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的確是個優秀的年輕人

一個星期後,五道口。

忙碌中的趙默聽到了不少的好訊息,一個是電池方面,nd時代開始了正式樣品的製備工作,預計再過一週就可以有第一塊電池產品下線了。

byd那邊自從他指出問題點後,杜文濤向他反饋問題點已經解決了一些,進展不錯,預計他們的新車可以提前到今年國慶期間推出。

至於他提出的“ctp技術”,杜文濤說下一代車型才會使用,並且已經在申請專利,他為第一權益人。

趙默不可置否,但對於byd的動作還是感到非常滿意的,表示期待他們的產品出來。

第二則是無人機研發團隊捷報頻傳,特別是在圖傳技術方面,周文麗報告是說某為的4g技術研發進度加快了很多,她這邊的進度有了某為的技術加持也加快了不少,不出意外可以趕上整體研發的進度。

第三就是姚教授那邊了,關於“人工智慧大模型”研究課題已經以五道口的名義聯合燕大、中科院等高校和企事業單位一起提報給了科技部,研究團隊在正式組建,預計下週就可以完成,然後正式開始工作。

不得不說,這個進度實在是快!

在任何一個大研究課題需要半年到一年籌備時間的節奏中,出現一個兩個星期就組建了團隊開始研究的課題,進步當然是快了,而且是飛快!

趙默很是高興,不過在聽到另外一件事後,他的好心情頓時就被破壞了不少。

姚教授說他考察了一些企業,打算把他們納入研究團隊中來,其中就有某想。

“什麼?某想?不行!”

趙默差點沒炸了,當即表示了強烈的反對:“它不行!其它公司隨便選,但它絕對不行,我不同意!”

姚教授吃了一驚,問道:“什麼原因我能知道嗎?”

他還從未見趙默如此激烈的反應,往常都是非常平和沉穩的,沒想到一聽到某想竟然是這個反應,看來真的是堅決反對了。

趙默回答道:“它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對我們起不到什麼幫助。

如果只是單純的資金或者計算機支援,實在沒必要,我們完全可以找其它的公司.”

這個理由,雖然說得過去,但也有點牽強。

姚教授考慮了一會,還是點頭答應道:“好吧,那就把它摘出去.”

趙默畢竟是這個課題的提出者,後面很多關鍵工作還得靠他解決,他不得不採納趙默的強烈意見。

不過,他還是忍不住說道:“現在,我們國家還處於發展和追趕階段,國內能拿得出手的計算機企業就是某想了,其它的計算機企業有一家算一家,其實都是沒核心技術的.”

趙默點了點頭道:“這個我清楚,但某想的理念一直以來都是營銷為先,他們根本不重視技術,這才是我反對的主要原因。

我不想一個課題還沒開始,就埋下一顆雷,到時候導致研究進展受阻.”

姚教授想了想,也認為這話還是很對的,於是沒再說什麼了。

名單裡,把某想剔除去後,其它的還有某為、某興等企業,趙默沒什麼意見了。

又一個星期後,團隊組建完成了。

這是一個一百多號人的研究團隊,當姚教授作為負責人在五道口把這些人召集起來一起開會的時候,趙默跟隨在姚教授後面走進會場,不由得感到一些震撼:“果然還得是靠國家的力量啊,人多力量大,大力出奇跡!”

會場內,黑壓壓的一片人頭,有黑髮的,也有滿頭白髮的。

而這些人,還不是研究團隊的真正人數,只是計算的人數,還有些打輔助的人並沒有計算在內。

之所以要這麼多人,純粹是因為“人工智慧大模型”是個新鮮事物,從來沒有人幹過。

不想疫情後大模型爆發的那段時間,幾個人十來個人就可以組建一個大模型研究團隊。

從硬體到軟體,從設計到製程,有許多新理論新技術需要研發,是從零開始的。

他們擁有的知識,是這個時期的神經網路、深度學習,而這些對於國內的研究人員來說都是非常前沿的科學技術了。

除此之外,他們擁有的就是趙默寫的那份報告。

想想這個事,趙默還是很有成就感的。

不過,看著走在前面,然後走上講臺開始發表講話的姚教授,他心中的成就感頓時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遺憾:“還是影響力不夠,不然這個專案我親自負責不是更妙?”

