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開始做汽車?盧子信覺得不太現實,把技術變成現實,需要克服很多難關,特別是他得到的還是現在的機動車行業還沒有掌握的技術,難度係數更是倍增!

在做汽車之前,應該先做點相對簡單的機動車進行技術和資本積累,比如建設公司、工廠,建立完整的上游供應鏈和下游銷售鏈。

“電動車,似乎是當前最好的選擇?”盧子信思來想去,還是電動車最適合起步。

電動車,廣泛的定義是一切電力驅動的車輛,但盧子信想的,就是大家日常生活中所騎的兩輪電動車,俗稱小電驢。

小電驢,構造比四輪車就簡單多了,而且製造也相對簡單,對工業要求更低一些。

而且,即便是電動車,也不代表沒有黑科技!

盧子信讓RI8901在《簡單機械構造圖譜》中查詢,很快就找到了能夠嘗試研發的幾項黑科技。

首先是多核控制智慧高效電機,電機,也就是電動車的發動機。

它使用高強度的磁鋼製造,加入智慧控制晶片,可以透過電訊號或者無線訊號瞬間啟動。

這種電機,能夠起到降低電流損耗和提升動力的效果。有些普通電動車,平坦路面行駛還能行,但是一旦爬斜度比較高的坡,就非常吃力,甚至必須要減少載重。

但對於多核控制智慧高效電機來說,這些都是小問題,它產生的動力甚至能讓使用者感受到汽車加速的推背感!

還有一個是電磁剎車制動系統,電磁剎車,是已經存在的技術,但運用層面還只在大型機械裝置上,比如礦井電鑽、過山車之類。

傳統的摩擦剎車,會存在不穩定性,比如下雨天、下雪天露面打滑,導致制動效果變差。

而電磁剎車,是依靠磁極與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力來實現剎車,當金屬片切割磁感線時,會在金屬內部產生渦流,這將生成一個磁場來反抗運動。事實上,磁力剎車的裝置不與車體進行直接接觸!所以不會因為外在的路況和天氣受到影響。

這種電磁剎車裝置,往往需要固定磁極的配合,所以在一般的機動車上很少使用。即便有的車使用了,也只是電磁製動輔助,主要還是依靠摩擦制動。

而在擎天柱給的機械圖譜裡,已經克服了這個技術障礙,可以將電磁製動裝置安裝在移動的機械上,不止是車輛,其他的運動機械也是一樣。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設計,關於車身,變速器之類的,如果精心打造,製造出的電動車,在速度等效能上甚至能超過燃油摩托車!

當然,追求速度的是高階賽車型,盧子信暫時還不考慮,他先要的是家用型電動車。只有做出來的產品有了市場,有了盈利,才能形成良性迴圈,繼續投錢研發。

別看紅信公司賺的錢多,盧子信幾乎把三分之二全都丟進研發了。紅信集團各個子公司加起來,在建的研發中心就達到五個,實驗室之類的多達一百多,而且每一個新專案成立,這個數字就要往上加。

研發的投入,小則千百萬,多則十來億,一直在燒錢!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比較紅信研究的都是“突破性”的技術領域。對於別的企業來說,就是國家扶持都拿不出那麼多資金來投入。

除了在機械裝置和結構上,盧子信認為需要進行改進,在智慧方向也需要進行修改。

他找來幾個專業人才,和他們一起進行討論。

一共三人,其中一個是江大的機械動力與工程學的程幕教授,被盧子信請來。

一個叫蔣尋梅,是一名四十左右的女士,身材有點發福,是一家車品牌的高階管理人員,目前已離職,經驗豐富。

還有一個便是紅信軟體開發有限公司的韓嘉,對於智慧系統,他也非常在行。

盧子信把自己的構思一說,程幕思考了一會,率先發表意見。

相比其他教授,程幕年輕的多,才三十出頭,他說道:“多核控制智慧高效電機,有幾個問題。它要用到高強度的磁鋼材料,超硬度永磁合金,這在製造上有點難度。”

“提高電機的馬力,必須要強電流,這樣對電瓶的要求也要提高。一般的電動車電瓶,要是支援這種電機,電量儲備上不足,導致續航能力不增返減。”

……

“還有電磁製動裝置,輔助性的電磁製動裝置製造出來不存在問題。但如果全部由電磁製動,需要更大的制動力,會導致金屬片過熱的情況……”

盧子信點頭,他的智慧眼鏡將程幕教授的話記下,這些問題到時候盧子信再具體解決。

蔣尋梅說道:“盧總,如果你們的鋰空氣電瓶能夠達到理論上的效果,我想光憑這一點它就不缺市場了。”

“那如果剛才說的這些做出來,它的市場情況你預估會如何?”盧子信問道。

“都做出來?”蔣尋梅說道,“如果真的能做出來,在效能上肯定是首屈一指。但是現在的電動車品牌,國內的艾瑪,雅第、綠原等已經佔據了半壁江山,他們的產品效能並不算差。還有一些國外的品牌,競爭力也不差。”

“從製造成本上來說,他們賣的肯定更便宜,更有競爭力。所以我估計市場銷量,不會超過他們,但是也不會很差。”

盧子信提出的理論上的電動車,雖然聽起來效能好,但作為專業人士的她一聽就知道,這製造成本起碼提高了一倍!

作為大多數的消費者來說,會情願花一倍多的價格購買一輛電動車嗎?只有少數吧!

“我們紅信,從來只做最高階的產品!”盧子信說道,“所以我們還得提高它的競爭力,讓電動車,也納入到智慧產品裡。”

韓嘉詫異道:“盧總,難道我們要先做電動車的無人駕駛嗎?”

“無人駕駛是一個單獨的專案,做是做,現在還不急”盧子信說道,“我們不是才做出智慧家居系統嗎?我的想法是,先把我們電動車,也納入到智慧管理系統裡,讓它成為一個智慧產品,而不是普通的電動車。”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發芽後生長

卷福

剪梅

哆啦A夢的煩惱

將軍畫

清氳

規則怪談之監獄末路

大大咧咧的東

星空之下我們的新書

星空之下我們

重生後,王妃手撕綠茶側妃

幸運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