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經得起劉破奴這麼造劉徹不知道,反正他只知道他剛才答應了把這事兒全權交給劉破奴去處理,他不做干涉,只要不破壞現在的局面就行。

於是,劉徹只能硬著頭皮,心在滴血的咬著牙在上面簽了字。

翌日清晨,劉破奴直接將這份劉徹簽了字的政策內容擺在了內閣會議的桉臺上,然後丟下了一句話,這條政策將配合貨幣改革一同執行,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利用人口激勵來推廣新的貨幣,這樣會讓朝廷省去大量推廣新幣的精力,只需要將精力放在觀察市場,打擊拒絕新幣的商販身上即可。

而這麼大範圍的新幣放出去,基本盤基本上已經夠了,剩下的慢慢會帶動起來的。

桑弘羊等人倒是想提上兩嘴,可以看皇帝碩大的簽名就在那裡掛著呢,然後就啥也沒說,直接透過了這條決議,然後將內容送去了中書省進行擬招。

並且將執行的時間定在了明年的正月首日,同時會在正月進行第一次發放獎勵,並且,對所有年齡未滿十五歲的幼童全部執行獎勵補發計劃,依舊是每人每年二十錢,直到十五歲為止。

如果剛好十五歲的話,那這輩子就只能領這個二十錢了,若是十歲,則可以領五年一百錢。

雖然看似很虧,但本意是為了激勵人口,加上推廣新幣。

如果放在以前,朝廷當然捨不得,但是現在……

說句放在外面會捱打的話,朝廷的錢已經多到工坊的倉庫都快堆不下了,國庫什麼的就更不用提了,早就放滿了,人想進去都得好好的找條路才行。

剩下的會議就簡單了許多,該安排的安排,該準備的準備,反正總結就是一句話,明年正月的時候,各地要有充足的物資來應對消費潮。

這是最最重要的,給百姓發的錢要讓他們能花出去,只有他們花出去了,朝廷預訂的期望才能夠達到,而且還得是朝廷預訂的目標價值。

至於新老貨幣交替的問題,這個倒也不用太著急。

官府設定的地點也是收舊幣的,但一枚銅錢只能當一枚小鐵幣來花,要麼就是拿著去換了。

反正舊幣全部作廢,也別指望著一枚舊銅幣能去換十枚大鐵幣了,在劉破奴的扒皮政策之下,那是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

……

中午,劉徹設宴宴請數百位大小諸侯,人數太多,在朝會上也站不下這麼多人。

所以只能是在宴會中說出這件事情,然後再找幾個代表去明天的朝會上,再然後整件事情就定了下來。

“兄長!”身為太子,這種場合當然少不了劉破奴的身影,而劉破奴來了之後,便立刻找到了劉據的身影。

“太子殿下使不得……”根深蒂固的階級思想還在限制著劉據的行為,對於劉破奴親自跑來,又以如此態度相對,始終讓劉據覺得很是不妥。

“什麼使不使得的?兄長永遠是我兄長,走到哪裡你也是我兄長,這是誰也改變不了的。”劉破奴毫不為意道,反正對於劉據,雖然也有恨鐵不成鋼的意思,但整體而言還是很敬重的,他或許不是個好太子,不是個好皇帝,但他絕對是個好兄長。

劉破奴也不想跟他去在其他的問題上糾纏的太多,於是連忙改變話題問道:“兄長你這次回來還沒去見母后吧?”

“未有,主要是這次人多,我來了就往東宮跑也不合適,而且接下來我能不能見到母后還要看父皇是怎麼安排的。”劉據態度很是誠懇的說著,雖然他也想,但這不是他想不想的問題,前年能特意招他回來跟母后在一起待了一個月他就已經很滿足了。

至於說這一次,劉據其實是沒指望能見到母后的,因為上一次已經說的很清楚了。

雖然丟了太子,可也丟掉了身上巨大的壓力,缺少了父母的管制,反倒是讓劉據輕鬆了不少。

再說了,皇帝早就給他開了後門了,自打他去了膠西的時候就知道會有這一天的到來了,而且他也的確在做準備了,雖然這一天來的有些早,但比起其他人來說,自己顯然是先機佔盡了的,所以也沒什麼好抱怨的。

“古有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但那樣的聖人也太過遙遠了,再說現在的情況也沒有那個時期那麼嚴峻,兄長這好不容易回來一趟,若是不去見一見母后的話,怕是會讓母后傷心的。”劉破奴擺出一副深明大義的姿態,繼續道:“父皇那邊你就不用管了,待會結束之後你跟著我走,我帶你去見母后,順便再給兄長開點小灶。”

