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這個這麼有能耐,並且與石榴神關係相當密切的女娃,徒明輝說不心動是不可能的,但他自己的年齡顯然不合適,幾個兒子當中倒是有適齡的。

可他又擔心隨便選一個賜婚。

別回頭再引起奪嫡之爭。

所以一時間他並沒有想好,該怎麼給黛玉賜婚,才能最大限度獲得好處。

這才表示想要替黛玉相看一二。

有那麼點提前下定的意味。

“陛下,玉兒的婚事便是我和妻子如今都不好過問,雖說兒女婚事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帝王之命應該尚在父母之命之前。

但石榴娘娘也算是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為母,娘娘她似乎是另有打算,所以我們準備回頭讓黛玉聽石榴娘娘的。

甚至於未來會不會結婚。

都是不太確定的事情……”

林如海的這番話,其實就相當於十分委婉的拒絕了,石榴娘娘只是幌子。

不過他們有讓黛玉請示過曲潔。

得到允許才敢這麼說的。

聽到這,徒明輝的臉色明顯有些不太好,但他也清楚,強行逼迫一個神靈的弟子下嫁,無疑十分不妥,石榴娘娘又功績頗大,也是當世唯一顯靈神靈。

所以思慮再三後,他也只能放棄:

“罷了,既然石榴娘娘那邊自有想法的話,那朕就不干預了,不過未來你女兒若是真的有了訂婚物件之類,可要告訴朕,到時候朕出份添妝禮,或者回頭由朕來賜婚祝福,那也是可以的。”

既然沒辦法把黛玉變成自己兒媳,那也只能換個方法了,好歹沾點邊嘛。

“那臣便提前謝過陛下了!”

林如海也是繼續笑著回道。

然後兩人又有那麼一點不尷不尬的聊了幾句,徒明輝便讓林如海退下,並且轉頭看向戴荃:“他的話幾分真啊?”

“陛下,臣覺得八九不離十!”

戴荃心裡早有答案,所以直言道。

“八九不離十……

唉,可惜了,難得碰到個仙神還無緣,倒是一個丫頭片子,緣分不小,未來指不定真能成仙成神,我這帝王反倒沒那緣分,百年之後還是一捧黃土啊。

罷了罷了,不該奢求太多。

日後名垂千史也不錯了。”

徒明輝心裡也覺得,林如海應該不敢說太多謊話,那黛玉學習的功法,既然連她父母都沒能學會,想來確實是有些特殊的,他又何德何能能夠學會呢。

恐怕除非石榴娘娘親自教導。

否則沒什麼可能學會!

不得不說,此次林如海能夠順利過關,除了仰仗石榴娘娘的威望狐假虎威之外,更為重要的其實還是在於,徒明輝算是個明君,換昏君哪會顧及這些。

我就是強要,你又能奈何?

當然了,不管怎麼說,此事算是暫且結束,而林家也在京城安居了下來。

……

第二天早朝。

徒明輝在朝會上大發雷霆,要求大理寺,刑部和兵部聯合調查此次焚燒官船和刺殺朝廷命官之事,並且必須在半個月內拿出結果來,否則拿他們試問。

隨後便是給林如海升了官。

升為御史中丞,從二品。

怎麼形容呢,這個位置隸屬於御史臺,算是御史大夫下面幾大輔官之一。

再往上就是御史大夫了。

主掌監察大權。

理論上來講,全天下便沒有御史臺不能監察,不能彈劾的,如巡鹽御史就是屬於御史臺派出去的臨時監察官員。

總之這機構權力極大。

百官都隱約有些畏懼。

當然了,這是徒明輝明面上做的事情,私底下他安排了不少人手前往揚州府,對賬本當中提到的官員進行抓捕。

雖然目前徒明輝有足夠的罪證可以對那些人下旨調查,但京城離揚州確實有點遠,下旨調查簡直就是打草驚蛇。

再多的證據也得被毀乾淨。

有些人指不定還能“畏罪自殺”。

所以還是先把人抓起來比較妥當。

隨著大朝會結束,整個京城都戒嚴了,大理寺那邊更是忙的不得了,取證的取證,調查的調查,審問的審問,如此忙碌了將近十天的時間,也僅僅只是查到了某個殺手組織,並且聯合兵部出兵,剿滅了那個殺手組織的幾個分部。

至於那些縱火者的幕後指使者,目前依舊毫無線索,因為那些縱火者在醒過來之後便紛紛開始自殺,他們先前基本都是被林黛玉打暈了,無法自殺,這才能一直活著,後來醒了過來看管的又不是很嚴,不知道是無意識的不嚴還是故意不嚴,反正給了他們自殺的機會。

人都死光了,自然很難往下查。

最後吧,反倒是徒明輝秘密派往揚州府的那些人,在對名單當中的官員鹽商進行抓捕抄家,嚴格審問的時候,不但獲取了大量的罪證,還順帶著弄到了那些縱火者的資訊,以及背後指使者。

兩件事之間確實是有聯絡的。

或者說兩件事都能併成一件事看。

所有罪證一到手,戴荃便立刻帶著那些罪證,前往紫宸殿拜見,並回稟:

“陛下,鹽政之事和林如海遇刺之事已經全都查清楚了,兩者之間確實有所關係,或者說有著比較直接的關係。

揚州鹽政一直由甄家把控,前些年私鹽氾濫,鹽稅減少,都與甄家有關。

而甄家又是太上皇的錢袋子。

所以一直無人敢查,私下配合的官員和鹽商也是十分之多,粗略計算,他們每年大概都能吞掉六成以上的鹽稅。

這還是林如海多番周旋的結果,在林如海之前他們能吞掉七八成的鹽稅。

此次林如海被刺殺,應該就是他們懷疑林如海暗地裡收集了不少賬本和罪證帶入京城,想要藉此升官,第一批刺客不太清楚究竟是誰僱傭的,但大機率可能是某些鹽商私下聯合花錢僱傭的。

至於後來放火的,目前調查出來的資訊都指向了義忠親王,那些人很有可能是義忠親王豢養的死士,甄家這些年收刮到的銀子,實際只有不到一半交給了太上皇,剩下的都交給了義忠親王。

那些銀子的去向十分神秘,臣懷疑義忠親王很可能還豢養了不少私兵。”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哪兒?

照世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