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臣有話要說!”剛剛被懟的啞口無言的公孫敖再一次站了出來。

李廣利的事情他是插不上嘴了,也懶的去管了。

但是不管怎麼說自己也是一名老臣,就算沒有什麼功勞,起碼也是有苦勞的。

公孫敖也知道自己是啥實力,所以從來都不主動去提及自己救下衛青的事情,況且那件事情也讓自己獲得了足夠多的恩待,再張口閉口的提及那件事情,未免顯得自己有些太不知足了。

但即便公孫敖不提那件事情,可他救下衛青對於大漢來說有多重要已經不需要人再去提及了。

就算他公孫敖現在就是個廢人,我說的話你可以不聽,但你也不能當眾把我懟的這麼體無完膚啊?

我公孫敖難道不要面子的嗎?

“公孫將軍請說!”劉破奴微笑著眯著眼睛,輕飄飄的回應道。

“李廣利戰敗雖然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在內,咱們暫且不提這些原因,可殿下若是執意立刻派兵出征,那就不得不考慮一下其他的因素了!”公孫敖化身神機妙算的模樣,一本正經的建議著。

就算離開軍隊十多年又如何?

我打過的仗足夠多,我的見識足夠廣,就算我沒能力領兵打勝仗,起碼我能看懂局勢。

“兵敗西域所帶來最大的惡果便在於這會使西域諸國下意識的認為大漢其實並沒有想象中的那般強大,至少在西域這片地方上,相比較於舉家搬遷的匈奴人而言,漢人所能給他們帶來的威脅是次要的。”

“而有了李廣利兵敗的事情在先,西域諸國自然也會對此有所瞭解,殿下若是決意出征,臣建議應當派遣更多的兵力,如此方可保證漢軍在西域不會落入敵眾我寡的地步,而人多無論是攻城,還是從氣勢方面,亦或者是去找匈奴人討要軍糧,成功的機率都會大一些。”

“新軍雖然很強大,可新軍畢竟沒有經歷過實戰的檢驗,且新軍成軍時間並不長,雖然臣對新軍的瞭解並不深,但依據多年從軍的經驗來看,這麼短的時間內,是很難完成對一隻軍隊完成整訓以及戰術訓練的。”

“況且自打新軍組建以來,臣也從未聽說過新軍走出軍營去訓練的訊息,所以,為了避免新軍重蹈李廣利的覆轍,臣建議殿下加派兵力……”公孫敖心中默默的打著小算盤。

你不是很牛逼哄哄的要出征嗎?

去!

盡情的去!

誰攔著你誰就是孫子!

我不僅不攔,我還要給你拱火,當然不是那種沒腦子的拱火,而是有理有據的拱火,讓你即便知道了我的意思你也無話可說的那種。

“殿下,臣覺得公孫將軍說的言之有理,新軍畢竟剛剛建立,戰鬥力如何誰也不知,加派一些軍隊作為策應會更穩妥一些……”

“是啊殿下,此戰早晚都要打,可不管什麼時候打,咱們都只能勝而不能敗,一旦敗了,朝廷在西域可就毫無威信可言了……”

“殿下,臣認為可以讓新軍先到敦煌停駐加緊訓練,朝廷則立即徵調兵士,等到後期的兵士到了以後,再合兵一處一起遠征西域……”

看著下面人你一言我一語的,劉破奴心中不由得一陣冷笑。

當然,劉破奴並不責怪他們。

新軍到底有多牛逼,現在都是自己吹出來的,而且也不是每天都在吹,只是適當的給新軍打打氣,拔高一下大家的期望值而已。

新軍沒有經歷過實戰,想要讓朝廷中的這些大臣們完全信任他們這顯然是不太現實的。

但是加派軍隊?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歷史上的確是這麼做的,李廣利就這麼在玉門關外等了一年多的時間這才等來了第二次出征的機會。

也就是說,朝廷開足馬力的用了一年的時間,在國內徵召了十萬兵力,籌集到了足夠多的糧草之後,這才再一次的開啟了復仇之路。

這一次的戰鬥中雖然也出現了一些小插曲,例如因為李廣利的盲目自信,導致校尉王申生被鬱成人擊敗斬殺,最後還是搜慄都尉上官桀摔兵攻破鬱成城,活捉了鬱成王這才算是把這事兒給了結了。

嗯,上官桀有一個兒子叫上官安,歷史上霍光的長女,也就是劉破奴現在的太子妃,會在數年之後嫁給上官安……

不管怎麼說,劉破奴並不認為自己會成為一個暴君。

當然也不會不允許反對的聲音出現,更不會因為百官不知內情而發聲去遷怒他們。

事情都發展到現在這副模樣了,劉破奴當然也懶的再去解釋什麼,更懶得再去吹噓新軍到底有多牛逼之類的。

他在這裡吹上一萬句,還不如新軍去前線打上一仗呢,只有勝利才更能給人帶來信心。

“國要養,民要休,但是這仗也要打,兩萬新軍一年能吃掉二十萬騎兵所需要的資源,倘若不能發揮出十萬以上騎兵所能帶來的效應,那大漢還要這新軍有何用?”劉破奴很是霸氣的回應道,除了這句話以外,再也沒有給出任何一個字的解釋。

