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反這樣【佞】事,寧辰不是沒想過。

只是寧辰首先擺不平靖王,其次順帝也好武昭也好,就沒有給寧辰這個造反的基礎。

順帝時代,順帝昏庸。

如果寧辰真的造反,搞不好響應的人會比反對的人多的多。

武昭時代,雖然武昭沒跟寧辰提起過朝堂當中的事情。

但是寧辰多少也能猜到,朝堂當中反對武昭的人,恐怕跟支援武昭的人五五開。

不管武昭做的多好,朝中都會有一群,因為武昭是女子,而不願意支援武昭的頑固存在。

甚至如果寧辰這個時候真的造反的話,武豫和武炎搞不好舉雙手贊成。

到時候搞不好還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對於有著豐富被背刺經驗的寧辰來說,這種既有巨大危險,同時又可能隨時被背刺的行為,寧辰還真的不屑於去做。

而且寧辰覺得現在武昭做皇帝,對自己來說最適合不過了。

畢竟朝堂當中不缺少老頑固,武豫和武炎更是賊心不死,再加上一些勳貴和民間的反對者。

只要寧辰始終支援武昭,那這些人就會源源不斷成為自己的【佞】點來源。

有穩定的方式,寧辰當然不願意冒險。

而且寧辰現在搞不過靖王,也是明擺著的事情。

……

聽了郭信的擔憂之後,寧辰輕鬆的說道:“你不相信我會造反。

我相信陛下也不會相信我會有反意。

既如此的話,我還擔心什麼呢?

其他人願意怎麼說,就讓他們怎麼說就是了。

還是你覺得我怕別人在背後說我壞話。”

擔心別人在背後說壞話?

如果寧辰真的擔心這個,就不會跟群臣的關係,如此不好了。

寧辰看著依然一副憂心忡忡的郭信,安慰郭通道:“老郭不用擔心這些,做好我們自己的事情就好了。只要我們自己不想造反,我們就不用在乎別人怎麼說。”

郭信見無法勸說寧辰,也治好自行想辦法替寧辰去解釋一下了。

寧辰雖然看出來郭信,有替自己解釋的打算。

不過寧辰並不打算勸阻郭信。

因為寧辰覺得,以郭信的能量,就找不到什麼有能量的人替自己辯解。

如果郭信當真找到了有能量的人替自己辯解,那忌憚和猜疑寧辰的人只會更多。

寧辰手底下的一個吏員,都有這樣的能量,那寧辰就更加應該被猜疑了。

所以這事不管怎麼說,怎麼看,對寧辰收集【佞】點來說,都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情。

既然是有利的事情,那就不應該去阻攔。

……

當郭信安排的人,快馬加鞭的將萬妖國的國書送到豐京的時候。

豐京當中的百姓,全都在瘋狂的慶祝這樣一場來之不易的大勝。

別看豐京的這些百姓,遠在豐京這樣的首善之地,距離北境四州挺遠的。

但是要知道,他們或者他們的家人,需要徭役的時候,可是都有機會去往北境四州的。

去往北境四州的死亡率有多高,這個就不用說了。

並且在他們的稅賦當中,可是還有一項特殊的稅賦,就是專門給北境四州對付萬妖國收的。

而他們慶祝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武昭已經昭告天下。

鑑於萬妖國和武朝現在的形勢,這一項特別的稅賦,直接減半徵收了。

雖然沒有全部取消,但是減半徵收,已經是極好的事情了。

豐京百姓張燈結綵的慶祝,但是朝中就不是那麼太平了。

就跟郭信預料的一樣。

針對寧辰的彈劾,幾乎全部都是針對寧辰擅自決定,跟這些萬妖國的國主結盟的。

甚至不少人直接提出來了,寧辰雖然解決了藩王割據的問題。

但是寧辰自己,卻正在成為北境四州最大的藩王。

同時他們還說,寧辰有能力解決北境四州藩王的問題。

但是現在朝廷當中已經沒有人有能力,去解決寧辰這個藩王了。

這話說的就真的是其心可誅了。

朝堂之上有攻訐寧辰的人,自然也有幫寧辰說話的人。

比如說王林就是寧辰的忠實鐵桿。

“陛下,臣以為冠軍侯所做之事,一點問題都沒有。”

