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雖然軍力不強,但是到了連成一片之時,想要平滅叛軍,哪怕以金州鎮江之精兵,同樣需要數萬人。

唐清安去哪裡調數萬人支援朝鮮國主?

和蠻族老奴提前屠殺遼民一個道理,謝友成在朝鮮的位置,極其的重要。

但凡發現有苗頭,都要提前撲滅,或者直接調離原來的官員,或者直接抓捕起來。

朝鮮新主完全沒有根基,被各派系直接推上位。

而朝鮮派系繁多,又有派系內部分裂的傳統,所以不能指望朝鮮國主自己,他如今就是個木偶罷了。

歷史上毛文龍的東江鎮,近百萬軍民,不是在朝鮮沿海的海島,就是處在朝鮮境內。

朝鮮國內有不服的勢力,誰也不敢露頭,成不了氣候。

現在的唐清安,在朝鮮國內只有一千兵,駐守漢城保護朝鮮國主以防萬一。

對比起歷史上毛文龍在朝鮮境內的實力,他是遠遠比不上的,哪怕他現在有金州,鎮江各地。

根基雖然超過了歷史上的毛文龍,但是因為情形的差異,卻在朝鮮境內比不上毛文龍。

一個全部力量在朝鮮,一個只有一絲力量在朝鮮。

所以情報是關鍵。

有時候有人誇情報能抵得上十萬大軍。

聽起來不可思議,其實放到特殊的時機時並沒有錯。

如果陶傑接替了謝友成的位置,在朝鮮國內的情報收集的極為準確。

能提前發現不對的苗頭,趁對方沒有成為氣候前提前拿下,則萬事無憂。

那這個作用就是不下十萬兵。

朝鮮重要,遼左更重要,可惜只有一個謝友成,唐清安語重心長的看向陶傑。

“陶君,朝鮮之事,就拜託你了。”

“將軍請放心,有謝公在朝鮮打牢的根基,我一定不會讓將軍失望的。”

唐清安點點頭。

幾人商談到了半夜,才開始歇息。

不光唐清安他們如此,

陶鏴也召集了漁場,船廠的官員們挑燈夜談,商議將軍白日裡,對他們的要求。

眾人安座。

役人們奉上好茶水點心,留下水壺,陶鏴就揮手讓人退下去。

這個姿態,讓眾人心裡恍悟,夜食都備好了,將是一次很長的夜會。

“時間寶貴,將軍明日就要離開,趁著將軍沒走之前,我們把接下來該怎麼辦,將要怎麼做,需要哪些援助。

諸事都敲定,明天一早,我們一起去拜見將軍,親自向將軍面談。”

陶鏴剛說完。

就有人埋怨起來。

“這件事啊,我看就完不成,不可能完成。”

就像一個導火索,眾人都開始暢談起來,基本都是一個意思,這事辦不了。

雖然如此,陶鏴一臉認真的聽著,把每個人說的話,都記錄了下來。

“陶兄,你記下來該不會給將軍看吧?”

有個官員詫異道。

聞言,立馬眾人都住嘴不言,看向了主位的陶鏴。

陶鏴放下了筆,把冊子拿起來展示給眾人。

上面只記錄了哪些問題,沒有署人名,而只是抱怨的言論,則沒有記錄。

陶鏴並沒有因為有人質疑他的威信而生氣。

一年來他能做到如今的成就,靠的就是耐著性子,和每個人認真的交談。

談了一次又一次,發現真正的問題所在,再繼續談了一次又一次,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眾人都笑了笑。

“我也是看剛才大家都在抱怨,這麼一說罷了,就如陶兄所言,時間寶貴,各位還是說有內涵的話吧。”

好賴話都讓他說了,眾人翻了個白眼。

“既然大家都說完,我把諸位的意見都歸納了一番,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船隻不足。

第二,工匠不足。

第三,船塢不足。

第四,漁民不足。

第五,工具不足,例如鉤繩,風網,掛網,流網,打瀨網等等。

……”

陶鏴一一念道,基本上剛才談論中,提出的意見都包含了。

眾人聞言,才開始認真起來。

“先從能解決的事情說起,各位都說說,哪些事情是短時間能解決的。”

“鉤繩,漁網之類,可以讓將軍命令各地官員組織生產,這對工藝要求不好,普通民戶都能學會。”

有人說道。

“好,還有呢。”

陶鏴在這條意見後面,寫出了應對方法,同時記下了人名,也順手拿起來翻給眾人看。

見狀,眾人的熱情提高了。

“雖然捕魚需要經驗和技巧,但是如今有三處水師兵備道,可以讓他們幫助培養漁民。”

“製造新的船塢,可以讓將軍向朝廷索要支援,派來工匠幫忙修建,想到這裡,那船匠也可以向國內求援嘛。”

這個人說了兩條,引起了他人的不滿,認為他把自己的話都搶著說了。

眾人你一言我一言,問題一下子彷佛都解決了。

最後。

船。

所有人都不言了。

就算各種準備工作做好了,一年內想要製造九千條船,那也是不可能的。

把大小長山島都撲開也辦不到。

“廣鹿島要建船廠船塢,石城島也要建船廠船塢,最好在旅順口也建造船廠船塢。”

