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事和軍事都在同時進行。

而平遼侯迎娶嫡妻,哪怕沒有大傳,也無人會當做不知道。

國內各家勳貴的禮單,皆由管家,或者子弟親自送來,還有京城陸仲恆,連劉一儒也送了一份禮。

地方上的蘇觀,賈雨村,韓昊,張雲承,張如圭,傅試,龔澤等送的賀禮。

遼西的忠順王,劉英,趙雍,李堅,程之信,朱振杰,寧隆雄等送的賀禮。

草原的翁吉喇特部,扎魯特部,巴約特部,巴林部,哈喇慎部,敖漢部,拱兔部,翁牛特部,郭爾羅斯部,杜爾伯特部,札賚特部,克什克騰部等送的賀禮。

朝鮮的國王李倧,太監林忠,勳臣金瑬,李貴,金自點,權申旭等,義軍將領盧順義,高金權,柳以全等送的賀禮。

濟州島的外國商人送來的賀禮,日本的使者也送上了賀禮,甚至蠻族也派了使者,送來了賀禮。

蠻族的使者想要面見平遼侯。

“皇臺吉派使者來,想要做什麼?”

唐清安詢問賈鑑。

“關於和金江鎮停止戰爭的事。”

“你去打發了吧。”

聞言,唐清安立馬失去了興趣,轉身離開,讓賈鑑去應對。

作為當事人,唐清安倒不怎麼忙碌。

周吉,李敦等各管家,再有烏家兄弟,還有從京城和金陵,趕來的唐展望,唐承志。

這些人負責接待各家來人。

顧應時,劉承敏等,則領著金江鎮文武來賀。

金江鎮節度府和平遼侯府。

一處負責國內國外,一處負責金江鎮內部。

兩府都掛滿了紅燈籠,滿是紅綵帶。

秦可卿有孕在身,唐清安照顧其心意,命其在家好生休養,不必行動。

香菱也有孕,也就讓她不要走動,又讓晴雯去陪探春,讓鶯兒去新房陪薛寶釵。

今天大喜之日,肯定是要去探春的屋中,只能委屈薛寶釵了。

薛蟠被在金江鎮節度府,見到了自己的堂弟薛蝌,拉著薛蝌問他最近過得可好。

“你也看到了,這般的威勢。”

悄悄指了指人來人往的朝鮮人,草原部落的人,倭人,大弗朗機人,小弗朗機人,紅番鬼等等。

大周對最開始來到的葡萄牙人稱為大弗朗機人,後來的西班牙人稱為小弗朗機人。

明明西班牙的國力比葡萄牙要大得多,卻被稱為小字。

荷蘭人則稱為紅番鬼,後來英國人,法國人等,因為不如前三者,全部稱為了弗朗機人。

而其實金江鎮的叫法,例如英國也是不對的。

根據金江鎮收集的情報,英國的英格蘭已經征服了蘇格蘭,叫做不列顛王國。

雖然已經統一,並且改了名字,但是這些英格蘭人,在濟州島自報家門,仍然自稱為英吉利。

不過因為將軍的英國叫法已經傳開,所以金江鎮在濟州島的公文中,以英國稱之。

總之,薛蝌和薛蟠,一個在金江鎮做事,一個在金陵參與海貿,對於這眾多的外國人,都沒有太多的驚奇。

薛蝌雖然年輕,卻明白堂兄的意思。

金江鎮欣欣向上,這是他們薛家的機會。

“以後薛家要靠你了啊。”

