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淮山脈,桃花峽谷內。

祁東李家在第一個世家被叛軍屠滅之際便覺大廈將傾,世家金身已破,未來少不了被人清算,再加上這些年他們家本來就一直在走下坡路,所以當代家主與眾族老協商一番後,十分果斷的決定,暫避一二,隱世不出,以待太平。

簡潔來講就是覺得天下要亂,他們這些世家也不安全了,先躲躲,找個深山老林藏一段時間,等天下太平了再出來,雖然這麼做難以在亂世中獲取什麼好處,但能儘可能保全家族成員性命。

只能說人各有志,族各有志。

做好決定的他們家,很快便帶著族人以及家生子下人奴僕,變賣所有土地家產,買上足夠十幾年使用的物資,一起搬到他們早年找到的一處隱蔽峽谷。

也就是桃花峽谷。

這名字是他們搬進去後取的。

隨後他們便過上了雖然有些孤獨寂寞,但至少安全的隱居生活,同時為了減少外出次數,洩露蹤跡,他們甚至讓下人在峽谷空曠之處墾荒耕種,少量養殖牲畜,儘可能保證食物的自給自足。

只要食物能自給自足,其他諸如鹽之類的調味品,買一批能用好幾年,布料之類光他們帶過來的庫存就夠他們用三五十年了,三五年不出去都沒問題。

即便出去,也只需要隔幾年買點鹽回來,正好順帶著打探一下外面情況。

因為外面的戰亂一直持續六十年。

所以他們愣是隱居了六十年。

並且直到第六十三年,派人出去買鹽才知道宣武帝成功一統天下,按理講這時候,他們其實就已經可以出去了。

畢竟一般來講,天下一統。

就意味著天下太平。

但出去買鹽,並順帶打聽情況的李家族人,打聽到的訊息是,雖然天下已經一統,可宣武帝此時卻與天下武道宗門徹底撕破臉,正派兵攻打各大宗門。

武道宗門則滅了宣武帝全族。

包括所有妻妾兒女。

打聽到這些訊息的李家族人私下一協商,都覺得雖然天下一統,但照目前打聽到的情報來看,好像再次分崩離析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況且反正這麼多年都忍下來了,再隱居幾年也無所謂。

所以就沒急著離開。

又五年後,他們再次派人出去買鹽並且順帶打聽訊息的時候,打聽到的訊息就是宣武帝駕崩,天女宮奪取最後的勝利果實,並且擁立了一位女帝,至於政策之類,他們沒打聽,光是天下出現一位女帝這件事,就已經相當震撼了。

這次他們依舊選擇繼續隱居。

因為他們覺得,女帝的存在實在是太過離譜,屬於自古未有之事,各大勢力不可能允許這個女帝長久存在,跟著宣武帝一起打天下的那些勢力,也應該不會允許天女宮就這麼摘桃子,所以他們理所當然覺得,接下來還會有大戰。

之後每隔三五年,他們都會派人去買鹽的同時打聽訊息,但每次打聽到的訊息都是女帝健在,並且頒佈某某政策法令後天下譁然,抗議爭端頗多之類。

無論是可能存在的危險,還是被一個女人統治,都讓李家沒那麼想出世。

所以他們家便繼續隱居了下去。

直到大雍新曆四十三年,上一任負責採買的李鴻去世,換了個年輕一輩子弟李榮出門採買,並且打聽訊息,李榮沒有像李鴻那樣,從固定渠道買鹽和打聽訊息,他對外面很好奇,再加上意外發現進城不需要戶籍,也不需要登記。

甚至連進城費都不用。

所以便想著進去逛逛,即便在城裡無法大批次買鹽,多看看也算開眼界。

這還是他從出生到如今。

二十年來第一次離開桃花峽谷。

好奇些很正常。

而結果就是,李榮在逛街過程中發現,外面好像跟長輩說的完全不一樣。

最簡單直白的一點不同就是。

鹽並不像他們所說的那樣,需要拿著戶籍,或者身份證明限量購買,在價格十分昂貴的同時,質量還相當之差。

會摻泥土,甚至於沙石。

現實是,至少李榮發現的現實情況是,鹽糖等調味品,甚至於就連胡椒之類的昂貴香料,不僅什麼身份證明材料都不用隨便買,價格方面還特別便宜。

雪鹽兩文一斤,冰糖十文一斤。

胡椒也不過一兩銀子半斤,跟長輩們傳說中的價比黃金根本不是一回事。

而李鴻買的鹽一直是三百文一斤。

還說是同為世家的友情價。

這時李榮顯然不會傻到,再去找原來的那個固定渠道,買三百文一斤的高價鹽,他是直接在調味品鋪子裡買了上千斤鹽,幾百斤糖,以及其他各種調味料。

至於打聽訊息,他也沒去找原本的固定渠道,因為他在調味品鋪子掌櫃那邊看到報紙,問了一嘴,然後就特地去最近的報刊亭,把那家報刊亭裡所有能找到的舊報紙,全部都打包買了回去。

