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滿堂改良玉米的時候,紅薯已經從上流圈慢慢滲透到平民階層。

紅薯的價格也從一開始的五十文慢慢跌到四十文、三十文、二十文最後是現在的一文。

紅薯是個好東西,收上來放進地窖裡存著,可以吃一個冬天。

要是吃夠了,還可以做成粉條,炒著吃、煮著吃都能果腹。很快便養活千千萬萬的百姓。

林滿堂翻閱歷年人口登記表,發現這一年,新生兒就多了兩百萬。

女嬰的數目也比去年多了七成。

林滿堂特地將這好訊息告訴皇上。

皇上果然很高興,“現在百姓吃飽了飯,但國庫依舊沒有填滿。林愛卿可有法子?”

林滿堂臉上的笑容都裂了。這個皇帝上輩子估計是個窮鬼,每回見到他,總要讓他想法子往國庫撈錢。

現在百姓都吃飽飯了,國庫也有一千多萬兩,年年都有盈餘三百多萬兩,他怎麼還要撈錢?

皇上似是沒注意到他的異樣,自顧自說道,“尉遲大人臨走的時候,一再握住朕的手,讓朕要改革稅法。林愛卿可有想法?”

林滿堂心一跳,尉遲恭說的改良稅法不就是他說的嗎?

改革稅法得有個領頭人,他現在雖也是個大官,但是上頭還有三個內閣壓著,他哪裡能作主?

林滿堂轉了轉眼珠子,拱拱手笑道,“皇上想改良稅法自然是好事。三位內閣輔臣都是皇上的好幫手。肯定能為您分憂。”

皇上面露古怪,曾幾何時那個赤膽忠心的林愛卿居然也會推諉了。

“內閣自有內閣的用處。林愛卿自有林愛卿的好處。比起稅務,內閣也比不上你。你切勿妄自菲薄。”

林滿堂搖頭,“非是臣謙虛。而是改革稅法事關重大,臣人微言輕,上頭有三符合大山壓著,他們權利比臣大,臣想在他們頭上動土。這無異於找死。皇上請看在臣老老實實辦差的份上,就饒臣一命吧。”

皇上摸摸下巴,語出驚人,“你的意思是升你入內閣?”

林滿堂滿臉震驚,還沒來得及反駁,卻聽皇上道,“朕差點忘了,內閣首輔重病不起,太醫診脈,最遲今年六月就會撒手人寰。現在朕給你時間,趁這段時間好好考慮如何改革稅法。”

林滿堂猛然抬頭,“徐閣老病重了?”

皇上嘆了口氣,“他今年也七十八了,朕也心痛,前幾日剛去看過他。”

林滿堂與徐閣老的關係並不睦。有些人天生就不是一個陣營的。

徐閣老世家出身,他先是考慮自己家族,才會考慮良國。

林滿堂雖也考慮小家,但不會把家族榮耀放在第一位。

兩者同殿為朝十幾載,也只是點頭之交。再多的交集也沒有了。

也不知是不是徐閣老太過愛重的緣故,徐家就沒有幾個出息的子孫,現在最有出息的晚輩也才從五品。

這些年卡在五品位子上不來的官員多如牛毛,許是因為如此,徐閣老才會撐著老邁之體,遲遲不肯致仕。

“臣會去看望他的。”

皇上微微有些驚訝,卻也不在意,“去吧。”

林滿堂剛要告退,卻聽皇上補充,“別忘了改革稅法。不要薅百姓的羊毛,逼他們造反。要從有錢人身上收錢。”

別看現在有紅薯,百姓能吃飽飯了。可三百年過去,許多百姓手裡的良田一再縮水。要是再加重賦稅,無疑是雪上加霜。

他要錢,但也要穩。所以就只能從富人身上撈錢。

但是賦役改革是一個十分棘手的事情,一旦過多觸犯權宦土豪的利益,必定會引起他們強烈的反對。

林滿堂點頭應是。

從皇宮出來,林滿堂就去了徐閣老家。

病來如山倒,只是幾日不上朝的徐閣老好似老了十幾歲,原本半白半黑的的陰陽髮絲現在全部成了華髮。

往日的精神氣也好似被精怪抽光,只剩個骨架子癱在床上,他眼睛閉著,要不是有微弱的呼吸傳來,林滿堂都要以為他已經登上極樂世界去了。

“老爺?老爺?”

徐閣老緩緩睜開眼,是自己的老妻在邊上,“林尚書來看你了。”

林滿堂上前施禮,“屬下前來看望徐閣老。您還好嗎?”