薛蟠拍了拍薛蝌的肩膀。

入了一回京城,薛蟠明白了一個道理。

大周朝,從商不如從政。

薛家的生意做的再大,最後也要依靠權利才能生存,離開了權勢,薛家的生意啥也不是。

金陵繁華不下京城,但是權勢不能比京城,薛蟠終於清醒了,所以要讓堂弟好好努力。

自己的妹妹成為了平遼侯的滕妻,雖然不是嫡妻,他們這些兄弟們,更要為她爭氣。

薛蝌點點頭。

堂姐嫁給了將軍,他絕對是高興的。

作為堂弟的薛蝌都激動不已,而作為秦可卿親弟弟的秦鍾,更加的努力。

秦家家世薄弱,別說賈府,連薛家都比不上。

家中的父親年紀大了,能為姐姐掙臉面的,唯有自己,不光是為了家族,更是為了姐姐,也為了侄兒們。

薛蝌和秦鍾兩人,都是才能足夠的,加上克己勤便,已經很多人看在眼裡。

認為兩人會有大出息,把主意打到了二人的頭上。

賈探春的新房當然在正屋。

秦可卿在東屋,薛寶釵在西屋。

鶯兒拉著寶釵的手,一臉的高興,她是個妾室,丫鬟出身,沒有資格和人爭。

自家的小姐能嫁過來,以兩人從小到大的情分,她只有高興。

薛寶釵看著鶯兒。

“你變了。”

變得更加風韻,薛寶釵說不出來。

“當然呢,我孩子都有了,快過來叫人。”

鶯兒不以為意。

一邊向嬤嬤招手,拉過不到三歲的女兒唐晏柊,滿臉得意的向薛寶釵介紹。

雖然自己生的是女兒,可是老爺卻喜歡女兒,把唐晏柊寵得誰都管不了了。

唐晏柊見到一個陌生的女人,竟然不願意叫,鶯兒好一通數落,都是老爺寵的,沒了禮數。

見狀,薛寶釵勸住鶯兒。

取下手腕上的玉鐲子給她玩,才哄得唐晏柊笑了出來。

薛寶釵看在眼裡,本就對唐清安有些瞭解,見此情形,更料到其對家人的放縱。

心中暗想。

自己小的時候,安哥兒本就是規矩不大的人,不然如何敢帶著自己兄妹出去玩。

雖有父親的允許,但是他的表現哪裡又像普通的小夥計呢。

現在雖然得了權,有俗語三歲定性。

以安哥兒的性格,必定家中規矩也不大,更喜歡和美的氣氛,自己倒是要警醒一些。

鶯兒只顧著和寶釵閒聊,說著兩人分別後,這幾年的事情。

知道自家的姑娘從小聰慧,卻沒想到她已有了諸多的心思,把家中看了個透徹。

鶯兒以為老爺擔心薛寶釵難過,所以讓她來陪。

薛寶釵從京城一路來金州,路上早已調節好自己的心理,哪怕有些傷感,早已恢復自然。

心思縝密,探春,秦可卿,晴雯,香菱,鶯兒又都不是陌生人,日後怎麼和她們打交道,已經算的通透。

正屋中。

探春穿著華麗的嫁衣,細密的髮絲上戴著鳳冠,搭著紅蓋頭,端端正正的坐在榻上。

“姑娘,要不要喝一點茶水?”

侍書擔憂的說道。

自家小姐從昨日就滴水未進。

探春搖了搖頭。

這點苦算的了什麼呢,她絲毫沒有覺得難忍,為了在夫君面前,呈現最好的狀態。

她還能吃更多的苦。

玻璃屏風下,桌子上擺滿了器具。

“你們吃吧,不用管我。”

探春反而勸丫鬟們。

侍書、翠墨、蟬姐三名貼身丫鬟,還有當初金州送去賈府的幾名丫鬟。

眾人都不願意吃,要跟小姐同甘共苦。

“我不吃有我的道理,你們卻要吃,不然都餓壞了身體,反而不美了。”

幾名丫鬟這才吃了點點心,喝了點茶水。

晴雯走了進來。

她們原來都是賈府的丫鬟,從小在一起生活了幾年,不算陌生,紛紛行禮。

晴雯笑著擺手,到探春面前行禮,也被探春讓人攔住。

晴雯的心思,一半在兒子上,一半在將軍上。

讓嬤嬤們看顧自己的兒子,她來看未來府裡的主母。

幾人閒聊,時間就過得很快。

晴雯悄悄在探春耳旁說了說,探春輕輕的搖了搖頭。

“我聽人說,外面賓客好多,還有很多外國人,老爺可能不會這麼早來。”

