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夷制夷。

以妖制妖!

這樣的方法不算新鮮。

可是養虎為患這樣的道理,寧辰覺得當日教化妖族的大儒們,不應該不明白。

何況就算大儒不明白,儒聖能不明白?

寧辰雖然不瞭解妖族的歷史,但是卻知道妖族的歷史,比人族並不短太多。

“怎麼可能不明白,可是在當時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妖魔的出現,就是在儒聖留下正氣長城消失之後。”

“儒聖消失,人族沒有主心骨。”

“妖魔橫行無忌,再加上蠻族的進攻。”

“兩面被夾擊的情況下,就算知道可能養虎為患,也只能選擇教化妖族。”

“如果儒聖還在的話,區區妖魔算什麼呢?”

武昂這麼說,那倒是說得通了。

看寧辰消化的差不多,武昂繼續解釋道:“何況這些被教化的妖族。

接受的都是最正統的儒道教化,無論如何這個教化之恩,它們都要接受。

再加上當時教化之後,為了讓這些化形的妖族,更加可以認同自己是人族。

人族是從來不禁止,人與妖結合的。”

武昂提到這個,寧辰下意識的瞟了一眼那個蛇精男。

“沒錯,小滕王就是與老滕王和蛇王之子。”

頓了一下武昂繼續道:“這樣的事情,在豐京少見。但是在北境四州,一點不少見。”

寧辰點點頭繼續問道:“那這樣結合之後,究竟算是人族還是妖族呢?”

武昂說道:“這個就得看哪一方的血脈更強了,另外就是看子嗣願意當人族還是當妖族了。”

話鋒一轉武昂繼續道:“其實你也不用對妖族太避而遠之。

妖族並不是所有都是背信棄義的,依然跟人族並肩而戰的妖族不少。

定國侯八大戰將之中,就有純血的妖族。”

定國侯麾下竟然還有妖族,這個是寧辰沒想到的。

畢竟當年定國侯,可是一路打到了萬妖國國度。

“不用這麼驚訝,在妖族眼中它們可能屬於敗類,屬於叛徒。

可是在咱們眼中,它們只是忠於它們祖先立下的誓言而已。

再者說了,咱們人族當中,也有去萬妖國當差的。

而且總體上來說,咱們大武跟萬妖國,還是相對太平一些的。

尤其是定國侯打了它們一頓之後,萬妖國現在每年都老實的送上供奉。

何況萬妖國還要擔心妖魔的反撲,對付妖魔萬妖國離不開人族。

當然人族也需要,萬妖國牽制妖魔。”

鼓聲響起,武昂也對寧辰最後說道:“這些你在豐京都是看不到的,等有機會你去北境,我帶你好好領略一下妖族風情。”

寧辰點點頭,而後就跟隨著百官一起入朝了。

武昂今天說的這些個冷知識,倒是給寧辰補充了一部分的關於這個世界的世界觀。

今日的早朝並沒有特殊事情,依然還是圍繞農事展開。

武昭親自下令,工部操辦冬至日出行之事。

這些都屬於基本常規操作。

唯一的新鮮事,就是曹刑啟奏說:這一次恩科參加殿試的學子,昨日在教坊司當中爭風吃醋鬧事,導致兩位學子重傷,十幾位學子輕傷。

所以曹刑建議,在恩科結束之前,所有勾欄、青樓都暫停營業,以讓所有學子可以安心參加最後殿試。讓朝廷可以好好的遴選人才。

武昭當場就準了曹刑的啟奏。

只是寧辰覺得,曹刑一點都不像是針對殿試的學子。

倒好像是專門針對自己的。

寧辰畢竟也是朝廷命官,真要是發生了曹刑說的事情。

寧辰會一點都不知道。

而且剛剛在外面的時候,寧辰也沒聽任何一個官員議論這件事情。

寧辰盲猜,是自己昨天去蘭香閣的事情,被武昭知道了。

散朝之後寧辰快步的追上了曹刑,問道:“曹大人,你說的那個爭風吃醋的事情,我怎麼沒聽說?”

