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書房中出來後,雖然還是對苗苗的遭遇感到意難平。但正如師父宋大仙兒所說的那樣,這個結果反而是對所有人,尤其是對苗苗來說,最美滿的一個結局了。那日在苗苗的臥室中,我曾反覆糾結究竟要不要和女孩說,她並沒有中邪。而今天聽完師父的話後,我對這個選擇的答案,又有了一個新的認知。

與此同時我也意識到了,有的時候堅持真相,未必能夠換來真正美好的結果。有的時候做出適當的讓步和妥協,反而能夠被更多的人接受。或許相較於卜卦推演,驅邪請神。這份能夠在混亂和衝突中,找尋平衡與和諧的能力。才是我師父宋大仙兒,取得蚌陰村眾人的景仰和信賴的真正原因所在吧。

只是這份建立在謊言上的平衡與和諧,真的能夠長久下去嗎?我內心深處,仍留存著一份揮之不去的疑問。

另一方面師父最後的那兩句話,也讓我感到十分好奇。為什麼說李家不管賺了多少錢,都要留著自已的根在蚌陰村中生活?又為什麼說這是蚌陰村所有人,都無法放手的宿命呢?

晚上出門買菜的時候,我特意繞了個遠路,從蚌陰村的小學門口路過。果然和周圍不斷削減合併的鄉村小學不同,蚌陰村的學校明顯生源充沛。正值放學的時候,校門口也擠滿了來接孩子回家吃飯的年輕少婦。

這種景象在老家的農村中,可是極為罕見的。因為這些年生育政策的影響,和鄉村人口的大量流失。很多建在農村的小學,都避免不了招不到學生的窘境。更不要說絕大部分的年輕勞動力,都隨著農民工進城的打工潮,湧入了附近的城鎮之中。

那些在城裡賺了錢的,當然就地便買房置地,將妻兒子女接到當地安家落戶了。即便買不起城裡的房子,也會盡可能的帶家人到城裡生活,以便孩子能夠享受到更為優質的教育和醫療資源。

偏偏蚌陰村反其道而行之,村中有大量的年輕媽媽和孩子,更不要說長輩和老人了。像李家那樣長子常年在外經商打拼,留妻女在村中生活的家庭似乎比比皆是。這也使得蚌陰村的人口一直很興旺,這麼多年下來也未如附近的村子呈現出凋敝的景象。

“難怪蚌陰村能越建設越好呢,看來一個地方年輕人少是絕對發展不起來的。”我在心中暗暗想道“這蚌陰村的傳統,看起來倒也不失為一個好習慣哩。可怎麼聽師父的語氣,感覺不是很贊同呢?”

就在我準備轉身離開的時候,突然在學校門口看到了個熟悉的身影。猶豫了片刻之後,我走到學校旁邊的小賣店買了瓶冰鎮的可樂,提著菜籃朝著校門口走去。

“嗨,苗苗,在等媽媽接你放學嗎?”我來到女孩身前蹲下,將手中的可樂在女孩面前晃了晃“渴不渴?叔叔請你喝可樂。”

“呃…”看到我靠近,女孩的眼中明顯閃過了幾絲戒備的神情,抓緊書包的揹帶往後退了半步小聲說道“謝謝叔叔,苗苗不渴。媽媽說過,不讓苗苗拿陌生人的東西。”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朝不保夕

猛猛的豬

神秘復甦之木偶

西門逸塵

皆餘生

空調不夠暖

雜文小記

納蘭天珠

7631

頹廢作家

意識覺醒後,和高官大人HE了

傷心小烤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