探春知道晴雯是好意,不過她早就準備好了。

“踏……踏……”

傳來重重的腳步聲。

晴雯聽到了腳步聲後連忙起身。

“我倒是說錯話,老爺來了。”

眾人驚了一驚,皆紛紛起身相迎。

探春則定住了般,紋絲不動。

門被推開,走進來一名年輕人,比璉二爺看上去要小些,可是身上具有一股無法言喻的威嚴之氣。

“老爺。”

眾丫鬟紛紛施禮。

眼前的人,就是她們的老爺了,還是名氣極大的人,心中又好奇又害怕。

“都等了好半天,姑娘滴水未進呢。”

晴雯笑著說道。

唐清安點點頭,“還是要吃點東西的,喝點茶也好。”

都已經拜堂成親到了家裡,那些太過講究的禮節什麼的,自己倒是不在意。

眾丫鬟聽到老爺的語氣,心裡皆鬆了鬆,升起了喜悅。

果然如傳言般,對家下人沒什麼架子。

嬤嬤們也進來了。

揭蓋頭有蓋頭的禮儀。

“好了,我知道了,你們都去吧。”

唐清安耐心的聽完後,點了點頭,讓眾人都離去。

哪裡有人敢違背。

晴雯帶著眾人離開,留下幾名大丫鬟在外間伺候,

用秤桿揭開紅蓋頭。

賈探春再如何的堅強,始終是未出閣的閨女,能控制住心理,卻控制不住生理。

滿臉的嬌羞,情不自禁的低下頭。

探春的美旁人不能及。

因為她有三美。

容貌美,氣質美,理性美。

樂觀闊朗,知進退,懂韜晦,能理事,有大氣。

大紅嫁衣下,削肩細腰,長挑身材,鵝蛋臉面,俊眼修眉,顧盼神飛。

“夫君。”

探春恐慌的張嘴,終於露出了女兒神態。

“你我日後夫妻一體,不必拘束凡俗舊禮,來喝茶,然後吃點東西,最後洗個熱水澡,不用擔心。”

唐清安拉著賈探春坐到桌前。

只一句話,就溫暖了賈探春的心。

第二日。

除了秦可卿,香菱兩人,唐清安專門命人告知不用見禮,以養胎為重。

在正屋大堂中。

唐清安和賈探春坐在主位上。

晴雯,鶯兒,薛寶釵。

周氏,周吉家的,李敦家的,丁氏,榮氏等一眾執事媳婦和管事嬤嬤。

金釧兒,葛藟,侍書、翠墨、蟬姐等一眾丫鬟。

滿屋子站不住,外面的屋簷下,也全是等候的人。

紛紛拜見主母。

賈探春雖然是新進門,年齡又不大,卻一臉的端莊,沒有絲毫的露怯。

反而徐徐告戒諸人,理當如何云云。

唐清安只留下一個時辰,然後告訴身旁的賈探春,自己要離開,去處理公務。

探春沒有懷疑自己的夫君,認定他是忙大事。

起身帶著滿屋子人,恭送夫君離開後,重新開始接受,還未進屋拜見的眾家下人。

並讓晴雯,鶯兒,薛寶釵三人坐下。

她們皆稱不用,探春笑著勸了幾番,她們推諉不過,最後才在探春的下方坐下。

對於探春。

雖然兩人昨晚才是第一次見面,但是唐清安相信她能做好,並掌握好分寸。

家業一年幾十萬兩銀子的事務不提,唐清安知道自己的子女會越來越多。

而自己的子女,不能成為國家的負擔,對於這些事務,唐清安有自己的計劃和安排。

賈鑑和蠻族的使者接觸後,覺得有必要和將軍溝通一番。

“蠻族使者說,他們拉攏了科爾沁,拉攏了粆花,而且還獲得了忠順王的承諾。

如果將軍一定要和蠻族成為死敵,最後不一定鹿死誰手。

以蠻族聯軍的威勢,就算金江軍打敗了他們,也必定大傷元氣,最後被大周朝廷所趁。”

聽完賈鑑的話,唐清安笑了。

“我明白皇臺吉的意思了,他想跟我玩三國演義呢。”

《三國演義》的作者是羅貫中,是元末明初的人物,三國演義這本小說讀物,在大周讀過的人並不少。

這本小說,不光前明的人喜歡讀,大周的人也很喜歡讀,乃至日本,朝鮮,甚至蠻族也有。

是一本不錯的讀物。

“要不要麻痺一下蠻族呢?”

