怎麼就為伍了,這滿朝勳戚大臣,誰家不是到處聯姻結親,盤根錯節的關係,再說這不過是納個妾而已。

這個事你佔大便宜了,丘家那也是有名的關隴貴族名門,這次陛下親自出面,那是在維護伱小子,你去年也便誤打誤著,這一下子升了實封國公,你知道滿朝上下多少人在盯著你,有多少人妒忌你嗎?”

“這次丘家要發難,多少人願意附和。”

“我身正不怕影子斜。”

“錯,你還太年輕了,你以為事情是這麼簡單,真要開始攻擊了,那就沒完沒了,最怕的不是明刀明槍,是暗槍冷箭。這世上就沒有什麼人或什麼事,能夠真正經的起這樣搞的。”

“現在陛下出面,讓你納丘家一女做媵,這事算解了,你什麼也不付出,丘家卻賠一女兒,你說誰虧誰賺?”

“你小子別得了便宜還賣乖啊,丘家只怕比你更覺得噁心呢。”

武懷玉想想,好像也是這樣,人家丘家再瘦死的駱駝也比馬大,以前一國公五縣公十縣侯,現在起碼也還一國公四縣公啊。人家孫子都是開國縣子、五品統軍了。

他們要對武懷玉開戰,結果皇帝直接摁住,還要他們嫁個女兒給懷玉做妾,未開戰就被宣判輸了,確實也憋屈。

這麼說,皇帝還真十分照顧他了。

“丘家未必服氣,我也覺得不爽。”懷玉直言。

“不管是不服氣,還是不爽,都得忍著,真當無法無天了?這還是不是大唐天下,你們還是不是陛下的臣子?”張阿難提醒他,他們也就都是皇帝心腹元從,皇帝才這麼客氣,親自出面來調停,否則要是其它人,公事公辦,最後不過是兩敗俱傷,皇帝還樂得看臣子這樣偶爾鬥鬥呢。

“你最近風頭過勁,這次回京就儘量低調一些,”

張阿難對武懷玉很照顧,大都還是看著幹孫女樊玄符的面上的。

武懷玉雖比較得皇帝寵信,但他資歷不足,尤其武家還是太上皇元從出身。

“知道劉師立嗎?”

“陛下潛邸元從,玄武門九將之一。”

“對,去年有人檢舉劉師立謀反,陛下質問,劉師立說在隋不過六品,跟隨皇帝位居左驍衛將軍、拜襄武郡公,前後得賜絹萬匹,怎敢造反。陛下聽了很是感動,賜絹安慰。

可羅藝造反被誅,劉師立是羅藝好友兼親家,還是被除籍為民了。

到現在,都大半年過去了,劉師立還在家反省,仍是一介庶民呢,他可是一直在到處尋關係,想要復出仍不得門路。”

武懷玉聽了不由的神色鄭重起來,去年羅藝造反一案,後來牽連的人很多,比如太上皇的元謀功臣刑部尚書劉政會,還有就是左驍衛將軍劉師立,甚至還有長孫皇后的兄弟長孫安業等。

劉師立可是玄武門九將之一,功勞夠大,也是早年從王世充那裡投李世民的,資歷也不低,本來前途大好,但現在一擼到底。

不管皇帝潛邸元從,還是說新朝功臣,其實地位並不就穩固。

如武懷玉這樣的年輕勳貴,更得小心。

“少樹敵,多結朋友,丘家親朋遍朝野,能不得罪就不要得罪,有機會和解就和解吧。”

武懷玉嘆氣。

“丘行恭這是要復出了啊?”

“嗯,大概是要恢復其天水郡公爵位,轉右武侯將軍之職,丘師利加散騎常侍,虛封食邑數加三百戶。”

武懷玉驚訝不已,“丘行恭這居然直接要恢復郡公之爵?”

