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清安和忠順王做了約定。

金江鎮接下來的重心,全力以赴的攻打蠻族,為朝廷光復遼東,還以清平。

朝廷在金江鎮重立的遼東都司,最初只負責督促金江鎮文武在蠻族的戰事上,不得插手金江鎮的事務。

並且朝廷的物資,有遼東都司監控,必須全部花在針對蠻族戰事上等等條件。

又為了不給金江鎮反悔的餘地,雙方都承諾了每一步的計劃。

每個計劃需要的物資,由國內逐步運送到金州,而且朝廷也不可能,也做不到一下子就全部供應到金州。

總之。

忠順王心滿意足的離開了金州,對平遼侯的印象大為好轉。

坐船而來,坐船而回。

太上皇昏庸,導致國事頹敗如此地步,愧對祖宗。

在船隻甲板上,忠順王望著已經看不見的碼頭,心中思緒久久不能平。

想到太上皇,忠順王就滿心恨意。

此人早就該死了,可偏偏不死。

大周到了這等地步,都是此人的原因。

也幸虧平遼侯心裡到底還有朝廷,不願意掀起大亂。

如今皇帝當政,自己還能為侄兒照看多年,拔亂反正,清掃積弊,不要十年。

不管是遼東,還是國內,忠順王都十分的自負。

到時候看在唐清安如此忠心耿耿的情面上,把他召回京中圈起來,留他一條性命。

門楣還是留給他,讓他的兒子承襲,也算是對他一個善終,朝廷不愧於他。

完全忘記了自己是如何支援國內商人走私蠻族,為蠻族帶去了不少的物資,緩解了一些蠻族的迫切。

其實也很好理解。

這等政治人物,當然以自己為中心看待天下。

君就是天。

京城的皇帝,就是這麼認為的。

他忍了多少年了,這些年中,多少勳貴大臣偏向太上皇,以致於他受了這麼多委屈。

而且國家敗壞如此,都是因為這些蛀蟲。

他要還朝廷一個朗朗乾坤。

忠順王不在的日子,他大肆驅趕京城的朝官,提拔自己的人,終於理清了朝堂。

然後看向了更遠的地方。

全國各地都人心慌慌,勳貴,文臣都膽戰心驚,例如金陵的甄家,慌得不得了。

他們當初旗幟鮮明的支援太上皇,實乃有苦說不出。

太上皇的陽謀,勳貴們又如何能拒絕呢。

可是如今也百口莫解,得知皇帝在京城的行為,不少人開始為自己準備後路。

賈赦接待了甄家的來人。

寧國府當年的大老爺賈敬就站到了皇帝的對立面,雖然那時候皇帝還沒有成為太子。

可是賈敬投靠的義忠親王,對皇帝成為太子時,造成了很大的威脅。

皇帝報復心強,所有人都看清楚了,因此甄家沒有找寧國府,而是找上了榮國府。

榮國府賈政在地方做官,府中賈赦出面外事。

甄家告知賈赦,要把一些家資轉移到賈府,以免最壞的結局發生後,還能為甄家一族,留下些生計。

雖然賈赦貪婪,可是也當知道什麼事不能做。

甄家的家資,賈赦雖然心中大動,卻是不敢打這方面的主意。

別人信任賈府,把家產轉移部分到賈府,賈府要是敢吞別人的傢俬,那賈府在勳貴圈中名聲就徹底臭了。

紅樓原文中,賈府抄家,也是抄出了甄家的財產,導致賈府罪加一等。

因此賈赦鄭重的告訴甄家,真到了那一天,甄家的後人隨時都可以來賈府呼叫。

有了榮國府的保證,甄家的人才放心離去。

這一回甄家送家資到賈府,和原來賈府甄家等勳貴,各放銀錢到對方府中是不同的。

前番賈璉未去澳門前,和王熙鳳感情還好,告知王熙鳳,賈府在甄家存了五萬兩銀子,用來在南方週轉使用。

同樣的道理。

不光是甄家,還有其他信任的家族,也在賈府存了銀子,都是如此的目的。

這一回甄家算是把賈府當做了最後的指望,不過狡兔三窟,甄家也不會只放一家。

外面的爺們談事,裡頭的家卷則談內裡的事。

探春既然負責了大觀園的差事,以她不折不撓的性子,當然不會因為王熙鳳的不滿,就會因此而放棄。

越是這般,她越是要做的更好。

做的不好,不但不受祖母太太的喜歡,王熙鳳也不會領情,因此感恩於她,只會更加防備她。

反而做的好,才能讓王熙鳳正視自己,不敢小瞧自己。

大觀園的婆子們,都在探春面前,努力爭取自己的差事。

和以往的懶惰不一樣,各個爭先恐嚇,擔憂自己的差事被人奪去,越發的勤勞和恭敬。

明明還是同樣的人,同樣的婆子,原來各個都奸猾的狠,連公子小姐都無可奈何。

如今彷佛一下子就變了,做事勤快不提,原來喜歡七嘴八舌談論主家的事。

現在各個都把心思用到了自己的差事上,生怕做的不好。

“那一片竹子交給我,一年的功夫,明年還擴一片。除了家裡吃的筍,一年可還以交些錢糧。”

