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你有五罪

獻俘太廟,

這是大唐五禮中軍禮的一部份,軍禮有二十三,其一為獻俘禮。

皇城太廟中,

皇帝李世民對太廟五廟的主位酌獻醴齊,太常寺太祝則在旁宣導祝文,

酌獻和宣導結束,侍中魏徵進福酒於皇帝,李世民祭酒飲福,再食用供奉於主位胙肉和稷飯,歸位。

“北伐大將告禮!”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秦瓊,很激動的高聲宣唱。

此時,終於輪到李靖武懷玉等將軍登場,在皇帝宗廟外,飲福酒即還位,其後,百官和將軍受敕共食用胙肉。

大將告禮太廟,也是要分四個階段,奠玉帛、進熟,儀式結束。

飲下福酒,禮成,食用胙肉,儀式結束。

整個儀式裡,只有皇帝和大將有飲福酒資格,張公謹蘇定方薛萬淑等人一個個捧著酒杯激動萬分,武懷玉倒覺得這酒有點寡淡,挺普通的米酒。

他甚至能品出來應當是類似魏徵家釀的燒春。

酒也不算難喝,但那胙肉讓人有點為難。

胙肉是三牲熟肉,就是祭太廟的那牛羊豬三牲,祭祀最後一項就是分胙肉,皇帝李世民剛才也吃了,

大將也得跟百官一起分胙,這好像表示大將雖有軍權,又打了勝仗,仍和百官一樣是臣子,需要臣服於皇權。

祭祀的三牲都是整頭的牛羊豬,今日獻俘太廟儀式規格很高,直接整頭祭祀而不是僅用頭部。

現場直接把熟的牛羊豬肉切塊,然後分給百官食用,

就跟涼山傳統坨坨肉一樣,很大一塊,也沒有什麼蘸水調料,好在春暖花開倒不算冷,肉雖是涼的,起碼不冰。

光祿寺的吏員給武懷玉端來一個盤子,裡面裝著一大塊牛肉,一大塊羊肉,還有一大塊豬肉,

牛肉感覺還帶了點血水,可能五分熟吧,外表淺棕,肉汁淺紅,按著還彈性十足,

那豬肉白生白生的,還很肥,感覺也是有點半生不熟的。

但這是胙肉,百官分胙,這可是恩賞,必須得吃,還得吃完。

皇帝李世民吃的胙肉,那是挑的最好的部位,肉質好,也肯定都是烤熟的,武懷玉身為大將,他分到的胙肉也還不錯,就算是那塊豬肉,也是特挑的前腿梅花肉,肥瘦相間,那塊肉看著像綻放的梅花,不會白生生肥膩膩。

十位大將先分胙肉,先食。

李靖捧起來謝恩,然後大口吃起來,不僅那五分熟牛裡脊肉大塊吃,就是視為賤肉的豬肉都一樣是大塊猛吃。

那尉遲老黑更不用說,風捲殘雲一樣,武懷玉覺得這傢伙根本就分不出好壞來。

武懷玉看他們吃這麼猛,還以為這肉只是難看點而已,可真吃起來,才知道,真是難吃。

五分熟的牛肉,雖他吃的是裡脊肉,但早就是涼的,咬下去塞牙,還真有血水,那個腥羶啊。

只能半嚼半吞。

羊肉還好點,那塊是腿肉,肉質挺堅實,但也是涼的。

那塊豬肉雖是梅花肉,可冷豬肉哪有什麼好吃的,何況這所有的肉共同的特點除了不熟外,就是沒味道,連鹽味都沒什麼,更別說胡椒醬油啥的。

可看大家吃的那麼猛,他也只好低頭猛啃,吃著吃著,倒有幾分當年在隴右戰場上啃馬肉的感覺了。

十大將吃完胙肉,百官才接著分胙吃肉,

三整頭牛羊豬,吃光,儀式也就結束了。

接下來流程相對簡便,

先是舞樂部隊奏秦王破陣樂,然後頡利等虜酋被押到太廟前跪拜請罪,在京的蕃邦外國使者也會請來觀禮,

最後刑部尚書請求皇帝對俘虜裁決,或行刑或是授予官爵等。

新拜刑部尚書李道宗還在朔方,於是便仍由秦瓊請旨。

春風和煦,

陽光照映在頡利可汗阿史那·咄苾的臉上,暖暖的,頡利很緊張,後背早溼透了。

跪伏地上聽侯裁決,連頭都沒敢抬一下。

大唐皇帝李世民剛才吃胙肉有點膩,只感覺頂到嗓子眼,有點想吐,心裡又格外的激動亢奮著,

看著頡利可汗跪伏在自己眼前,而突利可汗侍從身邊,皇帝真想仰天大笑。

“頡利,你有五罪!”

