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敦信的話,讓武昭短暫的思考了片刻。

不過最終武昭依然不打算收回自己的命令,還是堅持連夜驅逐這個不動法阿羅漢。

至於民意如何,武昭相信武朝民眾大部分還是理智的。

當然預案武昭也是要做的。

武昭讓人去請了孔祭酒過來。

之所以請孔祭酒,是因為孔祭酒現在依然還是國子監最大的領導。

而國子監在武朝的所有州府,都是設立有各級的學宮的。

這些學宮當中的學生,都是開智明事理的。

只需要把這其中厲害關係,給他們講明,到時候由這些讀書人來給大眾普及這裡面的厲害關係。

影響力自然會大幅度的降低。

普羅大眾既然能被大智菩薩忽悠,那武昭自然能用儒家學子的影響力,把他們給矯正過來。

孔祭酒聽了武昭的安排,自然是沒有異議的。

同時孔祭酒還主動表態,他會聯絡雲山書院,讓雲山書院一起派人來去做這件事情。

有云山書院背書,武昭就更加的安心了。

國子監在民間的影響力,就相當於普通985,就是很多人聽到這個名字,可能根本就不知道他是一所重點大學。

雲山書院,那就相當於清北。

不管是否瞭解的人,聽到名字就知道這是最頂級的學府。

雖然現在經過寧辰的努力,國子監已經變成了重點985,可是與清北比起來,依然名聲還是有不小的差距。

如果雲山書院願意替寧辰背書,那大智菩薩散播謠言的影響力,必然會大幅度的下降。

輿論上的事情解決了,接下來就是看明日朝堂之上百官的反應了。

同時這件事情,武昭也會直接跟寧辰說一下,讓寧辰心中有個準備。

當天晚上武昭就在小群裡面,把事情跟寧辰說了一下。

同時也把自己這邊的應對給寧辰說了一下。

“小昭你這太沖動了,連夜把人攆出去,要是半路上碰到給劫道的,人死在我們武朝的地盤上,也是一件麻煩不是。”寧辰語帶調侃的說道。

武昭冷冷道:“他只要不死在豐京城當中,他死在外面就跟我沒有關係了。”

寧辰聽了武昭的話,不由得心頭一跳:“小昭你不會發的派人去刺殺他了吧。”

“沒有。”武昭乾脆的回應道。

這個答案其實不出乎寧辰預料。

武昭是一個理智且睿智的帝王,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這樣的底線,不管武昭多憤怒,武昭應該都會剋制住的。

只是武昭剛剛說的話殺氣重了點,寧辰才會有此一問。

嚴肅之後,寧辰也語氣輕鬆的問道:“小昭你說實話,林敦信他們說出西域開出的那些條件的時候,你有沒有一絲動心。”

武昭冷哼一聲道:“你覺得我是那種昏君嗎?”

寧辰聽出武昭生氣了,連忙道:“小昭你肯定不是昏君,我就是想說不定我過去之後,能把整個西域都忽悠過來也說不定呢?”

武昭直接語氣嚴肅的制止了寧辰這種想法:“西域最會蠱惑人心。

如果你當真去了他們的地盤,你覺得你有幾分把握,能讓自己保持本心。”

不等寧辰回答,武昭就繼續道:“就算你有把握保持本心,我也不能用整個朝廷,乃至整個人族的命運去做賭注。”

寧辰語氣輕鬆的道:“小昭你不說我都不知道,我現在都這麼重要了,都關乎人族未來的前途命運了。”

