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滿臉鄙視的看著劉破奴,然後努了努嘴。

瞅瞅!

走過的路過的都來瞅一瞅!

這特孃的說的還是人話嗎?

什麼叫下一次收拾北線的時候一塊把匈奴人給收拾了?

匈奴人要是真的有你說的那麼容易收拾,朕還用得著去打一輩子嗎?

真以為朕這一輩子就是為了打仗而打仗的嗎?

還有,你把話說的這麼輕鬆愜意,讓朕這張老臉往哪放?

咋滴,之前跟劉據對比的時候你小子還不過癮,現在是想跟朕也比一比了?

都是千年的老狐狸,朕還怕了你小子咋滴?

“為什麼要放在下一次?雖然新軍耗費的資源比較多,但目前這個階段卻基本上不會影響到百姓的正常生活,這種規模的戰爭對於現在的大漢來說是完全支撐的起的。”

“要朕來說啊,這反正也動兵了,攤子已經鋪開了,要打就狠狠的打,要打就一次性打個夠,打他個出其不意,打他個生活不能自理,只要能徹底蕩平匈奴人對大漢的威脅,以現在的生活水平大漢百姓在艱苦上幾年又有何妨?”

“咱們就用這幾年的艱苦生活,換將來數十年,數百年的安穩生活,這筆買賣還是很划算的,也是很值得的!”劉徹一臉挑釁的看向劉破奴,讓你小子給朕裝逼,有本事你接著裝,看朕怎麼收拾你!

雖然嘴上鬥著氣,但劉徹心中還是門清的很,也理智的很。

新軍雖然訓練任務進行的不如人意,但是強大的火力已經充分的展現了出來。

即便檢驗這道程式出了差錯,不知道新軍的上限在哪裡,但是在投擲車的支援下,新軍的下限已經被確定了。

直接用卡車裡三層外三層的圍起來,組成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禦陣型,高約一丈的高度是匈奴騎兵永遠也無法逾越的高度。

上千輛卡車組成的軍陣,就好比是漢軍忽然在草原上築起了一座城池,而且還是鋼鐵組成的城池。

加上燧發槍,手榴彈,投擲車,在這種配置下,匈奴人只要敢來,那漢軍就有能力讓他有來無回。

這一路上劉徹對新軍的深入瞭解,加上西域那邊傳來的一些戰報,讓劉徹對新軍的戰鬥力和防禦力認知有了極大的提升。

這也同樣讓劉徹看到了新的希望,當然,最為重要的是,劉破奴曾經跟自己吹過的牛逼,他竟然實現了……

最最重要的是,鋼鐵雖然很重要,但是就目前來說,大漢唯一需要大量用到鐵的也就是新犁的製造,如果立刻進行大規模戰爭的話,必然會影響到新犁的推廣計劃。

在一個就是用拖拉機取代耕牛的技術更新計劃,但是說一千到一萬,這些還是值得的。

以往的戰爭有那麼多人反對,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因為戰爭需要抽調大量的青壯,青壯都被抽調走了以後,就沒有足夠的人口用來耕種了,糧食的產出減少了,人口的數量減少卻跟不上糧食減少的比例,一年可能忍一忍也就過去了,可戰爭一旦持續個兩三年,糧食危機就會開始爆發。

糧食危機一旦爆發,那麼新一輪的人口銳減就不可避免了。

大漢剛剛立國的時候,人口不過兩千萬,經過文景二帝的文治之後,到劉徹接手的時候人口數量已經劇增至將近五千萬。

而如今劉徹繼位二十餘年,大漢的人口數量已經驟降至三千多萬了。

保守估計,這二十多年內的人口總數減少了差不多一千五百萬左右,你以為這就完了?

並沒有,因為在漢武帝去世的時候,大漢的人口數量已經基本與大漢建國的時候持平了。

而真正死在漢匈正面戰場上的人才有多少?

三五十萬也就頂天了,可因為這場戰爭而死的人那就多了去了。

所以有人說漢武帝是窮兵黷武,歷史上對他也更是褒貶不一,頗具爭議。

但不管歷史如何評價,劉徹對於戰爭的嗅覺始終還是極其靈敏的,該出手的時候他是絕對不會停手的,而該停的時候,他也絕對不會繼續出手。

如果是三五年前,劉徹或許還要考慮一下要不要利用這個機會。

但是現在,他已經不需要再去考慮什麼了。

因為戰爭的方式已經徹底的發生了改變,以前為了支援戰爭,需要無數人用性命去填他們的身後,出兵十萬,背後少說要動員一二百萬人來支援。

但是現在,出兵十萬,他就是十萬,動員也不是以前的動員。

以前是全民動員,現在是工坊動員,全民動員講的是付出,沒有收穫,工坊動員講的是多勞多得,辛苦一些也無所謂,只要能賺錢。

對於朝廷來說,也是各有優劣,以前燒的是民,現在燒的是錢。

但是燒錢總比燒民要好,至於朝廷有沒有那麼多錢可以拿來燒,劉徹不由自主的看向了劉破奴。

“前線的兵力不夠,那就持續不斷的增兵,正好製造車輛也需要時間,趁著這段時間去練兵,差不多了就送去前線,到時候再讓韓延年調教一下,南線那邊倒是不需要費太大的精力,只要主力能夠守住中線,匈奴人就不可能到達南邊,到時候只需要派一支小部隊就能收服南線。”

