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拓說得並不錯。

就這樣一支小隊伍,就來偷襲他的大營。

真的是不夠殺的。

一輪箭雨之後,趙拓親自出手。

佛門的那個三品佛陀,幾乎是被趙拓秒殺。

而佛陀所帶來的武僧,則是很快就被圍殺了一個乾淨。

一輪結束之後,大營重新恢復了平靜。

戰場則是被完全地打掃乾淨了,彷彿這些人從來沒有出現過一樣。

大營重新恢復了黑夜的靜謐。

只不過現在摩柯城當中的僧兵們,已經知道了。

這大營就是一個沉睡的惡魔。

它會吞噬一切,進入到它的地盤當思的生靈。

第二日太陽昇起。

新一輪的炮擊正式開始。

還是從山頂徐牧之那個炮兵陣地發起進攻。

秘籍的炮彈居高臨下,以一個極快的速度,砸進了摩柯城當中。

避開了昨天已經焦土一片的區域,開始了新一輪的轟炸。

趙拓對摩柯城正面的轟炸,也並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每一輪十發炮彈,每一次的間隙不會超過三十息。

就算是摩柯城當中的僧兵,主動列陣出來,進行挑釁。

趙拓這邊也根本不予理會,而是直接用義大利炮,以及箭矢對摩柯城當中出來的僧兵進行回應。

如果他們願意衝擊的話,那趙拓也安排好了牢固的拒馬樁等,用來招呼摩柯城當中出來的僧兵。

趙拓他們的一番安排,讓摩柯城當思的僧兵,一時之間非常的懷疑,究竟誰才是進攻的一方。

明明趙拓他們不遠千里,從武朝一路來到了這裡。

他們才應該是著急的一方才對。

結果他們非但一點都不急,反而還一副,打算跟他們這些僧兵死磕到底的意思。

但是城中的僧兵們也必須要承認,趙拓他們這樣的安排,對於他們來說非常的有效。

因為現在孤立無援的不是趙拓,而是他們。

一百零八城的大部分僧兵,都已經集中在了摩柯城當中了。

本來他們的想法非常好,是打算等著趙拓他們過來,然後發動突然襲擊。

一下子把趙拓他們給按死在這裡的。

結果趙拓他們上來就對這裡採用了焦土政策。

一副要用炮彈,清洗這裡每一寸土地的意思。

再加上他們現在已經沒有了補給,所以真正著急的,反而是變成了摩柯城當中的僧兵們。

他們現在反而是那個更加求戰的人。

繼續拖延下去的話,對他們反而是更加不利。

因為就算他們是僧兵,也不可能每天靠唸經就可以不吃飯。

他們依然需要人吃馬嚼。

何況他們的武僧,需要消耗更多的食物。

就算是由高手負責運送,但是每一次運送的食物也並不是無限的。

佛國當中的確是有可以儲物的重寶。

可是這樣的重寶,是不可以輕易善動的。

他們也要防備武朝的高手突襲,萬一這樣的重寶被武朝高手搶走了。

完全得不償失。

摩柯城真的是集中了太多的人了,每一天的消耗實在太大了。

如果不能早早地開啟一個缺口,他們遲早會被圍死在裡面的。

這樣的局面,應供羅漢也不知道,大智菩薩的推演當中,是否出現過。

其實無論是大智菩薩的推演,亦或者是道門的占卜。

都是有一定的侷限性的。

針對一個人的話,準確性非常高。

但是針對一群人的話,準確性就有待考察了。

因為一群人的變數實在太多了,僅僅是一個二品菩薩,就想要推演出上百萬人所有的變化可能性。

這個是根本不可能的。

除非他晉升一品,推演出全部的可能性還是有一點的。

就比如臥龍和鳳雛兩兄弟,大智菩薩不對他們兩個單獨推演的話,是沒辦法預料到他們兩兄弟的所作所為的。

現在戰爭開始了,他再想推演,卻是已經做不到了。

因為寧辰在開戰之前,完成了點將。

兩個人都是有國運在身的。

大智菩薩除非自己不想活了,而且就算大智菩薩自己真的不想活了。

他都未必能夠推演出來什麼。

接近七鼎的國運,別說二品,就算是一品,都未必能夠承受住這樣的國運反噬。

所以一旦戰爭開打,且寧辰完成了點將之後。