他家一直有堅持練武,所以這些東西雖然重量不輕,加起來有將近三千斤重,但李榮還是在商家幫忙將東西運到城外後,把那些東西全部搬上出來時自帶的大型推車上,一個人硬推了回去。

並且一回去就趕忙向他爺爺,也就是李家的現任家主,說了這些個情況。

在檢視完物資的品質後。

李榮的爺爺李章德,也是滿腦袋疑惑,嘴裡還嘀咕著怎麼會這樣,有史記載以來就沒聽說過鹽能賣這麼便宜,而且質量還這麼好,其他東西的價格也便宜的嚇人,便宜的讓他有種,他們家是不是已經當了好幾十年冤大頭的感覺。

等他又看了幾張報紙後,更是直接把李榮攆出去,一個人待在屋裡,就著糕點濃茶,愣是看了兩天一夜的報紙。

然後紅著眼,召集族人開會。

會議一開始他就讓自己孫子李榮詳細交代了一下,出去的所見所聞,著重介紹新買來的那些物資品質以及價格。

然後話還沒說完,李鴻兒子李全邑便趕忙站起來,滿臉不可置信的吼道:

“這不可能,你是什麼意思?

你的意思是說我爹貪汙了購買那些物資的款項,真是可笑,就算你要誣陷我爹,也找個靠譜的理由,你就是說這些鹽賣二百五十文,甚至兩百文一斤。

可能都有人相信。

但你說這些鹽賣兩文錢一斤,是把我們當傻子糊弄嗎,這怎麼可能,別說是鹽,就是糙米兩文一斤你也買不到。

族長,你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稍安勿躁,我也沒說你爹貪汙了款項,鹽百年前買的時候就是三百文一斤,過程有時候還會漲,而且如果對你爹不信任,也不可能讓他採買五十年。

但李榮這小子此次買回來的鹽。

確實是兩文錢一斤。

區別在於,他不是透過原本固定渠道購買的,而是一個人貿然進城,在城裡那個叫什麼糧油百貨商鋪裡面買的。

不使用者籍,價格便宜,對了,購買的時候還不限量,只要有貨,隨便買。

可見問題不是在於你爹,而是在於我們原本依賴的那個固定渠道,他們純粹在欺負我們不知道外面的時事變遷。

不知道外面的物價變化。

如今的新朝,應該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甚至於超出我們想象的變化.”

李章德趕忙站起來,一邊示意李全邑別急,一邊順帶解釋前因後果,說完還拿出糧油百貨商鋪出具的收據等一系列證據,表明他和他孫子並沒有說謊。

然後在場族老們便都沒話說了。

並且一個個面面相覷。

許久後才開始議論紛紛。

“這太離譜了,鹽的價格怎麼能便宜到這種程度呢,這個價格,別說朝廷鹽稅了,怕是連成本都收不回來啊!”

“不限量購買,沒人囤積居奇?”

“是不是鹽的產量很高,或者有了什麼新的製鹽方法,發現了產量很恐怖的鹽礦,又或者純粹在做虧本買賣?”

“不可能,誰這麼傻,就算朝廷真這麼傻,鹽這麼便宜,也虧不起啊!”

“有沒有可能如今外面的新朝,建立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過去的盛世無非就是糧價較低,百姓日子能過得下去。

可這種連鹽價都能降低到跟糧價一個程度,甚至比糧價還便宜的盛世,我簡直都不敢想象國力會有多麼鼎盛!”

“真能誕生出這樣的盛世嗎?”

“何等明君,莫不是堯舜再世.”

“可上次不還說先前那個飛燕女帝退位了,新上任的還是女帝嗎,好像是什麼天女學院第一批畢業生中的優秀學生,從小吏做起,一步步升上來的.”

“這不就是堯舜禪讓!”

“但為什麼都是女帝呢?難不成現在整個天下,還在天女宮的控制下?”

“我們是不是太過保守了,要不還是派人出去多瞭解瞭解情況吧,再這樣下去的話,感覺真的要與時代脫節.”