“正好趁著這段時間,朕也好安排一下管理西域的官員……”劉徹一臉笑眯眯的的看著劉破奴。

他已經打聽清楚了,現在用於製造卡車的工坊只有藍田礦區。

所以即便他決定了要全力備戰,真正影響到的也只有關中地區的農業生產而已。

但是這個問題又不是無解的,他完全可以下令從其他礦區調集一些新犁過來保證各地區的均衡發展,雖然整體進度會拖慢一些,但總歸是繼續進步的,而且還是在戰爭進行的時候後方保持進步,這可是開天闢地頭一遭啊。

“陛下,這事兒殿下其實早就做好準備了……”霍光臉上略帶一絲尷尬的提醒道。

雖然這話說出來有些打臉,可若是不說的話,後面皇帝會更尷尬。

“嗯?”劉徹忽然一愣,臉上一點也不尷尬的繼續問道:“他都準備了什麼?”

“之前出征的時候殿下曾經下令全力製造卡車,這事兒過了以後殿下就下令擴產為後續的軍隊改革做準備,同時讓臣等制定了新軍的組建計劃,目前主要有兩套方案,一套是按照之前新軍的組建模式去組建,全部都用新兵,打散重組。”

“另一套就是將其他部隊成建制的轉入新軍,好處是可以節約剛開始的訓練時間,整體而言,這種模式的成軍時間大約在三個月左右,但劣勢也很明顯,因為並不能確保每一個士兵都能適應新的模式。”

“而關於西域的治理方面,殿下的計劃是組建西域都護府,設定西域大都督一職,全權負責西域各地區的政務,並且負責各地的基本防守任務,軍事方面則由朝廷單獨指派將領全權負責,兩者互不干涉,但卻需要互設聯絡,以確保能夠及時的得到相應的支援力度。”

“另外為了保證西域各地能夠儘快的融合進來,並且加速提升他們的認同感,殿下還建議從西域各地直接徵募士兵,大漢對於這些徵募而來計程車兵也不會有任何的區別對待,直接按照新訓的成績將其編入各個主力作戰部隊或是後勤部隊,讓他們與漢人同吃同住同戰鬥,以這種形式迅速的拉進雙方的關係和認同感,而當這些人退役回家之後,應該會對周圍的人起到影響作用。”霍光一五一十的說著。

這事兒早在韓延年出征的時候他們就開始做了,只不過剛開始的時候並不緊張,只是抽空去考慮一下。

反正放在當時那個時間點,他們準備的時間還很充分。

但是隨著前線的戰報不斷傳回,劉破奴也不得不讓霍光等人加速計劃的制定。

雖然現在這些計劃也還不算特別完美,但也可以保證只需要一聲令下,大漢就能迅速的運轉起來。

聽著霍光的描述,劉徹抿了抿嘴。

我這個皇帝到底當了個啥?

這不妥妥的當了個寂寞嗎?

出去玩了一圈,裝逼倒是裝了不少,可回來之後發現好像啥事兒都讓劉破奴這小子給幹完了。

自己好不容易想了一個辦法來顯示一下自己的牛逼,結果沒想到那小子早就安排好了,而且比自己的想法還要牛逼。

這可是自己造出來的仔!

這特孃的上哪說理去?

不行,劉破奴可以牛逼,但是朕也不能毫無存在感啊。

“幾個計劃同時進行,從現有部隊當中挑選一批人成建制轉入新軍,儘快補充給韓延年以增加短時間內對抗匈奴主力的實力,新兵也要徵募,時間長一些沒關係,只要現有的人能撐到他們成長起來就可以了,正好也可以等一等裝備。”

“從西域徵募兵員的想法很好,可以告訴韓延年立即實施,但是要仔細甄別,別讓某些別有用心的人壞了事兒。”

“另外告訴韓延年,當下的首要目標是滅掉大宛,之後就直接駐紮在烏孫,想辦法探查……算了,朕不在前線,不熟悉情況就不瞎指揮了,但是軍隊一定要駐紮在烏孫……”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融合項羽,從征服貂蟬開始!

帝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