“冠軍侯答應與萬妖國結盟,這本來就體現了我武朝地位之尊崇。”

“冠軍侯曾經說過,我們武朝乃是萬妖國的祖宗。”

“我們武朝的國格,本來就比萬妖國那些亂七八糟的妖國高一等。”

“如果當真以我們朝廷的名義,跟這些亂七八糟的妖國結盟,豈不是自降身份。”

駁斥了這個結盟之舉後,王林則是繼續駁斥寧辰造反的說辭。

不過武昭卻是並沒有讓王林繼續說下去。

“王愛卿所言不錯。如果真的由我朝廷與他們結盟的話,怎能顯示出是他們戰敗呢。我武朝作為上國,當有上國的國格和氣概。”

頓了一下武昭話鋒一轉,語氣當中有些森冷的說道:“至於攻訐冠軍侯會造反之人,全部拖出去重責三十!”

千牛衛得令之後,立刻上前開始託人。

說實話寧辰不在朝堂之上了,他們千牛衛的活都少了不少。

武昭對人太平和了,就不怎麼願意打人板子。

他們都已經很久沒有去架人去打板子了。

兩個習慣性走向孫克儉的千牛衛,在孫克儉憤怒的注視下,才反應過來。

然後歉意的看了孫克儉一眼,這才轉向走向其他人。

剛剛在攻訐寧辰的人中,就沒有孫克儉。

可是這些可恨的千牛衛,都已經開始預設,只要打板子必然有自己了。

“這些千牛衛當真是可恨!”

“不,可恨的不是千牛衛,而是寧辰!”

孫克儉心中憤憤的想到。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寧辰在的時候。

孫克儉就是被打板子的專業戶。

所有的千牛衛都知道,只要聽到打板子,先去找孫克儉,八成不會錯的。

如果錯了的話,那就是習慣使然。

朝廷上那些剛剛攻訐寧辰的人,全部都有點傻。

他們是真沒想到,武昭都不打算聽他們仔細書哦,就直接賞他們板子了。

可是越是這樣,這些人叫的就越兇了。

“陛下,寧辰亂臣賊子,陛下要小心啊!”

“陛下,今日就算是砍我的頭,我也要讓陛下明白,寧辰才是最大的亂臣賊子。”

武昭聽了這樣的訴求,直接冷漠的說道:“既然你想要砍頭,朕就成全你。拉下去砍了!”

武昭說的面無表情。

而這樣的話一出,朝堂之上都是為之一滯。

但是對於執行命令的千牛衛來說,就沒有什麼好停下來的。

直接把發愣的人,大力的往外拖著。

這一次他們拖的地方,就不是門外打板子了。

這一次他們要直接把人拖出午門外斬首去了。

“陛下,我冤枉啊!”

“陛下,我冤枉啊!”

聽到武昭真的要砍自己的腦袋了,剛剛不顧一切諫言的大臣,也痛哭流涕的開始喊冤。

但是這一次武昭絲毫不為所動,而是打定了主意,今天就要砍他的腦袋。

朝堂之上除了那個喊冤之人的聲音之外,就再沒有其它的聲音了。

那些準備被拖出去打板子的人,現在都非常的配合千牛衛。

生怕自己被拖出去慢一點,接下來就是砍腦袋了。

這對千牛衛來說,工作倒是容易多了。

這些人這麼配合,千牛衛拖人也輕鬆了許多。

等砍頭的人被拖遠了,打板子的人全部都被拖走了。

武昭才威嚴的開口說道:“從今日起,誰再妄言冠軍侯造反之事,皆以謀反之罪論處,全家抄斬!”