皇帝開口,

頡利趕緊磕頭,“臣死罪,”

李世民撫須,“你們突厥以前內亂紛紛,你父親國破,依賴中原隋朝得以存立。但當隋朝有難時,你卻一兵之力都不幫助,以致隋朝滅亡,此一罪也。”

“與我為鄰,數結盟約,卻反覆背信棄義,侵擾我國邊疆,此其二。”

“你自以為大,好戰喜功,連年征戰不止,致使枯骨遍野,內外都生怨恨,此其三。”

“你不斷踐踏我國的莊稼,掠奪侵害我國的百姓,此其四。”

“朕接受了你的請降,赦免了你的罪過,你卻尋找諸多借口,拖延不來朝見,此其五。”

“我要殺你並非沒有理由,只是渭上的盟約未忘,所以不想苛責,便饒你不死,望你好自為之!”

皇帝說到此,頡利總算長鬆口氣,

“罪臣謝皇帝陛下寬恕,謝不殺之恩!”

頡利此時是階下之囚,案板上的魚肉,也只能是不斷的磕頭謝恩。

“好了,著安置頡利於太僕寺驛館內,歸還他的家屬,官給食用。”

相比起給突利北平郡王、右衛大將軍、北安都督的官爵職位,皇帝沒給頡利任何官爵,連個院子都沒給,安置太僕寺驛館,實際仍是幽禁看管。

“什缽苾,”

李世民手招突利可汗。

“陛下,臣在。”

“以前你的祖父啟民可汗亡失兵馬,隋扶助復立,你的父親始畢可汗受恩不報,反為隋敵,你如今歸順於我,我所以不立你為可汗,正因為前車之鑑。我希望中國久安,你宗族也不會滅亡,所以任你為北安都督,賜你北平郡王實封七百戶。

你回去後永為我北方藩屏,不得再相互侵掠。”

突利被扣在長安一年多,如今皇帝終於開口要放他回去了,突利激動的叩謝聖恩。

“臣李什缽苾永遠銘記大唐、聖人之恩,以後一直都會是大唐北安都督,會一直為大唐守護邊疆。”

李世民滿意點頭。

又召來執失思力、阿史那思摩兩員突厥頡利大將上前,

“執失思力,你率執失部歸順,朕現在授為左領軍將軍,協掌宮廷宿衛,賜皇妹九江公主與你訂婚,封安國公爵!”

彪悍魁梧的執失思力沒想到居然還能得到賜婚公主,雖然他現在這個俟斤人在長安,可這個結果還是很滿意,跪拜謝恩,並表示願寫信為大唐招降相熟的渾部、斛薩部等。

“思摩,開皇末年,啟民可汗兵敗奔逃,漠北諸部曾擁你為突厥大汗,後啟民得隋扶持回到草原,你主動去除汗號,武德年間,頡利率兵入侵關中,你來長安請求通好,太上皇賜你國姓,封你為和順郡王

頡利兵敗,諸部紛紛拋棄他,唯有你一直忠心耿耿。

你的忠心可嘉,朕今日便特賜封你為右武侯大將軍,改封你為懷化郡王,回去招撫統領頡利舊部,拜雲中都督。”

頡利扣在長安,

賜國姓的北平郡王突利,放還草原,仍統其舊地北安都督府。

阿史那思摩,在突厥資格很老,曾祖是突厥開國大汗伊利可汗,祖父達拔可汗。

啟民可汗也是伊利可汗的曾孫,論輩份,思摩本是啟民堂弟,是頡利的叔父,跟沙缽羅汗同輩,突利的叔祖。

可這位一臉胡像,完全繼承了他母親的粟特胡相貌,身上卻沒什麼突厥人的影子,一直讓突厥人覺得他不是真正的突厥人,

再加之早年啟民跟都藍可汗兄弟爭奪汗位時,兵敗南逃,漠北諸部曾擁立過思摩做大汗,後來啟民得隋支援捲土重來,思摩也挺識時務的去汗號,但因此事,從突利到始畢處羅頡利這爺四個,四代大汗時其實思摩一直不得重用,

