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同樣,金州的奏疏沒發之前,京城的陳德言,已經提前得到了大哥的知會。

金州的船,不但送回了賈璉,還運了活鹿兩對,活白兔四對,黑兔四對,活錦雞兩對,黑鴨兩對。

送給府裡小姐們的頑意。

陳德言接到了賈璉,也把這些活物送到了榮國府老太太處。

兩府裡的小姐,都養在老太太這邊。

外堂裡,眾人落座後,不提賈赦,賈珍兩人,哪怕最為古板的賈政,都一臉的關切。

得知澳門,金陵兩處的商賈都敲定事宜,幾人才鬆了口氣。

特別是賈赦。

隨著他在軍中關係的加強,每年都要在人情往來上,消耗近萬兩銀子。

而榮國府在關外只剩下錦州的八九處莊子。

年景不好,兵荒馬亂,一年才得幾千兩銀子,而府裡開支又大,連府裡都供應不起。

前番從石府得到的錢銀,這兩年裡,他也早就花的所剩無幾了。

薛蟠也被請了過來。

雖然都是他的親戚,可是這回不同尋常,他保持鎮定,把櫃上的冊子,親自捧給各人。

瓷器,茶葉不提,最大頭的布匹,因為經濟的變化,價格有不少的波動。

薛蟠捧給各人的單子,上面記載了現在大周江南最新的市場價。

紅黃杭細絹九錢六分銀子每匹,。

紅綾一兩二錢八分每匹。

黃綾一兩二錢八分每匹。

青素銀絲紗三錢三分每匹。

白生絹六錢每匹。

絹布兩錢六分每匹。

藍綾一錢七分每匹。

緞子七錢一匹。

織錦五錢六分一匹。

棉布兩錢一匹。

……

眾人看完後,只能說不明所以,他們又沒有管過生意,也不知道從何問起。

賈璉在澳門見識廣,知道這些都是澳門最走俏的商品,只要運到澳門不愁賣不出去。

但是因為海禁嚴厲,雖然有走私的存在,如何比得上濟州島開關的形勢。

只要朝廷允許金陵供應旅順,准許船隻出海,那就大有可為。

前者是違祖制,後者是違規。

不可同日而語。

而且走私的運輸成本也高,從江南運到福建出海,一路打點的費用不低。

“唐兄弟準備以什麼價格收購?”

賈璉問向陳德言。

“以兩倍價格收之。”

陳德的話音剛落,眾人都深吸一口氣。

這可是市場價,不是成本價,以市場價的兩倍收購,這利潤可海了去了。

“安哥兒這麼收,不怕貨物賣不出去?”

賈政擔憂道。

賈璉反而不滿了。

其中只織錦,在澳門的售賣價格是四個比索每匹,西洋人的銀錢,含銀價等於大周的二錢八兩。

金陵的市場價五錢六分一匹,唐清安以兩倍價格收之,也才一兩一錢二分。

他轉手就賺一兩六錢啊。

賈璉到底行走了幾萬里路,見多識廣,不像賈政眼皮子淺。

大周用於長途販賣的布匹一年達到四千萬匹,只有質量最好,產量最大的松江錦布才能暢銷全國。

所以松江錦布一年的產量是兩千萬匹。

只需要百分之一,一年二十萬匹,唐清安轉手就是二十六萬兩銀子的利潤。

且不提其餘的布匹,瓷器等等,按照他的收購價,轉手賣給各國人,不光紅夷人搶著要。

還有南亞各國的商人也搶著要,一年掙個七八十萬兩銀不成問題。

而他們賈府,薛府,甄家,還有各地的關係,出面做生意的商賈,合起來一年也才能掙個七八十萬兩銀子。

好多家出人出力出錢出成本出關系云云,還抵不上唐清安一個人賺的。

雖然以賈府現在的情況,如果放在往常,突然多了一項每年六萬餘兩銀子的生意。

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是的,這門生意裡,賈府大概能撈到六萬餘兩,甄家作為地頭蛇,撈個八萬餘兩銀子。

還有當地的權貴,官員,甚至太監,合起來分個二十餘萬兩銀子,薛家掙個四萬兩銀子。

還有出面的十幾家絲商,織商,掙剩下的三十萬兩銀子。

至於桑農,織戶,市場價裡,已經包含了他們的利潤。

海貿中多出來的利潤,怎麼算也不會流入他們這些民戶家中。

其他各家可能不懂其中的厲害,只會跳起腳來高興無比。

賈璉卻不同了,想到唐清安的利潤,他就不怎麼開心的起來。

聽到賈璉的質疑。

陳德言笑道。

“璉二爺如何又一門心思鑽到生意裡頭了呢,我大哥雖然要了不少的利潤,可是我大哥的形勢,難道璉二爺不懂?”

