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著巨人的肩膀,只要不是傻子和莽哥,稍稍的在有那麼一丟丟的頭腦,想要不成功其實也是很難的。

不管是古代人還是現代人,骨子裡存在的東西是永遠也不會改變的。

古人畢生的追求不過是吃穿住,到了現代人其實也是一樣的。

只不過是隨著生活條件的進步,追求的等級不一樣了,可本質上他還是吃穿住。

網路科技什麼的只不過是在滿足了基本的需求之後衍生出來的精神追求罷了,可換個角度去考慮,給他網路科技不給他吃穿住,你看他能活幾天?

而給他吃穿住又不給他網路科技,你看他能不能活到壽終正寢?

離開之後,劉破奴直接對著劉伯下了一道命令。

幾日後,宮中的一座空地上忽然被堆積了一些建築材料。

一天之內能不能建造一座房子?

答桉當然是能,但前提是需要不計人工成本。

宮中啥都缺,唯獨不缺人,劉破奴想要建房子,直接把輪休的禁衛拉過來百十號人。

這百十號人放下兵器拿起鐵鍬鋤頭便開始按照地上的石灰線開挖,普通的民房並不需要太深的地基,如果是一層民房的話,向下挖個三四十厘米就差不多了。

而在百十號人的同時施工下,不到一刻鐘的功夫,一座三間屋子的地基就被挖好了,接下來便是在工匠的指導下開始對地基進行精細的休整和夯實,而這一步所花費的時間要比挖地基的時間還長。

等到這一步完成,根本不需要等待,四十多個瓦匠直接鑽了進去,禁衛則化身小工,不斷的將磚頭和灰運送過去。

瓦匠則是按照要求開始一層層的將磚壘起來,速度太快建出來的房子可能不會太安全。

但是對於劉破奴來說,安不安全並不重要,反正這座房子他又沒打算讓住人,等建好之後過一段時間還是要拆掉的。

而到了百姓建房子的時候,他們也不可能會找這麼多人來幫忙,也更不可能會在一天之內就把房子建好。

所以實踐的時候是有足夠的時間來讓材料完成自身硬化流程的。

在一群人的緊趕慢趕之下,待到天色完全暗澹下來,還差一丟丟沒能完工,最終還是在舉著火把的情況下才勉強完工。

“你閒的沒事幹了?在宮裡面搞這麼個玩意兒幹啥?”看著面前那座普通又簡陋的房子,劉徹眉頭緊皺的看著劉破奴。

前幾天他就知道這件事情了,但沒想打劉破奴竟然在宮裡面建了這麼個丟面子的房子。

你好歹也是個太子,看在你這幾年都沒浪費的面子上,你就是把這座校場佔了建座宮殿朕都不說你啥,結果你就搞了個這?

啊呸,丟朕的人!

草……

“我乾的都是小事兒,你瞧不上也是很正常的,反正在你眼裡這根本就不算什麼……”聽著糟老頭子鄙視的話,劉破奴瞬間脾氣就上來了。

“嘿,還跟朕生氣上了?”劉徹忽然樂了,這麼久了,朕終於讓這小子破防了啊,真的太不容易了。

“劉伯,今天用了多少料?成本多少?”劉破奴懶的搭理劉徹,皇帝咋了?

現在我很不高興,所以就是要把你丟一邊晾著,你能咋滴我?

“磚頭用了一萬八千多塊將近一萬九千塊,按照成本來折算的話,磚頭方面大約用了一千錢左右,水泥和沙子還有石灰差不多一千五百錢,再算上其他雜七雜八的,估計最多兩千六百錢上下。”劉伯翻開記賬的小本本,迅速的算了下大致的價格。

“價格太高了,就算一個壯年一天能賺一錢,想建一座這樣的房子也得不吃不喝的幹上七八年的時間才行。”劉破奴搖了搖頭,繼續問道:“真實的成本價呢?”

劉伯計算的價格都是按照出廠價來算的,這裡面自然是包含了各種各樣的利潤的。

而這些建築材料方面的利潤有多高?

外人可能想象不到,但是作為現在的獨一份,掌握了獨家秘笈的劉破奴,在定價權方面還是有絕對話語權的。

當然,這玩意兒現在也就是個空價格而已,百姓用不起,朝廷還沒計劃用,工坊的規模也都不大,生產出來的也都只用於一些工坊的建設什麼的,之所以定價這麼高,那不還是為了走賬嘛。

價格不高一點,劉破奴還怎麼明目張膽的撈油水?

“不算運輸的話,三百錢差不多了……”劉伯輕聲道。

“???”劉徹!

啥玩意兒?