眼看在場一眾族老的討論,就沒停止跡象,已經熬了兩天一夜,很困的李章德實在忍不了,趕忙拍了拍桌子道:

“夠了,都給我靜一靜。

李榮這小子從外面帶了不少報紙回來,那些報紙不但價格便宜,上面還有很多朝政大事,各地新聞,東西全都在這呢,你們先看一看,我回去補個覺。

等我醒了再找你們開會.”

因為確實熬不住了,再加上考慮到這些人看報紙也需要一定時間,所以李章德在撂下這麼一番話,並且吩咐完李榮幫忙分發報紙後,便趕忙補覺去了。

接下來便是一群啥也不懂的老頭。

開始看報。

有的還算安靜,最多看到某些內容的時候一臉糾結,或眼睛瞪的賊大,但也有不安靜的一驚一乍,甚至喋喋不休嘀咕著怎能如此大逆不道,禮樂崩壞。

外面的社會,也是經歷了三十幾年潛移默化,過程甚至還發生過一些動盪衝突,才勉強讓大多數人接受適應如今這些變化。

而桃花峽谷裡這些避世不出近百年的老古董們,突然接受這麼翻天覆地的時事風俗變遷衝擊,思想三觀乃至於整個腦子有些亂,可謂相當正常。

四個時辰後,天色已晚。

李章德補完覺,便與還沒看完報紙的那些族老們開始秉燭夜談,雖然有少數人比較頑固,不願意接受新時代新變化,甚至於都不願意接觸,想要繼續避世不出,但更多的人還是覺得,他們已經與時代脫節,再不設法接觸並追趕。

未來恐怕會與外界更加格格不入。

而李榮的一番話,則是徹底堅定了他們必須出世的決心,他是這麼說的:

“爺爺,各位長輩,我有話要說.”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注意到,報紙裡面提到了很多有關於學院的事,包括天女宮,現在都不叫天女宮了,而是叫天女學院,甚至於現在的這位長凰女帝就是天女學院畢業生,另外好像還有不少丞相大官,也是天女學院的畢業生。

或者其他學院的畢業生。

可想而知,這些學院的地位應該與過去的太學相媲美,甚至還要更厲害。

畢竟太學可培養不出皇帝。

另外我在報紙的招聘板塊,以及衙門公告板塊也有看到有關於學院畢業生或者文憑類的要求,好像但凡有點社會地位的職位,或想當官,都需要文憑。

就是說需要進那些學院學習。

然後獲得畢業證書和文憑。

所以我有一個猜測,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在家自學的四書五經,或者說過去世家所認可的那些能力,新朝都不認?

這麼一來的話,我們自以為有用的世家底蘊,可能已經根本沒有用處了。

如果我們再不趕緊與外界接觸並且學習,未來只會越來越滯後於時代,現在我們手裡還剩些金銀和底蘊,依舊有資格脫產進入那些學院學習,可一旦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再出世,恐怕就難了。

爺爺,族老們,你們覺得呢?”

在過去,世家即便隱世不出,學習上也不會太懈怠,所以出世後根本不用擔心賺不到錢,想當官也很容易當上。

畢竟讀書人、文化人少嘛。

有底蘊的文化人更少。

再加上天下剛剛一統,人口等各方面損失都很大,人才缺口同樣很大,所以世家根本不用擔心沒官當,沒權利。

要是給的官太小,地位太低。

人家還不樂意呢!

但現在情況明顯變了,社會世道也變了,光透過這些報紙就能看出,外面已經不是他們世家的天下了,學院派才是主流,他們要是再不抓緊時間接觸社會,迎合主流,恐怕用不了多久就得淪為寒門,甚至於更悽慘也不是沒可能。

最後的結果相當顯然,那就是必須得出世,不能再躲著了,但畢竟他們現在對外界確實陌生,所以並沒有選擇全族一窩蜂離開,而是先派了幾個年輕人出去,登記落戶的同時收集更多資訊。

如此又過了半個月。

出去落戶,並收集完情報的李榮等人再次回來,開始訴說外界具體情況:

“爺爺,族老們,外面的變化確實相當大,我從頭開始跟你們說吧,就先從皇帝開始,現在皇帝不再是父子相承了,而是有一套十分完整的晉升渠道。

理論來講,所有官員都有資格當皇帝,如果某個官員很有能力,那他就可以一直不斷的升官,直到成為內閣十三位閣老之一,接下來便是每十年一度的皇帝推舉,十三位閣老當中的某一位獲得大多數閣老和官員的支援,就可以當皇帝,十年一任,只能繼任一次,也就是說一個閣老最多隻能當二十年皇帝。

