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百媼

武家圓堡前,

剛收過的麥地整成平地,擺上了許多方圓長凳,

武懷玉引著許多老人過來,卻是特意為今日壽宴準備的一百名六十歲的老婦人,做陪武柳氏。

百媼宴。

都是來自三原縣十里八鄉的老婦人,都是今年六十歲,武家請她們來赴宴,每人準備了一套過壽的新衣,還有綢緞被面、壽麵、壽桃、糕點和酒,另外還有六十文喜錢,車接車送。

武柳氏看到兒子精心準備的這場面,高興的合不攏嘴,而那些請來的老媼,也都是紛紛向武柳氏說著讚美之詞,誇讚她有福氣,生的好兒子女兒,人丁興旺,

這一刻,武柳氏真正感覺人生到達巔峰。

開席,

兒孫們紛紛上前拜壽,然後是武氏家族的一眾族親,甚至老武還特意找了武柳氏河東孃家的一些遠房親戚來,這些柳姓族人跟武柳氏本來關係挺遠的,可能樊上武家這門親,當然是非常樂意的,

上來恭敬的跪拜,有喊阿姊的,有喊姑母的,有喊姑祖母的,武柳氏想起以往家貧,父母早亡,兄弟姐妹們也早沒了,如今還能有柳家人來賀壽,也不由的落淚。

“二郎啊,這些都是孃的家裡人,你以後可得幫襯一二。”

“兒記下了。”

其實武家這幾年發達了,便總有武家柳家甚至如老武妾侍王家的遠親來打鞦韆,老武人還是比較厚道的,管他是不是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既然找上門來了,能幫就幫,能安排就安排,

不少遠親也都是直接在武家這裡做事,待遇也還可以。

如柳家這些遠親,就有些已經在武家做事,或有些幫忙打理武家在河東的莊子,其它就算沒給武家做事,老武每次也不會讓他們空手而歸。

宴席開始,武家的八大碗很漂亮,都是硬菜。

老媼們給武柳氏敬酒,這百媼有些是士族豪強地主家的,但多數是普通農家百姓,她們端著酒杯對武柳氏是千恩萬謝。

不僅是感謝送她們的壽禮喜錢,以及吃這壽宴,也還謝武懷玉今年在三原試點,搞的新稅法。

基本上所有百姓都受益新法。

既得聖旨,免除以前積欠稅賦,而且以後納稅也不用攤保,再則無地的編為客戶,無需納租調,有地的也都是根據丁口、田畝數按實際情況徵收,有所減免,大家今年的稅一下子少了許多。

一位滿頭白髮,腰都快彎到地上的婦人,看著好像七老八十,但今年也確實才剛六十,她牙都幾乎沒了,對武柳氏感激萬分,說她一家有三兒三女,兩個大女兒嫁了,兩個大兒子也娶了妻,但小兒小女還沒成家,

一家子現在十二口人,有四個成年男丁,可還是武德初年分到了四十畝地,二十畝永業二十畝口分,後來再也沒分到新地。

現在一家十二口,主要還是靠佃種地主家的地,兼做些其它活計,一年到頭辛苦無比,可有四丁的租調,四個男人每年還要各服免費的二十天勞役,一人兩石租,四人就是八石租,還有四匹絹,十二兩綿。

租地收成大半要給地主交租,

加上衙門各種附加、火耗,其它雜項攤派,以及地主家的一些其它的收取,一家人辛苦一年,到頭來也剩不下幾個。

以前沒有祥瑞糧食時,他們長期都是稀飯搭野菜,經常還得借糧,借了還不起,就只得賣地,四十畝地,陸續賣掉了二十畝。

而今年夏收後,三原縣試行新法,

老媼家只剩下二十畝地,雖有四丁,但按新法,一丁才五畝,都不入等,可以免徵租調,

這一下子就免交八石粟、四匹絹,十二兩綿,僅按畝徵收四鬥義倉糧而已,免了租調還有個好處,那就是如火耗、倉窖費、腳錢、縛束錢等也不用交了,那個本來也能佔到正稅兩成甚至更多。

老媼家還是主戶,可幾乎跟客戶一樣沒什麼稅賦負擔,

僅那八石粟四匹絹十二兩綿,對這個貧困家庭來說,那都相當於一大筆財富了,那八石粟可以在青黃不接的時候撐過去了。

四匹絹能賣八百錢,能大大改善家族生活。

這些事情以前想都不想敢,可今年三原縣已經試行新法,里正村長已經通知他們家不用再交租調和附加的幾樣稅費,

老媼是真感激武家,里正也說這是武相公奏請聖人,才在三原縣試行的新法,咱們都是託武相公的福。

老媼被接來參加壽宴,他們家人還特意拿出了一匹絹來做壽禮。

這是真心誠意的感謝。

武柳氏聽的很自豪,但沒有收這匹絹,她以前也種桑養蠶織絹,很清楚這匹絹有多不容易,天天採摘桑葉,一天喂幾次蠶,辛苦結繭,然後還要繅絲,再織成絹,

“聖人在朝,群賢輔佐,以後的日子會越來越好的,咱們這些老婦人得好好活著,再多活些年,好好享福。”武柳氏拉著老媼道。

“阿郎,長安宮裡天使到!”石頭過來向懷玉稟報。

武柳氏大壽,長安的李世民和長孫氏都特意派了使者來賞賜。

聽說聖人派使者來賞賜賀壽,讓壽宴上的眾人也越發驚動,

武懷玉帶著武柳氏等一起迎接聖旨,

皇帝賜武柳氏鑲金獸首瑪瑙杯一隻,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一隻,長孫皇后賞賜葡萄花鳥紋銀香囊一隻,雲頭形金釵一隻,金梳背、金臂釧各兩隻,還有素面金盆一個,素面銀盆一個。