曹刑說道:“就是昨夜發生的事情,六扇門去處理的。”

“還真有這事?”寧辰沒想到還真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那你以為本官會無中生有嗎?”曹刑一臉嚴肅說道。

寧辰連忙擺手道:

“沒這個意思,我就是想這些讀書人,心性也太差了吧。

而且我覺得,如果真的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完全不應該關勾欄,反而更應該讓開門迎客。

正好把那些德行差的全部遴選出去。”

曹刑對寧辰道:“那你可以向殿下建議。”

寧辰直接縮了縮脖子,跟武昭提這個建議,寧辰可沒這個膽子。

“曹大人,我國子監還有事,我先去國子監了,那天請你喝酒。”寧辰拱手跟曹刑告辭。

等寧辰離開之後,曹刑也不由得回憶起,昨天晚上發生的事情。

曹刑也覺得昨天的事情奇怪,好端端的喝酒,怎麼就大打出手了呢。

而且他們雖然都說是今科殿試的儒生,可是曹刑覺得他們怎麼看都不像是讀書人。

偏偏他們的身份查起來,又沒有任何問題。

關鍵是他們都口口聲聲說,勾欄害人,好色誤了自己。

並且還激動的向曹刑諫言,讓曹刑一定要向朝廷提議,在殿試之前,關閉所有勾欄和教坊司等場所。

曹刑看著他們,都是一副恨不得要當場自宮的樣子,只能答應下了他們的請求。

……

寧辰離開大殿之後,真的去了國子監。

只是寧辰剛到國子監,沒等去見見自己閔姨,就看到了一個熟人。

還有滿臉激動的柳仲直。

“李子秋?”

寧辰看著這個熟人,也非常疑惑。

柳仲直看寧辰真的認識李子秋,連忙起身,收斂笑容,認真的行禮:“寧大人。”

寧辰回禮,等坐下之後,寧辰才對李子秋問道:“你不在雲山書院待著,來我的國子監幹什麼?

怎麼你打算離開雲山書院,加入我的國子監嗎?”

寧辰本來只是調侃,可是李子秋竟然當即表示道:“還是寧兄知我,我就是來加入寧兄你的百家書院的。”

李子秋這個回答,寧辰還真的是意外了。

用孔祭酒離開之前對自己說的話。

現在的百家書院,在很多人的眼中,就屬於草臺班子。

一點都不吸引人,甚至都很難讓人去正視。

畢竟相比於儒道來說,百家之道,不過剛剛得到認可。

而且也只是認可而已。

真的想要讓人重視,那必須得拿出來點真東西。

至少得走通幾條聖道,那才會對人有吸引力。

自己閔姨這個農家,在寧辰來看,都屬於意外。

李子秋竟然要放棄雲山書院的學籍,來自己的百家學院。

這就好比你放棄了清華大學的學籍,非要來一個野雞大學一樣。

還沒等寧辰想明白,李子秋為何要來自己的百家書院。

就聽到柳仲直在一旁,略帶激動的說道:“寧大人,李先生說,他在寧大人開百家聖道之後,就一直都在鑽研百家。

到而今已經有一百多天了。

並且李先生說,在他的影響下。

雲山書院當中,有近百個學子。

都對百家學說非常的有興趣。

李先生先行來此,是替百家學院看看建設情況如何。”

寧辰聽了柳仲直的話,面色古怪的看向李子秋:“李先生,這些都是你說的?”

李子秋連忙躬身道:

“在先生面前,學生子秋豈敢稱先生。

還請先生叫我名字就好。”

李子秋七品養文境,比閔思差一品,但是比柳仲直強多了。

儒家講的是達者為先,所以柳仲直稱呼李子秋先生不算錯。

但是李子秋在寧辰面前,那可不敢託大。

寧辰乾的那些事情,隨便拿出來一件,都夠李子秋說一輩子了。

“你剛剛說你鑽研百家已經有一百多天了?”寧辰直接對李子秋問道。

李子秋連忙解釋道:“先生我說的是尚欠些時日就到百日了。”

“你尚欠多少時日?”寧辰冷著臉問道。

“尚欠百日。”李子秋坦然誠實的回答。

柳仲直聽了李子秋的回答,整個人都傻了。

李子秋不是這麼跟自己說的,他說自己尚欠一些時日,就到一百零三天了。

所以感情,李子秋才研究百家三日。

寧辰對這個答案一點都不意外,繼續對李子秋問道:“你說在你感召下,雲山書院有近百人打算改投百家。”

李子秋再次拱手道:“我說的是尚欠幾人就到百人了。”

這一次不用李子秋回答,寧辰直接說道:“所以你是尚欠九十九人唄。”

“寧先生懂我!”

我懂你個屁。

要不是早在雲山書院就知道,李子秋是一個什麼貨了。

寧辰恐怕都會如同柳仲直一樣的開心。

“師兄,你後他說的話,你就打個一折聽準沒錯。”寧辰對柳仲直說道。

想一下,寧辰覺得打一折,都是高看李子秋了,旋即補充道:“直接聽零頭就行,前面直接抹整。”

柳仲直此時也不知道該說點什麼好。

空歡喜一場。

讓自己師兄認清了李子秋是個什麼人,寧辰也對李子秋問道:“說說吧,你怎麼從雲山書院出來投奔我來了呢?”

