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2章長嘆一聲

九成宮,圍場。

皇帝策馬賓士,在馬上手持三眼銃瞄準一隻奔跑的雄鹿,

砰的一聲,雄鹿應聲倒下,

江夏王在後面高聲讚道,“相距五十步,陛下奔馬上一銃命中奔鹿,好銃法,左右神機營的火銃手都比不過.”

皇帝勒停御馬,緩步來到鹿前,

那一銃正好命中雄鹿的頭,銃裡裝的鉛彈,雖五十步外射擊,這一銃依然直接斃命。

左屯衛將軍、駙馬都尉薛萬徹笑道,“陛下本就善射,昔建天策府,弧矢制倍於常,且百發百中,通向射洞門闔.”

左驍衛大將軍、樊國公段志玄道,“箭穿七紮,弓貫六鈞,想當年,那是大業十三年,魏刀兒進犯太原,太上皇率兵與之交戰,被困陣中,陛下見情形危急,以輕騎突圍而進,射之,所向皆披靡,拔太上皇於萬眾之中也.”

加號鎮軍大將軍行右驍衛大將軍的譙國公柴紹也在一邊道,“當年陛下與宋金剛相持於柏壁,有一次為敵軍所圍,陛下以比羽箭射殺其驍將,賊騎乃退.”

而開府儀同三司、太子太保衛國公李靖騎馬上來,聽到他們說這些,也道,“武德三年,陛下率軍圍攻洛陽,在慈澗遭敵將單雄信襲擊,幾為所敗。

陛下左右射之,無不應弦而倒,萬軍之中還俘獲其大將燕碩!”

“這三眼銃雖也有許多缺點,但也有不少可取之處的,這鉛子在三五十步內,確實很猛,”

但三眼銃很簡單,主要就是個三聯的鐵管,只要有材料工匠,可以源源不斷的打造出來,不需要漫長的週期。

李靖自辭相後,現在偶爾應召陪陪皇帝狩獵或是喝酒,其餘時間都在家裡寫他的兵書,

三眼銃等火器,這位軍神也是很看重的,畢竟這是位用兵大家,任何新武器的革新,必然會帶來戰術的革新,這是不能忽視的,“老臣覺得三眼銃最厲害的地方應當是跟弩一樣,不需要年輕力壯膂力強,也不需要長時間的訓練,哪怕老人小孩端起三眼銃,只要有一定數量,三段式射擊,也能發揮出驚人的殺傷力,”

唐軍裡的弓手,那都是最強壯的漢子,高大魁梧力氣壯,還得是長年累月的訓練,

但三眼銃這玩意,精度確實不行,射程也不行,李世民做為一個擅射的君主,也是練了許久才有現在的五十步一銃擊殺奔鹿的本事,

可還是那句話,固然三眼銃缺點多,但優點也有,上手簡單,可以三發,如果是三段式的齊射,基本上就不需要考慮什麼射程精度這些了,但其巨大的聲響,犀利的殺傷,還是很了得的。

甚至在製造上來說,三眼銃其實很簡單,比起弓的製作,時間更短,成本更低,一張戰弓的製作週期可是很長的,其各種材料既不易得也成本不低,

圍獵場上,

所用引線鉛子,製做的量大,成本也是不斷降低的。

“哈哈哈,好漢不提當年勇,俱往矣!”

他還擅騎射,喜歡衝鋒破陣。

北衙禁軍輕騎們賓士圍趕獵物,

一個個驍勇無比,

一個優秀的弓箭手,不說百裡挑一練出來的,但確實不容易。

李世民下馬,看著那頭倒地的鹿,

如今皇帝的北衙八營,基本上就都列裝了三眼銃,

段志玄嘿嘿笑道,“這玩意騎兵們裝備確實不錯,對陣時可以先轟上三發,短兵相接的時候,還能當鐵骨朵用呢,粗糙但好使,咱們的騎兵經過訓練後,能夠適應這銃聲,

但敵人哪見識過這個,咱們襲營的時候,這玩意更是能出其不倍,”

李靖道,“三眼銃也試用幾年了,雖無法取代弓弩,但仍不失為一件不錯的軍中利器,騎兵步兵皆可用.”

李世民更是打小練就神射,而且他不僅箭術好,且他的弓和箭都比別人的強,挽強弓用大箭,

“打吐谷渾肯定好使!”段志玄道。

李世民跟府兵裡的弓手一樣,也是手長力大,除了擅用弓射,而且擅用大刀。

射完揮刀,那是能夠將敵騎人馬俱劈碎的猛人。

李世民聽到大臣們說起這些往事,哈哈大笑。

皇帝看著這些精銳無比的將士,目光中也是充滿自信,

這兩年,李世民除了年頭和年尾在長安,其餘大半年時間都在九成宮,一邊陪皇后在這邊療養,一邊在這裡親自訓練禁軍,

說到射箭,當今貞觀天子確實是自古以來歷代君王中難得擅射者,又或者說李世民這箭術,其實也算的上家傳,太上皇李淵就是個神射手,在河東剿流賊時,曾經連發七十餘箭,跟開無雙割草一樣。