對寧辰這種自我炫耀,武昭直接選擇了無視。

不過武昭還是提醒寧辰,一定要做好安撫民眾的準備。

賀州以內還好說,如果賀州的人率先反抗的話,那對賀州整體的防禦可是非常不利的。

“我會跟曹刑說一下的,讓他抓一下精神文明建設的。”寧辰隨口敷衍的說道。

說寧辰肯定是會說的。

不過說時候寧辰其實並不希望,這種事情抓一下精神文明建設就能解決。

寧辰希望最好大家鬧起來,這樣自己就可以說服自己,離開賀州去找個地方突破三品去了。

……

第二日一早,武昭按時來到朝堂之上。

坐在龍椅之上的武昭,目光掃過朝下的文武百官。

所有人的表情,都盡入武昭眼底。

從下面不少人的表情,武昭就已經知曉,昨天發生的事情,他們大部分人都已經知曉了。

武昭現在就等著看,看誰會做那個出頭鳥。

如果當真有人敢提議,贊同西域的求和條件。

武昭手中的屠刀,絕對會毫不猶豫的落下去。

一些小事情,武昭可以選擇退讓。

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武昭是絕對不會客氣和手軟的。

一場早朝下來,全程竟然沒有一人提起西域求和的事情。

顯然在這個問題上,大家都是非常剋制的。

或者說,他們都在等待著一個契機,一個可以把這個事情,拿到檯面上來說的契機。

在這件事情上,武昭當然也不急了。

武昭又不是那種嗜殺的君王。

如果朝堂之上當真能上下一心,那武昭自然更是樂見。

在早朝的同時,寧辰也把曹刑叫了過來。

把西域求和這個事情,跟曹刑說了一下。

曹刑聽了西域求和的要求,直接拍案而起,怒道:“西域還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盤,他是當我們武朝都是軟骨頭嗎。

而且他們現在是不清楚,究竟誰才是被打的那一方嗎。

竟然敢提出這樣的要求。”

寧辰一邊把曹刑拉著坐下來,一邊說道:“曹大人不用這麼緊張,咱們的陛下不是非常明智的拒絕了這個要求嗎。

而且就連西域的使者,都被咱們陛下,給連夜攆出豐京了。

咱們現在要討論的是,接下來民意這個問題。

西域既然出了這招,那肯定會有對應的後續計劃。

大智菩薩,不會下這樣的閒棋的。”

曹刑點點頭沉凝的點點頭:“不錯,大智菩薩絕對會猜到朝廷的態度。

既然朝廷這條路走不通,他就一定會挑撥民意。”

分析完曹刑還不忘嘲諷西域一波:“蠱惑人心這是西域的拿手好戲了。”

嘲諷之後,曹刑向寧辰保證道:“冠軍公這件事情你放心,民意這方面我現在就去抓。賀州絕對不會出現任何反對的聲音。”

寧辰拉住急著要走的曹刑說道:“曹大人我這話還沒說完呢,你這麼急著走幹什麼?”

曹刑轉身詢問:“冠軍公還有什麼吩咐。”

寧辰將心中早就想好的措詞說了出來:“我是想說這件事情,畢竟現在還八字沒一撇呢。

我們現在就搞大強度的施壓,即勞民傷財,同時又顯得我們不信任大家。

所以我想著說這種事情,等出現苗頭的實話,我們再打壓一下就行。

萬一要是連苗頭都沒有,我們就胡亂猜忌的搞,豈不是寒了大家拳拳之心。”

曹刑聽了寧辰的話,不住的點頭:“冠軍公所言極是。”

說完曹刑還不忘由衷的奉承一句:“冠軍公這等體恤民意之心,絕對值得朝中的每一個人好好的學習。”

寧辰一邊擺手一邊謙虛的說道:“曹大人言重了,我只是想著大家好不容易安居樂業,能不打擾就儘量不要打擾大家。”

一番的客套與反客套之後,寧辰才將曹刑送出了自己的府邸。

跟曹刑的那些當然是說辭了,寧辰主要還是希望給自己找一個合理的理由,離開百家去找個地方突破去。

……

五日時間過去。

事情已經在民間徹底的發酵了。

而這一日的早朝也終於有人,主動上奏了這件事情。

不過上奏並非是以個人的名義,而是用為民請願的方式。

雖然事情還是一個事情,可是因為換了一個方式。

那結果就不一樣了。

現在用為民請願的方式向陛下上奏,砍頭就肯定能免了。

總不能為民請願的人,反而被砍頭了。

這要是傳出去的話,民意肯定就炸鍋了。

由此可見在這個諱莫如深的嚴重問題上。

這些大臣們,還是非常小心,如履薄冰的。

其實這種事情也好理解,能夠出現在朝堂之上的,真的沒有幾個蠢貨。

就算是有蠢貨,在武朝上任的這五年,也早就被清理的差不多了。

何況這種兩國交戰之事,誰都知道,一個弄不好就會被冠以裡通外國之罪。

這可是要掉腦袋,甚至會滿門抄斬的重罪。

在這樣的問題上,誰不得小心一點。

武昭聽完了下面這個禮部大臣的話,並沒有立刻回應,而是先環顧了滿朝文武,而後開口問道:“此事諸位愛卿有什麼看法。”

看法?

