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晉國公

貞觀四年,

新年初一,

長安天使到達武川宣旨,

李靖率諸將恭迎聖旨,

“門下,制曰:朕惟尚德崇功,國家之大典。輸忠盡職,臣子之常經。錫爵報功,實朝廷之盛典。

古聖帝明王,戡亂以武,致治以文。

諮爾檢校中書令、兵部尚書、定襄道行軍總管李靖,才猷素著,威望遠聞,歷事二朝,樹鴻勳於鼎峙。

功蓋天下而人主不疑,位極人臣而眾不嫉,忠貞自許,受命不諭。

匪特有功於王室,抑且福被於生民。朝紀大張,輿圖鞏固,宜加褒寵以報扶功。

茲特封爾為代國公之爵,符分世守,永襲勳封。

進階從一品左光祿大夫,加實封五百戶,通前九百戶真封。

爾其欽哉,毋替朕命。

貞觀三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李靖終於封國公了,不再是李廣難封,甚至實封都一次加了五百戶,連官階都直接提到了從一品的左光祿大夫。

大唐文散階還是武德年間制訂的,最高就是從一品,沒有正一品,但從一品和正二品都有兩個,開府儀同三司和左光祿大夫從一,特進、右光祿大夫正二。

李靖直升左光祿大夫,而如今朝中加開府儀同三司的僅有一個長孫無忌,還什麼職事都沒有。

李靖真正一將功成,高光時刻。

北伐其實諸將也各有封賞,

奇襲惡陽嶺破定襄城的尉遲恭,恢復官爵,復鄂國公爵和真封一千三百戶,加右光祿大夫,授右武侯大將軍,拜代州都督。

在白道川以五千騎大破頡利十餘萬人馬的蘇烈蘇定方,賜爵臨清縣公,真封百戶,拜右屯衛將軍。

定襄道副將、代州都督、定遠郡公張公謹晉封鄒國公,遷襄州都督。

通漠道行軍總管、幷州大都督府長史曹國公李績,授金紫光祿大夫,改封為英國公,兼太子左衛率。

一道道加封賞賜旨意宣讀,

諸將都很高興。

做為北伐副帥的武懷玉,封賞旨意卻在諸將之後。

上柱國、特進、太子少保、右領軍大將軍、檢校兵部尚書、幽州大都督府長史、幽州刺史翼國公武懷玉,改封晉國公,加真封百戶,通前一千三百戶。

薛萬淑、李客師二將,皆由縣公晉封郡公爵位。

李德獎賜爵永康縣公。

他的這個封爵,既有承李靖功勳餘蔭,也是他策反康蘇密出城率部歸附,以及內應開啟定襄城,還有便是拿下了蕭後、楊政道等人,當然最大的功績是他為皇帝尋回了傳國玉璽,也還有軍事情報之功勞。

武懷玉的封賞倒不算高,翼國公改晉國公,加了一百戶真封,現在跟尉遲恭長孫無忌房玄齡他們都是一個檔次的實封功臣了,在裴寂奪爵流放後,實際成為了實封功臣中的第一等。

晉國公這個爵位,自然是比翼國公這個爵位要好的,晉國可是大國。

李靖的代國公,論起來,代國可沒晉國大。

定襄道主副將一起晉封國公,也是對中路軍的肯定了。

東路的武懷玉和蘇烈,一個改封大國,一個也直接封縣公,另外兩位先鋒李客師和薛萬淑,那也都是縣公晉封郡公。

只有通漠道行營,顯得有點尷尬,李績曹國公改封英國公,授金紫光祿大夫,兼了個太子左衛率,散階才正三品而已,英國公也不是什麼大國封號。

至於說竇靜,封賞名單裡都沒有他,原本司農卿,北伐開始前臨時拜為夏州都督,又調來給李績做副手,但幷州軍在關鍵的幾場戰鬥中都沒找到機會立功,事後也就是打掃下戰場,在陰山北跟著幽州軍掃蕩,算不上什麼功績。

當然,李道宗、柴紹、程咬金那三路,雖然也是出兵行軍,頂風冒雪的,但他們一仗都沒撈著打,所以這次也沒半點封賞。

“恭喜李相晉封代國公,”

“恭喜武少保改封晉國公,”

“恭喜國姓公改封英國公,”

天使不斷的向眾人道賀,

李績笑的有點勉強,他這一路主將,連武懷玉的副將蘇烈比不過就不說,連兩子總管薛萬淑、李客師都比不了,甚至李德獎都得了縣公爵,

他那正三品的金紫光祿大夫,跟武懷玉的特進,李靖的左光祿大夫一比,就顯得挺拿不出手。

以前好歹還有個李靖,跟著他一起被打壓著,可現在李靖一飛沖天了,檢校中書令兼兵部尚書還晉封代國公,武人巔峰了。

李績唯一能安慰自己的便是李靖一次加五百戶真封,現在也依然還僅是跟自己真封持平,

唐儉、崔敦禮、安修仁幾個在一邊看的挺羨慕的,

這些武將加官晉爵,好不痛快,他們卻只能幹看著,唐儉和安修仁做為太上皇的元謀功臣,也早就是國公,甚至以前還是比李靖高了二百戶真封的六百戶真封功臣,

可此刻他們甚至被天使都忽略了,一直招呼都沒打一個。

誰讓他們出使任務沒完成,結果還讓扣下成了階下囚,還得感激人家李靖武懷玉他們出兵破頡利,才讓他們現在得自由呢。

許久後,

使者似乎才想起來還有任務。

“莒國公、申國公、崔侍郎、龐中郎將可在?”

