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剖心明志

日上三竿,陽光普照。

黃飛虎來到穿雲關城頭,目光如炬,審視著這片險要之地。他的視線最終落在了徐芳身上,這位守關總兵正站在城樓之上,目光堅毅地望著遠方。

“徐將軍,此次失守界牌關,實乃我等無能,還好你及時出關接應,才沒有讓我全軍覆沒。”黃飛虎沉聲說道,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自責和感激。

徐芳迅速下了城樓,來到黃飛虎面前,行了一禮:“大元帥,此次失利,乃是敵軍詭計多端,怨不得元帥。不過我聽聞西岐叛軍之中多有方外仙人助陣,我軍雖然英勇,卻也難以抵擋。

況且如今關內兵力分散,又缺乏糧草,實在難以持久,還請元帥拿個主意。”

黃飛虎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讚許:“徐將軍,你雖年輕,卻能洞察戰局,此乃我軍之幸。你我共守穿雲關,必能擋住姜子牙的進攻。”

徐芳胸有成竹地回應:“大元帥,穿雲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我等若能精心佈防,必能成為西岐大軍的噩夢。請大元帥放心,我願追隨大元帥,共赴生死。”

黃飛虎聽到這番話,心中一暖,他深知徐芳的忠心,便放心地離開城頭,回營去整頓兵馬。

然而,就在黃飛虎離開後不久,一名身著便服的中年男子匆匆來到穿雲關。

此人正是大商上大夫尤渾,乃是帝辛身邊的紅人。

他找到徐芳之後,神色間帶著一絲神秘和冷酷,四下張望了一番,確保無人窺探後,低聲說道:“徐總兵,此次我是奉大王之命前來,有重要旨意傳達。”

徐芳心中一驚,連忙引尤渾進入密室,低聲問道:“尤大人,何事如此隱秘?”

尤渾從袖中取出一枚令牌,正是帝辛的御令。

他遞給徐芳,聲音更加低沉:“帝辛大怒,命伱斬黃飛虎首級,以示軍中法紀。”

徐芳接過令牌,眼中閃過一絲震驚,但很快便恢復了平靜,沉聲道:“尤大人,既然是大王的旨意,我自當遵命。”

尤渾點了點頭,似乎對徐芳的回答感到滿意,又交代了兩句後,便轉身離去。

然而,當尤渾的身影離去之後,徐芳的面容卻變得複雜起來。

他是軍中宿將,知道黃飛虎是忠心耿耿的大將,若是真的將他斬首示眾,必將軍心大亂,不戰自潰。

看來傳言沒有錯,大王當真是昏庸到了極點。

這大商要完了。

思索片刻,徐芳終於做出了決定。

他暗中派出了自己最信任的親兵,悄無聲息地找到黃飛虎,將帝辛的御令告知了他。

黃飛虎聽到這個訊息,如遭雷擊,整個人都愣住了。

他曾以為自己對大商忠心耿耿,大王也必將對他信任有加。

沒想到最終竟然落得這樣的下場。

“我黃飛虎一生戎馬,忠心耿耿,竟落得如此田地!”

黃飛虎的心中湧起了一股冰涼。

黃飛虎的心中雖然波濤洶湧,但他的臉上卻保持著一貫的沉穩。他知道,這個訊息不能只由他一個人承擔,必須要讓家人和部下知道真相,共同面對這個難題。

他派出最忠誠的親信,連夜請來了他的父親黃袞,弟弟黃飛彪、黃飛豹,以及部下週紀、黃明等人。當這些人都聚集在密室中時,黃飛虎將帝辛的命令和盤托出,沒有絲毫隱瞞。

“大王竟有此不義!”黃飛彪一拳砸在桌子上,憤怒難抑,“兄長一生為國盡忠,如今卻遭此毒手,我等豈能坐以待斃!不如趁著西岐軍未至,我們就此起兵反了!”

黃袞聽到兒子的激昂之言,臉色驟變,他怒斥道:“胡說!我們黃家世代忠良,怎能因為一時之怒而成為叛徒!黃飛虎,你是我黃家的長子,更是大商的元帥,你應當親自去朝歌請罪,以昭示天下我們黃家的忠誠!”