他當然知道有些想多了,現在的他還把握不住。

不過,他沒有因此感到沮喪或者什麼負面情緒,因為他相信他自己,走過這個砍,鍛鍊下、多積累點經驗,不久的未來就將輪到他獨當一面了。

無人機團隊、以及現在的大模型團隊,這都是經驗包呀。

臺上,姚教授做了報告,講述了這個課題的問題點,最後看向了趙默,笑著對會場上的團隊成員說道:“五道口數院的趙默,相信大家都聽過他的名字,一個非常優秀的天才學子。

他是我們這個研究課題的起頭人,是他的想法,才有了這個研究課題。

現在,我們來聽聽他對這個研究課題的想法,然後我們再展開討論,確定如何開展下去~”

說完,他便對趙默道:“趙默,你來講一下吧~”

“好的!”

趙默連忙答應道,然後快步走上了講臺,開啟ppt,開始了他的報告:“各位前輩、學長,你們好,我是趙默……”

這是一早就安排好的,趙默雖然並不喜歡上臺演講這種事,但也習慣了,並不抗拒,他也很感激姚教授給他這個露臉的機會。

“下面都是蘿蔔頭~”

在心裡暗暗給自己加油打氣,趙默這一次沒有噴清寧噴劑了,而是自然的上了臺。

說話之時,他能聽到聲音的些許顫抖,更能感受到雙腿輕飄飄的感覺,但他強忍住了,讓自己的精神全部集中在了演講當中。

漸漸的,他感覺不到這些“軟弱”的表現了,變得自然了起來,說話的聲音也鏗鏘有力。

“培振,他就是趙默啊?”

人群中,一個戴著眼鏡、頭髮花白的老者看著臺上的趙默,小聲的詢問坐在他旁邊的中年男子。

中年男子也戴著眼鏡,如果是研究地質、地震領域的人一定能認出他來,他正是國家地震局地質研究所所長、地震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張培振。

“是的,胡老,他就是趙默,今年才十八歲.”

張所長面對著老者的詢問卻是不敢怠慢,連忙回答道。

頭髮花白的老者可不是一般的研究員,而是我國著名院士、著名的地震學家,當年和錢老一起回國的科學家胡聿(yu)賢。

八十年代就是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的所長,我國的工程地震學都是他開創的,可以說我國的地震學研究都是從他這一輩傳下來的。

聽著張培振的介紹,胡老點了點頭,笑著稱讚道:“勇敢自信,敢想敢幹,的確是個優秀的年輕人!”

現年已經是八十五歲高齡的胡老之所以來這裡開會,是因為聽到了張培振說起這事,感到非常不錯,於是過來了。

地震的研究一直是科學界的難題,哪怕他開創了工程地震學,但對於如何預測地震依然是覺得知之甚少,時常感嘆大自然之偉大神奇和人類之渺小。

他是沒有想到,趙默竟然能想出用大模型來預測地震的方案,屬實超出了他的想象。

現在再聽趙默的介紹,用數百億甚至數千億的引數去訓練人工智慧,方案似乎很可行,於是忍不住發出瞭如此稱讚。

“是,我聽到這個事的時候也是很驚訝.”

張培振點了點頭,隨即感慨說道:“不得不說,年輕人的思維就是活躍。

如果這事能成的話,那可真是大大的造福人民、造福全人類了.”

胡老很認真的說道:“這事我們地震局必須全力以赴!”

張培振毫不猶豫的回答道:“這是肯定的!”

人群中,除了地震局的人之外,還有氣象局的、中科院的、以及相關的能夠參與研究的企事業單位。

他們的想法和地震局的胡老、張所長他們的想法一樣的,不論是對於趙默還是對於大模型,無不大受震撼,沒想到人工智慧還能這樣去做,屬實顛覆了他們一直以來的認知,也由衷的感到激動,甚至熱血沸騰。

不為別的,就為這個“人工智慧大模型”是獨創的,世界上其它國家都沒有,他們是第一個做這事的團隊!

第一,從來都是讓人感到振奮!

除此之外,如果說剛開始對於這個課題的研究,他們更看重的還是五道口和姚教授的名頭,那現在,聽著趙默的演講,他們不得不承認,趙默在裡面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他的確是個“不可思議”的奇才!

啪啪啪啪~

當趙默演講完成,臺下的人無不給出了熱烈的掌聲。

做事的人,推崇的是比自己更能做事的人。

臺上,趙默長出了一口氣,微微鞠了一躬,然後緩步走下了講臺。

他知道,他終於徹底克服了最後的那點“軟弱”,打通了任督二脈,以後演講也好、報告也罷、或者其它的大型活動,都沒什麼問題了。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綜影視之美人攻城

裡是裡

崩壞三:奧托之子

武裝獨角獸覺醒

林氏修仙傳

橘仔沫

宇宙街溜子帝斯基多拉

什麼都看一眼

送我一束玫瑰吧

加錢小貓

末日降臨,我竟靠預知救了大家

引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