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菩薩的情況,寧辰並不瞭解。

不過了解與不瞭解,並不會改變自己的戰術。

無非就是提前決戰還是延後決戰的問題而已。

等待了半月之後,全部十二萬大軍,全部到齊了。

兩萬禁軍,十萬虎威軍。

還有寧辰自己的四千城防軍。

在直接出徵之前,寧辰還需要完成一個儀式。

點將。

這是趙拓告訴寧辰的。

“這有什麼特殊作用嗎?還是單純為了儀式?”寧辰對趙拓詢問道。

趙拓與寧辰解釋道:“這不僅僅單純只是一種儀式。

點將的主要作用還有一個,就是可以遮蔽指揮主將的資訊。

讓對手無法算到主將的情況,以免主將被突襲斬首。”

寧辰點點頭,覺得這個功能還是很重要的。

擅長占卜的可不僅僅只有道門。

佛門當中也有擅長推演之人。

如果一下子被捕捉到了主將所在的位置。

到時候直接來個斬首行動,那樂子可就大了。

“以前怎麼沒聽過還有點將這個環節?”寧辰好奇追問道。

寧辰大大小小也算是參加過不少戰鬥了,但是之前可是從來沒有過這樣的環節的。

趙拓繼續給寧辰解釋道:“這種隱藏,是需要將主將與國運繫結在一起的。

是因為國運強大,所以對手才無法推算。

或者需要付出非常大的代價,才能推算。

過去並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趙拓這話說得就非常的直白了。

過去武朝不是沒有國運,只是過去的國運,那叫一個衰敗。

就那麼一點點的國運,對手只需要付出不大的代價就能找到。

與其丟人,不如干脆省去這個環節。

這樣至少還能讓對手,不會那麼快的摸清,武朝所剩餘的國運。

現在就不一樣了,九鼎國運,至少已經滿了六鼎了。

七鼎說不定都已經有了。

如此厚重的國運,就算是一品推算,那也難逃一個隕落。

站在臨時搭建的點將臺之上,寧辰也開啟了自己的點將。

“李子秋上前聽令。”站在點將臺之上,寧辰高聲喊道。

李子秋跨列一步而出,恭聲道:“李子秋聽令!”

“李子秋領遊擊將軍,統領四千先鋒營。”

“學生領命!”

“吳進之、吳退之上前聽令。”

“吳進之、吳退之領致果校尉,分別統領先鋒營左右兩路。”

“學生領命!”

將先鋒營全部點將結束之後。

寧辰開始點將三軍了。

“徐牧之上前聽令!”

徐牧之跨步而出,正色道:“徐牧之聽令!”

“徐牧之領懷化大將軍,統領左路軍三萬。”

“徐牧之領命!”

接著寧辰又按照徐牧之和趙拓,給自己擬定好的將軍名單。

一個個的開始點將。

這名單都是徐牧之和趙拓商議好的,每一個位置上都是最合適的人選。

“趙拓上前聽令!”

左右兩路全部安排之後,就剩下中路軍了。

趙拓跨出一大步,站在眾人中間,拱手聽令。

“趙拓領鎮軍大將軍,統領五萬中軍。”

“末將領命!”

趙拓鏗鏘有力地應了下來。

宣佈到了趙拓,所有的點將就都已經結束了。

所有被寧辰點中的人,此刻都隱約地感覺到了,他們與武朝國運之間一些微妙的聯絡。

這微妙的聯絡,足以讓他們在高手的推演當中變成一個隱形人。

看著黑壓壓望不到盡頭計程車兵。

寧辰心中也自是有一股氣在。

“諸位將士出征在即,我並無它物相贈,就送諸位百里文華,期待諸位凱旋而歸!”

寧辰說完之後,直接憑空寫下了一首出征詩。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詩成,百里文華,直接朝著西邊延伸而去。

凡是文華所到之處,西域之佛意紛紛消散。

這百里文華,足以保證所有出征之大軍,在這百里之內,不會受到佛意影響。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寧辰這詩詞當中所表現出來的氣勢,正是他們此時此刻之氣勢磅礴。

“各位凱旋!”

