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武將知道明哲保身,甚至於知道怎麼做才能不讓上面忌憚,不造反也能保住一家老小的安全,乃至於富貴。

可是有的武將就不咋聰明瞭。

更是步步都怕自己死的不夠快。

那幾個站出來,覺得安國公的功勳足夠稱王的,明顯就是不怎麼聰明的。

還不等丁雲反駁,邊上的吏部尚書就立刻站了出來,看著他們,嗤笑道:

“衛青功勳可大否?

霍去病功勳可大否?

蘇定方可曾滅過國?

而他們又可曾為王?

前唐名將蘇定方滅了三國,最終也只不過被封為邢國公,他老人家的功勳難倒還能比不上現今歸來的安國公?”

隨著吏部尚書說完這話,邊上不少文官都笑了起來,甚至還有人揶揄道:

“某人不會不知道那三位是誰吧?”

“人家蘇定方滅國,那可都是以弱勝強,不像安國公,二十萬大軍去滅一個總共也就湊出了十來萬士兵的小國。

成功那是應該的。

要是失敗那才是大大的不應該。”

實際上吧,這也不能說那些武將太貪婪,只能說是文武官員的認知差異。

對於文官而言,儘量避免異性王出現本就是慣例,非皇室血脈不得封王也應當是慣例,普通臣子功勞再高,國公之位也就是最高的了,如今都破例升格為郡王了,還想怎麼樣,還想要封王?

那不是貪婪是什麼?

但是對於很多武將而言,他們會因為這數百年的亂世而覺得王位並不算什麼,因為這兩百餘年來,天下自封為王的不要太多,為帝的都有很多,數量氾濫到他們根本不覺得王爺地位有多高。

兩者之間的認知差異。

自然而然的造就了這番嘲諷。

接下來毫無疑問又吵了起來,丁雲聽著都覺得頭疼,坐在龍椅上的皇帝。

則是總算睡足了覺,被他們吵醒。

然後他便一臉迷茫的開始找丁雲:

“母后,母后……”

丁雲和滿朝文武百官並沒有注意到他醒了過來,還是邊上一直盯著他的大內總管首先發現,開始安撫,並且趕忙小聲提醒了一下丁雲,表示陛下醒了。

“醒了就把他抱過來吧。”

反正大家除了剛開始的時候要對著坐在龍椅上的皇帝行個禮之外,之後根本就沒人再關注龍椅上的皇帝咋樣了。

再加上丁雲又擔心孩子回頭哭。

所以便趕忙招呼了聲。

並且微微起身抱過兒子,直接忽略了下面還在爭吵的百官,開始跟她兒子小聲嘀咕起來,問他現在還困不困啊?

待會想吃什麼之類的。

如此又過了好幾分鐘,才有人發現龍椅上沒人了,太后正在簾子後面抱著皇帝說笑,似乎無視了他們一眾人等。

不過還沒等他想說於禮不合,丁雲就已經因為知道她兒子餓了,不想再繼續跟他們扯皮,直接站起來掀開簾子:

“夠了,都給哀家靜一靜。

同意的站左邊,不同意的站右邊。

快點把這事給定下來。

對了,哀家提議的前半段不是沒有人反對嗎,所以那件事就定下來了,待會兒吏部便趕緊按照哀家的吩咐去做。

現在主要討論的就是有關於安國公的封賞,同意哀家提議的站到左邊,不同意的站到右邊,快點,陛下餓了,沒空在這跟你們繼續扯皮耽擱下去了。”

隨著丁雲說完這話。

下面官員遲疑了一會兒後,終究還是在某些人的帶領之下開始分列左右。

這下子,局面立馬就明朗了。

明顯是左邊的更多。

因為文官是基本都支援的,武將那雖說有不支援的,想讓安國公封王,但不希望安國公因此功勞,凌駕於他們的人也不少,所以這麼一站隊後,真正支援安國公稱王的總共也就不到二十個。

先前看著吵的激烈,好像勢均力敵似的,估計主要是那十幾個戰鬥力比較強,以及多數人屬於沉默者,沒說話。

直到現在讓他們明確站隊。

才顯露出來人多。

“你們看,現在這情況多麼明朗。

少數服從多數,這一點我想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吧,那這件事就這麼定下來了,依哀家看,以後有什麼事有爭議。

就都這麼來吧。

省得把朝堂吵得跟菜市場似的。

陛下旨意待會就會下達,吏部尚書你提前準備一下,現在諸位退朝吧!”