武昭一改之前給人溫和的形象,上來就是用了最嚴苛的懲處手段。

武昭這樣也是在告訴所有人,我對寧辰一點都不懷疑。

武昭對寧辰的態度,讓王林非常放心。

而站在林敦信的角度上,他對於武昭的態度,多少還是有些微詞的。

但是對於說寧辰會造反這個事情,林敦信是一個字都不相信的。

對於已經開了聖道的林敦信來說,他根本就不相信寧辰會貪戀皇權。

寧辰能夠開百家聖道,那以後的成就和以後所能獲得的,遠超皇權能夠帶給他的。

所以林敦信是覺得寧辰未必能夠看得上這個皇位。

在武昭的強勢之下,朝會也就這樣安靜的散了。

散朝之後,武昭讓孫伴伴將王林和林敦信,全部請到了御書房。

兩個人到了御書房之後,武昭也將孫伴伴帶回來的,有關妖魔的資訊,告訴給了林敦信和王林。

作為朝廷當中的權相,兩個人對於妖魔的事情,多少還是有些瞭解的。

尤其是林敦信這種飽讀書籍的人,對於妖魔的瞭解,反而是更多一些。

“陛下,現在可以確定,妖魔是真的復甦了嗎?”林敦信對武昭詢問道。

武昭搖搖頭說道:“現在還不能完全確定這個事情,我將兩位請來,也是希望兩位可以提前有個準備。

兵部和虎威軍那一邊,兵相可以抓緊時間繼續徵召足夠多符合條件的虎威軍後備軍。

林相你這邊,要全力的配合我穩住朝堂。

現在這個時候,絕對不是互相攻訐的時候。

尤其是針對寧辰的攻訐,這個更加不能有。”

林敦信之前還對武昭回護寧辰有點過,稍稍有點微詞呢。

但是現在知道了妖魔的事情之後,林敦信覺得武昭維護寧辰一點都不過。

現在寧辰所在的北境四州,雖然解決了萬妖國這個毒瘤。

但是一個比萬妖國更大的危機,隨時都可能會爆發的。

妖魔如果真的是捲土重來的話。

那所造成的危害,比萬妖國可是大的多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攻訐寧辰,那就等於是擾亂國本了。

寧辰在北境四州,北境四州才能穩定下來。

如果寧辰因為這些無謂的攻訐,而導致失去了民心。

那到時候真的倒黴的絕對不會是寧辰,而是武朝。

“陛下放心,朝堂當中以後,再不會有任何攻訐冠軍侯的聲音出現了。”林敦信向武昭保證道。

幸虧寧辰收集【佞】點不是靠語言來收集的。

這要是靠語言來收集【佞】點的話,寧辰能把林敦信給恨死了。

直接不讓朝廷之上,出現攻訐自己的聲音。

這不是要斷寧辰的晉級之路嗎。

“林相,寧辰對外招賢納士的規則你看到了嗎?”武昭忽然話鋒一轉,換了一個話題。

林敦信點點頭說道:“臣看到了。”

“你覺得如何?”武昭繼續詢問道。

林敦信如實回答道:“標準不低,能夠真正達到標準的,基本上都是真正的賢能之士了。”

武昭道:“林相有沒有什麼合適門生推薦過去。”

林敦信聽了武昭的話,自是明白了武昭的想法。

武昭是打算主動給寧辰那裡堆積去一些人才。

既然妖魔的事情,已經出現了。

那此刻百家城的規格,就應該再上升一個層次。

只是單純的透過寧辰開出的這些條件,來招賢納士的話。

這個速度實在太慢了。

畢竟北境實在太苦寒了一點,而寧辰的百家城,雖然有點名氣,但是跟豐京比起來,依然還是差了太多。

豐京這種匯聚了天下英才的地方,就算是看到百家城的招賢納士的帖子,願意去的人估計都沒有幾個。

林敦通道:“陛下的意思,老臣明白了。只是老臣擔心,如果老臣真的這樣做了的話,可能會引起冠軍侯的反感。”