但這句話裡面卻也包含了很多很多的意思。

朝會上的劉破奴講話不多,但意思卻全部說了出來,基本上是一句廢話也都沒有。

一上來就先給李廣利定了性,劉徹那邊會怎麼處理他管不著,反正在劉破奴這裡,李廣利是逃不掉一個戰敗的罪名的。

劉破奴當然不是不能接受戰敗,他還沒有對戰爭的勝利渴望到了失去理智的時候。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的?

戰爭互有勝敗那都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劉破奴痛恨的是李廣利明知道物資不夠,從西域諸國搞不來足夠的糧食的前提下,竟然選擇了最壞的應對方式。

說的好聽那叫對將士們的負責人,可說的不好聽點,那就是在畏戰。

劉破奴允許失敗,也允許死人,他甚至能夠接受全軍覆沒,但他卻接受不了毫無意義的死亡。

劉破奴在處理李廣利的這件事情上,不管最終的結果如何,起碼是將他的態度透漏了出去,所以接下來大漢所有的將領都要對李廣利表示感謝,是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幫他們試探出了劉破奴的底線在哪裡。

而劉破奴說出國要養,民要休,仗也要打這句話倒是讓不少人都表示一臉懵逼。

打仗和休養生息本就是衝突的兩個理念,他們又怎麼可能會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呢?

而劉破奴給出的答桉是,新軍可以做到這一點。

讓大漢對一隻十萬人規模的軍隊進行遠征支援,那麼毫無疑問的,整個大漢都會因此而進入一段時間的衰退期。

但若是兩萬人,這個影響就真不大了。

雖然新軍吃了不少的資源,可那些相比較而言都是可有可無的資源,無非就是讓大漢發展的速度降下來,可再怎麼降,他頂多也就是個停止進步而已,並不會進入倒退的節奏。

戰爭最需要的是人口,是糧食,所以供應兩萬人吃喝,跟供應十萬人吃喝那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劉破奴的理想是美好的,但是新的問題也隨之而來了……

“尚書令,你跟殿下走的比較近,多少也給我們透點底,新軍真的有那麼強嗎?”散朝之後,級別夠的官員開始將霍光給圍了起來,級別不夠的就在外圍靜靜的伸著耳朵仔細的聽著。

“新軍強不強老夫也不清楚,殿下很少跟老夫提及關於新軍的事情……”霍光搖了搖頭,不是他想裝逼,而是他真的對新軍不瞭解。

以前的霍光就很謹慎,現在成為了太子的老丈人,未來的國丈,霍光心中比誰都清楚,自己從此更得夾著尾巴做人了。

不然不管是劉徹還是劉破奴,分分鐘都能教他重新做人。

“哎……”聽聞霍光的回答,眾人不有失望的暗歎口氣。

沒想到這李廣利早不回來晚不回來,偏偏在皇帝離開的這麼個尷尬期回來了。

按照皇帝的行程,這趟出去會有半年到一年的時間,而現在剛剛過了四個月,也就是說現在皇帝可能剛剛返程,也可能越走越遠奔著一年的目標出發去了。

皇帝雖然好戰,他們平日裡也沒少明著暗著去阻攔,可好歹皇帝心裡面還是有點逼數的。

就算皇帝再怎麼搞,也不可能像劉破奴這樣只派兩萬還沒有成軍的新軍去遠征西域。

“不過嘛……”就在眾人失望傷神之餘,霍光忽然再次開口道。

眾人連忙再次打起精神看向了霍光,轉折手法大家都喜歡用,但是如果沒人管的話,他們現在特別想掐死霍光這個不要臉的傢伙。

“事情不能總往壞的方面去想,咱們也得往好的方面去想一想不是?新軍的戰鬥力如何尚且需要戰爭去檢驗,但是起碼現在的新軍也不是一無所用,如果新軍不可用,那他們的車輛也可以作為日後運輸物資的利器,原本需要數十人才能運送的物資數量,現在一輛車兩個人就搞定了,途中的損耗降低了差不多百倍了吧?”

“也就是說,只要這一趟新軍能證明卡車能用,哪怕他們全軍覆沒了對大漢來說都是大功一件,這再往後啊,大漢便是派出去二十萬,三十萬,哪怕五十萬軍隊也都不怕了,有了這玩意兒,咱們只需要一成的人來保障運輸就能滿足前線所需了!”

“再說了,新軍裝備的全是新玩意兒,聽說就連戰術都是最新研究出來的,這東西能不能用,好不好用,總得找個地方試一試不是?說不定還能給人帶來一些驚喜呢?”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李世民:逆子!你怎麼讓她懷孕了

一葉瓜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