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歸塵是個糊塗蟲。

明知段憶安和段小塵是母女,自己如今頂著人家段小塵的身份,卻對段憶安的屍骨不聞不問,若不是杜青衫從中周旋,幾次讓武叔去提刑司詢問,恐怕顧提刑都要認為她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了。

當然,杜青衫做的這些,宋歸塵都不知道。

“抱歉顧兄,沒有經過你的允許,卻私自調查了令尊大人。”

顧易苦笑:“此事不怪杜兄,事實上,我也和父親提過,段憶安的屍骨已經驗過屍記錄在案了,屍骨本該交給其家屬,可父親不願”

他說著慢慢將今日被罰的緣由和杜青衫一一道來。

仵作驗屍的結果,段憶安是頭撞牆壁自殺而死。然而她的屍骨顯示,渾身上下多處骨折,生前顯然遭受了慘無人道的刑罰。

自從父親知道段憶安是忍受不了韓松的折磨而選擇自殺之後,一向秉公執法、從不濫用私刑的父親竟然對韓鬆動用了提刑司裡最為殘酷的“老鼠彈箏”。

所謂“老鼠彈箏”,原是五代十國時期流傳下來的一種酷刑。

它將受刑人的手指和腳趾用細繩反綁,再用木棍敲擊繃得很緊的細繩,使其發出“嘣嘣"的聲音,雖然不出血,卻弄得受刑人死去活來。

此刑罰跟夾棍很像,但比夾棍更加殘酷。

太宗時期,一位叫王元吉的百姓被繼母以投毒罪誣告到開封府,開封府的官員為坐實證據,對王元吉施以“老鼠彈箏”酷刑逼供。

王元吉家人不服判決,敲登聞鼓,宋太宗趙光義得知後親自過問此案,他為了為了杜絕刑訊逼供之風,下令當場給獄吏也上刑,讓獄吏也嚐嚐“老鼠彈箏”的滋味。

獄吏受此大刑,哪裡能承受得住,霎時哇哇大叫,嚎啕不已。

宋太宗問道:“汝不勝其苦,他人能勝之乎?”並對宰相說:“刑獄中有如此慘酷!京城尚如此,況避遠乎?”於是下令廢除這種酷刑。

也就是說,早在太宗時期,“老鼠彈箏”的刑罰就已經被廢除了。

然而前幾日顧提刑卻私自動用了這種刑罰,顧易知道後,十分不贊成父親的做法,便和父親理論了幾句。

今日他照常去提刑司點卯,見父親不在正堂,便知一定是到牢裡審問韓松去了,匆匆趕去大牢,那韓松壓抑的悶哼聲剛好傳來,聽得顧易心中大為惻隱。

“爹!韓松濫殺無辜,死罪難逃,待皇上的批示下來之後,即刻秋後處斬,爹又何苦折磨於他?”

“這裡沒有你的事!”

顧提刑冷冷掃了一眼顧易,下令讓刑吏繼續用刑。

刑吏大力扳動機關,韓松早已折磨得大汗淋漓,霎時發出一聲淒厲的尖叫,身子劇烈搖晃,兩三個刑吏在旁按住他,不叫他動。

韓松如遭雷擊,呼吸急促,汗如雨下,卻還是強撐著,一口氣一個字:

“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他念的是五代十國時期孟昶親撰的《頒令箴》中的原話。

太宗皇帝登基後,提取出這十六個字昭示天下,並頒於各府州縣,刻石立於大堂前。

提刑司一進門,院中的大石之上就刻有這十六個字。

顧提刑被他這麼一諷刺,頓時大失面子,下令讓刑吏好生看管韓松,拂袖離去。

顧易鬆了一口氣,深深地看了一眼被折磨得有氣無力的韓松,嘆了口氣

來到提刑司大堂,顧提刑陰著臉坐在上座,見到姍姍來遲的顧易,面無表情地道:“今日我會回府。”

聞言,顧易大喜,連忙點頭,顧提刑朝他擺了擺手:“下去吧,韓松的事,我會處理。”

一直到了黃昏時分,顧易開開心心地和父親一起離開提刑司,一起回家。

不曾想回到顧府之後,顧提刑竟然將妻子張氏和三個兒子叫到書房,宣告他要料理段憶安的後事,並將段憶安葬到顧府祖墳。

將一個外人葬到自家祖墳,此事非同小可,三兄弟皆是大驚。

唯有張氏,只冷笑了一聲:“夫君既已決定,又何必假惺惺地召我們來呢,讓下人通知一下不就好了。”

“我這是尊重你們的意見,所以親自和你們說一聲。”

張氏平靜道:“祖墳是你家的,你想將誰安葬進去是你的事,我就不打擾了。”

說著她回頭邊走,顧易見狀,只覺得母親離去的背影又瘦又傲。

失望地看了父親一樣,顧易追了出去。

張氏卻是進了佛堂,交待下人不讓任何人打擾,顧易無奈,只得返回書房,和顧提刑發生了從小到大來的第一次爭吵。

顧易說完,直了直腰,看向一旁陷入沉思的杜青衫,嘆道:“杜兄,有時候我真羨慕你”

“羨慕我什麼?”杜青衫端坐起來,正色道,“羨慕我父母皆亡,兄弟失散?還是羨慕我無家可歸,四處逃亡?”

“不我不是這個意思。”顧易自知失言,忙道歉解釋,“是我失言,杜兄不要放在心上。”

“只是有時看到我娘孤寂的背影,難免對我爹生出許多怨憤,娶了我娘,卻對我娘冷冷淡淡的,一點溫情都不給。”

他說到這裡,深深一嘆:“杜兄,我以後要是娶妻,定要娶一個兩情相悅之人。”

杜青衫道:“那你和孤山宋姑娘,是兩情相悅嗎?”

雖然顧易和小塵的婚事因為假小塵醒來之後,以什麼都不記得了為由給耽擱了,顧家也知道宋姑娘對這樁婚事不情不願,但兩人的婚事卻一直沒有拿到明面上來說。

是繼續結成兒女親家呢?還是就此解除婚約?

一直沒有一個定論。

杜青衫比較關心這件事,準確地說,他比較關心顧易對宋姑娘是個什麼心思,因此想也不想地問了出來。

顧易不由得沉默了。

他和宋姑娘,當然不是兩情相悅。

但他與她的婚事,也並非旁人以為的那樣。

事實上,他並非出於父母之命,接受的這門親事。

不過關於此事,他已經決定放在心裡,絕口不提。

他道:“宋姑娘無意嫁我,我也不願耽擱她,不日便親自去放鶴堂,將與她的親事取消。”

杜青衫從顧易和平常一樣溫吞如水的臉上,並未看出太多別的情緒。

“顧兄此言,大有答非所問之嫌。”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隱婚頂流來自神界

卻月明

甲方大人的甜蜜報復

梨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