李子秋道:“之前在雲山書院一見,我與先生氣場特別合。

後來聽聞先生開創了百家學院,就心生嚮往。

思慮再三,最終還是貿然前來,還請先生勿怪。”

寧辰手指在桌子上敲了敲:“說人話。”

李子秋臉都不帶紅一下的就直接開始說人話了。

“先生你是知道我的天賦的?”

寧辰點點頭:“吹牛你的確是一把好手,關鍵是你能連自己都騙了。”

李子秋:

“先生我說的不是這個天賦,我說的是修儒道的天賦。”

“哦是這個啊,那按照你的說法的話,以你的天賦尚欠幾人,就可為當世最強了。”寧辰模仿李子秋的說法回答道。

李子秋無語,乾脆直接坦誠說道:

“先生我的天賦,在雲山書院當中,也就算是中上之姿。

在雲山書院當中,如同我這樣的學子是最多的。

所以如果我想在雲山書院當中嶄露頭角,不能說沒有可能,但是可能性卻是極底。

按照正常的情況來看的,即使我都壽元耗盡,也很難達到四品。

六品應當就是我此生的極限了。

可是來到先生這裡,子秋卻是有著更多的可能性。”

李子秋說的這個倒是真的。

別看李子秋跟柳仲直比,比柳仲直強了太多、太多。

但是放在雲山書院就不是那麼顯眼了。

可是就算是這樣,寧辰也不覺得,李子秋該來自己的百家書院。

李子秋可能終其一生都只是一個六品。

但,就現在的情況來看,李子秋終其一生都可能只是一個七品。

除非李子秋該走法家,那有可能超過七品。

可是法家的典籍,自己這裡一本都沒有。

定國侯那裡倒是有,可是定國侯並沒有給自己。

自己也不敢要。

所以不管怎麼看,李子秋來找自己,都不太划算。

“先生,子秋覺得,錦上添花者再多,也不如一個雪中送炭者。”

寧辰看著李子秋道:“所以你是想要早點過來,佔據一個有利位置,好以後青史留名?”

“還是先生懂我。”李子秋直接對寧辰長身一禮。

寧辰都被李子秋整樂了:“你怎麼知道,跟著我就能青史留名呢?而且你怎麼知道,我這百家路就一定可以走的通呢?”

李子秋道:“那也至少比我在雲山書院的機率大的多。”

寧辰雖然感覺李子秋應當還有一些別的目的,不過寧辰並沒有打算探究李子秋內心當中的秘密。

這年頭誰還沒有幾個秘密呢。

“你當真打算加入我百家學院?”寧辰最後向李子秋詢問道。

李子秋重重點頭:“學生對聖道起誓,學生願意加入百家學院。”

寧辰看了一眼柳仲直,見柳仲直對自己點了點頭,於是對李子秋道:“行,那我就收下你了。”

“多謝院長。”李子秋直接對寧辰的稱呼,從先生變成了院長。

“你想好要走那一家了嗎?你是打算獨創一家,還是走現成的兵家和法家?或者走農家?”寧辰對李子秋問道。

李子秋想都沒想就直接說道:“子秋打算走兵家一道。”

寧辰聽了李子秋打算走兵家,真的是被李子秋的勇氣給驚道了。

“你要走兵家?你覺得你的性格合適嗎?”

李子秋自信滿滿的說道:

“子秋覺得自己最適合走兵家一道了。

子秋見過當日兵峰現之時的情景。

子秋覺得兵者詭道也,最適合子秋了。”

寧辰聽了李子秋的話,真的是呵呵了。

寧辰覺得李子秋一定是對兵者詭道也有什麼無解。

詭道不是吹牛道。

不過任憑寧辰如何給李子秋解釋,李子秋就是認準了兵家。

寧辰也沒辦法,只能任由李子秋走了。

“這是定國侯麾下一位叫徐牧之的大將軍,寫的半卷兵書,你先拿去看看吧。”

寧辰把徐牧之留下的兵書副本,丟給了李子秋,先讓李子秋自己去研讀一下。

李子秋謝過寧辰之後,就下去研讀兵書去了。

寧辰對鬱悶的柳仲直安慰道:“師兄,能來一個也是好兆頭不是。”

柳仲直還能說什麼,能來一個是一個。

總比一個人都沒有要強吧。

“師兄我閔姨呢?”寧辰對柳仲直問道。

柳仲直回答道:“閔學正,正在整理和補充自己的手稿。”

“師兄你去叫下我閔姨,我有點事情跟她商量。”寧辰對柳仲直說道。

很快柳仲直和閔思兩個人,就一起來到了寧辰這邊。

“寧辰你叫我來有什麼事嗎?