看法當然是有了。

不過你都沒有說赦免大家無罪,誰敢直接說看法。

萬一要是被抓住一個由頭直接砍了腦袋,那太不划算了。

王林可不會在乎這個。

畢竟王林本來就是站寧辰的。

“陛下,這分明就是西域提出的分裂我武朝的毒計。

臣以為,這件事情必須堅決予以反對。

甚至我們應當直接對西域再次發動攻擊,直接扼殺他們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才是。”

王林覺得轉移注意力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跟西域再次開戰。

當然戰爭的規模不需要大,只需要一場區域性的戰鬥就好了。

比如說再次搶佔一座西域的佛國。

這樣讓大家看到,優勢完全在武朝的話。

那民意自然會知道,西域提出的要求有多麼的不合理了。

王林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之後,滿朝文武皆不說話了。

並不是他們贊同了王林的提議,而是他們要等武昭赦免他們無罪。

“陛下,此事事關重大,老臣以為,應當赦免大家無罪暢所欲言從是。”林敦信等了片刻,站出來說道。

武昭沉吟一下點點頭道:“好,今日在朝堂之上,不管說什麼,都不會因言獲罪。”

有了武昭這樣的保證,那大家就直接火力全開,開始對著王林各種輸出了。

其實輸出的觀點也不是什麼高明的觀點。

主要還是集中在勞民傷財了。

還有集中在民眾已經疲勞了。

再有就是說如此佔據一座佛國,與西域求和之後答應送出所有佛國比起來,還是求和之後獲得的利益更多。

反正說來說去,他們的主要論調就是希望可以求和。

王林等這些人輸出之後,直截了當的怒聲問道:“你們現在將一個有功於武朝,有功於人族的大功臣,送到敵國去。

這與我們直接投降,有什麼區別?

你們這樣做,與直接賣國求榮又有什麼區別?”

聽到王林直接把這麼大的帽子扣下來,剛剛提出反對意見的人直接不能接受了。

“王相話可不能這麼說,我們只是就事論事。

我們也並沒有說過,要將冠軍公送到西域去。

王相可不能隨便就給我們羅織這種大逆不道的罪名。”

這樣的反對聲音一處,四下皆是附和的聲音。

“就是,就是!”

“王相你這樣給我們編織罪名,我們可承擔不起!”

王林再次大聲的質問道:“那你們告訴我,如果不將冠軍公送到西域去的話,你們說的那些好處我們該如何獲得!”

剛剛開口的人,繼續輸出道:“王相這件事情,我們可以繼續談嗎。

何況我們現在所說的是民間所傳上來的訊息而已。

我們只是實話實話,將民間最真實的情況,反應給陛下。

讓陛下知道民心所向是什麼。”

武昭聽了這話,面色微微一凝。

王林更是怒道:“我不相信我武朝的民意,就是把有功之臣送到敵國去。”

對方再次反駁道:“王相,民意也並不是說一定要把冠軍公送到西域去。大家只是不希望再打仗了。

畢竟連年的征戰,對於大家來說,的確是挺苦的。”

這個時候就輪到陸高站出來了。

“作為戶部尚書,百姓過的苦不苦,我想我還是有些發言權的。

根據我戶部在民間所查,從我武朝與萬妖國和西域開戰以來。

我武朝百姓的生活非但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反而每家每戶的糧食比之往年更是多了一倍。

同時每家每戶的收入,也比過去增加了一倍還多。

這樣的日子,到了李大人的口中,怎麼就變成了民眾受苦了呢?”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逍遙紀

邪君如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