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六品武夫,帶著五百多個私兵和家丁完敗,是讓寧辰吃驚。

可是王林此時臉上的笑容和那股興奮勁,就是讓寧辰不解了。

“王相前方大敗,你這麼激動是什麼意思呢?莫不是王相你是匪首?”

王林聽了寧辰的話,終於意識到自己的興奮之情,都溢於言表了。

連忙管理了一下自己的表情,才嚴肅的對寧辰道:“寧大人不要開玩笑。我怎麼可能是匪首呢。”

“那我就更不理解,兵相你高興的點何在哪兒呢?”

王林看了看左右,而後壓低聲音對寧辰道:“寧大人你就不要瞞著老夫了,此刻前線大敗,不正是我們府衛軍和兵家的機會嗎?”

寧辰聽了王林的話,滿臉驚訝的看著王林。

寧辰此刻的表情,在王林看來,是一種寧辰沒想到會被自己看穿之後的驚訝表情。

可是寧辰驚訝的是,究竟是誰給王林這樣的信心。

讓王林覺得,三個常年征戰沙場修為六品的武將,都解決不了的匪患。

憑他的府衛軍就能解決了。

這個時候,不是應該去請如來佛……不,是去上奏武昭,讓禁軍出面收拾殘局嗎?

“王相別怪我多嘴,我真是好奇,是那個王……呃,是誰給了王相你這樣的信心。”

王林直接一副,小可愛你還想瞞我的表情:“寧大人你就不要瞞著我了,我都已經知道寧大人你的良苦用心了。”

如果不是當著這麼多人的面,寧辰早就爆粗口了。

你特麼的知道屁了。

你這說的,好像是我給了你這樣的信心一樣。

王相看寧辰還在裝,直接就把事情挑明瞭。

“寧大人你深謀遠慮,派兵家學正李子秋。

去帶領府衛軍剿匪,想要看看兵家之道是否與府衛軍相合。

寧大人這是好事,你沒必要瞞我的。”

說完王相深深嘆了口氣,動容的對寧辰道:

“寧大人,我知道你這樣做,無非是想要保住我兵相的位置。

不過寧大人,我這兵相完全是因為,沒找到兵家創始者。

才被趕鴨子上架,給了我兵相這樣一個位置。

實則我非常清楚,我根本不配兵相這個位置。

我願意接受,並非我貪戀權位。

實在是我不忍看曾經輝煌的府衛軍,看那些還願意在府衛堅守的府衛軍就這樣沉淪了。

不瞞……”

寧辰打斷了深度迪化,準備繼續煽情的王林。

“王相我想問一下,誰跟你說李子秋,是兵家學正的?”

王林深深嘆了口氣:“寧大人你就不要再瞞我了。那些跟著李子秋的府衛軍,已經把事情經過,都跟我說了。

現在那些府衛軍,一個個都奮勇爭先,誓要平定越州匪患!

所以寧大人你放心吧。

今日朝上,我一定會力挺府衛軍,繼續剿匪。”

聽了王林這話,寧辰就知道自己的猜測是對的。

果然是李子秋那貨背刺自己。

“兵家學正?

他特麼還真敢說。

總共來了不到兩個月,就敢說自己是兵家學正。

這要是來半年,他不成百家院首了!”

雖然已經打定了回來,好好收拾一下李子秋的想法。

但是王林的提議,寧辰還是贊同的。

為啥贊同?

因為王林的這個提議,在寧辰看來就是,

贏了不虧,輸了大賺。

府衛軍啥德行,誰都知道。

三個武道六品的將軍,帶著兩百多個武夫和兩百多個精兵。

都沒能平定的匪患。

府衛軍能平定。

這說出去,除了王林篤信以外,滿朝文武不帶有一個人信的。

這必然會給寧辰提供大量的【佞】點。

到時候府衛軍輸了,這些【佞】點直接就能結算成聲望點。

反過來如果府衛軍,真的走了狗屎運,真的非常不小心平定了匪患。

這就屬於意外大驚喜。

王林一定會通報所有府衛軍,滿朝文武提供的【佞】也會轉換成【忠】。

如此一來,幾十萬府衛軍連帶著他們的家屬,再加上滿朝文武,再加上雜七雜八的人能夠提供的【忠】點。

保守估計,過百萬。

百萬【忠】點,換算一下,就是一萬多的聲望點。

一萬聲望點,已經完全達成了寧辰一開始的期望了。

這一次事件,寧辰本來就是想著一萬點聲望點就可以了。

奢望太多,只能讓自己心碎而已。

兩條腿走路,自己怎麼都不虧。

“王相,既然你都知道了,我就不瞞你了。

李子秋的確是我安排的。

既然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我也會跟兵相一起據理力爭。

讓府衛軍,繼續完成剿匪的任務!”