寧辰舉起酒碗,朗聲說道。

“凱旋!”

“凱旋!”

……

下面聲浪如同海嘯一般,一浪高過了一浪。

這也就是在室外,如果是在室內的話,這聲浪絕對可以把房頂掀開。

寧辰一飲而盡。

接著前鋒營就率先出發了。

前鋒營全部是由寧辰的城防軍組成的。

全部配有妖獸為坐騎。

再加上輕裝出發,作為探路先鋒最為合適不過了。

左右兩路各三萬大軍,各軍種配比相對均衡。

不過騎兵的數量還是比步兵和弓箭手,多了大概兩千左右。

這四千騎兵,主要是起到機動作用。

如果一旦中軍遇襲,這四千騎兵可以快速地穿插回來救援中軍。

中軍則是以步兵為主。

因為接下來的戰鬥,全部是以攻城作戰為主。

故而步兵才是主力。

騎兵在攻城戰當中,可是發揮不了太大的作用。

左右兩路大軍,格式三萬虎威軍。

中軍五萬,一萬為禁軍,四萬為虎威軍。

剩下的一萬禁軍,留在了賀州的百家城,協助寧辰守護百家城。

中軍除了步兵以外,還有了一個全新的軍中,炮兵。

因為材料和拖行方式的改變。

義大利炮已經完全可以隨軍出征了。

行動方便的義大利炮,也會成為這一次,攻城的利器。

中軍一共攜帶了二十門義大利炮。

到時所有的火炮,依次排開。

二十門同時攻城,以西域佛國城牆的情況。

只需要三輪的攻擊,城牆必破。

到時候大軍沿著破口殺進去,城池必破無疑。

當然除了這些常規的佈置以外。

軍中的高手數量也不在少數。

三品的武夫兩個人。

一個是趙拓,一個是禁軍當中的一位三品。

四品武夫數量最多,三路大軍當中,四品武夫各有兩百名。

三路加起來,就有六百名四品武夫了。

四品以下那就是以千為單位計算了。

所以就算是在高手層面上,武朝這邊都完全不虛的。

如果西域這邊派二品的菩薩出戰的話。

那他只要被纏住,靖王和定國侯,都可以在一刻鐘內趕到。

有的時候二品數量多,並不一定就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二品的質量那也是非常重要的。

別看武朝這邊,目前就只有兩個二品。

但是他好用,能夠快速地解決問題。

可以直接當成一品來用。

先鋒營離開之後,左中右三路大軍,也準備開拔了。

“趙將軍,接下來就要拜託你了。我不能隨軍而動,三路大軍你就替我轄制就好。”寧辰委託趙拓說道。

“侯爺放心,就算末將粉身碎骨,此戰也必定凱旋!”

寧辰點點頭道:“好。”

說完之後,寧辰又囑咐徐牧之道:“兵法之道,在於變化多端。

兵法之道並沒有固定的定式可言。

兵書之上所寫的只不過是最基礎的變化而已。

實戰當中要懂得活學活用。

如果做不到的話,我也有一個簡單的辦法。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你只當自己什麼兵書都沒有度過,只是憑藉自己本能去安排就好。”

對於寧辰的囑咐,徐牧之雖然心裡非常地擰巴。

但是,徐牧之又必須要承認,寧辰的囑咐句句都在點上。

“我知道了。”徐牧之沒好氣地說道。

寧辰笑了笑,道:“如果這一次你凱旋而歸的話,那句手握明月摘星辰,世上無我這般人,我也送給你。”

徐牧之聽到寧辰的話,眼前就是猛然一亮。

只是在激動之後,徐牧之迅速地冷靜下來。

感覺這裡面絕對有問題。

寧辰現在就把這句話送給自己了,那一定是寧辰已經想到了更加霸氣的話,所以才把這句話送給自己了。

“你又想到什麼新詞了?”徐牧之警惕地對寧辰問道。

寧辰微微一笑,道:“不管我想到什麼新詞,這都跟你沒關係吧。

你要是不要的話,那以後我兩句話就輪著用。”

徐牧之聽了寧辰這話,當真是恨得咬牙切齒。

但是奈何,他的文采,尤其是在裝逼這方面的文采,比寧辰差了太多了。

所以這句話太還是必須要留下的。

“好,成交!”

