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縣令來回踱步:“不是我不相信你,是這數字太過驚人。”

但這要是真的,都不用他催,那什麼王大人許大人孫大人,不得求著他要種子啊?

瀟瀟表示可以理解,然後她問:“不知大人最近有沒有去過福緣村,去過的話,有沒有去看過我家的地?”

作為一個愛民如子,關心民生的好縣令,沈縣令三不五時下鄉,也的的確確曾經在福緣村的村民們口中聽說過寧豐年種地種的好,但他沒想過會“好”到什麼程度。

瀟瀟對他說:“沈大人不妨去看一看,估一估。”

“哦對了,這事兒我爹自己都還沒反應過來,您先別聲張。”

這沈縣令能不知道嗎?他這麼穩重的人!

方才差點想去找夫人說道說道的沈縣令如是評價自己。

心裡裝著事兒,沈縣令啥也不想幹,就惦記寧家那兩畝地,來來回回走了好幾趟之後,他一拍掌:“走,去看看!”

說走就走,馬車什麼都是現成的,瀟瀟給爹孃哥哥遞了話,說先和縣令他們一起回家,讓他們逛完直接回去,就隨大部隊一同走了。

寧豐年他們雖然有些摸不著頭腦,但縣令大人是值得信任的人,也就沒多想,倒是寧安生若有所思問弟弟:“阿衍呢?”

最近大街上多出許多學他們鋪子賣乳茶的,寧安回剛剛買了杯,一口就被那不倫不類又腥又羶的味兒給嗆到,正一個勁往外呸,聽到大哥說話轉頭傻愣愣問:“啥?”

寧安生看著弟弟吃完糖葫蘆吃肉包子,吃完肉包子又喝假乳茶導致被糖漿醬汁和乳茶染了色的臉,啥都不想說了,遞過去塊帕子,身為長兄的他長嘆口氣。

寧安回:……

而另一頭,瀟瀟也在回家的路上聽容衍講述這些日子以來他和沈大人他們做的事。

堤壩的訊息他們早就想傳回京城,奈何嚴家耳目眾多,多次嘗試均已失敗告終,還差點暴露自己。

他們不怕和嚴律槓上,只怕做無謂的犧牲,怕他們之後,再無人敢為朝堂清靜對抗外戚,怕白白浪費了這麼些人的努力。

發現此路不通,他們並未氣餒,而是將重點從告御狀轉移到救人。

沈縣令的挖河道固然是有利民的原因在,但更重要的是將水患的危險降到最低,在讓百姓開挖河道的同時,沈縣令也另外安排人修建了更多引水渠,只是這些舉措只能在夕江縣範圍內實施,旁的地方卻無從下手。

他也想盡辦法勸說,奈何收效甚微,加上敵我不明,最危險的上游地帶反而成了最沒有防範舉措的地方。

然而堤壩一旦失守,最先遭殃的就是上游。

沈縣令雖然不是羅州一帶的官,但別處百姓的命,他同樣在意。

他們原本都做好了不顧後果將堤壩之事掀出來的準備,哪怕民變,也比讓無數百姓無辜喪命來得好,大不了回頭朝廷怪罪,他們便撒一腔熱血不負天地。

便是此時,韓清出現了。

上天給了他們一個猝不及防的驚喜,只要能將韓清送到御前,他手上的證據足以讓嚴律再無翻身餘地,所以容衍決定,親自出手。

他雖不受寵,到底也是個皇子,且為貴妃所出,只要他能順利回到京城,進入皇城,韓清就一定可以見到皇帝。

沈縣令他們並未將所有希望寄託於朝廷,因為即便皇帝事後發落嚴律,堤壩的問題仍不是三兩天能解決的,水患隱憂仍在,他們依然需防患於未然。

若寧瀟瀟所言不虛,那這個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來到福緣村,穿著便服的沈縣令一行人直奔寧家的地。

寧家這水稻的長勢果真是村裡最出挑的,但先前沈縣令只覺得寧豐年是個熟練的莊稼把式,指不定收成能比旁人高出一些,可他沒想過這“一些”具體竟然能到多少。

今兒個他專門帶了衙門裡擅長農耕業務的專人計算,得出的結果讓大家久久回不來神。

“啟稟大人!根據小人粗略計算,這,這兩畝,兩畝地的收成最少能有一千六百斤!這還沒算上穀子接下來掛漿能增加的重量!”

沈縣令感覺自己被巨大的驚喜砸在了腦袋上:“你說多少?”

彙報的人比他還激動,直接喊破了音:“一千六百斤啊大人!等到成熟以後,這兩畝地,每畝地產量都在八百斤左右!天哪,大人,咱們大夏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如此高產的糧食!”

作為一個專管農耕的官員,他恨不得蹦起來表達自己的心情,轉身兩眼放光地看著瀟瀟,他迫不及待問:“這到底是怎麼種的?”

來的路上瀟瀟已經想好了:“其實我家剛分家的時候並不能湊齊兩畝地的種子,爹孃四處奔波時,我在大雁山腳下遇到了一個陌生的老人,是他給了我一包稻種,說這稻子產量極高。”

她繪聲繪色道:“我見那老人面目慈祥,不像是壞人,就問了價,誰知他根本不收錢,放下稻種就走了。”

“我雖不懂種地,但將這稻種和家裡的對比過之後覺得沒什麼差別,就……就用它換下了爹孃湊來的種子。”

那農官忍不住評價:“你膽子可真夠大的,萬一那人是騙你的呢?”

瀟瀟說:“那人眼神清澈,一身正氣,況且我家一窮二白,他根本沒有騙我的理由,後來我也一直關注稻種出芽情況,準備一旦不妙就趕緊同爹孃坦白。”

農官又問:“可那人與你非親非故,為何要將這麼好的種子送你呢?”

瀟瀟答:“這個問題我也問過他,他說——惟願天下再無饑荒。”

瀟瀟語氣堅定:“就憑這句話,我信他,而事實證明,我信對了。”

沈縣令阻止了還要再說話的農官,動容地點頭:“這是一位值得敬重的老者,他有沒有留下姓名和住址?”

瀟瀟搖頭:“他只說讓我稱他袁爺爺。”

她前世生活的地方,有一為姓袁的爺爺,他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大地和農田,也以他的付出,成功培育出高產量的雜交水稻,他就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瀟瀟空間裡稻種也正是由此而來,如果今後有人要感謝這新稻種的出現,那就該感謝袁爺爺。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紅樓鬼醫

松月愛甜食

原神:抽到了真七七

紅燒小錦鯉

萌寶駕到:總裁爹地超會寵

落非葉

你們總裁不識貨

碎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