黃飛虎聽著父親的話,心中更是五味雜陳。他知道父親的話有理,黃家確實不能因為個人恩怨而背叛國家,但是他也清楚,這次去朝歌,恐怕是凶多吉少。

周紀和黃明也加入了爭論,他們作為黃飛虎的部下,對黃飛虎有著深厚的感情,卻也知道黃家的家風和大商的法紀。

“元帥,我們願意追隨您,不論是生是死!”周紀眼中含著淚光,聲音堅定。

黃明則是眉頭緊鎖,沉聲說道:“元帥,現在局勢複雜,我們不能輕舉妄動。不如先穩住軍心,再尋找機會上奏天子,或許還有轉機。”

黃飛豹此時也開口了,他比黃飛彪要冷靜一些:“兄長,現在我們首要的是確保穿雲關不失,至於大王的命令,我們可以先行穩住軍心,再作打算。”

眾人各執一詞,爭執不休,密室內的氣氛越發緊張。黃飛虎看著這些忠心耿耿的家人和部下,心中的壓力如同巨石般沉重。

最終,他深吸了一口氣,沉聲道:“各位,現在不是爭吵的時候。我們必須要冷靜思考,找到最佳的應對之策。我會親自去朝歌一趟,至於穿雲關的守衛,就交給你們了。”

黃飛虎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種無法動搖的決心,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感受到了他作為元帥的擔當。

眾人雖然心中不甘,但也知道這是目前唯一可行的辦法,只能默默點頭,表示同意。

黃飛虎站起身來,目光如炬,掃視了在場的每一個人,沉聲說道:“無論如何,我們黃家的名聲不能被玷汙,大商的江山也不能因我們而動搖。此去朝歌,無論生死,我都將無悔!”

正當黃飛虎決心前往朝歌,為家族的名譽和大商的穩定承擔一切時,一道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密室的沉寂。黃飛虎幼子黃天爵滿面淚痕,氣喘吁吁地衝了進來。

“父親!”他的聲音帶著絕望和憤怒,“孃親被大王召入宮中,意圖凌辱,孃親不忍受辱,跳下摘星閣身亡了!姑姑黃貴妃也被那惡王推下蠆盆而死……”

這個訊息如同晴天霹靂,震得在場的每個人都面如土色。黃飛虎的雙手緊握成拳,指甲陷入肉中,鮮血無聲滴落,他的眼睛通紅,從牙縫中擠出幾個字:“帝辛,荒淫無道!”

黃飛彪和黃飛豹聽到這噩耗,怒不可遏,拳頭捏得嘎吱作響。黃袞老淚縱橫,顫抖著身體,悲痛欲絕。

周紀見狀,眼中閃過一絲狠厲,他大聲煽動:“元帥,如今大王已經失去人心,荒淫無度,連忠良之家都不放過!我們何必再為這樣的君王賣命?不如倒戈降周,為夫人和皇貴妃報仇雪恨!”

在場的眾人聽到周紀的話,心中的憤怒如同火山爆發,他們的眼中充滿了仇恨和決絕。

黃明緊握著手中的兵器,聲音沙啞:“我黃明願追隨元帥,哪怕是到死!”

黃飛豹眼中的冷靜被憤怒所取代,他咬牙切齒:“兄長,我願與你同赴煉獄,為家族復仇!”

黃飛虎看著這些忠心耿耿的家人和部下,他的心中充滿了悲憤和痛苦,但同時,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堅定。他知道,他們已經沒有了退路,只有一條路可走——反抗。

他緩緩站起身,目光如炬,掃過每一個人,聲音低沉而堅定:“好,既然大王如此不仁,我們也無需再忠於這樣的君王。從今日起,我們黃家與大商決裂!我們將為家人報仇,為大商的百姓求得一個明君!”

說罷,黃飛虎抽出腰間的長劍,劍尖指天,誓言道:“我黃飛虎在此發誓,必將帝辛這個昏君推翻,哪怕血灑疆場,也要讓他為所作所為付出代價!”

在場的眾人紛紛拔劍,劍尖相對,誓言相隨。他們的心中,已經沒有了遲疑,只剩下了為黃家復仇,為大商求得光明的決心。

就在這一刻,穿雲關的守軍,已經不再是大商的軍隊,而是一支懷著復仇之心的反叛之師。

黃飛虎知道,這將是一場生死抉擇,一旦踏出這一步,就再也無法回頭。

他深吸一口氣,對著周紀下達了命令:“周紀,你我兄弟多年,此事關係重大,需要你暗中出城,去西岐大營面見姜子牙。告訴他,我黃飛虎願意降周,但需保我黃家老小和部下性命。”

周紀眼中閃過一絲堅定,他知道一旦出了意外就是一條不歸路,但為了元帥,他義無反顧:“元帥,放心,我定會將此事辦妥。”

在周紀悄然離去後,黃飛虎立刻找到了徐芳。徐芳見到黃飛虎神色凝重,便知有大事發生,連忙迎上前去:“元帥,何事如此憔悴?”