徐牧之咬著牙說道。

“等你凱旋而歸,那句話就是你的了。”寧辰拍了拍徐牧之的肩膀說道。

“沒有這個我也一定會凱旋而歸的。”徐牧之自信滿滿的說道。

“有這樣的自信就好。”

寧辰笑了笑說道。

日落之前,左中右三路大軍,也盡數離開了百家城。

所有大軍離開之後,百家城的城門全部緊閉。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百家城不進不出。

運送物資進來也不行。

以百家城現在的物資儲備情況來看,就算是再支撐十年八年都沒有問題。

既然如此的話,那自然就不需要再開啟城門了。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先鋒營在離開了百家城之後。

憑藉妖獸速度上的優勢,只是半日的時間,就已經快離開寧辰的百里文華路了。

到了這個分界線,李子秋也將吳進之和吳退之召集了過來,準備給他們兩個部署一下接下來的作戰任務。

“老師,我可以先說一下我自己的想法嗎?”吳退之積極的表態說道。

李子秋點點頭說道:“你說吧。”

吳退之得到了允許,就開始表述自己的想法:“老師,我覺得我們應該快速地推進。

趁著西域佛國立足未穩,趁著他們不知道我們可以有如此快的速度。

儘快地插到西域的腹地當中,儘可能多的打探訊息。

如果遇到一些小規模的城鎮,我們還可以打下來,作為後面大軍的補給點。”

李子秋點點頭,對吳進之問道:“你有什麼想法?”

吳進之,道:“老師,我覺得如此冒進不妥。

我還是建議我們穩紮穩打,儘量不要離開大部隊太遠。

比如說今日我們就離開大部隊太遠了。

我建議我們現在,趁著夜色,往後退五十里左右。

這樣不要離開大部隊太遠,我們的安全才能有保證。”

吳退之聽了吳進之的話,嗤之以鼻的說道:“現在是打仗呢。

打仗就沒有不危險的。

而且我們作為軍人,必須有進無退才行。

我記得我們百家城是有一句口號的。

叫‘破陣之至,有死無生’,我們就該有這樣的氣勢才行。”

吳進之眉頭皺的老高,非常嚴肅的說道:“我覺得此事萬萬不妥。

我們就只是先鋒而已,先鋒就應該做先鋒做的事情。

距離後面大部隊太遠,與後面大部隊脫節。

會讓大部隊造成誤判,我的意見還是往後退。”

兄弟兩個爭論不休,最終還是看向了李子秋,道:“老師,你覺得我們該如何?”

李子秋,道:“我覺得我們現在手握數萬大軍,做事就該靈活一些。

退之你想要進,為師肯定支援你。

為師給你兩千人馬,你可以快速地穿插到敵人腹地打探情報。

但是要記得每日都要派人回來,彙報前面的敵情。”

吳退之聽到李子秋竟然支援自己的意見,連忙表示道:“謝謝老師,支援。退之一定完成任務。”

說完吳退之就起身準備離開了。

“你去哪兒?”李子秋叫住了吳退之問道。

吳退之道:“老師,我打算連夜出發,爭取打前面第一座城池一個措手不及。就算不能打過他們,也可以趁著夜色繞過他們,更加地深入他們。”

李子秋聽完了吳退之的話,點頭說道:“很好,你去吧。記得要每日彙報你的具體情況。”

吳退之離開之後,李子秋看著吳進之,道:“我也給你兩千兵馬,全部交由你來指揮和決定。”

吳進之果斷拒絕道:“老師,我並不是帶兵之人。把人交到我的手中,我可能會帶兵直接回到百家城去。”

李子秋對吳進之說道:“只要你不帶人回到百家城,你可以帶人做你自己想做的決定,不過也要每日的彙報你自己的動向。”

頓了一下,李子秋說道:“此事就這樣定了,不容反駁。”

吳進之張開的嘴巴,最終什麼也沒有說出來。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川山暮暮

羽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