陳德言一語驚醒了賈璉。

連剛才受到賈璉影響的賈赦,賈政,賈政,薛蟠都醒悟了過來。

“我大哥治下一百七十萬遼民要養,這七八十萬兩銀子,還不夠五萬營兵一年的軍餉。

而金州軍,鎮江軍如今合計軍兵十二萬人,不但是我大哥的根基,不也是賈府的根基嗎。”

陳德言誠懇的說道。

其實大哥的原話他沒有說。

按照大哥的預測,只西方各國的貿易量,一年可達三百萬兩銀子,還不提東南亞各國。

明年就算做到一百七十萬兩,看起來嚇人,其實幾年裡還能翻一番。

而且因為他管控價格,壟斷了源頭,可以比在澳門賣的更貴。

大哥對他信中說,這些貨物,西方人運回別的地方,哪怕以澳門的市場價,利潤都能達到九倍,十倍。

看到大哥信裡說的,哪怕向來對大哥信服的陳德言,都恍忽了好一陣。

這麼高的價格,還有十倍的利潤,難怪這些紅夷人瘋子一樣,要搶著和大周做生意。

賈赦不等其餘人反應,叱責了賈璉一番。

“你倒是湖塗起來,咱們這等人家,要銀子是為了什麼用?連主次都分不清。

虧人還誇你是京城第一見多識廣之人,我看是個狗屁,越來越蠢笨了。”

聽到父親的責罵,賈璉閉口不言。

唐清安是自己的女婿,賈政扶須,沒有為賈璉說話。

賈珍倒是笑道。

“璉兄弟一樣就看穿了唐兄弟的利潤,不愧是明眼人,知道的越多,一時迷了眼罷了。”

聽到賈珍為他辯解,賈璉感激的看向賈珍。

為了彌補剛才的行為,賈璉笑道。

“我在澳門時,見過不少走私商人,恐怕金陵的商賈,也有知道澳門價格的。

倒不是怕他們敢反對一二,這利潤足夠他們賺了。

只不過運到澳門能翻五六七八倍,錢財動人心,只怕他們起了旁的心思。”

“如何其旁的心思?那些商賈敢違背咱們不成?”

賈珍納悶道。

賈璉看向賈珍,笑道。

“就算金陵勳貴不懂這其中的門道,但是有的商人懂,向他們的主家點撥一二,難免有勳貴動心。

明年六月時,貨船出海以後,誰曉得是往濟州島走,還是往澳門走,這大海茫茫的,誰能管得住。”

這話有道理。

就是金陵的甄家,既然有了口子,他們就鐵定能把口子撬開,不顧賈府情面也說不準。

畢竟運去澳門,比運去濟州島利潤要翻一翻。

“唐兄弟可有預料?”

賈珍看向陳德言,一臉的擔憂。

要是如賈璉所言,那這買賣可就為旁人做嫁衣了。

他們制的了商賈,可制不了勳貴。

金陵的甄家,雖然沒有他們家門第高,但是勢力並不比他們小,又是世代的老親戚。

真為了生意翻臉,才是叫人笑話。

難道他們還能找上門,問甄家派了多少船去濟州島,隨口往少裡說個數目,他們也沒有辦法。

“我大哥告知,日本的海寇又起來了,在朝鮮海域上,已經碰到了幾次。

如果不是顧慮向朝廷奏疏此事後,朝廷會更加嚴厲海禁,導致通商之策不被允許,早就上疏了。

不過估計以後東南沿海一帶,又不會太平了。”

陳德言透了口風。

眾人先是皺起眉頭,聽到了一半,又舒展了開來。

日本海寇的事,等旅順通商之事獲得允許後,他們會在京城裡散播,金陵的甄家不是傻子,當知道什麼意思。

“金州能造福船了?”

賈赦問道。

他最關心軍中,因此從陳德言的話語中,看出了別樣的東西。

金陵外海一帶,可不比金州海域。

風大浪大,沙船可不好走,只有福船才能乘風破浪。

“前番在直隸,山東,金陵招了不少的船匠,又有三大船廠,用來做龍骨的大木是現存的。

刷漆陰乾等備前工序做了兩年,因此可以直接製造龍骨,其他物件船廠都有備料。

已經下水了六艘,船塢還有四艘在完工階段,估計下個月,就會有十條福船。

按照船廠擴建的速度,預計明年六月前,金州能有福船二十餘艘,再挑幾十艘大的沙船,足夠控制金陵外海了。”

陳德言自信的說道。

賈赦卻還是不放心的說道。

“大海茫茫,幾十艘船說起來多,放到大海上猶如沙之塵土,如何能看顧的了。

偷去澳門的貨船,十艘能抓個一二,都不容易,哪裡談得上控制。”

賈赦剛說完,看到兒子賈璉欲言又止。

“要說即說,不說就不說,都是家裡人,吞吞吐吐的模樣,做給誰看?”

聽到父親的話,賈璉輕聲提醒。

“這是商船,損失一艘都是幾萬兩銀子,多少利潤才能補回來,十艘船抓個一二艘,足夠嚇住旁人了。”

賈赦這才明白。

是自己湖塗了,把商船當做戰船來比較。

不提老爺們在外堂如何談事。

周瑞家的,把金州將軍送來的頑意,送去了老太太處。

府裡的三位小姐,以及林黛玉都在。

寶玉不在,去了學堂讀書。

雖然不是什麼稀罕物,可是府裡的小姐們,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最喜歡新奇事。

因此看到放到院子裡的小動物們,各個笑的一臉歡喜。

“還是姐夫體貼,知道我們在府裡悶的慌,專門送來東西逗我們頑。”

惜春一臉的童真。

探春立馬翻了她一眼。

這孩子。

姐夫前姐夫後,真不怕人笑話。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轉輪帶來的愛之風

住在春山裡的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