黃飛虎沒有隱瞞,將帝辛的命令和家人的遭遇一一告訴了徐芳。

徐芳聽後,面露憤色:“大王如此昏庸,竟做出這等事!元帥,你是我軍中的翹楚,我徐芳生平最敬佩的就是您,今日之事,我願意追隨元帥,共赴生死!”

黃飛虎看著徐芳,眼中閃過一絲感激:“徐將軍,有你這番話,我黃飛虎死而無憾。如今,我決定起兵反商,你我同心,必能翻雲覆雨。”

徐芳握拳,斬釘截鐵地說:“元帥,我徐芳此生只服您一人,今日之後,我願追隨元帥左右,共創大業!”

得到徐芳的支援後,黃飛虎心中的一塊石頭落地。他知道,接下來的行動需要迅速而果斷。他立即派出親信,將尤渾秘密抓捕,封口嚴實,不讓訊息洩露。

幾日後,一切準備就緒。周紀帶來了姜子牙的回信,姜子牙在信中表達了對黃飛虎的敬佩,並願意接納黃家為周的臣民,保其武成王之位不變,且依舊是那統領大軍的大元帥。

聽到這等禮遇厚待,黃飛虎也是鬆了一口氣。

在約定的日子到來之時,黃飛虎親自開啟城門,率領著忠誠的部下走出關卡,將上大夫尤渾縛綁呈上,向姜子牙投降。

姜子牙見到這一幕,心中暗自欽佩黃飛虎的勇氣和決斷。

黃飛虎和徐芳的部隊融入西岐大軍後,姜子牙的兵力如同滾雪球般迅速膨脹,達到了三十萬之眾。士氣高昂的西岐軍隊在姜子牙的率領下,如猛虎下山,勢如破竹,直逼潼關。

潼關守將陳桐得知黃飛虎投降西岐的訊息後,勃然大怒,怒斥黃飛虎為不忠不義之人,誓要守關抵抗到底。

然而,當兩軍對壘,箭在弦上時,黃飛虎站在戰馬之上,高聲將帝辛的暴行公諸於世。他的聲音中充滿了悲憤和不屈,讓所有聽到計程車兵都為之動容。

“陳將軍!”黃飛虎的聲音在戰場上回蕩,“我黃飛虎一生忠心耿耿,豈能無故背叛?今日之舉,乃是不得已而為之!帝辛荒淫無道,連我黃家婦孺都不放過,我豈能再為這樣的昏君賣命?!”

陳桐聽後,心中猶豫不決,但軍令如山,他揮舞著長槍,大聲呼喊:“黃飛虎,你的私仇豈能牽扯國事?今日,我必須守住潼關!”

兩軍交鋒,戰鬥一觸即發。

黃飛虎身先士卒,騎著五葉神牛,手中緊抓點鋼槍,衝鋒在前。

不過陳桐不僅武藝高強,還善使火龍鏢,威力無窮。

兩人戰得難解難分。

就在黃飛虎陷入苦戰之際,一道青光從天而降,黃飛虎之子黃天化英姿颯爽地出現在戰場上。黃天化幼年被清虛道德真君帶去修行,如今已是一位法力高強的道人。

“父親,孩兒來助您一臂之力!”

黃天化身高九尺,面似羊脂,眼中射出凌厲的光芒,如同豹子般敏捷而有力。他的頭上挽著抓髻,腰間束著麻絛,腳踏草履,手持兩柄銀錘,背後懸掛著傳說中的莫邪寶劍,氣勢磅礴,如同神祗降臨人間。

戰場上,黃飛虎與陳桐激戰正酣,火花四濺,戰馬嘶鳴,黃飛虎雖然英勇無比,但陳桐的火龍鏢果然厲害,讓他陷入了苦戰。

就在此時,黃天化一躍而出,揮舞著銀錘,如同狂風暴雨般向陳桐襲去。陳桐見狀,怒吼一聲,手中火龍鏢化作一道火光,直奔黃天化而來。

黃天化不閃不避,張口一吸,竟然將火龍鏢吸入口中,隨即一聲清響,火龍鏢被他硬生生咬碎。陳桐見此情景,驚駭莫名,知道今日遇到了真正的對手。

黃天化見時機已到,從背後抽出莫邪寶劍,劍身泛起一道耀眼的劍光,劍氣縱橫,一劍揮出,天地變色。陳桐想要躲避,但劍光如電,瞬間將他斬成兩截,鮮血染紅了戰場。

姜子牙在遠處觀戰,見黃天化展現出如此高強的道法,不由得心中暗贊。隨著陳桐的隕落,潼關守軍士氣大挫,姜子牙率領的大軍趁勢衝殺進關,戰事一觸即發,順利拿下了潼關。

戰後,姜子牙親自來到黃飛虎父子面前,對黃天化讚不絕口:“黃將軍之子,果然英才,道法高強,今日之功,實乃我大軍之福!”