賈鑑提議道。

對於蠻族的誇大其詞,賈鑑同樣不相信,他可是出使過草原部落的。

蒙古有些臺吉,例如粆花,他可能會有心思,但是他實力不夠,就算和蠻族聯軍,也影響不到金江軍。

而宰賽,煖兔等大首領,已經明確不會幫助蠻族,乃至科爾沁,也不會出兵幫助蠻族。

忠順王向草原各部傳遞謠言,說金江軍造反,和大周朝廷成為敵對關係。

當時的確很多草原部落動搖,但是隨著朝廷斥責了忠順王,謠言不攻自破。

那些動搖了心思的部分草原部落,立馬保持了中立。

金江軍本來就實力強大,加上其身後的大周,有不可計數的物資,誰也不願面對這等敵人。

“不用。”

唐清安搖了搖頭。

“把此事傳下去。”唐清安要堂堂正正,不讓蠻族有絲毫的遺憾,全方位的擊敗他。

不給他任何理由,讓蠻族從上到下都感到絕望。

“告訴金江鎮文武官員,此戰要打出金江軍的威風,震懾住所有懷有投機之心的勢力。”

聞言,賈鑑沒有反對。

金江鎮四百餘萬百姓,十萬精銳之兵,有這個底氣,達到將軍的要求。

乃至數年前,賈鑑還是史鼐的幕僚時,替史鼐聯絡平遼侯,抵達金州後。

一路所見所聞,就看出了金江鎮興盛的勢頭。

“錦鄉侯府的人,也提出了和劉總兵的婚事,想要等錦鄉侯府抵達北鎮後,即開始安排。

並且主動提出,可以把西寧堡一帶,悄悄讓給我們。”

遼東和遼西之間有數條大河相隔,其中西寧堡一帶的兵堡,北邊是大遼河,西邊是雙臺子河。

可以說西寧堡在誰的手中,誰就佔據了主動。

“我推算錦鄉侯府的目的,一則因為實力不足,無法兼顧偌大的北鎮。

二則也是對我們的示好,三則鞏固我們是雙方的關係。”

聞言,唐清安點點頭。

錦鄉侯府就算從忠順王手裡奪下了北鎮,但是他的供應由山海關出,要經過忠順王的地盤。

加上錦鄉侯府在遼西的老兵老將皆損失殆盡,哪怕給他一個北鎮,也很能恢復當初的勢力。

錦鄉侯府的心意,唐清安也料到了,所有的行為,以儘快恢復北鎮的實力為主。

可惜。

沒有人,談何容易。

“這件事盯緊一點,現在就等錦鄉侯府了。”

賈鑑負責機密,猶豫了一番,又提起了柳湘蓮。

他們擔任的差事,權利很大,自主性也很大,想要有個好結局,定然要嚴守規矩。

謝友成和將軍是建立金江鎮,從無到有的交情,兩人之間的信任不是旁人可比。

賈鑑作為後來者,以才能擔任此位。

但是比起謝友成,賈鑑做事更嚴守規矩,事無鉅細都會向將軍稟報,哪怕將軍笑說讓他不必如此。

不過賈鑑沒有改的意思,時間是能改變的。

“柳湘蓮在朝鮮做的不錯,但是很多事情有些我行我素,不符合章程。

有的勘合對不上,甚至沒有,我不敢擅自做主,請將軍示下。”

