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都不是省油的燈

“陳龍樹真這麼聽話?”

待陳家父子三人走後,牛見武捋著鬍鬚有些懷疑,不論是馮盎還是陳龍樹,又或是寧純,對朝廷的大動作都表現出極大的妥協退讓。

“這裡是長安,你難道讓他們抗旨?”武懷玉笑笑,就算他們心中不滿,可不管是馮盎還是陳龍樹,那都是歷經幾朝的老傢伙了,誰又是省油的燈。

“二郎是說他們回了嶺南,就會搞事?”

武懷玉給自己續了杯茶,“這些傢伙肯定是心有不甘的,但他們都是老狐狸,不會魯莽行動,肯定會靜觀其變,只要我們足夠強勢,儘量不犯錯,那他們就掀不起什麼浪花來,”

“何況,朝廷也是有照顧到他們利益,給予補償的.”

朝廷不僅給馮盎、陳龍樹這樣的酋帥補償,對於嶺南其它大小勢力也是有所補償的,

打一棒子還得給顆棗。

就比如這次朝廷調兵南下同時,也同樣還是給諸州縣保留了些州兵、鄉團名額,沒有說要一刀切,盡收他們兵權。

朝廷要把嶺南九十六州的長史司馬都換了,可原來嶺南首領們自己任命的長史司馬,朝廷也有安排,就是調到長安或是內地任職,甚至還可能升上一級。

諸如馮盎陳龍樹他們這些大豪酋就更不用說,加官晉爵,子弟也都授官賜爵,年少的也都選入京師為侍衛,或是到國子監讀書等。

順我者昌。

合作是有好處的,

誰都知道朝廷這次是來者不善,可面對強大的中央朝廷,嶺南這些俚帥豪酋們誰也不敢做出頭鳥,

嶺南本來也是一盤散沙,

正聊著,程處默過來了。

這位廉州刺史笑道,“本來早就來了,剛寧純找上門來,跟他扯了半天閒篇.”

武懷玉知道這個寧純,寧逵的孫子,寧宣之子。

寧宣寧純父子兩代統領合浦地區,程處默這廉州刺史,正是要接他位子。

“寧純跟你談了什麼?”懷玉問。

“倒也沒啥,”朝廷調寧純為梧州刺史,從大本營廉州到蒼梧,這是朝廷對欽州寧氏家族的持續打壓,

雖然寧純在寧長真寧道明反唐時,仍忠唐起兵,但朝廷的整盤棋局上,有機會削弱寧氏當然是要做的。

“朝廷這次晉封他甯越郡公,他也不虧.”

