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劉破奴算是徹底的體會到了劉徹的冷血無情。

劉破奴雖然心思夠壞,可他最多也就是打算找幾個聽話的諸侯王在外製造矛盾,以此在合適的時候給大漢製造一個出兵機會。

但是劉徹玩的就夠狠了,他就是要把那些諸侯王給榨乾,讓他們到了外面以後自身難保。

身邊的護衛跟著你連飯都吃不飽,你說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

最好的結果也無外乎就是護衛偷偷的逃跑,可逃兵他又能逃到哪裡?大漢是肯定不能回的,只能往周圍去跑。

而最壞的結果就是殺了諸侯王直接叛國投敵,這樣的話那就更不用說了。

做出出兵的決定並不需要去考慮百姓的感受,但是如果還想要未來的話,那就必須要考慮民意。

打該打的仗,不僅可以讓全國上下團結一心,還能更容易的捏合出自己的民族特性。

劉破奴是想營造出諸侯王在外被周邊長期欺負來獲得民間的憤怒,用這種羞辱來刺激他們的傲骨,從而支援出兵。

劉徹就簡單粗暴的多了,大漢的諸侯王被殺了,護衛叛國逃去了對面,朝廷若是連這都不肯出兵的話,那恐怕百姓就該聚集起來請求朝廷出兵鎮壓了。

畢竟有百十位諸侯王呢,這也意味著朝廷會有上百次的被動出兵機會,基本上是夠用的。

同時還能借機把那些不聽話的諸侯王給清理一下。

“高!你這招是真的高!”劉破奴十分佩服的朝著劉徹伸出了大拇指,不佩服不行:“你就不怕將來以後高祖他老人家追著你打?”

“追著朕打?他憑啥?這百十年來,諸侯王們給朝廷帶來的威脅難道還少嗎?朕這些年來打敗了匈奴,替高祖他老人家解決了畢生都沒能解決的難題,還將大漢的國土擴充了那麼多,高祖他老人家憑啥追著我打?要追也是追著那些不爭氣的諸侯王打,一個個的不知道幫著朝廷反倒天天想著作妖作亂!”劉徹呵呵一笑。

要說收拾諸侯王,高祖他老人家才是內行人啊。

大漢哪一個皇帝都沒高祖他老人家收拾諸侯王收拾的得心應手,也沒他收拾的那麼狠。

雖然高祖他老人家收拾的是那些異姓諸侯王,而自己收拾的是同姓諸侯王。

可同姓跟異姓又有什麼區別?

除了一個姓氏不一樣以外,真要是把做過的事情一件件擺出來的話,這幫同姓諸侯王可比異姓諸侯王做的過份多了。

“你最近不是總喜歡往皇后那裡鑽嗎?朕估摸著她這段時間的情緒會有些波動,正好皇后也願意聽你的勸,你去給朕好好勸一勸,朕不求她能對朕有多大的幫助,只要別給朕在關鍵時刻添亂就行了!”劉徹擺了擺手,說出一番讓劉破奴都覺得很意外的話。

在劉破奴的參與下,衛子夫最近幾年的情緒的確一直都很穩定,至於心裡面有多苦,那外人是不知道的,反正表面上衛子夫從沒有做過亂,一直都將後宮打理的井井有條。

劉徹知道這是為什麼,劉破奴也同樣知道這是為什麼。

但是劉徹主動讓劉徹去安撫衛子夫,這種事情還是開天闢地頭一遭。

不過劉破奴很快就想到了原因,這糟老頭子還真是的,說他狠心冷血吧,那是一點都沒冤枉他。

百十位諸侯王說坑就坑,而且還是往死裡坑,一點都不帶含湖的。

可說他冷血吧,這不是他自己也在關心著劉據呢嘛?

先是把劉據趕去皇后那裡,跟自己比比歪歪了一番之後,又讓自己去安撫皇后。

唯一的兒子都要被趕出國門了,他這個丈夫不去安撫,反倒讓自己這個不是兒子的兒子去安撫。

除了不斷的給劉據開後門,給他增加自保的能力,讓衛子夫能夠放心以外,他還能怎麼去安撫?

不得不說,也不得不承認,死要面子活受罪,萬一自己沒能理解他的意思,那豈不是就糟糕了?

