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問問阿姑,知道綠礬油嗎?”

李鄴今天上午問了掌握物資的喬彬,喬彬竟然沒有聽說過綠礬油,又問劉晏,劉晏也不知道,他們更沒有這種物資,這讓李鄴很鬱悶,難道自己記錯了。

李騰飛有些驚訝道:“殿下問這個做什麼?”

李鄴眼睛一亮,連忙道:“我就問問,有沒有這個東西存在?”

李騰飛點點頭,“這是方士煉丹用的試劑,這玩意很靈,但也很危險,腐蝕性很強,所以一般藥鋪也不賣,普通人不會知道它的存在。”

腐蝕性強,那就對了,李鄴又問道:“阿姑有嗎?”

李騰飛笑道:“高宗年間,方士孤剛子寫了一本《黃帝九鼎神丹經訣》,上面就有怎麼精煉綠礬油的方法,我在天寶年間煉製過,後來炮藥又煉了幾次,難度不大,就是比較危險,要用特殊的彎頸甑,如果你需要,我可以給你製備一些。”

“我讓工匠跟你學習煉製方法,可以嗎?”

“這個不是什麼機密,當然可以,不過我現在沒空,要過了年,大概一月初吧,伱安排人到太清宮找我就是了,讓他們多帶一些綠礬,一般藥鋪都有賣。”

“阿姑,我要最濃縮的那種!”

“問題不大,到時來派人找我就是,先告辭了!”

李騰飛起身行一禮,便揚長而去。

李鄴送走了李騰飛,坐下沉思片刻,下一步就是製造甘油,甘油很簡單,小學生都會做,用小蘇打和牛羊油混合,就會自然分解成肥皂和甘油,甘油再蒸餾提純,能得到很純的甘油,至於小蘇打,把鹽鹼地生長的草燒成灰,就是小蘇打。

李鄴要製造炸藥並不僅僅是為了戰爭,他還要用在礦山,能大大提高採礦效率,用炸藥製造鐵火雷,威力比黑火藥鐵火雷大數十倍,完全可以把三門峽的巨石徹底炸了,從此糧食漕運將暢通無阻。

下午時分,又一場大雪飄飄揚揚落下,長安城到處是一片歡笑聲,新年又要來臨了。

正月二十七,李鄴帶領一群官員又來到了火器火藥署,加入棉絨後,經過反覆試驗,鐵火雷終於成功了,棉絨燃燒速度極快,產生數十萬倍的氣體,劇烈膨脹,使火藥的烈性加大了十倍不止。

這還不是硝化火棉,如果用硝酸泡過的硝化棉,爆炸威力會更大。

按理,李鄴應該帶武將們來現場觀摩,但為了讓文官們支援他的軍事科技,他便帶著文官們來參觀了。

胡九齡和工匠們都很激動,領著李鄴和官員們來到了試驗場,試驗場是一片沙地,上面矗立著三十隻木偶人,都和真人一般大小,排列成陣型。

大匠張環送來一個藍球大的鐵火雷,看起來就是一顆地雷。

“有多少斤?”李鄴笑問道。

“回稟殿下,整整三十斤!”

李鄴點點頭,“去吧!看看效果如果?”

兩名士兵抱著鐵火雷飛奔而去,胡九齡又給眾高官送來耳罩,解釋道:“聲如炸雷,很是驚人,請各位使君戴上耳罩,以免傷了聽力。”

“爆炸鐵片會迸射多遠?”李鄴又問道。

“回稟殿下,最遠大概有百步左右,我們這裡相距兩百步,完全不用擔心!”

眾人站在高臺上,探身向遠處的木人陣望去,士兵已經進木人陣,把鐵火雷安放在陣中,忽然,兩名士兵從陣中奔出,跑出數十步,跳進一個事先挖的大坑內,用手捂住耳朵,抱住頭,片刻,只聽見一聲轟地劇烈爆炸,聲如炸雷,濃煙騰起。

再看木人陣,已經沒有一個木人矗立,全部被炸翻。

眾人一起前去觀看效果,只見數十隻木偶人被炸得肢體破碎,身體上插滿了鐵片,但大家都一頭霧水,不知道突破在哪裡?

胡九齡給眾人介紹道:“各位使君,我們用瓷罐做瓷火雷,最大隻能炸翻五六個木人,還只是炸翻而已,身體並沒有太大損害,現在是三十個木人全部被炸翻,頭部和軀幹都被炸斷,如果裝上鐵砂,在人群中爆炸,一定會死傷慘重。”

“用羊做過試驗嗎?”

胡九齡點點頭,“死了七十多隻羊,直接炸死三十多隻,其他都是被震死。”

李泌問道:“殿下打算用這個鐵火雷做什麼?”

李鄴沉吟一下道:“一是攻城,二是守城,三是對付騎兵,四是海戰,騎兵和海戰可以用投石機拋射。”

劉晏笑道:“就沒想過民用嗎?比如開山採礦之類。”

李鄴微微笑道:“這種鐵火雷只能對付城牆和血肉之軀,開山採礦還差一點,我現在正在考慮一種更強大的鐵火雷,威力是這個的數十倍,開山炸石就很容易了。”

旁邊胡九齡眼睛一亮,“殿下還有什麼更好的火器嗎?”

“我正在考慮,過了年後,你安排十幾個可靠的火藥匠,大概在正月初六,去太清宮學習製作綠礬油,正月初五,我會派安排人過來找你們。”

胡九齡點點頭,“綠礬油卑職見過,那東西很厲害,能腐蝕各種物品。”

李鄴點點頭,“它是製作更強大火器的關鍵,所以找的人一定要可靠!”

從火器火藥署返回長安,眾人乘坐的馬車從安化門進了城,安化大街的西面便是大安坊和昭行坊。

這裡原本是按照流民的地方,從前裡面都是各種窩棚,生活著無數見不得光的人,有的是盜賊,有的是夜間撿寶人。

裴三娘就曾被生活所迫,做了幾個月的夜間撿寶人,專找無人居住的破房子下手,遊離在偷盜的邊緣。

不過自從李鄴推行了夜不閉城門和坊門的規定後,大安坊和昭行坊的百姓都遷去了漢長安城,這兩座坊空了下來,這兩大片土地,李鄴決定用來打造學院區。

把七學全部遷到這裡,還有演武堂,就是軍校,專門培養將領的學校,另外還有農學、軍器學、工學等等十幾所學校。

土地已經平整完畢,有官員正在測量面積,把兩個坊分成三十個地塊,然後給各個學校分配土地,明年開春,就是動工修建了。

首先是太學、演武堂、軍器學、算學和農學,這五所學校開建。

李泌指著東面一塊土地道:“那天殿下的一番話讓我們感觸很深,我們商量一下,決定先從船舶著手,建一所專門的船舶學校,培養高水平人才,但這裡面有一個大問題。”

“什麼大問題?”

李泌苦笑道:“那就是授課教授,我們這裡只有會造船的工匠,他們沒法給學生授課,而精通造船的官員在朝廷的工部水部和都水監的舟楫署,有二十幾名官員和主事,殿下,得想辦法把他們挖過來。”

李鄴點點頭,“這件事就交給楊韶華,不光是水部和舟楫署,其他懂技術的官員和主事最好全部給我挖來,將領他們都是我辦學的教授,給他們加五成俸祿,並保證住宅。”

李泌欣然道:“這樣的話,工學也可以開始籌建了。”

(本章完)

.yetia97700/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十二生肖集結抵禦外來物種入侵

使用者33011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