丁雲很清楚,現在還是趕緊快刀斬亂麻的把這事解決才是最佳方案,所以她是壓根不給下面官員反應過來或者反駁的機會,便匆匆把事情定下,退朝。

說完她就抱著小皇帝走了。

帶她兒子吃早膳去了。

而百官自然也只能依次退朝離場。

同時整個吏部都忙碌了起來。

……

吃完早膳,並且將她兒子放邊上讓宮女照顧後,丁雲就立刻把大內總管給招了過來,讓他詳細的說說滿朝文武。

最重要的是說一說他們叫啥名字。

家庭啥情況。

沒錯,丁雲在朝堂上一直叫吏部尚書為吏部尚書,完全不說某愛卿或者某大人,主要是因為原身壓根不知道吏部尚書姓啥,就跟很多學生叫了一學期語文老師都不知道語文老師姓啥一個樣。

不知道人姓啥。

自然只能逮著官職招呼了。

但是現在她兒子年紀還小,如果她跟她兒子沒有被鳩殺的話,那她至少還得垂簾聽政個十幾年,總一直不知道人家叫什麼名字,也不是回事啊,所以當要之急,當然是趕緊找個人學習一下。

年紀較大,地位較高的大內總管。

無疑就是最佳人選。

之後便是丁雲的問答學習時間。

經過一個上午的詢問,丁雲這才總算對滿朝文武有了個大概認知,也對如今的國內情況,勢力紛爭有了點了解。

武將勳貴那邊有四個國公,其中安國公的勢力最大,手握一半邊軍,其次是定國公,也是一個手握十萬大軍的狠人,鎮國公前兩年去世了,如今繼位的是他兒子,兵權被先帝給趁機剝奪了。

現在可能還有些私兵或隱藏勢力。

但應當是不足為慮的。

最後的魏國公那就更慘了,寵妾滅妻,他那個原配妻子一氣之下,直接一把毒藥把他連帶庶子妾室全都毒死了。

然後自己也自殺了。

現在就只剩個嫡子,才剛六歲的嫡子繼承國公爵位,如今別說勢力了,府裡面連上朝的人都沒有,更不足為慮。

文官那邊主要是左右丞相的勢力。

一個手下官員基本佔據了戶部禮部和工部的職位,還有一個則是佔據了吏部刑部以及兵部,彼此之間雖然紛爭不少,勢力也不小,但因為沒有兵權,所以影響相對有限,造反的可能也較低。

因此就目前局面來講,主要的威脅還是武將勳貴那邊的威脅,但是又因為邊上還有一些蠻夷覬覦,以及兩三個小國沒滅掉,所以現在並不好針對他們。

即便他們有些囂張和不法之事。

那也只能輕拿輕放。

除此之外,另一個讓原身感覺十分不安的原因主要是在於,宗室的力量太弱了,原身的那個丈夫,也就是先帝。

他是六代單傳!

如果他的兄弟很多,然後表親堂親之類的也很多的話,那宗室的力量自然不弱,雖然可能也有一定的威脅,但至少也能幫忙跟那些個武將勳貴平衡下。

可是六代單傳,哪還有多少關係比較近的親戚,關係最近的都出了五服。

再加上多年前,那些個親戚還曾經想吃過他們家的絕戶財,所以原身丈夫當年根本就沒想過把那些關係特別遠的親戚認回來,因此宗室人數自然是少之又少,少到壓根無法與任何勢力抗衡。

他覺得自己能壓得住局面。

不需要那些親戚幫忙。

大不了以後多生點兒子就是了。

奈何他不但還是隻有一根獨苗,死的還早,留了一堆爛攤子給孤兒寡母。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魔法異界筆記

玄白go

穿越鬥破:我在這修仙

只因一眼

聊天群:末世降臨了才讓我來?

林克大劈叉

末日的最後陽光

南星223

靈菇娘

抗結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