……

當劉破奴來到東宮的時候,殿內的母子兩人正雙眼通紅坐在一起,衛子夫緊緊的拉著劉據的手不肯放開,身邊還放著一堆各種樣式的衣裳,這些都是這一年多來衛子夫親自為劉據縫製的。

她把對兒子的思念,也全都寄託在了這些衣裳上面。

看到這溫情的一幕,劉破奴是有些不太情願去打破的,但有些事情卻又由不得他。

“太子來啦……”聽到通報,衛子夫連忙擦了擦臉頰上的淚水,也就是剛剛,劉據這才跟她說了劉據會被改封到烏孫境內,除了他以外,所有的諸侯王都要離開大漢本土這件事情。

衛子夫當然知道這肯定是劉破奴的主意,但是身為皇后,衛子夫又不敢表現的太過份,也不能表現的太過份。

不管劉破奴打的是什麼主意,就憑這次朝廷把所有的諸侯王全部都改封出去這件事情,衛子夫就不能站出來表態說不支援。

政策也好,針對也罷,能讓皇帝寧願拉上所有諸侯王也要針對的人,那這輩子也算值了。

雖然這事兒放在自己身上顯的有些沉重。

“我本來是想讓兄長在長安多待幾天的,但看父皇的意思,是不想讓那些諸侯王覺得不公,除了今天,我好像也找不到更合適的時間了,所以才來打擾兄長與母后的見面時間。”劉破奴先是表明了劉據過幾天就要走的訊息,然後就靜靜的等待著回應。

“破奴,你別這樣說,我不在長安的這幾年你做的一切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你對兄長和母親的照顧,我一直都記在心中,也會永遠記在心中的。”劉據上前訴說道,不管如何,劉破奴沒有虧待他們母子二人,也沒有針對他們母子二人,甚至還屢屢為他們開後門。

“有些事情其實也不是我能做主的……”劉破奴故作糾結,而後嘆了口氣道:“算了,就說一說我能做主的事情吧!”

“朝廷接下來不僅要進行貨幣改革,與這套改革制度相輔相成的,還有人口激勵計劃,朝廷會透過發放大量的錢幣來鼓勵民間生育,這也是我之前為什麼阻止兄長不佔朝廷便宜的原因,如果真的按照兄長的意思去辦的話,恐怕接下來兄長除了身邊的下人和奴隸以外,一個百姓也帶不走,那樣到了烏孫是站不住腳的。”

“大的政策那是朝廷制定下來的,我改變不了,我會讓去膠西給兄長換錢的時候,給兄長送去一百枚大金幣,這些錢足夠兄長應付很長一段時間了。”

“另外到了烏孫之後,錢這東西可能用處就不大了,所以我建議兄長不要學著朝廷也給百姓發錢,到時候可以直接給他們發物資,發一切所需要的物資,雖然在烏孫購買物資價格會高一些,但總比拿著在那裡花不出去的錢要好很多。”

劉破奴的話讓衛子夫聽的有些摸不著頭腦,她知道朝廷在醞釀一系列改革的事情。

但是一百枚大金幣到底值多少錢,這個她還真不清楚。

不過以劉破奴出手大方的風格竟然只給一百枚,那就說明這大金幣還是很值錢的。

當然,衛子夫並沒有出聲打斷去詢問大金幣的價值,她知道劉破奴是不會只給錢的,畢竟他也說了,錢在那裡是沒用的東西。

“除此之外,我在烏孫還給兄長準備了一個擁有萬人戰力的烏孫部落,首領是前烏孫王的次子大祿,他對烏孫王將王位禪讓給其長孫軍須靡的行為很不滿意,於是帶著自己的部落獨立了出去,上次我去西域的時候,把這件事情給確定了下來。”

“大祿雖然暫時臣服了大漢,但畢竟他不是真正的漢人,該用的時候可以放開了用,但該有的防備也絕對不能少。”

“朝廷給諸侯王劃定的標準是五百護衛,我讓兵工坊那邊悄悄的再給兄長增加五百套,這一千人兄長就留在自己身邊當貼身護衛就行了,除此之外,我打算再從西域駐軍抽調三千人跟在兄長身邊,讓他們來負責兄長的外圍安全。”

“如此一來,兄長手中便掌握了四千新軍,這規模足以震懾烏孫周圍了,大祿也絕對不敢有什麼臆想,至於接下來的具體操作,那我就不太好建議了,畢竟事情不可能總是按照我預想的去發展,這中間總是會有一些偏差意外的。”

“總之,兄長在烏孫的安全問題不需要擔心,除了跟在身邊的三千人以外,在邊境上我還設定了一座萬人軍營,距離兄長也就三五百里的距離,一旦有什麼問題,最多七日就能支援到,憑藉著四千新軍,抗上一個月也不成問題。”

“兄長到了烏孫之後,應該多想一想該如何捏合漢人與大祿部落的融合問題,另外兄長可千萬不要再心軟了,收買人心並不是要把自己給搭進去,兄長在外的根基永遠還是漢人,所以漢人的重要性一定要放在首位,融合好了以後,兄長就該考慮一下如何去擴大領土了,朝廷這次放你們出去,有讓你們自生自滅的想法,但對於有能力的人來說,這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中游離

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