有人提議道。

這主意好,船廠漁場越多,在場的各位盤子也更加大了,誰都支援這個決定。

“朝鮮雖然禁海,但是也有船的嘛,他們又不需要水師,何不如讓將軍找他們把船借過來。”

有了解朝鮮局勢的官員說道。

這就彷佛開啟了洪水閘門,眾人都想通了。

是啊,朝鮮國內也有工匠啊。

眾人興高采烈。

陶鏴一筆筆記下來,傳給每個人看,最後都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了。

“明早我把這冊子拿給將軍一看,會不會讓將軍驚訝至極?原來這裡竟然藏龍臥虎。

只負責船廠漁場,會不會大材小用啦?要不要調去負責一方,成為一地主官。”

“哈哈哈。”

聽到陶鏴的打趣,眾人都開懷大笑。

是啊。

一百萬變兩百萬。

壓力巨大。

同樣也讓人信心倍增,幹勁十足。

人就怕有希望。

有了希望後,很多看起來不可能辦成的事,最後都會辦成,讓人不可思議。

果然。

第二天一早,陶鏴就領著眾官員,哪怕半夜沒有休息好,每個人都神采奕奕,激情飽滿。

唐清安一臉錯愕的接見了眾人。

萬萬沒有想到。

當陶鏴把昨夜記錄裡好的冊子交給了將軍,眾人則在一旁跟著將軍的視線解釋。

大小上白山官員的舉動,驚呆了將軍的隨行官員,哪怕陶傑都一臉驚訝。

昨天將軍才提出的問題,連他聽完後也認為是天方夜譚,不可能完成之事。

一晚上。

船漁政的官員們,竟然就拿出了可行之策。

這些原來大周的讀書人,什麼時候效率這麼高了?一時間,陶傑感到了壓力。

太捲了吧。

要不要這麼卷。

說好的以前讀書人風輕雲澹的氣度呢。

“好,好,好。”

將軍看完後,一連說了三個好。

在場所有人都露出了笑容。

“各處擴建漁場,船廠之事,船漁政的官員們商談出章程,不用遞給我看。”

唐清安看向了眾人。

“陶鏴覺得沒問題,那就直接照辦。各處負責官員的任命,船漁政衙門挑出人選,直接升任。”

船漁政的官員們都喜笑顏開。

這是將軍對他們的放權,更是對他們的信任。

“其餘需要金州,鎮江各地配合的,你們直接對接馮勝之,顧應時兩位先生,我會批示他們特事特辦。”

又提高了船漁政的地位,直接對接金州鎮江兩位大老。

“國內和朝鮮的船,匠之事,我來親自辦,絕對不拖船漁政的後腿,既然船漁政的效率這麼高,那我也不敢偷懶啊。”

最後聽到將軍的玩笑話,眾人十分配合的笑了起來。

“船漁政是金州,鎮江上下官員學習的楷模,必須寫入公文,下發各地,學習船漁政的精神。”

唐清安回過頭,向將軍府的文書們說道。

人群裡的陶鏴,嘴角微笑。

唐清安專門看向了他,見他收到了自己的目光,特地頷首示意。

陶鏴明白將軍的意思。

雖然面上靦腆,內心已然激動不已。

謝友成這一回不再回朝鮮,所以和朝鮮溝通的事項,交給了陶傑。

唐清安因為還要巡視長白山脈各地分巡道,因此專門又在長山島留了一日。

寫了一篇奏疏,用了快船發往朝廷。

奏疏只提了三件事。

要船,要工匠,要物資。

奏疏到了內閣。

“這金州將軍今年來,第幾回向朝廷索要物資了?”

司禮監掌印太監戴權,領著宦官們,親自來內閣取奏疏,見到唐總兵的奏疏笑道。

內閣值班的閣老,年近六十的璠皓笑道。

“不下七八回了吧,反正半年來,竟看到他的奏疏,不是報功要賞,就是索要軍餉糧餉。

或者要求支援糧食,才一段時間沒要船,還以為消停了些,沒想這一回,一張口就把以前的都要回來了。”

戴權搖了搖頭。

他是真不懂金州將軍。

難道是真不知道聖人和朝廷對他的不滿嗎?

大周億兆子民,哪裡能只能顧得上金州鎮江,在戴權看來,朝廷對金州總兵已經極為照顧。

可此人真的不知所謂。

胃口永遠也填不滿。

不識趣。

是真的不識趣,還是不把朝廷放在眼裡,更或者連聖人都沒放在眼裡?

把金州將軍的奏疏放在最上面,戴權把奏疏拿回了太上皇處。

“此子心裡沒有畏。”

太上皇掃了眼,平心靜氣的說道。

沒有畏懼就不在乎。

“那?”

戴權小聲問道。

太上皇搖了搖頭。

現在時機不到。

等自己騰出手來的那一天,再來安置他。

幾十年了。

東南倭亂,西夏土官作亂......雲貴民亂,遼東入朝抗倭......

他見多了仗著軍功升起野心的將領。

最後都被他輕易的按下去。

大周承襲大明,百年的人心所向,不是誰能輕易撼動的。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艦孃的重生提督

洗空歡喜

反派:我攝政王,女帝跪地求饒!

小殭絲丶

歷史直播:開局講解朱棣靖難

愛吃泡椒燉雞的魚

百戰成國

松嶽連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