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對於秦洛來說已經算是圓滿完成,所以他現在只需要盯著工坊那邊就行。

正當秦洛躊躇滿志的時候,他就不得不思考接下來的事情。

那就是,這件事遲早都要在朝會上公佈,到時候,長孫奸相和秦勘那邊定然會大作文章。

那麼自己就得準備好將他們懟的啞口無言才是。

但現在自己手裡有人,所以這一點他也不怕。

時間過得很快,兩天後,就有一場朝會。

在朝會之前,其實已經有許多人都知道了秦洛曾經去客棧見過宋國的使團。

如果不合作,為什麼要去客棧見宋國使團?

看來,秦洛已經決定要和宋國合作,秦勘和長孫丞相都認為這是一個絕佳的彈劾機會。

無論如何,他們一定要在朝堂上將秦洛彈劾下臺。

畢竟,這件事明眼人都知道絕不可能答應宋國的請求。

一旦被金國惦記上,那麼就有無窮的後患。

天剛剛亮,已經有許多朝臣在大殿門口候著,這些基本都是長孫丞相和秦勘那邊的人。

因為他們要早點過來商量好等會怎麼彈劾,要統一步調。

半個時辰後,朝會正式開始。

秦洛剛坐下,長孫丞相那邊的人就開始發難。

“請問太子殿下,這宋國使團的請求您時候已經答應了?”

兵部侍郎張寬還是一如既往充當馬前卒。

秦洛冷笑道:“你們訊息還是靈通的嘛,難道在調查本宮?”

張寬道:“臣不敢,但是太子殿下既然已經承認答應與宋國合作,還請殿下速速撤回合作的事宜。”

“不錯,金國人著實強大,此時我們大唐根本就不應該幫助宋國,請太子收回成命。”

另一個武將也跳出來道。

此人是秦勘那邊的人,直接第二個就跳了出來。

這足以證明,今天長孫奸相和秦勘兩人已經要聯手對付自己。

秦洛冷笑不已,道:“你們都不知道本宮答應了宋國什麼請求,竟然就讓本宮收回成命?”

張寬繼續道:“殿下,宋國的請求無非就是調兵,若是大唐答應出兵,後果非常嚴重。”

此時,朱正也道:“正是如此,想我們大唐養精蓄銳多年未有戰事,本來西面就有魏國和晉國這樣的大敵,若是再和金國結怨,將會讓大唐陷入雪上加霜的境地。”

“不錯,請太子殿下收回成命。”

“太子殿下現下發出急報,想必能夠追上那宋國使團。”

又有一些連熟的朝臣出來附和,這都是長孫奸相和秦勘那邊的官員。

最終,秦勘也是冷笑道:“太子,我也認為你做出了極其錯誤的決定,現下更正過來還來得及。”

“若是父皇知道你這麼做,絕對會讓你退位。”

秦勘用嘲諷的語氣說道。

秦洛呵呵一笑道:“老五,你的意思是你想在父皇面前彈劾本宮?”

秦勘冷笑道:“算你還不蠢,你的決定不僅是我們朝堂上的眾人不同意,恐怕民間百姓也不同意。”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難道這個道理你不懂嗎?”

秦洛聞言,哈哈大笑起來。

“秦勘,讀了兩句書就在本宮面前擺弄,你還差得遠。”

嘲諷的語氣在大殿之上回蕩,讓秦勘臉色鐵青。

“你……我不與你逞口舌之利,你既然已經答應出兵,就足以證明你根本就當不好這個太子,還是趕緊退位吧。”

就在此時,一個官員心急火燎地從殿外跑進了。

“太子殿下,不好了,那雜交水稻……”

這是個中年官員,是工部的一位員外郎,平常是沒有資格出現在朝堂上的,但是現在忽然出現,定然是有什麼急事。

聽到“雜交水稻”幾個字,一眾朝臣都來了精神。

尤其是秦勘和長孫丞相那邊的人,紛紛露出幸災樂禍的表情。

不好了?不好就對了。

秦勘哈哈大笑起來。

那工部員外郎似乎是跑的急,此時正在大口喘氣,也就沒有說後面的話。

秦勘迫不及待地道:“怎麼樣?這什麼雜交水稻恐怕徹底失敗了吧?”

工部員外郎實在是跑的太急,這會兒還沒緩過來,所以還是沒來得及說什麼。

此時,秦勘和長孫丞相那邊的朝臣都露出了笑容。

好一個雜交水稻失敗啊!

這個訊息來的真是及時。

“幸好當初雜交水稻只是選了幾個州縣試點,沒有全面鋪開,這還多虧了五殿下英明,提出了這個建議。”

“就是啊,若是全面鋪開,我們大唐恐怕損失慘重啊,人力物力的浪費都是無法預估的數字。”

長孫丞相這時候也跳出來道:“太子殿下,先是答應宋國的請求,之後又是雜交水稻的失敗,這太子之位恐怕並不適合九殿下。”

朱正接過話茬道:“不錯,太子年紀尚幼,大唐天下不能毀在太子的手裡,還請太子退位,往後需多多學習才是。”

秦勘冷笑不已,道:“老九,看來你是連反駁的話都說不出了,既然如此,就趕緊退下來吧。”

說完,秦勘還對著那工部的員外郎道:“說說看這雜交水稻畝產有多少啊。”

其實,秦勘無非就是要一個數字,想要在朝堂上當眾羞辱秦洛。

這樣,才能解他心頭之恨。

“不是的,五殿下,雜交水稻試點的州縣,畝產平均在一千七百斤。”

那工部員外郎這時候才緩過神,開口道。

秦勘冷笑道:“聽到沒,才一千七百斤,這種什麼雜交水稻簡直是可笑……什麼?”

秦勘臉色一變道:“你說畝產多少?”

所有人都以為自己聽錯了,不敢置信。

於是,那工部員外郎再次重複了一遍道:“殿下,雜交水稻試點畝產有一千七百斤。”

我的天!

所有人都倒吸一口涼氣。

一千七百斤?

在此之前,大唐的水稻畝產最多五百多斤,這一下子翻了三倍不止,簡直太誇張了。

“這不可能!”

秦勘臉色鐵青。

工部員外郎道:“殿下,這是真的,確實有一千七百斤以上。”

秦勘憤怒地上前揪著這員外郎的衣領,怒道:“你在胡說什麼?那為什麼又說不好了?”

這員外郎被揪著衣領,有些委屈地道:“五殿下,微臣的意思是,因為畝產太多,這個訊息傳遍了周圍的州縣,許多人都搶著要種,場面有點混亂。”

這……

所有朝臣再次被驚呆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左五院之劍道無雙

夢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