到如今也僅是個夾畢特勤,連個別部典兵的設都沒撈上,一直沒能封地建牙。

武懷玉打量著這位,高鼻深目面板也白,更像是白種人,而突厥人長相其實與唐人更接近些。

李世民重用思摩,一來這傢伙資格老輩份高,二者他以前跟唐廷關係也不錯,武德年間多次出使唐朝,李淵還封過他郡王。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這個思摩長的不像突厥人,不被突厥阿史那家真正接納信任,讓他去接管頡利的部眾,比較讓大唐放心。

至於說執失思力,這傢伙年輕勇猛能打,同時還是藍突厥四大直系部落執失部的首領,實力很強,得拉攏。

李世民也捨得下本,不僅封他個安國公,甚至還把個小妹賜婚給他,當然公主還小,正式成婚還早。

接下來,皇帝又對其它一些突厥降將授予官爵,都挺大方的。

不過最重要的不是這些已經被押來長安的俟斤特勤們,

現在李世民比較關注的還是各擁兵五萬帳的鬱射設和沙缽羅汗,以及在西域的拓設和欲谷設。

欲谷設據說投高昌王去了,暫時不用太考慮,畢竟他沒帶多少人馬走,孤家寡人不怕。

主要還是佔據河套的鬱射設,和在靈州西的沙缽羅設,實力強勁,人馬眾多。

好在西路的李道宗捷報頻傳,

年前北伐開始後,他率軍北上,主動找鬱射設幹了幾架,鬱射設沒打過,後來頡利這邊一滅,鬱射設這個二十三歲的年輕人,也果斷的請降歸附,帶著鬱孤尼等九俟斤,以及蔭奈特勤等諸特勤,率五萬帳投降。

而沙缽羅汗蘇尼失反應也很快,他派出兒子阿史那忠,直接半路迎接了欲谷設,假意招待,結果半夜搞突襲,好在欲谷設比較警惕,跑的快,但他本來幾千人馬,結果只跑掉百餘騎,西去投高昌王,

幾千精銳部下,甚至是他妻兒老小,以及幾個小兄弟,都被阿史那忠俘了,蘇尼失以此做投名獎,向李道宗請降,還請阿史那忠來長安朝天子。

如今李世民最擔憂的這東突厥兩路藩王,都率部歸附,雖說沒來長安,但起碼態度很好。

“賜封阿史那蘇尼失姓史,為懷德郡王,加右衛大將軍,拜北寧都督,加封阿史那忠為薛國公、左屯衛將軍,賜婚韋貴妃之女定襄縣主,入京協助宿衛宮禁。”那位定襄縣主,是韋貴妃跟前夫李珉的女兒,皇帝繼養宮中。

“賜封阿史那摸末為懷安郡王,加右屯衛大將軍,賜婚平夷縣主。”

思結俟斤帥眾四萬來降,李世民賜其為左屯衛將軍。

“江夏王李道宗北伐有功,特賜其真封六百戶!”

雖然李道宗人還在靈州,沒能趕上這次獻俘儀式,但皇帝對他能夠先後把鬱射設、沙缽羅汗兩大部收服,還是非常高興的,直接給六百戶真封,跟李靖這次得的真封一樣多,遠遠超過武懷玉幾人的百戶加封。

北平郡王李什缽苾,懷化郡王李思摩,懷德郡王史蘇尼失,懷安郡王阿史那摸末,

安國公執失思力,薛國公史忠,

一次封四王二公,將軍刺史等無數。

對於拓設、欲谷設二人,雖還未降,但李世民也很大方的下旨,賜封在高昌北可汗浮圖城的拓設阿史那社爾為畢國公,左驍衛大將軍。

賜封欲谷設為右屯衛將軍。

被押送到長安的頡利以及諸俟斤、特勤等酋長,李世民一個都沒殺,

處置結束,

皇帝宣佈晚上進行宮宴慶祝,還特意讓頡利和突利,以及思摩、執失思力、史忠等參加宴會,又叫了史大奈負責陪同。

這位史大奈,是當年隨西突厥處羅可汗一同歸附隋朝的西突厥特勤,一晃在中原很多年了,李淵起兵之初也是率部跟隨,戰功著著,功拜上柱國,封康國公,賜姓史,現為右武衛大將軍,

皇帝安排他來陪這些突厥降酋,自然是因為他堪稱歸附表率,在中原多年,忠心耿耿,勤於王事,皇帝自然也是希望李思摩、執失思力等人以後也能跟史大奈一樣。

突厥已經過去式了,

皇帝給這些酋長們封的都是郡王國公都督刺史將軍,沒再封大汗小汗這些,用意自然明顯,不打算再保留突厥汗國了。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蒼火戰紀

青空味的橙子

人在寧安,配角非常規逆襲

不靈不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