每個人的性格不一樣,做事方法也不一樣。

唐清安沉吟了起來。

柳湘蓮素性豪爽,不拘細事,且喜歡義氣用事,是他的優點,也是他的缺點。

對於看不起的人,則是冷麵郎君,而對於朋友,只憑意氣,就能毫不保留的信任對方。

更難得可貴的是真心待人。

例如原文中,秦鐘的父親病逝,自己也病逝,已經毫無價值,而柳湘蓮仍然主動花錢為秦鍾修墳。

乃至後來年年都還去為其掃墓。

他本家當中落,如此不計回報的行為,可見其對朋友是如何真心。

但也是因為太過信任朋友,最後落得了心灰意冷,遁去空門,再也沒有努力光復門楣的志向。

但也正是因為這樣的人,才適合日本之行,有最大的機率,能創造出別人達不到的成就。

“這件事你好生勘酌,寫信提點一番。”

唐清安既不願太過拘束柳湘蓮,以免影響他的日本之行,又希望他能多遵守軍司機密的章程。

賈鑑琢磨了將軍的一番話,然後告辭離去。

過了兩日。

金州逐漸恢復平靜後,唐清安叫來了唐承志。

唐家三兄弟皆一表人才,鼻直口闊,滿身的英武,眼前的三弟,更添一分書生氣。

唐承志雖然有家族關照,但是能從科舉一道闖出來,能得金鑾殿唱名。

比起他的二哥,已經更放光彩。

而此時的唐承志,顯得有些緊張,再也沒了當初的自如,逐漸唯唯諾諾起來。

“聽陳德言說,你想要反悔和粵海將軍家小姐的婚事?”

唐清安笑著詢問道。

他們三兄弟,從小失去父親,靠著母親的針線活,以及薛家的幫助,倒也是生活順利。

比起國內普通的百姓,算是沒有吃太多的苦頭。

八年前自己離開金陵,那時候三弟才十歲出頭,倒是二弟唐展望,已經開始在薛家櫃上做事。

這些年自己忙於公務,而遼東和金陵路途遙遠,也就是最近兩年,唐展望每年都會來兩三次。

而三弟一心功名,來的便少了。

聽到大哥的詢問,唐承志吞吞吐吐,不敢明言。

長兄如父,雖然大哥一向寬厚,可唐承志心中還是有對大哥的敬畏,不敢吐漏心聲。

“你是因為讀書讀傻了,還是因為想要娶個漂亮媳婦?”

唐清安笑著說道。

年輕人愛色。

金陵更是繁華聲色之地。

而且年輕人愛色也是常情,那柳湘蓮就說過,要娶個絕色的美人為妻。

一句不輕不重的語言,唐承志更不敢多言。

大兄不光是他的大兄,更是平遼侯,不是一般的勳貴,金州的事業,他也見到了。

如此威勢,如何心中不畏。

“我的兒子,因為百姓的需要,所以三歲就送去了朝鮮,你是我的親弟弟,是我的手足。

不論你心中是何種想法,也必須從身到心,完整的接受粵海將軍家的小姐。

如果我再聽到一些不好的言論,我就要重重的處罰你。”

唐承志嘴角動了動。

大哥的說法,兩者都有。

即有擔憂粵海將軍家小姐不美,又顧慮大哥會成為國家的危害。

年紀輕輕就能高中,如何會不想要娶個美嬌娘呢。

不少國內的長輩也在試探自己,讓他動心。

而且他是大周人,讀聖賢書,知曉大義。

不過何種想法,在單獨面見大哥的時候,皆不敢展露,只能怯弱的點頭。

唐清安是平遼侯。

金江鎮之主。

戰火中殺伐出來的人物。

見狀。

唐清安揮了揮手,示意三弟可以離開,唐承志如蒙大赦,哪裡還敢久留。

外面的劉承敏,見到了唐承志,笑了笑。

“你笑我?”

劉承敏搖了搖頭。

拉著他去了金州城牆。

“你看看此處。”劉承敏指了指一段牆垛,雖然已經修葺,但是和原來不一樣眼色的磚石,可見當初的殘破。

“多年前,蠻軍勢大,金江鎮未立,蠻軍已經攻上了這裡,我和你大哥親自殺敵。

你站的地方,就是你大哥殺敵的地方。”

唐承志看著金州城外,久久無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玄幻:我不是仙女,你認錯人了

暫書一席

率土之無敵六阿哥

豬小弟愛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