程處默笑著說道。

南朝陳宣帝時,寧逵長子甯猛力承襲安州刺史,甯猛力為拓展地盤和擴張勢力,利用當時安州附近山區部落尚未編戶入籍的空隙,派胞弟寧宣領兵進駐合浦縣東北的大廉垌,

在那裡設立大廉縣,編戶入籍。

後來陳後主便任命寧宣為合浦郡太守,掌管著今廣西合浦、北海、浦北、玉林、北流、陸川、博白一帶的軍政大權。

隋滅陳後,寧宣與甯猛力一起附隋朝,寧宣不久病逝,朝廷分合浦郡為越州、姜州、南合州,任命寧純擔任他開發的姜州刺史,掌管封山、蔡龍、東羅三縣。

寧道明為越州刺史,

在寧長真寧道明起兵反唐時,寧純為南合州刺史,馮暄談殿攻姜州,寧純便從南合州起兵救援,將馮暄擊退。

寧長真寧道明等人敗亡後,寧純忠於朝廷有功,遷越州刺史,寧純在越州,控制著合浦的採珠業和鹽業,十分富有,而馮暄馮盎兄弟一直覬覦,雙方一直衝突不斷。

貞觀元年李世民派中庶子張元素到越州坐鎮,才勉強讓馮盎和寧純息兵罷戰。

現在朝廷把越州更名廉州,把寧純調去蒼梧,寧純心裡當然不爽,可爽不爽也沒用,如今的寧氏家族早不復當初強勢。

如果寧純敬酒不吃吃罰酒,那欽州寧氏真可能有滅頂之災,現在他去蒼梧,那還能晉爵甯越郡公,他的兒子們也能恩蔭授官,

甚至寧長真寧道明等的子弟,也還能襲爵授官,

唯一條件,就是寧氏子弟得外任做官,不能再留在欽州廉州這些地方了。

甚至他們的採珠業、鹽業,也肯定要讓出大部份來,

“我之前老聽什麼嶺南溪垌溪垌,還以為嶺南蠻子們都是住在溪邊的山洞裡呢,跟寧純聊過才知道,原來嶺南所謂垌,是他們蠻話,意指山衝之間的平原。

溪垌,就是兩山之間溪流邊的平地。

嶺南俚獠蠻以垌為社會單位,往往一垌變是一個部落,有垌主為首領。

在合浦東北的大廉垌和六湖垌之間,有一座大山,橫亙三十餘里,便是大廉山。

據說這山原不叫這名,東漢時劉秀派費貽來合浦做太守,上任後非常有廉名,他任滿回京時,百姓扶老攜幼相送,一直送到這座山下,後來便把此山叫做大廉山,以示紀念。

隋朝時,寧宣領兵進駐大廉垌,在這裡設縣,將這裡百姓編戶齊民,傳授中原先進農耕技術,

大廉山下的大廉垌,是數萬畝的稻田。

大廉垌自北向南有一條河蜿蜒出海,長五十餘里,名為香草河······

程處默現在對那個地方挺嚮往的,本來以為是個毒蟲出沒,瘴氣瀰漫的地方,現在聽寧純講了才知道,原來在他們父子兩代人的努力下,大廉垌、香草溪,數萬畝稻田,

五十餘里的香草河,因為兩岸長一種叫蛤蔞的草得名,此草其貌不揚,卻散葉清香,當地蠻人稱為豬拔菜,因為此草最容易引豬來覓食,

它的香能與紫蘇相提並論,不但豬喜歡吃,土人還喜歡用蛤蔞葉子裹上五花肉做餡包粽子,包出的粽子口感緊緻,芬芳濃郁,乃是一絕。

拿葉子來炒海貝和田螺,或是油炸蛤蔞葉夾肉,裹上肉末粘上米粉,炸的外酥裡嫩,又香又脆······

懷玉聽了也都充滿畫面感了。

“看來寧純對那裡還挺有感情的,不過他能跟你說這些,說明還是願意把廉州交到伱手裡,希望你好好治理.”

“我去了肯定會好好治理廉州的,”

“那你有啥計劃?”

“之前沒啥頭緒,畢竟連廉州在哪都不知道,但跟寧純聊了這許久,倒是有些瞭解,

廉州有河海之便,還有漁鹽之利,合浦港與欽州灣相鄰,而六百里合浦江,嚮往可直抵容州,透過容江還可入西江·····”

程處默說著很興奮,他發現廉州還真是片寶地,交通便利,資源豐富,濱海平原可開墾的土地多,另外合浦的珍珠、海鹽,以及海上絲路航道,這些都能讓廉州迅速發展起來。

武懷玉以前去過北海旅遊,對那印象還不錯,豐富又便宜的海鮮,漂亮乾淨的沙灘,還有大海之中的潿州島。

現在的北海,據說還只是一群疍家漁民的避風港,

漢武帝征服閩越國後,一部份人流落江海,稱為水疍,這些人從閩東南沿海,一直沿著海岸線,漸散佈各地,舟居水上,四處漂泊,楊素在平江南之亂時,曾把這些水上亡命的疍民,稱為遊艇子。

在唐代此時,從漳泉到潮汕,再到北海、海南,沿海諸港、島,到處都是這些疍戶。

在晉時朝,廣府一帶就有五萬疍戶。

生在江海,居多舟船。

隨潮往來,捕魚為業,以舟為室,視水如陸,浮生江海者。

據說這些疍人不能生活在陸地上,若居平陸亡即多。

武懷玉在北海旅遊的時候,那時的疍民早已經上岸定居,疍家漁村還成了風情旅遊小鎮,做起靠海吃海的旅遊新生意。

北海半島上可以建個水師營地,也可以在這裡築城修港。

疍民歷代備受歧視,一直被視為賤民,武懷玉倒不歧視他們,反正在中原朝廷眼裡,連俚人僚人都分不太清,誰又還搞的清什麼叫疍人,

只要他們能夠接受大唐的統治,那其它的都無所謂了。

廉州、欽州,這裡原有欽州都督府,在取消了欽州都督府後,廉州欽州一度是劃歸交州都督府管轄的。

現在朝廷把欽州和廉州列入中央直轄,甚至把這兩州,跟廣交桂容邕高,以及韶端一樣,列為北選州。

嶺南九十六州,現在僅這十州為北選州。

也就是這十州的官員,全為省補,任免都是跟大唐內地一樣,要經吏部銓選的。

而其餘的八十六州,現在仍為南選。

南選是比較照顧嶺南地方,朝廷派吏部和御史臺的官員前來嶺南選補,實際就是任用嶺南土人,不用守選,不用考試,特別照顧嶺南豪酋們。

現在朝廷把十州列為北選省補,

甚至這次對嶺南所有的長史司馬來了個大對調,嶺南的現任長史司馬調入內地,從中原內地再調來流官任長史司馬,其實就是在一點點的動搖這個南選根本,

而武懷玉這次巡省嶺南,就還有個承製拜封特權,可以直接對嶺南所有的官員進行考核和任免升降。

以前也沒有幾個官員願意到嶺南去任職,南選也是無奈之舉,可這次願意南下的文官武將如過江之鯽,都是知道這次不同一般。

“處默兄,南下之前,你可以多找寧純喝酒聊天,把廉州的底細摸清一些,當然,你要想在廉州迅速開啟局面,也離不開寧氏的支援。

寧純就算去蒼梧,但那仍是寧氏地盤,跟他好好談談,合則雙贏嘛,”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反派:我把女主下降頭

謝小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