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網路小說作家的慣例,一本小說完結,總是要寫點感言之類的東西。

我算不上作家,也不知道該寫什麼,姑且談談武俠,隨便談談。

什麼是武俠?

武俠是一種文化。

放在文學作品上來說,是武俠小說。

武俠小說起源很早,姑且不談《史記·刺客列傳》、《史記·遊俠列傳》,不談《水滸》,也可以說說明清時期的眾多涉及武俠文化的小說。

《三俠五義》講的是眾俠士懲惡揚善、除暴安良,協助包公辦案的故事。《金玉緣》講的是十三妹踏入江湖,為父報仇的故事。《英雄大八義》講的是八位俠客闖蕩江湖、懲奸除惡的故事。

建國以後,梁羽生先生《*京華》開新派武俠之先河,創作一系列膾炙人口的作品,武俠小說開始流行起來。

金庸先生以其豐富的史學知識,深厚的閱歷,非凡的文筆,創作出部部經典作品。

古龍先生獨闢蹊徑,將詩歌、戲劇、推理等元素融合至武俠小說之中,並結合獨特的人生觀,把武俠小說引入經典文學的殿堂。

其間還有司馬翎、臥龍生、諸葛青雲等著名的武俠小說作家。

然大師輩出的時代已然過去,武俠迎來了一個寂寞的寒冬。

前段時間黃易先生逝世,更是令某唏噓不已。

這個曾經感動過無數人,影響過無數人的小說類別,正一步步老去。

古板、傳統、沒有想象力、撲街類別等等...成了武俠的代名詞,在快節奏的時代,彷彿武俠已成為過去。

但我看到的是鳳歌仍在出版《靈飛經》,椴公仍在連載《龍城》,時未寒在填《明將軍》系列的坑,王晴川《大唐辟邪司》去年還得了獎。身邊、網路各種身影還在武俠前赴後繼。

於是我心有所感,也寫了一部撲街的《覆滅江湖》。

這本書的大綱寫於15年年底,16年10月上傳,如今17年5月完結。雖然是撲街之作,質量我也不太滿意。但心底總歸有些欣慰,至少我完成了,我也為武俠盡了一絲綿薄之力。

小說寫出了我想要的情節,想要的感受,我為此感動過。但遺憾也未必沒有,至少我認為我沒有寫好結尾。

很想大談理想,大談武俠復興,但冷靜下來又覺得彷彿一切都是空的。

武俠終究還是要崛起的,現在已經看到了苗頭。等網路小說界的浮躁過去,等讀者的浮躁過去,等社會的浮躁過去,會有人再次注意到這個類別,體會到武俠的魅力。

而對我本身而言,創作武俠的熱情是永遠不會熄滅的。

武俠,不一定非要在古代。

只要有武,有俠,那就是武俠。

很多類別的小說,都可以寫出武俠精神。玄幻、仙俠、都市,甚至末日。

主角身懷能力,有俠義精神,那就是武俠。

古龍先生《絕不低頭》,便是現代世界的武俠。

所以,都市也有武俠。

所以,我的下一本書,可能是都市。

不算清醒,不算冷靜,不談邏輯,感受而已。

弄蛇者於17年5月6日凌晨(未完待續)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李華淳的新書

李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