頓了一下林敦信補充道:“而且老臣覺得,趁著現在冠軍侯,大勝之威望,說不定真的會出現一些有識之士,一些心懷天下之人,主動去投奔冠軍伯。

這些主動去投奔的人,本身就心氣高,再加上百家城的新穎和冠軍侯的一番影響。

說不定遠比我們主動推波阻攔要來的好一些。”

武昭沉吟了一下,點點頭說道:“林相說的極是。既然如此的話,那這件事就順其自然吧。”

末了武昭補充道:“不過林相可以幫忙敦促一下。

如果這京中有官員,想要去百家城的話。

吏部那邊不得阻攔,要儘快的放行。”

林敦信領命道:“陛下放心,此事老臣會親自盯著的。”

……

其實,現在京中,真的是有一批人已經準備動身前往百家城了。

柳仲直帶著百家學院的一批人,已經全部收拾妥當了。

今天他們就要動身前往百家城了。

豐京這裡的百家學院,以後就只會作為百家學院在其它各個地方的分部存在。

豐京這裡的百家學院,柳仲直交給了兩個信得過的人來搭理。

其餘大部分人,全部都跟柳仲直一起出發了。

“柳學正。”柳仲直他們還沒等出城門,孫非瀾就從後面追了上來。

柳仲直是知道孫非瀾的。

只是柳仲直不知道,孫非瀾攔下他們做什麼。

他們現在只是正常的搬遷而已,應該沒有犯大理寺的什麼罪名吧。

“孫大人。”柳仲直一副公事公辦的態度。

如果是寧辰在這裡的話,肯定不會是這樣公事公辦的態度。

所以柳仲直單身,那是真的活該。

孫非瀾看柳仲直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也連忙解釋道:“柳學正,我已經不在大理寺當值了,學正不必如此。”

柳仲直聽孫非瀾已經不在大理寺了,就更加不明白孫非瀾攔住他們是要幹什麼了。

不在大理寺,那就代表孫非瀾不是官身了。

不是官身擅自攔截他們,這是要犯法的。

也就是柳仲直知道孫非瀾跟寧辰是朋友關係,否則的話,柳仲直現在應該已經把孫非瀾押解去報官了。

“柳學正,我此來是打算與你們同行,一起前往百家城的。”孫非瀾對柳仲直說出了自己此行的目的。

柳仲直聽到孫非瀾打算去百家城,也不由得勸說道:“百家城地處北境四州,相對苦寒,去了之後可能要吃很多苦。我勸姑娘還是不要去了。”

孫非瀾已經打定主意了,否則的話,她也不會辭了自己在大理寺的職務。

“柳學正,這些我都已經想好了。我就是想要去百家城,去輔助冠軍侯,希望可以在冠軍侯的手下,作出一番事業來。”

見孫非瀾已經打定了主意,柳仲直倒是也不再繼續的勸說了。

“既然孫姑娘已經想好了,那就跟隨我們一起上路吧。”

“好。”孫非瀾答應一聲,而後就跟著柳仲直他們一起離開了豐京城了。

除了柳仲直他們以外,豐京當中還有一些其他人,也都跟著離開了豐京,準備前往百家城,入冠軍侯的麾下。

看看是否能夠在冠軍侯的麾下建功立業。

其中年輕人居多。

畢竟冠軍侯寧辰現在可是天下年輕人的榜樣。

年紀輕輕,就已經擁有了如此之多的成就,的確是他們該學習的楷模。

……

下朝回家的孫克儉,遠遠的就看到了面色不善的妻子。

就在孫克儉打算出去躲一躲的時候,直接被自己的妻子給叫住了。

“孫克儉你女兒都讓人拐跑了,你還要躲哪兒去!”孫非瀾的母親,將孫非瀾留給他們老兩口的信,丟給了孫克儉。

孫克儉看過孫非瀾留給他們的信,也不由得面色一變。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棋局不公

楊冉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