徐老夫人示意兩個兒子將徐閣老架起來。

徐閣老還沒坐起來,就是一連串急促的咳嗽,好似喉嚨被什麼東西堵了一樣,恨不得咳個天翻地覆。

他兒子給他拍背,過了好一陣兒,他才舒服。

徐閣老示意無關人等退下,又示意林滿堂坐下。

林滿堂便將帶來的禮物交給徐老夫人,自己坐到邊上。

徐閣老細細打量他,眼睛儘量睜到最大,“林尚書,我有一句話問你,看在老朽即將入土的份上,你能否實言相告?”

似乎知道自己即將去了,他也不再高高在上,反而用了最平常的自稱。

林滿堂坦坦蕩蕩道,“您問。若是能回答,我必知無不言。”

徐閣老緩了好一會兒,“皇上是否要對世家動手了?”

他們徐家也是世家,但他一直謹慎小心,並不敢惹人眼。

可他即將要死了,家族沒了支撐,樹倒猢猻散,他不知道徐家還能走多遠?

林滿堂一陣錯愕,卻坦坦蕩蕩搖頭,“皇上要對付的從來不是個人恩怨。”

徐閣老搖頭,“你在哄我。皇上一直想對世家對手。自他登基以來,幾百年的世家幾乎被他殺光了。我們徐家也要敗了。”

林滿堂沒有回答這個問題。皇上的心思,他其實也猜不透。

要是抓貪官,皇上每年都殺幾個。但是他似乎有意殺那些家底厚的。

以前林滿堂以為皇上是因為缺錢,可聽徐閣老這翻話,似乎還有另一重意思。

“我還記得當初林愛卿參加殿試時答的卷子。”

林滿堂自己都忘了,題目是什麼?

“皇上考的是‘為何沒有一個王朝撐過三百年’?”

林滿堂想起來了,他當時答了很多,幾乎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

“我當時也看過你的卷子。有理有據。”徐閣老似是在回憶,“尤其是你最後一句‘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我還記得皇上看到後驚為天人,當即就點了你為狀元。”

林滿堂面露羞恥,他其實引用的是後世很流行的一句話。這話根本不是他說的。

“那時候我想得不夠多,只以為皇上是在問策,其實皇上想問的是‘如何將一個三百年的世家擊垮?’”

林滿堂錯愕,“不能吧?”

王朝和世家其實並不相關。世家畢竟只是一個小家族,想要屹立不倒,只要子孫正幹就行。可王朝卻不能光靠皇上。

徐閣老嘆了口氣,“可皇上後來的所作所為無不驗證了我的猜想。”他面露悲悽,“我徐家也要因我而敗。”

林滿堂對徐閣老其實不討厭,至少這人刨除自家利益,於國還是有功的,他思忖再三道,“至少你們徐家保全了。而且識時務為俊傑。如果徐家一直想的是與皇權爭力,最後只會一敗塗地。我看令郎做事一板一眼,不會變通,如果想升官,何不調他到地方以求安穩。”

他不是很理解,明明徐閣老知道皇上如此反感世家,為何還要提拔兒子。這不是往槍1口上撞嗎?

難道富貴榮華就這麼迷人眼?讓他寧願冒著全族被滅的風險也要當官。

徐閣老沒有回答,反問他,“若是將來我兒真能踏踏實實當官,林尚書能否看在我的面上幫他一把?”

徐家三百年基業,要是他兒子不能為官,家產遲早保不住。

他不知道自己死後,徐家那些親戚朋友能不能幫徐家。所以只能厚著臉皮求一求林滿堂。希望看在多年同殿為官的份上,伸手拉一把。

林滿堂嘆了口氣,“只要他真的能做個好官。我自會為皇上推薦。”

徐閣老道了聲謝,林滿堂不再打擾他,告辭離開了。

又過了幾日,徐閣老撒手人寰。徐閣老的兒子和孫子為長輩丁憂,扶靈歸鄉。

林滿堂得知後,親自去城郊相送。

徐閣老曾經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死後當真驗證一句話:世態炎涼。前來送行的人寥寥無幾。

怪不得徐閣老死守在位子上不肯挪窩,恐怕也早料到這一天了吧?

林滿堂的到達無疑給了覬覦徐家寵大家產的宵小之徒一個訊號。徐家並不是沒有人撐腰,想要擊垮徐家,還要掂量掂量林尚書的威力。

徐閣老的兒子一再給林滿堂鞠躬,多謝他前來送家父。

林滿堂表達一下關懷,親自看著他們離去。

這個屹立三百年的世家因為後繼無人,正在慢慢走向衰落。

就算皇上不動它,但徐家能不能東山再起猶未可知。

這一瞬間林滿堂想了很多,他甚至按照古人的思維聯想到林家。他在世時,自然無人可以撼動,一旦他走了,林家下一代無人為官,能否守住自己的家財?