二十年後必須退休下臺。

同時三代以內血親以及三代以內的姻親,全都不允許競選下一任的皇帝。

雖然選拔依舊相當嚴苛,但理論來講,確實是所有官員都有資格當皇帝。

真正意義上的禪讓。

比上古堯舜還要完美的禪讓。

還有就是現在世家好像已經基本都被覆滅了,所以想要當官,不再像先前那樣由世家門閥推薦,舉孝廉之類,另外官吏之間的隔閡也取消了,官吏間可以互相轉換,小吏做好了能晉升當官。

官做差了也會變成吏。

不過不論官吏,都必須要有十二年學院教育文憑,還要參加考試,考試的內容很多,競爭不同的官吏職位需要考不同的內容,同時必須得從基層做起。

沒人能直接當縣令。

至於四書五經,現在都已經不是必學的內容了,只有一部分被選入了語文課本當中,剩下的都是選修課,可以學也可以不學,考試的時候基本考不到。

所以如果我們想當官的話,過去學的那些內容大部分都沒什麼用,必須得進學院學十二年,然後透過考試才行。

很困難,比過去困難很多。

除了我們沒有這方面的底蘊外,最重要的是,二十幾年前,天女學院就開始全面推進十二年義務教育,老一輩不太好說,但年輕一代沒念書的人很少。

競爭相當激烈。

一個小吏能有上百人報名考試。

我們這時候出世,其實已經比絕大多數家族,甚至比絕大多數平民百姓都落後了,唉,我們這代怕是沒希望了。

只能寄希望於下一代.”

“除此之外,變化還有很多,比如說婚嫁的風俗變了,朝廷規定三代以內血親,不論是表親還是堂親,統統不許結婚,違法立刻離婚,雙方父母坐牢。

執行期以律法推出日為準。

這是二十七年前頒佈的。

另外婚姻年齡也有限制,男女都需要年滿二十週歲,同時必須去縣衙相關部門登記領取結婚證書,保留副本才算得到朝廷認可,同時受朝廷律法保護。

具體的條條款款還挺多,反正大體意思就是男女都可以提出和離,孩子優先歸母親所有,除非母親不要,同時父親需要付撫養費,直到孩子成年等等。

而且朝廷只認可一夫一妻。

妾好像不合法了。

青樓也不合法,教司坊三十幾年前就取締了,奴隸家生子也取締了,人口買賣同樣不合法,原本的賣身契通通改成二十年僱傭制,僕人的孩子全部都是自由人,打殺他們,與殺人同罪等等。

哎呀,條條款款實在是太多了。

反正以前能幹的很多事情現在都不能幹了,都是犯罪,輕則坐牢,重則可能就要斬首。

我把本朝所有律法書籍全都買回來了,咱們在正式出世之前,最好還是仔細看一看,可別莫名其妙就觸犯了新朝法律,然後因此而丟了性命。

現在外面講究以法治國,就算是當朝皇帝犯法了,也與庶民同罪,現任長凰女帝的親弟弟犯法,她父親和母親都來求情也沒有用,還是被斬首示眾了。

不過據說長凰女帝有特赦的想法。

只是被國師拒絕。

隨後還加了一個新規定,就是如果皇帝想要違背法律做事,內閣閣老可以彈劾,一旦十三個內閣閣老全部參與彈劾的話,皇帝也得下臺,立刻下臺.”

“所以我帶回來的那些律法書,你們一定要仔細看,千萬不能犯法,要真的犯法了的話,沒人能救得了我們.”

接下來,李榮又絮絮叨叨的說了很多自己從外面聽到的,瞭解到的資訊。

而在場人等雖然又震驚,又皺眉。

同時還覺得有些離譜,難以接受。

但他們顯然不可能永遠待在桃花峽谷裡不出去,努力適應外面的新秩序是必須要做的事,所以最後他們也只能刻苦閱讀記憶李榮帶回來的那些律法書。

並在透過基礎考核之後。

才敢正式出世,前往附近府衙進行全族人口登記,同時把他們家生子的賣身契通通改成僱傭合同,積極配合,一切都按現在的朝廷要求來,相當識趣。

類似的世家分支,隱世宗門,或者單純的隱藏人口,數量其實並不少,有的如李家這麼識趣,自然是順理成章的迅速融合進了新時代,新社會當中,而不識趣,還以為是過去舊社會的那些。

當然也只能被掃進垃圾堆裡。

或審或叛,或抓或殺。

時代洪流滾滾而來,又豈是那些亂世中避世自保的家族或勢力所能抗衡。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快穿之宿主太沙雕

每天長高一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