一個婆子笑得諂媚。

“那一片稻地交給我一年,這些頑的大小雀鳥的糧食不必動官中錢糧,我還可以交錢糧。”

……

探春屋子裡,迎春,惜春,史湘雲等姑娘看的滿眼小星星,薛寶釵也暗自敬佩。

探春沒有當面答應,而是把冊子拿了出來,一一讓人記下婆子們所求之事。

“你們好好辦差,我自會看在眼裡,這園子裡的事是一定會交出去的,必定交給妥當人。

不是不信任你們,就怕好事辦成壞事傷了體面,所以才要慎重一些。”

眾婆子聞言,紛紛稱讚三姑娘穩重。

等眾婆子離開後,探春才翻開剛才的冊子。

“幸於始者怠於終,繕其辭者嗜其利。”薛寶釵笑道。

薛寶釵很聰明,心智不弱於人,可是她從小的品性,不會做得罪人的事。

這些年在賈府,贏得了極好的名聲,正是因為如此。

賈探春聽到薛寶釵的話,點點頭稱讚她。

“老祝媽是個妥當的,況她老頭子和她兒子代代都是管打掃竹子,如今竟把這所有的竹子交與她。

老田媽本是種莊稼的,稻香村一帶凡有菜蔬稻稗之類,雖是頑意兒,不必認真大治大耕,也須得她去,再一按時加些培植。

……”

探春沒有胡亂的指派,而是根據婆子們原來的差事,來分出園子裡的物項。

真如她所言,不是因為掌握了權利而裝腔作勢,的確是免得分的人不合適,差事做錯了,最後導致主僕都傷情面。

探春交代了侍書等丫鬟們,回頭見屋子裡的姐妹們,並嫂子李紈都氣氛嚴肅,又玩笑起來。

“可惜,蘅蕪苑和怡紅院這兩處大地方竟沒有出利息之物。”

李紈聽聞,連忙笑道。

“蘅蕪苑更利害。如今香料鋪並大市大廟賣的各處香料香草兒,都不是這些東西?算起來比別的利息更大。

怡紅院別說別的,單隻說春夏天一季玫瑰花,共下多少花?還有一帶籬笆上薔薇、月季、寶相、金銀藤。

單這沒要緊的草、花幹了,賣到茶葉鋪藥鋪去,也值幾個錢。”

探春聽到李紈的話,倒是的確不懂,她雖然厲害,可畢竟是深門裡面的閨房小姐,沒有見過太多外面的事務。

因此笑著回應。

“原來如此。只是弄香草的沒有在行的人。”

李紈又忙笑道。

“原來跟寶姑娘的鶯兒他媽倒是會弄這個的,以前她還採了些曬乾了編成花籃葫蘆給我頑的,不過卻隨她姑娘去了金州。”

突然提到這事,薛寶釵有些不自然,連忙岔開話題。

“怡紅院有個老葉媽,她就是茗煙的娘,那是個誠實老人家,以前跟鶯兒娘一起做過,她也懂。”

賈探春沒有深究,不想深談此事。

正好此時,只見林之孝家的進來說:“江南甄府裡家卷昨日到京,今日進宮朝賀。此刻先遣人來送禮請安。”

說著,便將禮單送上去。

探春要成為侯府主母,因此很多事情,賈母開始讓探春學著處理,並讓李紈仔細幫她。

探春接了,仔細看完。

“上用的妝緞、蟒緞十二匹,上用雜色緞十二匹,上用各色紗十二匹,上用宮紬十二匹,官用各色緞紗紬綾二十四匹。”

李紈也看過,知道姑娘不懂,因此說:“用上等封兒賞人。”

探春明白後,才又命人去回了賈母。

賈母聽到探春的回覆,便命人叫李紈、探春、寶釵等也都過來,將禮物看了。

李紈收過,一邊吩咐內庫上人說:“等太太回來看了再收。”

賈母這才親自教起了眾位姑娘。

“這甄家又不與別家相同,上等賞封兒賞男人,只怕展眼又打發女人來請安,預備下尺頭。”

一語未完,果然人回:“甄府四個女人來請安。”

賈母聽了,忙命人帶進來。

那四個人都是四十往上年紀,穿戴之物,皆比主子不甚差別。

請安問好畢,賈母便命拿了四個腳踏來,她四人謝了坐,待探春等姑娘主家都坐了,四人方都坐下。

賈母便問:“多早晚進京的?”

眾人又起身回答。

一問一答,皆謹守禮儀,不失分寸,讓一旁的探春仔細的看在眼裡,不放過細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躺贏公主,皇后求我做駙馬

白開水318

【甄嬛傳】

小恨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