皇帝還有一副親自書寫的壽字賜下。

當使者當眾把這一件件皇帝皇后賞賜的寶物拿出展示,下面響起無數驚歎之聲,

許多人可從沒見過這等好東西,這些金銀器物都製作的非常精美,皇家作坊御製,這些東西一般人見都見不到,更別說沒資格擁有。

皇帝皇后的賞賜剛謝恩收下,

太子又派使者來賀壽賞賜。

鎏金石榴花紋銀盒,鎏金小簇花紋銀蓋碗,玉如意、扶南犀杖等,還有副太子親筆寫的百壽圖。

每一件都是皇家精品,極為精美,同樣價值珍貴。

皇帝皇后太子的賞賜賀壽,讓武家的這場壽宴達到高潮,所有人都在感嘆武相公的得寵。

武家堡這邊的壽宴結束後,

可龍橋還是有許多人正在不斷趕來,這流水鍘面席都吃了一個多時辰,還沒結束,人不斷一點沒減少,反而更多了。

武家不得不抽調更多奴僕加緊和麵揉麵擀麵鍘面,那邊一排大鍋也是一直大火燃燒著,燒水煮麵炒臊子,一鍋煮好,立馬裝桶,然後挑到路上去招待來客。

“不管今天來多少人,也不管大家來的多晚,只要來了,就得保證大家能吃上肉臊子面,還得吃飽,面不夠再做,臊子不夠再炒,肉不夠就趕緊殺豬,總之,來者是客,都要招待好。”

阿義笑道,“現在來了都不止萬人了,這今天估計得有幾萬人,這場面,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啊。”

“那都是咱們武家名聲好,要不誰特意幾十裡地跑來就為吃碗麵。”

趙義心想,還真有許多人就是為一碗肉臊子面特意跑來的,何況,今天還有喜錢來。

來的人太多,原計劃本來還要撒些乾果蜜餞撒些銅錢的,可看這樣子,武懷玉也只得臨時取消,實在是人太多,他擔心爭搶乾果銅錢發生踩踏。

“這樣,大家走的時候,每人發一碗小米,再加一個銅錢,就當是咱們取消撒果子撒錢的補償。”

“阿郎,咱又不欠大家的,這一人一碗小米一個銅錢,幾萬人那也很多啊。”

“幾萬人那也才幾百石粟,幾十貫銅錢而已,今天咱家喜慶熱鬧事,大家辛苦來送福,咱也大方點。”

“阿郎大方,我這就去安排。”

縣令趙仁本和錄事趙澤今天是忙的不可開交,直到天黑,這烏泱泱的人群也才終於開始漸漸散去,但仍還有許多人沒走。

“幸好武相豪爽大方,要不然今天這幾萬人聚集,稍有準備不足,就易發生騷亂啊,今天我可是一直提心吊膽呢。”趙錄事抹著汗道。

趙仁本也很累,“還是武相早有預料,準備充足啊,武相不愧是統領千軍萬馬,滅梁師都,擒頡利汗的,咱們手忙腳亂提心吊膽,可武相卻是早就安排的妥妥當當。”

“明府,咱們三原縣試行新法,武相帶頭執行,百姓們可都是讚不絕口啊,你看今天來的這些百姓,都在說好呢。”

“百姓當然交口稱讚,一丁田不滿百畝的,這次租調都是大減,甚至地極少直接免除租調,而那些無地的更是編入客戶,都不用納租調,義倉糧都不用納,你說誰不高興?”

“明府,只是按此新法,那咱們縣今年的稅賦可就大大減收了,就算朝廷今年有特旨不需繳納那麼多,可咱們縣裡怎麼辦?附加等也大大減少,我們的公廨錢、公食錢,官吏雜用錢,還有那些編外的胥役等這錢從哪來?”

趙仁本也清楚這個,這次新法試行,其實還是有點猛的。上來就先是免除無地者的租調,再減免地不滿百畝者的租調,而對超過百畝者的地主等,暫時仍沒變,仍是按一丁兩石租兩丈絹三兩綿來徵。

這樣搞,今年三原縣的稅賦收不到多少,好在有朝廷特旨不用管這些。

武家帶頭主動按田畝繳,是按一畝兩升繳的,這個稅率其實低了,他跟武懷玉討論過,覺得上田應當起碼畝稅六升,中田四到五升,下田二三升這樣才較為合理。

不過今年並不強制要求一丁超百畝以上者按畝交租調,可以扔只按丁交,但武懷玉做了表率帶了頭,今年如李家等,肯定也會主動繳的,當然不交也沒關係。

再比如三原縣有幾千戶元從禁軍,這些人基本上是小地主或自耕農,一家起碼有百畝地,武懷玉有交待,今年暫時不管這些元從禁軍家。

“趙錄事啊,你看今日百姓態度,人心正好,咱們要加緊點出點成績來,不能辜負了武相公的一番好心栽培,”

“請明府放心,咱們縣衙上下最近都在拼命忙這事,戶籍田畝都已經重新摸底的差不多了,”

“很好,戶等、田等,這些籍冊都要趕緊造好,到時朝廷還會派人下來核查的,記住,千萬不要弄虛作假,這次試行新法,我們三原縣可是受到朝廷上下的份外關注,無數雙眼睛都在盯著,

出了事,不僅對不起武相公的信任,更會被嚴厲懲處,跟所有人都再三申明,別為了點賄賂錢財,就把自己前途不顧,”

趙錄事心頭一震,“小的明白,一定仔細警告大家。”

石守信過來,“趙明府、趙錄事,我家阿郎說今日辛苦兩位了,請兩位過去喝茶。”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第一皇太子

冷漠如風

重生衙內:開局收了林沖做保鏢

浪浪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