他還從各軍中抽調軍官們前來輪番訓練,

皇帝以狩獵為名,實則在練兵。

既練兵也練將,皇帝早就以吐谷渾為演練物件,一眾大將沙盤推演,制訂一套又一套的西征吐谷渾的戰術。

滅吐谷渾,早就在皇帝的計劃之中了。

楊廣曾經征服吐谷渾,滅吐谷渾後設立西海等四郡,李世民做為天可汗,當然不會比楊廣差,

不僅貞觀軍方一直力主要幹吐谷渾,李世民也早就計劃著要滅吐谷渾了,只是李世民不急,

一直在做準備工作。

征服吐谷渾對大唐來說,有挑戰,但大家都有信心,畢竟楊廣當年曾經打過樣。

楊廣的經歷就是大唐的經驗,

滅吐谷渾的困難,一是高原反應,二是糧草難繼,三是敵軍若敗則向偏遠逃竄,追擊不到,撤軍後他們就會捲土重來。

當年楊廣表面上滅了吐谷渾,設立了四郡,可實際上伏允雖敗,卻沒亡,南奔雪山,隋軍走後伏允就捲土重來。

說來吐谷渾也是遊牧部族,唐軍有打突厥的豐富經驗,

“吐谷渾東西四千裡,南北兩千裡,地廣人稀,就怕吐谷渾避戰,他們甚至可能燒草堅壁清野,”

李靖這時再次提出自己的主張,

“陛下,打吐谷渾準備已久,時機差不多已到,雖然困難還不少,但老臣主張簡帶精銳,帶少量糧草,深入敵境,就是要打吐谷渾一個措手不及,趁其尚未走險,良將精兵,長驅疾進,彼不我虞,必能成功.”

柴紹也是十分熟悉吐谷渾的大將,贊成道,“臣也支援衛公之策,若發大軍,則敵必潛遁遠走,山障為阻,討之實難,”

他們的這計劃,其實還是當年擊頡利的那套。

擒賊擒王,

突其不意,直搗王庭,

跟遊牧民打仗,不能是中原那一套,一城一地爭奪沒有半點意義,只有尋其主力,殲滅有生力量才是唯一制勝之道。

兵出動越多,越不容易出其不意,且兵馬越多,後勤補給難度越大。

所以只能是出動騎兵精銳,攜帶少量糧草,出其不利的突襲,直插汗庭。

好在伏允的汗庭就在青海湖邊,對於唐軍來說雖有險阻但也不算太遠。

當然李靖柴紹他們的主線,也有人不支援,

“萬一不能一舉擒住伏允,吐谷渾焚燒野草堅壁清野,逃入偏遠,如之奈何?我軍兵馬不足,糧草無繼,又無野草,這仗就打不了了.”

李道宗比較謹慎。

李靖的回答則是,“我們兵出兩路,兩路包抄伏允,兵行神速,犁庭掃穴.”

說著李靖還拿出三眼銃,

“到時騎兵每人配兩支三眼銃,再配一些掌心雷、火箭,遇吐谷渾敵則以火器突襲,不許戀戰,直奔汗庭!”

“只要能夠圍住伏允,那我們就可以趁吐谷渾兵馬合圍之前,擒斬伏允,殲其汗庭精銳,然後獲其雜畜草料為糧,再各個擊破吐谷渾諸部!”

李靖請纓,“老臣願領兵伐吐谷渾!”

柴紹薛萬徹段志玄李道宗契苾何力等紛紛請戰。

李世民沉思片刻,討伐吐谷渾,已經醞釀好幾年了,各種戰術都研究過,李靖他們的這種精兵奔襲直搗王庭的戰術,也早討論過許多次了,李世民也是傾向於此的,

“好,那就李靖率北路軍,薛萬徹、李君羨、樊興、契苾何力為副將,”

“李道宗率南路軍,段志玄、牛進達、薛萬鈞、侯君集為副將.”

北路軍的任務就是犁庭掃穴,與天柱王所率吐谷渾主力作戰,攻擊吐谷渾王城。

而南路軍的任務是包抄攔截,圍堵國王伏允,防止他往南面党項逃竄。

君臣們正商討的熱火朝天,滿面紅光,

內侍監張阿難進來,

“陛下,長安急奏,黃、淮大水,淹三十州,”

李世民聽到這個訊息,整個人愣住,

許久之後,長嘆一聲,再沒有精神去討論南北兩路滅吐谷渾之戰了,

“徵吐谷渾之事暫停,”

李靖等人也只得是心中一陣長嘆,攘外必先安內。

黃淮大水,朝廷此時自然不適合再發動滅國之戰了,

“準備一下,明日回長安.”

李世民擺擺手,去年黃淮大水,這今年又大水,動則三四十州受災,就算如今朝廷有些積蓄,可也經不住這樣來。

次日,

李世民便急匆匆的開始返京,

九成宮門前,

皇帝翻身上馬,正待起行,

長安又有急報來。

李世民眉頭皺起,接過,開啟閱覽,卻是越看越高興,

“哈哈哈!”

“哈哈哈哈!”

皇帝這突然的大笑,讓大家疑惑不解,皇帝卻是騎著馬奔向皇后的馬車,

“觀音婢,快出來,有好訊息,”

長孫皇后掀開車簾,“陛下,可是黃淮水災控制住了?”

“不是這個,是承乾,”

“大郎怎麼了?”

“太子昭訓有孕了,太子要當耶了,我們要當祖父祖母了,”

韓映素的這孩子既是太子承乾的第一個孩子,同樣也是李世民夫婦第一個孫輩。

才三十多歲的李世民就要當祖父了,這個喜悅沖淡了黃淮大水帶來的壞訊息。

“派人去長安傳旨,晉韓昭訓為承徽.”

昭訓,太子妾,正七品。

承徽,同為太子妾,已是正五品,位在良娣、良媛之下。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為妖祖,當百萬妖族臣服!

小貓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