“他之前本就是天水郡公之封了,他這種救過幾次駕的元從,只要不犯什麼過線的大罪,以陛下之念舊情,是不會真的罰他的。”

“況且丘和還沒死呢。”

丘老爺子歷經五朝,三朝重臣,那名望地位可是很高的。

“好了,不要東想西想,你雖年輕,都已經是實封國公了,難道這麼簡單的一些道理還想不明白嗎,不要因一點點小事就輕易的跟人結仇,要是這樣,路走不長。”

武懷玉雖是第四十九位實封功臣了,但真要放在當今天下,多少門閥高門,多少新貴勳戚,武懷玉還真排不上多少號。

一些看似沒落的舊族,其實底蘊依然深厚,這也是諸如程咬金張亮甚至房玄齡魏徵這樣的新貴,都想要跟舊士族聯姻結親的根本原因。

臨別的時候,張阿難透露了一個小秘密,據說皇后懷的龍種極可能是位皇子。他還有些挺遺憾的,這樣武承嗣就沒法尚公主殿下了。

懷玉倒是早就估計到了,他推算皇后這胎當是李治。

“太子殿下最近如何?”懷玉主動問起這位學生。

“有好有壞吧,陛下和皇后都挺器重太子的,不過因為越王泰歸宗,皇上皇后最近倒是對越王泰更親近些,這讓太子似乎有些不太高興,在崇文館那邊,也經常惹太子少保李綱的不高興,孔穎達等老師也多向陛下說太子學習不認真,陛下訓斥了太子幾回了,”

聽到這懷玉不由的皺眉。

他沒在東宮,崇文館的太子教學,便仍還是李綱和孔穎達陸德明這些大儒們負責,可他們那一套,承乾並不喜歡。

這段時間皇帝對重新叫他父親的李泰很寵愛,有補償之意,長孫皇后則因為孕在身,也沒多少精力照顧承乾,這種變化估計讓承乾心裡越發感受到失落等。

太子也馬上十歲了,這個年紀也確實是挺敏感的。

他能理解承乾此時的情緒,可說實話,他又還沒想好要不要跟太子有過深的交往,雖說他還兼著太子洗馬、崇賢館主之職,但他心裡總還有層顧忌,便是歷史上承乾這太子可是沒當成皇帝的。

理智覺得承乾沒當上太子,這是有很多綜合因素造成的,不是個人輕易能夠干預的,但說實話,心裡又有點想賭一把的感覺。

張阿難瞧了瞧他,沒說什麼。

謝過了張阿難的一番提醒,懷玉出宮。

即將出東宮門,身後一個聲音響起。

“武先生什麼時候回京的?”

扭頭,是太子承乾。

快一年不見,這個少年又長高了幾分,身子修長,錦衣玉帶,十分俊氣,稍有點點偏瘦,身後跟著一群少年,多是王公勳戚子弟,崇文館的同學們。

承乾叉手行禮,“臣武懷玉拜見太子殿下。”

承乾看到他很高興,笑著上前來,甚至有點略顯故做成熟的牽他的手,“孤在長安,都能經常聽到先生在外的神勇,每每聽聞,都覺得十分自豪呢,先生可是我們崇賢館的館主,什麼時候回京的。”

“今午剛到,一入城陛下便召來了。”

“這是召對完要回去嗎?”

“嗯。”

“走,去崇賢館坐坐,跟孤等講講你如何平定羅藝、梁師都等的,”

承乾非拉著懷玉又轉身去了崇賢殿,感受著少年們的熱情,懷玉也只好過去,跟他們講起平羅藝、滅梁師都的事來。

武懷玉口才本來就好,站在那裡就跟說評書一樣,偶爾還帶著單口相聲的味道,把故事說的十分精彩跌宕起伏的,少年們哪聽過這個啊。

一個個坐在那裡,聽的聚精繪神,甚至是如痴如醉的,聽到後面,承乾更是還帶大家增加許多道具,上地圖,擺上雕像刀劍等,最後甚至與同學們扮做兩支人馬模擬起來。

不知不覺就玩到天黑,聽到鐘鼓之聲,馬上都要宮門落鎖了,大家才反應過來。

“殿下,臣要告退出宮了,再遲宮門落鎖就出不去了。”

承乾有些戀戀不捨,玩的正酣快呢,“好吧,孤送先生出宮,明日一早先生再來好不?”

其它一群長孫家的高家的獨孤家的竇家的李家的等王公子弟少年,也還滿面通紅著一臉期盼呢。

“還是打仗有意思,天天聽那幾個老夫子念什麼之乎者也的,太無聊了。”

“就是,”

太子送懷玉出宮,其它學生們也各自回家,卻都對今天的活動念念不忘,都萬分羨慕武懷玉,甚至是崇拜。

太子回到自己殿中,忽然想起今天李綱罰他要抄的孝經還沒抄呢,不由的頭痛起來,‘這老傢伙都八十多歲了,怎麼還不死呢,死了就不用天天面對他了。’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拍賣風雲錄

一場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