唐儉面無表情上前幾步,“天使喚唐某等何事?”

“欲谷設的使者快馬加鞭到長安面聖請降,他轉呈了頡利可汗的親筆請罪書,頡利可汗表示願舉國南投,並說願意入朝請罪。”

“聖人已經答應了頡利可汗的請降,命莒國公和申國公代表朝廷出使會見頡利,接引頡利入朝。”

“聖人還有旨意,令代國公、英國公、晉國公派兵接應。”

頡利果然就在磧口。

皇帝果然還是答應了頡利的請降,

黑城堡裡,三路行營諸將再次坐下軍議。

“頡利決非真心歸降,”武懷玉直接道。

這次長安天使到來,並沒有談及武懷玉他們撤軍、分賞繳獲,把俘虜突厥人充做奴隸分賞將士們的事情。

也許是相隔太遠,長安那邊訊息慢,還沒來的及反應。

這次使者也只是對幾員主要北伐大將給予封賞,最主要還是對突厥的後續處置上,

仗打到現在這樣,明顯長安朝廷非常滿意,可能還出乎他們意料之外的驚喜,唐軍基本上沒啥大的損傷,戰果卻是驚人的,一戰就擊潰頡利汗庭,甚至把傳國玉璽都找回去了。

而鬱射設、沙缽羅汗、欲谷設也都繼突利可汗後,爭相向朝廷投降內附,這種情況下,李世民打算接受頡利投降,也未必就不對。

畢竟頡利主力雖潰,可欲谷設、拓設、鬱射設還有沙缽羅汗,這四大部實力仍在,他們沒在這次打擊中損失什麼。

只要頡利真肯入朝,那麼也免的突厥各部狗急跳牆。

只不過武懷玉根本不信頡利肯入朝。

“我們派出去的各種偵騎,發現突厥各部異動頻繁,頡利仍在想方設法的召集人馬,打蛇不死,後患無窮,”

李靖也是這樣認為的。

“這次北伐,我們磨劍三年,雷霆一擊,趁突厥連年災害,也趁突厥與薛延陀大戰失利,更趁頡利與突利等內訌不和之機,出其不意全力一擊,才取得取勝,

但突厥實力還有,如果給他們喘息時間,讓他們撐過去了,那他們隨時可能再反叛,到時再想滅他們,可就非常不易了,”

尉遲恭也是贊成繼續追擊,“要是讓頡利跑去漠北,或是去了西邊,就更難追了。”

李績有點猶豫,“可是陛下已經有明旨下達,接受頡利投降,還讓莒國公他們去磧口見頡利。”

武懷玉微微一笑。

“英國公,陛下不也讓我們派兵護送接引嗎,這天寒地凍,磧口又偏僻遙遠,頡利也是突厥大汗,如今來投奔大唐,我等自然得高規格接引護送,咱們三路行營,調兩萬騎兵去磧口迎接,這很正常吧?”

派兩萬騎兵‘迎接’,這話讓李績都不由的笑了。

話沒毛病,但畢竟跟皇帝旨意不符。

可真要按字面意思來說,也沒問題,皇帝確實給了他們這個護送接引的任務啊。

張公謹剛晉封為鄒國公,對皇帝那自然是十分感激,他反對此時再出兵。

“到時陷莒國公、申國公於敵營,萬一遭遇不測,這恐怕不合適吧?”

李靖思慮一會。

“晉國公說的對,此是滅突厥良機,頡利非真心歸附,不派兵去請,他又如何真的會去長安面聖,我們也不能一直滯留塞外,”

“我們和莒國公他們各有任務,就算真發生什麼意外,那也是沒辦法的事。”

李靖狠起來,可沒把那兩位六百戶真封的實封國公,還是太原元謀功臣放在心上。

最終商議結果,是李靖李績武懷玉這三位總管,各率五千精騎,殺奔磧口迎頡利,尉遲恭和蘇烈各率兩千輕騎為先鋒,

薛萬淑負責留守黑城、李客師守白城,把守陰山白道川兩面,而竇靜去駐守定襄城,

為了這次不再讓頡利跑了,李靖還跟武懷玉、李績商議好,不把這次行動透露給唐儉和安修仁,

讓他們先去磧口會面頡利,以此麻痺頡利,他們呢隨後悄悄殺去磧口,務必要生擒頡利。

為萬無一失,

尉遲恭和蘇定方左右先鋒輕騎奔襲直搗中軍,李靖他們三總管則隨後包抄,拉網攔截外圍。

“漢武帝在位五十四年,卻用了四十四年來攻打匈奴,雖然打的匈奴大敗,但直到他的孫子漢宣帝時才徹底剷除匈奴勢力。”李靖對眾人感嘆道,“突厥自伊利可汗興起以來,可謂一直是我中原頭頂懸著的利劍,突厥一日不滅,我中原一日難安,

如今天時地利人和,各種機會湊到一起,突厥是最虛弱的時候,也是我大唐機會最好的時候,錯過這一次良機,還不知道何時再有。

我等身為武人,身居邊疆,統領兵馬,此時便當為聖人、為朝廷分憂解難,該出手時就出手,絕不能猶豫,更不能在意個人得失。”

李靖的話讓大家都深為認同,紛紛起身拍擊胸膛表態,不擒滅頡利絕不收兵!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秦:祖龍還未死,你就敢稱帝?

梁梁

超級寒門梟士

會吃貓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