王林看寧辰‘攤牌’了,臉上也露出了,‘小樣你還想瞞我’以及‘不愧是我’的表情。

上朝的鼓聲響起,百官入宮。

今日的早朝,就跟寧辰和王林在午門外說的事情一樣。

三位遊擊將軍,剿匪失敗。

接下來朝廷該如何處理。

是直接調豐京禁軍前往剿匪,還是再派更多的武將帶著私兵前往剿匪。

至於府衛軍。

這個完全不在大家的討論範圍。

武昭自己甚至都沒有提這茬。

可見府衛軍,在大家的眼中,是有多麼的不堪。

完全得不到信任。

“殿下,我們還有一路兵馬距離越州最近,臣以為完全無需再耗費錢糧,調動兵馬前往。”王林見大家都直接忽略了府衛軍,只能自己提了。

王林說完之後,很多人都是隔了好幾息,才想起來王林說的另外一路兵馬是什麼意思。

“王相,三位將軍都無法平定的匪患。

王相還指望府衛軍能夠平息。

王相是覺得,那些土匪的手裡,現在籌碼還不夠多嗎?”

王林剛說完,就有大臣,嗆聲說道。

在更多人嗆聲之前,林敦信開口說道:

“王相現在越州的土匪,連戰連捷,已經信心大漲了。

我們現在要做的是以雷霆手段,平定匪患才是。”

林敦信這話說的已經非常的隱晦,非常給王林面子了。

可是王林已經打定主意,這一次一定要讓府衛軍上了。

不僅僅是為了府衛軍,更是要對得起寧辰給府衛軍的機會。

“殿下臣以為,府衛軍可平越州匪患。現在從豐京再調派人手過去。

一來會讓更多的人知道越州匪患沒有被平定。

二來需要時間,而這個時間,越州恐生更大的變故。

因此兩點,臣以為朝廷現在應全力支援府衛軍剿匪。”

見眾人依然不為所動,王林直接丟擲了大招:“臣願以自己的相位作保,府衛軍一定可以平定匪患。”

王林的大招是丟擲來了,可是大家依然無感。

在王林說完之後,寧辰站了出來道:“臣,也贊同讓府衛軍去平定匪患。”

寧辰在朝堂上算是一個孤臣。

但是這個孤臣,現在的分量,可與之前還是小翰林的時候完全不同。

百家院首,農道開道者,兼任三部要職,更是武昭心腹。

相比之下,他是孔祭酒弟子這個背景,都稍顯的暗淡了一些。

因此此刻站出來,支援府衛軍,難免會讓人產生更多聯想。

這就是身居高位者的苦惱。

寧辰站出來支援,完全是想著橫豎都舒服。

可是其它人就不敢想的這麼簡單了。

他們必須要好好想一想,寧辰站出來,是否還有其它的思量。

武昭看了寧辰一眼,直接道:“既然寧愛卿也覺得府衛軍可用,那就給府衛軍一個機會。傳信越州讓所有人配合府衛軍剿匪。”

本來都已經準備好舌戰武昭的寧辰,沒想到武昭直接就繳械了。

王林聽到武昭應允了,同樣愣了一下。

王林可是打算相位不行,實在不行豁上性命,去據理力爭一下的。

結果武昭就這樣同意了。

這是不是太容易一點了。

然後回頭再一想,王林就鬱悶了。

自己賭上了相位,都沒有引起一點波瀾。

寧辰就說了一句,武昭就直接同意了。

再看看百官,好像也沒有什麼人提反對意見。

雖然王林清楚,這下面的不少人,都是在等著府衛軍失敗好攻訐寧辰呢。

可是這依然擋不住王林吃味。

明明從官位上來說,自己可是兵相。

官居一品了。

寧辰不過區區的四品侍郎而已。

結果自己的一品,明顯沒有寧辰的四品,在大家的眼中更重。

“算了總歸還是成功了,接下來就看府衛軍的了。”

這個事情確定之後,接下來就沒有什麼大事了。

再無人站出來,武昭也直接宣佈散朝了。

百官退走之後,王林也先追上了寧辰,想要跟寧辰商量一下,看看接下來這匪患該如何平定。

不過有另外一人,同樣追上了寧辰。

政相——林敦信。

“寧大人,我知道你是想用府衛軍,去驗證一下兵家之道。

不過府衛軍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我可以為寧大人你引薦幾位實力了得的將軍,讓他們現在日夜兼程的過去,應該可以快速的平定匪患!”

聽了林敦信的這話,王林義正言辭說道:“政相,剿匪乃是我兵家之事。政相你的手未免伸的太長了吧。”

林敦信聽了王林的話,面帶不悅的對王林說道:“王相,本來我是想之後再找你說的。

既然你說了,那我就好好與你說說。

寧辰為百家院首,更是開創了農道。

寧辰未來的路,可說一片光明。

王相你非要為了一己之私,拉寧辰下水。

你這樣做對得起朝廷的俸祿嗎?