大智菩薩能夠做的,就只是提供自己的個人武力輸出了。

下面的戰鬥,就只能是看下面的人自己發揮了。

又是圍困了三天之後,趙拓終於看到了自己的‘先鋒軍’。

吳退之帶著兩千先鋒左旗營的將士,返回到了摩柯城的身後。

吳退之看著戰火連天的摩柯城。

也覺得非常的奇怪。

要知道他當時過摩柯城的時候,那是異常的順利。

如果摩柯城當中真的有這樣多西域僧兵的話,他和手底下的這兩千人,肯定早就被吃得什麼都不剩下了。

可是當時摩柯城一切都靜悄悄的,他經過的時候,連一點像樣的阻攔都沒有遇到。

吳退之肯定不會不理智的認為,是自己的王霸之氣,震住了摩柯城當中的這些僧兵。

所以吳退之覺得,之所以會出現那樣的情況,就是因為自己太快了。

快到這些僧兵,都沒有來得及進入到摩柯城的時候。

自己就已經穿過了摩柯城了。

“打仗這種東西,果然還是要靠快的。”吳退之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作戰理念。

同樣的事情,自然也發生在吳進之的身上。

而且在三天前,吳進之就堅定了自己的作戰理念。

在吳進之看來,打仗果然還是要穩紮穩打。

發現不對勁的話,就是要抓緊時間往後退。

要不然的話,太過冒進,就是眼下這樣的情況。

如果他當時沒有穩步指揮大家後退的話。

那他和他手下的這兩千多人,就全部成為了一地的屍體了。

兩兄弟在自己認為對的路線上,越走越遠了。

對於摩柯城的圍城還在繼續,並且摩柯城內的僧兵也發現了。

他們的後路也被數目不詳的武朝軍隊給堵死了。

他們派出的斥候,看到吳退之已經帶領手下的先鋒營。

在路上佈置了各種要命的陷阱。

同時在畢竟的高地上,佈置了各種落木和滾石。

他們想要平安無恙的撤退,顯然是不可能了。

前面上百萬大軍圍城。

後面更有數目不詳的大軍佈置好了陷阱等待他們。

每一日還要面對不間斷的炮擊。

每一輪的炮擊,都會擊殺他們數以百計的僧兵。

就算他們想要飛天逃走,那都沒有可能。

武朝又不是沒有高手。

武朝的高手,也會堵著他們呢。

他們現在是真的成為了一座孤城了。

並且是沒有人能來救援的孤城。

面對這樣的困局,雷音寺當中。

諸位菩薩也重新地聚在了一起。

說實話,對於摩柯城的情況,他們並不是特別的關心。

那些僧兵的死亡,在他們看來完全是一種解脫。

解脫他們脫離了苦海。

但是眼下的情況是,摩柯城如果完全失守的話。

接下來武朝大軍,通往這裡的路上,將不再有任何的阻礙。

同時武朝完全可以佔據自己外圍的一百零八個佛國。

形成對他們這裡的徹底包圍。

就算真的包圍上了,他們想要走也是來去自如。

他們最擔心的還是,大乘佛法的傳播。

這才是真正動搖了根基的問題。

大乘佛教必須不能在西域傳播。

就算要傳播,也必須是在寧辰死了之後才行。

“前方戰事不利的情況,已經傳到了我們這裡。”

“清遠已經趁著這個時間在我們這裡,發展了不少大乘佛教的信徒了。”

“已經有一位羅漢,願意歸入大乘佛教當中了。”

……

大威大勢至菩薩將自己監察西域的諸多情況,向廟宇中的眾位菩薩一一地說了一遍。

戰事的情況這些菩薩根本不在乎,但是大乘佛教的傳播卻是讓他們非常重視。

尤其是這才僅僅幾天的時間而已,就有一位羅漢,願意歸入大乘佛教的麾下。

一位羅漢的損失,或許不算什麼。

可是這個苗頭,卻是非常的不好。

一旦形成了燎原之勢的話,那對於整個西域的根基,都是一種翻天覆地的動盪。

“大乘佛教之事,已經不得不盡快的解決了,大智菩薩,你有什麼看法?”此刻的西域之主,對大智菩薩詢問道。

“我認為當從源頭解決此事。”大智菩薩簡短解說的表示道。

“大智菩薩你是認為,我們應當直接去誅殺寧辰。”西域之主大定不動菩薩對大智菩薩問道。

大智菩薩說道:“沒錯。”