黃天化得了姜子牙的誇讚,連忙作揖行禮,口稱“師叔”。

姜子牙這才知道他原來是清虛道德真君座下弟子,如今被其師尊叫下山來到姜子牙帳下聽令。

隨著黃天化的加入,姜子牙的大軍士氣如虹。

不久後,韋護、土行孫、楊任、李靖父子等一眾闡教弟子紛紛抵達姜子牙的大營,表示願意追隨他征戰四方。

這些人中,韋護身材魁梧,力大無窮,手中的降魔杵重逾泰山,舞動起來風雲變色;土行孫身形矮小,卻能隱入地下,出沒無蹤,神通廣大;楊任手持五火七翎扇,威力驚人;至於李靖、金吒、木吒父子三人,也都是拜在闡教高人門下,習得一身本領。

尤其那李靖還曾是陳塘關總兵,精通戰陣韜略,乃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將帥之才。

姜子牙見到這些闡教同門,心中歡喜無比,他知道有了這些人的加入,自己的勝算也將更加強大。

當晚,他便召集眾將,商議進攻臨潼關的計劃。

“諸位今日集結於此,乃是天命所歸。我們下一個目標,就是臨潼關。只要拿下這道關卡,通往朝歌的道路便大開。”姜子牙聲音堅定而有力,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眾將聞言,個個鬥志昂揚。

於是,在姜子牙的指揮下,大軍浩浩蕩蕩地向臨潼關進發。臨潼關守將雖然聽聞了黃飛虎投降的訊息,但他並未放在心上,依舊自信滿滿地認為關卡堅不可摧。

然而,當西岐大軍如洪水般湧至臨潼關下時,守將才意識到形勢的嚴峻。

他命令士兵緊急加固城牆,準備迎戰。

可是,西岐大軍中擁有如此眾多的高手,臨潼關的守軍根本無法抵擋。

大戰開啟之後,韋護揮舞降魔杵,一下子便轟開了城門;而土行孫早已潛入地下,破壞了關內的防禦設施;楊任煽動五火七翎扇,在城內四處煽風點火,給敵人造成了巨大的麻煩;李靖父子、黃飛虎父子則率領大軍正面強攻,在戰場上所向披靡。

在眾人的努力下,臨潼關的守軍迅速崩潰,不費吹灰之力,西岐大軍便成功拿下了臨潼關。

朝歌,一片混亂。

臨潼關失守的訊息如同一道驚雷,在朝歌上空炸響,震得文武百官人心惶惶。

朝堂之上,一時間議論紛紛,有的官員面色蒼白,有的則低聲議論,不知道接下來該如何是好。畢竟,西岐大軍的戰鼓聲彷彿已經在耳畔響起,距離朝歌,只隔著一座澠池縣。

帝辛坐在龍椅上,面色鐵青,憤怒至極。

他的手緊緊握著龍椅的扶手,青筋凸起,恨不得立刻將那叛逆的黃飛虎碎屍萬段。

“黃飛虎這個亂臣賊子!竟敢背叛我大商!”

帝辛的聲音在朝堂之上回蕩,充滿了怒火和殺氣。

“孤要殺了他!孤要將他碎屍萬段!”

下方的王叔比干聽到這話,直言進諫道:“陛下,黃飛虎雖有不臣之舉,但陛下亦應反省自身。陛下崇信妲己,荒淫無度,侮辱臣妻,致使忠良離心,國家動盪,此乃禍根所在。”

帝辛聽後,怒火中燒,面色更加猙獰:“比干!你這是何意?

比干此刻也忍無可忍,他挺身而出,聲音鏗鏘有力:“陛下,黃飛虎之所以倒戈,乃是因為陛下荒淫無道,這才令忠臣義士心寒,民心渙散!陛下,應下罪己詔,以安天下之心。”

宰相商容也沉聲道:“陛下,請下罪己詔,以安天下之心。”

一眾文武大臣對視一眼,紛紛跪下開口道:“陛下,請下罪己詔,以安天下之心。”

帝辛怒火更甚,他站起身來,怒目圓睜,厲聲質問:“你們這是要造反嗎?”

他惡狠狠地盯著比干,厲聲道:“王叔,你煽動大臣,這是想要孤的王位嗎?!”

“陛下誤會了!”