對得起萬千人族的供養嗎?

你可還記得,寧辰曾經寫下的四句箴言。

爾俸爾祿,乃民脂民膏也!

你為自己私慾,棄萬民與何等境地!”

寧辰聽了林敦信這樣一番慷慨激昂的話。

內心都不淡定了。

這府衛軍究竟得多爛,才能讓林敦信。

把人族大義,都搬出來壓王林了。

王林被林敦信的氣勢所懾,一時也說不出話來。

見這窘迫到說不出話來的王林,寧辰開口說道:

“林相不必如此激動。

對於府衛軍,我還是願意相信他們一次的。”

這個寧辰是真的相信。

畢竟這是贏了不虧,輸了血賺的好事。

怎麼能不相信呢。

林敦信看寧辰如此確定,也知道自己是無法勸說寧辰了。

“寧大人既然如此,老臣就不勸你了。

不過寧大人放心,我會約束百官……”

寧辰聽了林敦信這話,直接打斷了林敦通道:“林相,錯就是錯,對就是對。

你無需約束誰,如果我錯了,我自然應該被百官攻訐。

如果我對了,我同樣不會讓他們輕易下得來臺。”

林敦信聽了寧辰這話,直接眼神兇狠的看了王林一眼,道:“王林你小心成為千古罪人!”

林敦信說完這句,就甩袖離開了。

“王相,林相走了,咱們也走吧。”寧辰等林敦信走遠,對王林說道。

回過神來的王林,咬著牙道:“你走了一條政道有什麼可神氣的。待我帶領府衛軍,將兵道走通,看你還敢在我面前如此頤指氣使。”

說完這些完全不符合人設的話,王林忽然意識到,寧辰還在這裡呢。

看著玩味的看著自己的寧辰,王林不由得老臉一紅道:“讓寧大人見笑了。”

寧辰笑了笑道:“無妨,誰還不能聊發一下少年狂呢。”

王林收斂情緒,正色對寧辰道:“寧大人,我們去兵部,商議一下接下來對敵的對策吧?”

寧辰想了一下,點點頭道:“也好。”

兩個人來到了兵部。

寧辰這才發覺,兵部跟他去過的吏部、禮部和刑部。

那是真的沒法比。

雖然大家的位置都一樣,佔據的面積也相差不大。

可是兵部那是真的冷清。

就看看兵部裡面這些陳舊的設施吧,看著都讓人心疼寒酸。

“就算府衛軍再差,也不至於讓兵部搞的這麼寒酸吧。兵部又不僅僅是節制府衛軍,軍方不是都歸兵部節制的嗎?”寧辰看著這落魄的兵部,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提到這個,王林也有些尷尬。

“寧大人環境是簡陋了一點,不過只要府衛軍在越州打個漂亮的翻身仗,咱們兵部以後也可以揚眉吐氣了。”

寧辰回頭看了一眼王林,表示自己剛剛的問題,王林還沒有回答呢。

王林嘆了口氣說道:“咱們兵部在規矩上,的確是可以節制天下兵馬。

可是這天下兵馬,除了府衛軍以外。

就是靖王鐵騎、定國侯的赤焰軍、北疆邊防軍和禁軍。”

王林沒繼續說下去,但是寧辰懂了。

靖王鐵騎那根本不會鳥兵部的命令。

定國侯的赤焰軍,最多就是在兵部這裡走個形式。

或者兵部在事後幫忙補充個手續,讓定國侯的赤焰軍那些不合理的出征,變成合理的出征。

北疆的邊防軍,掌握在親王和藩王的手中,道理跟定國侯的赤焰軍一樣。

禁軍掌握在皇室手中,更加不可能聽兵部節制。

就剩下一個府衛軍,結果還扶不上牆

所以兵部的落魄,那是有道理的。

王林和寧辰兩個,進入兵部正堂。

此時兵部的一眾官員,倒是都在。

而且一個個穿的都還是比較光鮮的。

府衛軍雖然軍餉欠缺,可是兵部這邊的俸祿是朝廷發的。

所以兵部的官員,最多就是沒什麼油水。

倒是不至於衣衫襤褸。

“寧大人這是搭建好的越州沙盤,之前三個遊擊將軍折戟的地方就在這裡……”

王林詳細的給寧辰講了越州現在整體的情況。

只是寧辰除了掌握了基本情況,剩下的就沒太仔細聽了。

王林講完之後,一臉期待的對寧辰問道:“寧大人覺得,接下來府衛軍該如何做。”

