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珍珠

廉州,

北海港。

武懷玉躺在海灘邊椰子樹下,手裡是新開啟的椰子,涼亭下几案上還擺著荔枝、芒果、菠羅、香蕉等南國水果。

“我來到這看到第一眼,就喜歡上這了。”

旁邊的廉州刺史程處默也躺在一張竹躺椅上,望著蔚藍天空下的碧海,還有閃著銀光的海灘,吸一口椰汁,發出愜意的讚美。

北海的海灘非常的漂亮且有特色,由高品位的石英砂堆積而成,在陽光的照射下,潔白、細膩的沙灘便會泛出銀光,

灘長平、沙細白、水溫淨、浪柔軟,

“那你就一輩子呆在這好了。”懷玉笑著說道,身邊一個小麥膚色的年輕美人抱著椰子,湊到他嘴邊。

懷玉搖頭,“給我剝顆荔枝。”

新鮮的椰汁味道其實挺一般,懷玉倒是有點懷念以前喝過的有新增的椰汁了,那個確實更香更甜。

美人立馬放下椰子,摘下一顆又大又紅的荔枝剝了皮嘴給武懷玉。

現在已經到了荔枝下市時節了,馬上就要吃不到了,想吃得再等一年。

程處默卻不吃荔枝,“剛來的時候,天天吃,結果吃傷了,這玩意想不到還很上火,”

“哈哈哈,確實得少吃。”

“那還不得怪你,以前在長安的時候讀過你一首詩,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說起長安的荔枝,以前是吃不到嶺南來的新鮮荔枝的,一般少量進貢鮮荔枝也都是四川的荔枝。

後來也是武懷義做韶州刺史,懷玉跟著開發韶州,特意搞了一條嶺南荔枝入長安的專線,數千裡之遙組織起馬隊船隊,日夜兼程的遞送,又是快馬,又是荔枝驛,又是把荔枝的樹枝帶果取下,拿雙層甕裝,儘量保鮮。

花費數千貫組成的荔枝快驛,遞送到長安的嶺南荔枝一開始,每顆都能折到幾千錢,就算到了如今,各個環節都更成熟,成本也降低,但每顆進京的荔枝,都能折到幾百上千錢。

在長安,吃荔枝,嶺南的新鮮荔枝,那絕對是身份的象徵,因為光有錢也吃不到,供不應求,想吃還得有身份。

甚至沒有銀緋的五品以下,都難吃上。

比每年春長安的櫻桃宴可還上檔次。

以前程處默在長安當然也是吃的上嶺南鮮荔枝的,可以他和他老子的身份,其實也就嚐個鮮。

來了嶺南後,發現遍地荔枝,各個品種都有,尤其是便宜低賤無比。

在長安,一顆能賣一千錢,

而在嶺南,幾棵樹的荔枝一起也賣不到一千錢。

在夏天,嶺南的荔枝確實不值錢,也就是一些品種好的果,才能值些錢,而且鮮果也不好賣。

更多的果還是拿來做果乾,荔枝幹、桂圓乾等,做成乾果易儲存好運輸。

“長安荔枝千文一顆,而在嶺南一文一顆都沒人要,”

“嗯,嶺南啥都便宜。”

程處默笑著道,“除了合浦珍珠以外,那玩意賣的是真貴啊,不過我也看過了,是真不好採,”

其實不僅合浦南珠不好採,而且這玩意不是想採就能採的。

漢代時就設定有采珠玉金銀之官,初時採珠官員不介入採珠業,專門負責採購珍珠。

從三國孫權設定珠官郡開始,為擴大采珠的規模和收成產量,到晉武帝時,朝廷派兵鎮守合浦的珠池,不準百姓入海採珠。

魏晉時,合浦的採珠業已經開始被納入官府管理序列,

而現在大唐強勢進入嶺南,對於合浦的南珠控制進一步加強了,一系列與採珠配套的規章制度相繼形成。

比如在廉州合浦港設採珠提舉司,派宦官充採珠使,甚至還設有采珠城等等。

說到底,就是現在朝廷要全面壟斷控制南浦珍珠。

嚴格的設立了珠戶,只有在官府登記的珠戶才可以採珠。

雖然朝廷也允許私人採集、販賣珍珠,但朝廷要估稅抽課,甚至對珍珠和買。

“現在合浦珠池正式授權的珠戶八千,”

程處默說到合浦採珠有點興奮,因為這裡面利益巨大,雖然皇帝直接設了採珠提舉司、派了採珠使,但是這裡面還是有很大利益可得。

採珠到販賣的環節很多,

尤其是南珠又向來珍貴,這玩意一直是有市場的。

程處默現在做為廉州刺史,於公他要保護好珠池,協助採珠提舉司管理珠戶、徵收課稅、和買珍珠等,而於私,他也是有很多地方可以參與進去的。

以前合浦的採珠業,自然是控制在寧氏手中。

而現在,猛龍過江,寧氏也是失去了採珠控制大權。

程處默不是那種吃獨食的人,他也知道十萬健兒下嶺南,更有無數貴族勳戚下海,合浦珍珠盯著的人多,他願意各方勢力都照顧,有酒有肉一起吃。

當然,他的這個分配方案,首先還要得到武懷玉的支援,也得給武懷玉照顧個大頭。

“這裡面的利潤是真大,”

程處默感嘆著,“伱知道以前對珠民控制極嚴,禁絕商旅,不許百姓私散好珠,珠民就算辛苦採珠,依然很貧困。”

以珠易米。

珠戶辛苦下海採珠,結果採到的珍珠只能換米,還換不到多少。

可除了換米,他們的珍珠跟沙子沒區別,因為沒法變現。

晉朝時還規定,上珠三分輸二,次者輸一,稅非常高。

所以千百年來,合浦珍珠的大名響遍天下,可無數從事採珠的珠戶,卻依然窮困飢餓。

能夠接觸到合浦珍珠產業賺錢的人,少之又少,都得是有關係有權勢的。

大唐建國都十幾年了,但實際上除了以前寧家進貢點珍珠外,是一點珍珠稅課都沒收到的。

現在朝廷有人提議,要對合浦珠池,實行定課制,

固定一個珠稅。

但定的那個稅太低,

“我已查明,現在合浦採珠之池,有十餘處,大的有烏泥池、海珠沙等,如果有足夠的珠戶,這些珠池一年加起來能採到的珍珠是非常驚人的,

有老珠戶跟我說,一年採十萬兩都沒問題。”

十萬兩南珠啊,就算質量有上中下之分,可這價值是非常驚人的。

只不過深海採珠也非常困難和危險,一直以來的合浦採珠,都是先泛舟珠池海面,再以粗纜垂入海底,採珠人以小繩繫腰,沿粗纜潛入海底採珠蚌,感覺吃不消了就搖動纜繩,讓船上的人把他拉上去,

要是遲了就會溺死,或是七竅流血而死,

在海中往往還容易遇到鯊魚,一不小心被吃的就剩下殘肢斷臂。

採珠,其實就是採的海中珠蚌,沒有裝置,純潛水。

採出來的合浦南珠,細分九等,最好的璫珠,一顆值千金。最次的是碎磯,也是很值錢的。

採珠除了容易溺死、被鯊魚吃掉、大魚攻擊外,最怕的還是颱風,遇到颱風、大浪,連船都掀翻吞沒。

而且幹採珠的,會有許多後遺症。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品逍遙皇太子

一味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