劉據還想在矯情一下,結果皇帝來了。

所以也只能將到了嘴邊的話給吞了回去。

大小諸侯王們朝著劉徹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禮,然後便安安靜靜的坐了下來。

劉徹已經不是當初的劉徹了,現在的劉徹,將他們拿捏的死死的。

一道推恩令下來,瞬間化解了皇室與諸侯王的恩怨,而所有的恩怨都被轉移到了諸侯王的內部恩怨,一招就將他們搞的筋疲力竭。

短短十餘年間,諸侯王的勢力急劇縮水,如果說劉徹剛登基的時候還有諸侯王敢去跟劉徹叫板的話,那麼現在,劉徹就是放個屁,他們也得說是香的,不然倒黴的只能是自己,甚至都不需要劉徹去動手,周邊的諸侯王都會幫忙清理了。

劉徹落座之後,並沒有像以往那樣先跟大家含蓄兩句,畢竟這是他第三次主動將所有的諸侯王給召集過來。

第一次是先帝去世的時候,第二次則是竇太后去世的時候,而當時劉徹也沒心思,沒空去宴請他們,國葬結束之後便讓他們都回去了,再然後就是推恩令把他們折騰的不要不要的。

這次劉徹同樣沒那麼多好心情,叫這幫人來,就是為了親自宣佈。

答應也好,不答應也罷,回去之後就得立刻執行,否則就別怪朕去收拾你。

“這次叫你們過來呢,主要就是為了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朝廷打算推行新的貨幣制度,原先的貨幣全部作廢。一枚小銅幣價值一百枚小鐵幣,而一枚小鐵幣的購買力是現在一枚銅幣的購買力。”

“當然,作為皇親國戚,朕對你們也不能不念及一點親情,民間的錢,一枚銅幣就是換一枚小鐵幣,但是你們的錢,一枚銅幣朕給你們換一百枚小鐵錢!待會各自都把你們王府有多少錢寫下來再走,朕讓人帶著新錢去你們府上給兌換了。”

“這件事情從正月開始,所以回去以後你們也得悠著點,到時候誰若是拖了朕的後腿,那就別怪朕翻臉不認人!”劉徹當然不會不顧及這些皇親國戚的感受。

不管怎麼說,畢竟都是同出一脈,貨幣改革雖然對他們影響不大,但吃相不能太難看了。

劉徹當然也可以不讓他們佔這個便宜,但接下來的事情才是重中之重。

再說了,這些諸侯王帶著那麼多錢去新的封地又能幹什麼?

他不還是得花到朝廷這裡嘛?

嗯,別隻記得劉破奴是個小銀幣,劉徹陰損起來也不比劉破奴差多少。

而事情的發展並沒有出乎劉徹的意料,貨幣改革或許他們會有意見,但是讓他們手中的錢增值一百倍,那他們瞬間就沒有意見了,就算是有,也得變成沒有。

就是劉徹讓他們立刻報出來自己有多少錢有點難受,這讓他們少了不少擼羊毛的機會。

“第二件事,這天下的諸侯王太多了,雖然朕削弱了你們的實力,但總這麼下去也不是個事兒,對你們壓制的越狠,你們心中不滿的情緒就會越深,太子勸朕給你們一些權力,朕仔細的想了想,覺得好像是這麼回事兒。”

“正巧西域周邊敵人的實力都很一般,不說新軍,就是之前的軍隊去了那裡都能橫掃,一個國家還沒咱們一個縣的人口多,朕琢磨著與其放你們在封地整天胡思亂想,倒不如把你們安排去西域周圍給你們任意發揮,到時候有本事你就隨意向外擴張,國土歸朝廷,控制權歸你們。”

“除此之外,朕打算在你們周邊安置一些駐軍,以防止你們陰溝裡翻了船不知道該去哪求援。”

“當然,太子還勸朕給你們一些新式裝備,朕覺得大可不必,但太子卻說至少也給你們一些能夠自保的裝備,這樣也能減少駐軍出動的消耗,朕還是不太情願,但太子最終還是說服了朕。”

“不過這事兒你們也別想的太好了,裝備朕可以給你們,但是有兩個條件,第一個是每個人只能擁有五百人的裝備,第二個便是朝廷的裝備也不是白來的,你們百十個人若是每人送五百套,朝廷也支撐不起,所以你們得花錢去買,朕唯一能給你們的,就是以成本價賣給你們一些。”

“對了,去哪裡你們自己選,朕在殿中讓人制作了一做沙盤,你們自己去挑,帶多少人去,那就要看你們自己的本事了,如果想要朝廷出動軍隊幫你們打下那片地方的,朕也不問你們多要,只需要承擔軍隊從軍營出征的開支就可以了……”劉徹心中呵呵一笑,想白嫖?

門都沒有!

不僅別想白嫖,也別想佔朕的便宜,不僅佔不到朕的便宜,朕還得把你們給扒一層才行。

別的不說,你們這幫人不管帶著多少人走,朕都不會攔著你們。

也別說你們能帶著萬貫家財離開了,你特麼要是不砸鍋賣鐵請朕幫忙那就算朕輸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清弦殤

凡心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