寧辰想了一下,向王林討要筆墨,打算給李子秋他們寫一個錦囊妙計。

王林連忙命人準備筆墨。

一切準備妥當之後,寧辰直接給李子秋他們寫下了一個錦囊妙計。

王林看著寧辰寫下的錦囊妙計滿眼都是狐疑。

兵部其他人,看著寧辰寫下的錦囊妙計,兀自的嘀咕了起來。

“順其自然,做你自己,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

“寧大人這是何意?”王林問道。

寧辰答道:“字面意思。”

王林:……

“把這命令交給李子秋,他自然知道自己該怎麼做。”寧辰沒打算繼續給王林解釋更多。

寧辰總不能說自己打算躺平,靜靜等待結果到來吧。

等著看自己究竟是不虧還是血賺吧。

王林聽寧辰說,把命令交給李子秋。

就瞬間懂了,寧辰要做什麼了。

“寧大人我明白了,我現在就將命令傳給李子秋。”

王林明白了什麼,寧辰也不想了解。

寧辰現在就想躺平。

這麼小的一個事情,寧辰不想繼續操心了。

靜待花開就好。

……

王林利用了儒家的青鳥傳信技能。

為此王林自己掏了一百兩銀子。

畢竟現在不是戰時,青鳥傳信的消耗,得王林自己負責。

訊息很快就傳到了李子秋的手上。

李子秋看著寧辰給自己的錦囊妙計,頓時眼睛一亮。

李子秋明白了,這是寧辰要讓自己做回自己了。

如此一來的話,李子秋就更能隨意的發揮自己的天賦和才能了。

前方兵敗的事情,李子秋他們暫時還不知道。

但是看寧辰的傳信,李子秋還是能夠猜測到一些東西。

果然下午的時候,李子秋他們就再次接到了青鳥傳信。

這一次是朝廷發來的。

直接向李子秋他們說明了前方兵敗的事情。

曲忠接到了這樣的傳信,表情也凝重了下來。

前面三位遊擊將軍的實力,曲忠還是清楚的。

現在前面三位遊擊將軍,竟然以這種慘敗收場。

這的確是給了曲忠非常大的壓力。

“李大人,這……”

李子秋掃了一眼傳信,依然淡定的說道:“這就是貪功的下場。

既然讓他們作為先鋒,自然有讓他們作為先鋒的考慮。

無需緊張,繼續穩步向前推進就好。”

李子秋這麼說,曲忠的心就定下來了。

只是曲忠覺得,現在的情況,他們完全應該快馬加鞭的推進。

爭取早點進入越州才行。

“不用,我自有我的考量,這一切都在我的計劃當中,只需穩步推進就好。”

看著李子秋淡定的樣子,曲忠也安下心沒那麼慌了。

李子秋可是兵家學正,再加上李子秋說了,這一切都在他的計劃中,那自己還慌什麼。

李子秋現在的確不算慌,只是李子秋也在想,自己該用什麼樣的一種辦法來應對匪患。

兵書李子秋看了,甚至連被遮去名字的《寧子兵法》,李子秋都看了。

只是看了歸看了,但是如何將書本的知識運用到實際。

這個還是有個過程的。

此刻越州境內,一處土匪的大寨當中。

這是一處聚集了八百多土匪的大寨。

作為越州最強的五大匪幫之一。

此刻這個大寨當中,可是聚集了接近一百家的土匪頭子。

現在這裡可說是一場越州匪幫的大聚會了。

寧辰之前最擔心的情況,現在就在發生著。

越州的土匪,竟然坐在了一起,商量著聯合起事。

此刻端坐在主位上,一位面色白淨,絲毫沒有半點匪氣的土匪頭子。

環顧了下面一百多土匪頭子說道:“各位做的很好。現在武朝的朝廷,已經一步步的上鉤了。

接下來武朝為了展示自己雷霆之威。

一定會派遣禁軍前來。

根據我所掌握的情報,

武朝的禁軍,現在應該已經過了東寧。

最多十日,禁軍就會到達越州。

到時候就是各位給武朝一個驚喜的時候了。

我們得讓武氏的人看看,他們的禁軍有多麼的不堪一擊。

順便讓武氏的那些人明白,

他們貶謫定國侯是一件多麼愚蠢的事情。”

“大人放心,承蒙定國侯不棄,我等一定為定國侯肝腦塗地。一定會狠狠的痛擊武氏的禁軍。讓武氏的人明白,他們的龍興之地,早已經跟他們武氏無關了。這一次我等一定會讓這裡,變成定國侯的龍興之地!”

這些土匪頭子的話,如果讓朝廷上的那些百官聽到。

必然會掀起一場巨大的波瀾。

他們絕對是做夢都想不到,此刻越州的這數萬匪患,竟然全部向定國侯效忠。

而且他們在已經聚集在一起,準備在他們武朝的龍興之地起事了。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武俠之神級捕快

紫衣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