“寧辰的身邊並不乏高手,就算我們親自前往,也未必能夠真的誅殺。”大定不動菩薩說道。

“雙管齊下,毀掉百家城的同時,誅殺寧辰。”大智菩薩說出了自己的計劃。

大定不動菩薩,沉吟片刻道:“你有幾成把握。”

“我需要兩位配合我,還需要將這裡的僧兵,帶走八成,如此一來的話,當有九成把握。”大智菩薩說道。

“你需要誰來配合你。”大定不動菩薩詢問道。

“大行菩薩和大威菩薩。”大智菩薩點出了兩位菩薩的名字。

“可。”大定不動菩薩,直接答應了大智菩薩的要求。

“阿彌陀佛。”

大威與大行兩位菩薩,雙雙口誦佛號,領了命令。

“我還需要借一件我西域佛寶,無色缽盂,用來帶僧兵前往百家城。”大智菩薩再次提出了一個要求。

對於這個要求,大定不動菩薩,卻是並沒有立刻答應下來。

因為這件無色缽盂,乃是佛門的重要佛寶。

是當年佛祖所留下的重寶之一。

有鎮壓佛域氣運之功效。

如果這個時候帶走,並且遺失的話,問題可能會很大。

“動用爾等佛國之力,也可以將人帶去百家城。”大定不動菩薩說道。

大智菩薩道:“我們動用佛國之力,必然會被定國侯或者靖王感應到。

到時他們兩人必然會知道我們要做什麼。

如果他們兩個,早早到百家城等候。

此計也就失敗了。”

大定不動菩薩再次沉默。

沉吟片刻之後,大定不動菩薩,再次開口道:“可。”

“阿彌陀佛。”

大智菩薩口誦了一聲佛號。

接著一口雲遮霧繞,看不出具體形狀和顏色的缽盂,就出現在了大智菩薩的手掌之上。

這就是佛域重寶,無色缽盂。

內裡自成一方的佛域。

可以用來裝活物,以來渡化這裡面的活物。

利用這件重寶,西域不知道,從萬妖國那邊渡化來了多少二品和一品的妖族。

這是這件佛寶,第一次離開西域。

“有勞兩位隨我前往武朝一趟。”大智菩薩,向大威和大行兩位菩薩說道。

“阿彌陀佛。”

兩人回禮。

三位二品菩薩行動自然是極快的。

只是一道法旨下去,自然有數萬僧兵,前來等待調遣。

大智菩薩,以佛門之力,催動無色缽盂,將所有的僧兵,全部裝入到了缽盂當中。

接著三位二品菩薩,直接騰空而去。

這一切自然是逃不過清遠的眼睛。

畢竟作為理論上的最強二品。

除了大定菩薩以外,清遠不畏懼任何的二品菩薩。

這也是他敢在這裡傳播大乘佛教道義的底氣。

否則的話,換成一個普普通通的小沙彌。

這些菩薩,肯定分分鐘的就按死你了。

“清運我等此去,前往迎接寧辰迴歸,你且不可提前告知寧辰。”大智菩薩對觀望自己等人的清遠傳音說道。

“阿彌陀佛。”清遠雙手合十,口誦佛號,算是答應了這件事情了。

其實就算大智菩薩,不與自己說這些,清遠也並沒有打算提醒寧辰,也沒打算向寧辰傳播什麼訊息。

因為清遠覺得,寧辰作為大乘佛教之主,自然是有佛運庇護。

斷然不會被幾位二品菩薩絞殺。

而且如果三位二品菩薩,當真可以將寧辰帶回到西域的話。

那對整個西域,都是一件大幸之事。

寧辰這個大乘佛教的佛主歸來,那對教義的傳播,自然是要比自己快許多的。

並且寧辰所言的一切,那也比自己更加的有說服力。

到時候大乘佛教,必然會在西域真正的生根發芽,成為普濟救世的真正偉大的教義。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繼承道觀開始長生

孤情君少

無限天災迴圈

今天一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