**

徐閣老去世,他空出來的首輔位置便成了一塊香餑餑。

一連好日小朝會上,大臣們都在推薦由誰來擔任新任首輔。

底下朝臣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看法。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皇上聽後,也不表態。

回了御書房,他便看到一堆推薦摺子。

摺子裡自然也有推薦林滿堂入內閣的官員。也有讓次輔升首輔,再由尚書接替次輔。只是這尚書有的是禮部尚書,有的是工部尚書,也有吏部尚書。

又過了幾日,皇上召見林滿堂,“你的改革稅法寫好了嗎?”

林滿堂這些日子翻閱資料,又一再問女兒,史書上如何寫的?

女兒只聽過張居正的“一條鞭法”,其餘就完全抓瞎了。

林滿堂也只能自給自足,專門針對“隱田”,“隱戶”來對症下藥。

他寫的改革稅法採用“攤丁入畝”的辦法。

攤丁入畝的做法就是將丁銀攤入田賦徵收,廢除以前的“人頭稅”,這樣無地的農民和其他勞動者就沒了丁役負擔。但是土地多的地主,他們的賦稅加重了。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或緩和了土地兼併。

簡單來說,就是人均三畝的百姓,他們比以前少交了。人均五畝的百姓,稅法跟以前一樣。人均七畝的百姓,稅比以前多交了一點。也就是說人均田產越多,交的稅也就越高。

當然這個辦法其實治標不治本。根治的方法其實是讓土地國有化。但以現在的國情,根本不可能。

“如果用這個辦法,隱戶可以緩解。”皇上還有些遲疑,“那隱田呢?”

“想要解決隱田,只改革稅法是不行的。需要改革官制。將丈量土地和辦田契的官員不再由書吏擔任,改由朝廷指派,並升它為八品官,歸為戶部之下。”

之所以會有隱田之事發生,就是因為丈量土地的書吏沒了晉升道路,就開始大肆斂財。

如果書吏改由朝廷指派,再由考課官對其考核,表現好的予以升遷,哪怕為了前程,他們也不敢貪得太過。

皇上思忖再三,若是書吏貪1汙1受賄,他這邊也可以直接剔除。這倒是個好法子。

“行,就依你。”

又過幾日,皇上升林滿堂為內閣首輔。

他上任不到三天,就提出改革稅法。

此稅法一出,幾乎全朝堂官員都在反對。

他提出的稅法對百姓而言是福音,對擁有許多田地的官員無疑是一件晴天霹靂的大事。

本來十幾年前,他們就削減了免稅田,要交很多稅。

現在又要改革稅法。採用攤丁入畝,他們人少地多,那多出來的地沒有人頭可攤,就得多交一成稅。這不是逼人嘛。

官員們反對的摺子像雪花似地往上報。

皇上鼎力支援林滿堂,不僅不看,他直接將新稅法交由林滿堂來辦。

林滿堂雷厲風行,親自指派信任的下屬到地方清丈田畝。

他以省為單位,每個縣都派一個基層官員前去擔任書吏,負責清丈土地,他們都是戶部專門培訓的官員。清丈田畝是基本工。

耗時五個月,終於在秋收之前,將全部田畝清丈完畢。

他按照每個縣登記來的良田數目算出賦稅,然後發給地方縣官。

三百年間,隱田隱戶已經形成一條成熟的產業鏈。

地方官員看到這龐大資料,再看看往年收上來的賦稅,恨不得一頭碰死。

皇上為了鼓勵“新稅法”執行,全國下旨,只要地方官員連續三年將稅收上來就可以官升一級。

在地方窩窩囊囊十幾年,哪個官員不想高升。有此激勵,還真有不少官員按照新稅法將稅原原本本收了上來。

皇上也如之前所言,當他們連續三年收上稅,就官升一級。

當然更多的是官員們並不配合,寫摺子向皇上訴說難處。

有些官員是與當地豪強狼狽為奸,根本沒辦法動用強制手段。

當然也有些官員並不全是推諉。因為不少土豪聯合山匪暴亂,給縣城造成不少損失。

皇上派蕭定安去平亂剿匪。一旦有豪強勾結土匪,立刻抄家問斬。

那些沒有如期收上稅的地方官員,皇上給了三次機會之後,直接將其免官貶為庶民。

為了有官員接任,皇上還特地開了恩科,又錄用一大批進士隨時替補。

地方官員看到皇上的決心,也不再與豪強勾結,規規矩矩將稅收了上來。

新稅法在林滿堂雷厲風行和皇上頂力支援下,漸漸在全國鋪開。

因為這一場改革,百姓人口直接多了兩千萬。而賦稅也從一千五百萬攀升到六千五百萬。直接翻了五倍。

靈異小說相關閱讀More+

在驚悚遊戲裡角色扮演

梓木鯉

帶刺紅玫瑰偽裝小白花在副本亂殺

棲苻

打工人發瘋文學

一坨貓T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