我這兒一堆事忙著呢,冬至馬上就到了。

我得把自己的東西整理一下。

然後還要看武朝十三州的輿圖和江河圖。”

閔思對寧辰打擾自己這事顯然非常不滿意。

寧辰笑著對閔思道:“閔姨,你這該休息就得適當休息,不用太勞累了。我這百家學院,還就指望閔姨你撐門面呢。”

閔思白了寧辰一眼道:“有啥事就快說,我這兒真一堆事等著呢。”

“閔姨,冬至日之前,你能把你所有的書稿整理成書嗎?”

寧辰所說的書,可不是那些手寫出來的書。

而是可以用浩然正氣,記錄在浩然正氣書上面的‘書’。

這兩種書,可是有著天壤之別的。

用手寫在紙上的書,誰都可以寫,隨便怎麼寫都行。

可是記錄在浩然正氣書上面的書,可不是怎麼寫都行。

只有得到聖道認可的書,才能記錄在浩然正氣書上面。

同時這個書,你就可以聯通聖道。

透過聖道獲得聖意,讓你記錄在浩然正氣書上面的書,真的具有靈性,可以擁有種種不可思議之能力。

當然這種獲得的聖意,是非常、非常的微量的。

它更多的是一種認可,表明這條道可以走的很遠了。

閔思聽了寧辰的話,擰眉說道:“寫書可以,可是我不覺得,我現在所積累的就可以開農道了。”

“閔姨,是我要開農道。

本來沒打算給你說,是想等你冬至出發的時候,給你一個驚喜的。

後來看了一些資料,發現開聖道之時湧現出來的聖意最濃。

如果閔姨你有自己的農書,應該可以在那個時候,獲得更多的好處。”

閔思聽了寧辰的話,倒是點點頭:“你說的不錯,如果在你開農道時,我也有一本自己的農書,的確可以獲得更多好處。”

話鋒一轉,閔思道:“可是寧辰,聖道不是那麼好開的。

而且你對農事瞭解多少?

就算朱家打算強開農道,你也不用急於這一時。”

寧辰笑著道:“閔姨你都知道,朱家打算強開農道的事情了?”

閔思點點頭:“姓伍的那個託人給我送信了,希望我可以加入朱家那邊的農家,

並且表示願意把他農家學正的位置讓給我。

順便在信裡面隱晦的提了一下,朱家打算開農道的事情。”

寧辰聽完了閔思的話,笑了笑說道:“朱家開出這麼優渥的條件,閔姨你都沒說舍我而去。那我更要為閔姨,你開這農道了。”

閔思聽了寧辰玩笑話,不由得神情嚴肅的說道:

“寧辰你不要胡鬧。

開聖道這種事情不是兒戲。

你對農家雖然有一些深刻的理解。

可是開聖道還遠遠不夠。

以你的天賦和對農家的理解,

最多十年,你完全可以後來居上超過朱家。”

寧辰說道:“閔姨,可是我喜歡只爭朝夕,這一次的機會,我也沒打算給朱家。”

頓了頓,寧辰繼續道:“而且閔姨你也該知道,現在百家的聖道,就相當於是一片荒蕪的沃土。

這個時候,在這一片沃土上,隨便撒點種子,都很容易長出來的。

不把握現在的機會,多幾條聖道,以後再想佔可就難了。”

閔思表情嚴肅的說道:“你說的不錯,現在百家聖道,就是一片剛被發現的沃土。

但是如果不好好規劃的話,你種下的種子,可能會發芽,但是未必會開花結果。

就算開花結果,可能也比不過別人。

百家學說一直都存在,但是百家聖道被認可了這麼久。

除了一個兵家和法家,再沒聽過什麼家開聖道?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第一次就算不能做到得見聖門。

至少也要越過四重天門,甚至五重天門才可以。

否則的話,開的聖道就完全沒有意義。

早晚還是會被後來者超越。

並且這還會直接鎖死,開聖道之人。”

寧辰等閔思說完之後,才道:

“閔姨瞭解的比我還多,所以閔姨你剛剛是在騙我,說你開不了聖道。

實際上你是打算,冬至日那天搶在我前面替我開聖道吧?”

被寧辰看穿了,閔思只能如實道:“你的潛力遠超過我,我替你開聖道,就算不如朱家的,但也不會差了太多。

朱家的百家學院,就別想在聲望上超過你。

再者你還有得見聖門的兵家,以及法家作為支撐。

所以就算農家,被朱家佔了一點優勢,也不要緊。”

“可是如此一來的話,閔姨你的上限就會被鎖死了。”寧辰表情嚴肅的說道。

閔思道:“我的上限本身也很難超過山河境了。”

“閔姨你在偷換概念。如果是儒道的話,你很難超過山河境。可是如果換成是農道的話,以閔姨天賦很容易就可以超過六品。”

看閔思不說話,寧辰道:“閔姨,你要是這樣的話,你這大恩我可還不起。”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王老子地王爺

天下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