比干面不改色,直接從袖中抽出一柄匕首,然後毫不猶豫地解開衣衫,當著帝辛的面一下子剖開了自己的胸膛,鮮血瞬間染紅了他的衣襟,但他的表情卻異常堅定,彷彿不感疼痛。

他用顫抖的手指向自己敞開的胸口,露出那顆跳動的七竅玲瓏心,聲音堅定而清晰:“陛下,瞧,這是比干的心臟,您仔細看看!!!”

“臣的心可有半點汙穢?!”

比干聲音低沉,卻清晰傳遍整個朝堂。

他的胸膛中露出一顆跳動的心臟,七竅玲瓏,晶瑩剔透,沒有絲毫的黑暗與汙穢。

全場譁然,無不為比干的壯烈與忠心所震撼。

帝辛瞪大了眼睛,心中震驚與憤怒交織。

他從未想過會有人在他面前如此赤裸裸地展示忠誠與質疑。

比干的身體逐漸軟倒,他的眼中仍然透露著一股不屈,彷彿在向帝辛證明,忠良之心,天地可鑑。

朝堂上一片寂靜,無人再敢出聲。

比干的舉動,如同一記重錘,砸在帝辛的心頭。

帝辛的臉色變得極為難看,他的手顫抖著,指向比干的屍體,聲音嘶啞:“將這個忤逆之人拖出去……”

但他的話語未完,便有官員泣不成聲,跪倒在地:“陛下,比干王爺忠心耿耿,望陛下三思!”

帝辛的心中怒火與恐懼交織。

他知道,比干的死,將會讓他的王座動盪不安。

而在朝歌之外,西岐大軍的腳步越來越近。

……

同一時間,剛剛渡過大江的臨渙關大軍也在得到了訊息。

聞仲站在軍帳之中,目光如炬,手中握著一張沙盤,上面密密麻麻地標註著各個關卡與道路。他的眉頭緊鎖,心中計算著時間與距離。

“傳令下去,全軍加快行軍速度,我們必須在西岐軍之前拿下朝歌!“

聞仲的聲音堅定而有力,他知道一旦西岐大軍佔領了朝歌,便將會擁有整個大商王朝的氣運,說不定就會一舉鼎定勝局,取大商而代之。

眾將士紛紛領命,各自去督促士兵加快腳步。

整個軍營一片忙碌,士兵們收拾行裝,馬匹被趕上戰車,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聞仲心中清楚,他麾下將士數量遠不能和西岐大軍相比。

因此他必須在西岐軍到來之前,先行一步佔領朝歌,然後再整頓兵馬,依託城池再與之爭勝。

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戰勝西岐大軍。

然而,就在他準備拔營上路的時候,一道青光忽然在軍帳中閃現,隨即凝聚成一面青銅寶鏡。寶鏡中顯現出一道高大英武的身影,正是他的師兄餘元。

“師弟,何必如此匆忙?“餘元的聲音從寶鏡中傳來,平靜而深沉。

聞仲一愣,他沒有想到師兄會在此時聯絡他。

他尊敬餘元,知道師兄的智謀非常,便耐心聽下去。

“西岐軍雖然勢如破竹,但他們連續攻城,必定疲憊不堪。不如讓他們先去打頭陣,耗盡精力。我們再趁虛而入,豈不是更穩妥?“餘元的話語中透露出深思熟慮的策略。

聞仲沉默片刻,他知道師兄的話有道理。

西岐大軍雖然強大,但連番大戰必然消耗巨大,若是讓他們先行攻打朝歌,必然會與朝歌守軍激戰,雙方都會損耗嚴重。到時候他再強攻的話,就會容易許多。

“師兄說的對。“聞仲最終點頭,決定採納餘元的建議。

他再次召集將領,傳達了新的命令。

全軍不再急行軍,而是按原計劃穩步前進,同時加強偵察,隨時準備應對變故。

軍帳中的氣氛頓時變得沉穩起來,將領們聽說是餘元的主意,也都認同了這個策略。

大軍有條不紊地向著朝歌進發。

他們的前方已經是一片坦途。

沒有任何關隘能夠阻攔他們的去路。

沿途遇到的商軍都像是一盤散沙,幾乎是一觸即潰,根本無法形成有效的阻攔。

他們這一支大軍很快便深入大商腹地,向著朝歌飛速進發。

這也意味著,他們和西岐大軍之間的距離也越來越近。

到了眼下這個時候,雙方都已經知道大商已經是秋天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了。

現在他們雙方都只把對方當做是最終的對手。

西岐火鳳與臨渙水龍,究竟誰能夠取代大商玄鳥?

(本章完)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星塵閣

溫柔的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