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與民間百姓口中誇讚聲相對應的是,朝堂以及士子文人圈對兩位公主意見很大,連帶著對景安帝的意見,也多了不少,雖說不至於直接上奏摺罵他昏君,但各種議論抵制,還是連綿不絕。

部分藩王甚至有蠢蠢欲動的跡象。

似乎只要他一立皇太女。

就能直接起兵靖難。

絕大多數的官員勳貴,士紳,乃至於宗室藩王,都不願意見到女帝誕生。

連篡位的女帝都不願意見到。

更別說正統繼承而來的女帝了。

這一旦讓景安帝做成,無疑意味著從此後將會有法可依,後世有野心的公主,必然也會加入未來的皇位爭奪中。

現在奪嫡就已經很殘酷了,要是再把公主加上,未來得殘酷到什麼程度?

緊接著是不是還會出現女子科舉。

甚至於女縣令,女相之類?

天下權力是有限的,一旦有女子爭權奪利,未來有所損失的必然是他們這些男人,此事的影響肯定會極其深遠。

所以他們必須阻止。

總而言之就是,景安帝還沒有說自己想要立皇太女,僅僅只是被那些官員勳貴們察覺出意圖,便已經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反對和抗爭,就連他一手提拔上來的那些官員都有很大一部分反對。

為數不多,雖然沒有表面支援,但也暗地裡表達了支援態度的,主要是後宮妃嬪,那幾個公主的舅家,畢竟當一個公主的舅家和當一個女帝的舅家,絕對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天壤之別。

可即便是他們,也不敢光明正大的表示支援,最多隻能默然不言,不去反對,或者私下給予些其他方面的支援。

畢竟他們也怕失敗,回頭被清算。

除此之外,倒也不乏有人打上了皇夫的主意,以前做駙馬可能有那麼點入贅的含義,很多人家並不願意自家有出息的子孫去做駙馬,可如果駙馬能夠變成皇夫的話,那可就相當值得爭取了。

搏一搏,說不定能把擁有自家血脈的孩子推上皇位,即便肯定會改姓,那也不妨礙皇子血脈源自於自家兒子啊!

當然了,這一類人終究是少數。

甚至可以說是極少數。

更多的還是反對,辭官反對,朝堂上撞柱反對,哭太廟反對,哭太祖太宗皇陵反對,無數士子跪孔廟反對等等!

鬧的那叫一個沸沸揚揚。

一時間景安帝竟然有一種舉目皆敵的感覺,內心也不由生出了些許退意。

這時候,他總算體會到唐中宗李顯妄圖立他女兒安樂公主為皇太女時,所遭受到的恐怖阻力了,要知道,在李顯登基之前,可是才剛出了位治世幾十年的女帝,理論上來講,那段時間其實應該是最有可能接受出個皇太女的階段。

但最後結果卻是有人起兵逼宮。

唐中宗,韋后,安樂公主皆死。

雖然景安帝覺得,自己這些年皇帝做的不錯,對皇宮內廷把握的也還算可以,但他還真不敢保證,就絕對沒有人能夠害死他,或者說,萬一有大臣武將聯合藩王之類逼宮,他就絕對能扛住。

而且最近這段時間,據他了解。

他那兩個女兒已經遭遇到了不下於百次各種暗殺謀害了,要不是真武大帝庇護著,估計早就死的連渣都不剩了。

所以實在忐忑不已的他,最終是特地前往密室,在曲潔的雕像面前焚香禱告,問策的同時提出自身擔憂,並且直到得到曲潔許諾,肯定會保住他一家性命,必要時刻她甚至還可以顯聖幫忙。

這才如同吃了顆定心丸,不但徹底放心,本身也變得鬥志昂揚起來,決定要利用自己的餘生為女兒鋪路,得儘可能的替女兒清除大部分阻礙以及反對。

免得女兒接手一個爛攤子。

得到曲潔許諾,有了足夠底氣的景安帝,很快便不顧百官群臣阻撓的,修改了公主待遇,將公主的待遇直接拔高到與親王同等,郡主的待遇也是一樣拔高到與郡王同等,甚至還特地降旨,將皇室中因為無子除爵,但是目前還能找到女兒或者孫女,外孫女的族人找回。

允許她們繼承祖輩的爵位。

就是外孫女需要改姓,改成皇姓。

但相比較於爵位,改姓算啥?

這只是開始,緊接著便是勳貴圈也是一樣如此,無子的,可以由女兒孫女或者外孫,外孫女繼承爵位,之後便是繼續往外擴散,徹底明確女兒和兒子享有同等繼承權,並寫入大旻律法當中。

至此,只要稍微懂點事的,基本都能明白景安帝的最終目的,不過因為景安帝沒想好到底讓哪個女兒繼承皇位。

所以一直沒有立皇太女。

當然了,在此期間那些反對者也不是啥事都沒做,針對大公主與二公主的刺殺變得越來越多,甚至已經出現了千人襲殺,皇宮裡也多出了許多毒物,還有不少太監宮女被人收買,謀害年紀還小的公主,甚至妄圖弒君,畢竟只要景安帝死了,這事自然能逐漸消停下去。

然後宗室再推舉個皇帝出來就是。

好在曲潔特地調動了不少粒子機器人,一直監視著整個京城,所以一切都逃不出她的掌握,劉太羽則是在曲潔的教導下,十分積極的充當景安帝的刀。

把那些妄圖謀逆弒君的幕後兇手逐一抓出來,抄家滅族,雖然名聲差了不少,但在景安帝心中的地位越來越高。

景安帝甚至許諾,只要他成功,死前肯定會將他家的爵位變成世襲罔替。

除此之外,景安帝自己其實也拉攏了不少其他勳貴,特別是那些本來該無子除爵的勳貴,更是積極靠攏,同時兩位公主在民間也沒少爭取同盟,甚至於將一些才女納入麾下,雖然明面上,她們只是公主府內的女官,但所有人都清楚,一旦某位公主登基,那麼她們其實都能位同於太子東宮裡面的那些輔官。

成為真正的,朝堂之上的官員。

但不管怎麼說,只要景安帝一日不死,並且一日沒有正式立皇太女,就沒人有理由光明正大的造反,所以雖然各種暗算不絕,但是並不至於天下皆反。

整體局面依舊趨向於穩定。

而景安帝和兩位公主的勢力,則是一步一步的不斷膨脹著,再加上報紙等輿論宣傳利器,也在曲潔的引導下逐漸出現,整體民間輿論都在緩和,至少就普通百姓而言,對此基本沒什麼意見。

很多才女的加入和利用報刊發聲。

更是進一步壓下了士紳的不滿聲。

……

五年後,兩位公主巡視完畢回京。

景安帝特地招她們進宮,與他們商量立皇太女的事,過程詢問了她們許多問題,甚至曲潔還充當了番參謀等等。

最終景安帝更屬意長女。

二公主識趣退讓了一步。

次日景安帝便正式在朝堂冊封大公主為皇太女,二公主為鎮國平陽公主。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理迴圈,核廢水排放後,末世了

妍惜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