剛算出來的成本兩千六百錢,結果你跟我說實際上只有三百錢?

特麼的連個零頭都還不到呢?

你個黑了心的小兔崽子,到底貪汙了朕多少錢啊?

劉徹滿臉凝重的看著劉破奴,暗暗的想著要不要下令去把這小子的家給抄了呢?

之前他說一年就能把國庫給裝滿,朕看他說的還是太保守了,朕只需要把他家給抄一遍,幾天的時間就差不多能裝滿一座國庫了吧?

“運輸的成本不比建造的成本低,真要是算起來的話,只有價格翻倍才能夠勉強保本。”劉破奴直言道。

這年頭的運輸真的就是這麼貴,就算用拖拉機,也依舊貴。

承載力不行,建築材料又都是重貨,想要一車直接堆滿那是不可能的,拉不拉的動暫且不說,真敢那麼幹的話,恐怕要不了一個月車子就報廢了。

為了多拉那點東西就把車給搞報廢?

誰會那麼幹?

而造磚的成本又是多少?

就是一堆黏土粉碎過後再加水進行攪拌,然後放入模具中定型,拿走模具等其自然風乾,差不多了翻個面讓其立起來繼續晾曬,再往後就可以收走準備放入窯中去燒製了,這個過程大概需要兩天左右,算上忙前忙後的時間,地裡面的黏土變成磚,前後大約需要一週左右的時間。

燒磚最大的成本在人工和煤炭上面,而如果材料足夠的話,一個人一天至少能用模具造出來一千多塊磚坯,而一個人工又是多少錢?

劉破奴充分的發揮了資本家的品性,又發揚了一定人性化的風格,工錢按月結算,每產三千塊磚坯的工錢為一錢,只要每天賣力的幹,基本三天就能賺到一錢。

每月以九萬塊磚為界限,超過九萬塊的,每兩千塊加一錢的工錢。

當然,這只是字面上的成本,實際上的成本要遠比這個高的多,比如說沒個製坯工還配備了一個小工,主要負責幫其混合黏土材料,後期的翻坯等等,在前端還有挖土的,粉碎的,運輸的,後端還有搬運的,燒製的等等。

以三千塊磚為例,前後需要投入的人力大約在十二至十五人之間,即三千塊磚的人工成本在十二至十五錢之間,煤炭的成本就比較高了,從開採道運輸,每一項都要錢,整體算下來的話,燒製三千塊磚煤炭的成本大約在二十錢上下。

單算成本的話,一錢大約能造一百二十塊磚,這是正常的平均人工和材料成本。

如果在算上場地,利潤等雜七雜八的費用,基本上也就對半砍了,就算是走薄利多銷的模式,不帶運輸的話,最多也就只能賣到一錢七八十塊磚。

按照八十塊磚來算的話,建造這麼一座房子,單單只是磚的成本就需要用到二百四十錢左右,再算上其他的五百錢上下大概就能建造一座長約十五米,寬約四米,擁有三間連體房的屋子了。

但這個前提是所有的工坊都走薄利多銷的模式,而且還不帶運輸,真正算起來的話,恐怕得七百錢往上才能建起來。

而劉破奴又不是搞慈善的,這麼一個賺大錢的機會擺在面前,他能這麼輕易的讓它熘走嗎?

“建造這樣一座房子的材料,我打算以送上門,打包價格一千錢出售!”想了許久,劉破奴決定給出一個親民的價格。

“這是翻了幾倍?你黑心不黑心啊?”劉徹可不知道其中的一些隱形成本,只是聽到這個價格後便忍不住的埋汰道。

“成本不是你那麼算的,就算按照這個價格賣給他們,這中間涉及到了磚廠,水泥廠,沙場,石灰廠,以及運輸,這五個部分加起來,我最多也就賺了二百錢,其他的倒是好說,運輸這種重物對車輛的消耗是巨大的,維護成本也會成倍的往上漲,所以算下來我最多也就能淨賺個一百錢上下。”

然而劉破奴卻毫不為意,也沒打算明著說出來。

劉破奴更沒打算告訴劉徹,價格定的高除了要賺錢以外,就是他不想把東西搞的太廉價。

他總得給百姓一點壓力和期待不是?

如果一家人攢著勁兒去幹,一年的時間就能建一座三間屋子的房子,那麼請問,他們還會有壓力嗎?

能吃飽飯,能有磚瓦房住,能穿好衣裳,剩下的你猜他們該去幹啥了?

親民歸親民,但是羊毛和韭菜該割了也得割不是?

你以為你捨不得吃是為了他們好,殊不知時間長了不割他自己是會腐爛變質的……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從秦時來

木魚花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