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齊?閒廊飛龍侍者?皇帝陛下微微皺眉,對這個名字感到有些陌生,但閒廊飛龍侍者這個職位又太過要緊,什麼時候又起來一個嶽齊?內苑還不夠亂嗎?統領飛龍禁軍?內飛龍使魚宏志呢?

“嶽齊?現在在哪裡?”皇帝陛下微微皺眉道,“統領飛龍禁軍不是魚宏志嗎?魚宏志何在?”

皇帝還不清楚魚宏志已經死了,還是聽說了未曾在意?浴堂殿內,內外群臣都緘默無聲,大家都在細細揣度皇帝的心思,尊貴的皇帝陛下到底知不知道魚宏志已經死了?還是另有他意?

李宗閔和牛僧孺兩位宰相剛剛成功狙擊了王守澄欖權染指神策左軍的行徑,此時需要思考內苑這些權閹們的下一步舉動,中書門下政事堂的宰相,理論上統領百官,可是翰林學士們號稱是天子私人,參贊朝議,皆是清流顯貴,譬如鄭覃就是五姓高門之中的滎陽鄭氏族人,等閒招惹不得;而內苑中官眾多太監則是天子家奴,從玄宗朝高力士開始,皇帝就不喜外臣管內苑事,所以宰相們對學士們和太監們並沒有太大約束力,還要時刻小心他們是否會在皇帝身邊阻礙視聽,顛倒黑白,更要命的是,指鹿為馬!

“回陛下,嶽內侍在玉泉山上,他奉命處理丹同渡事務,還沒有回來!”又是王守澄,老權閹並沒有一絲沮喪,或許他也清楚一舉掌握神策左右軍不現實,但能看到宰相學士的表態瞭解朝堂動態收穫就很豐沃了,不必急於一時。

玉泉山!七星聚首!皇帝陛下對玉泉山的事情還是很關注的,他去後宮給母后請安,無論是皇太后還是太皇太后對歸果真人出世之聞都十分在意,已經多次垂詢皇帝陛下,皇帝李昂也想著既然已經安排宋申錫出巡玉泉山,不如讓他奉詔恭迎歸果真人回京,今日朝會上皇帝也準備如此安排,這就有人提及了玉泉山,皇帝便聞道,“怎麼嶽齊不是在丹同渡嗎?又怎麼去了玉泉山?那裡發生了什麼事,為何嶽齊遲遲不歸?”

王守澄躬身施禮道,“啟奏陛下,玉泉山距離丹同渡不遠,玉泉山七星聚首,盛事非凡,嶽內侍想必有什麼事耽擱了!”

皇帝陛下微微點頭,“哦,如此也好,宋卿家即日要巡視玉泉山,讓嶽齊接應一二!”

王守澄躬身道,“遵旨!”

魚宏志的死,皇帝陛下到底有沒有放在心上?就問了一句,就不提了?浴堂殿內諸位臣工都揣著心思,既然陛下不提,那既然人已經死了,就不必浪費大家時間了,不提也好,嶽齊已經掌控了飛龍禁軍,這件事情大家都已經確認了,飛龍禁軍多了不少生面孔,內外群臣們也看到了,既然馬存亮沒有發聲,王守澄沒有異議,其他內苑太監韋元素楊承和等人也沒有說什麼,那其他人在說什麼,說了也是白說!

嶽齊,內苑嶽齊的崛起已經是個事實!這些日子以來,長安城裡無數人在對嶽齊的過往尋根究底,知道的越多,就對這個年輕溫和、笑容可掬的年輕太監敬畏越多,好深的城府!好龐大的基業!拍賣行、金銀首飾玉器店、酒肆、貨棧坻店乃至武館鏢局幫派會所等等,長安城裡的新鮮玩意幕後似乎到處都有他的影子!

想到這裡,眾人不禁往仇士元那裡多看一眼,嶽齊可是仇士元的義子,從現在掌握的情報來看,嶽齊的格局要比仇士元高大上許多,嶽齊是否是仇士元苦心積慮培養的接班人呢,這是個問題,必須慎重考慮!

元旦大朝,是眼下朝廷事務的重中之重,容不得一絲有失,接下來的時間,皇帝陛下就和宰相學士們商議元旦大朝籌備情況。

上古顓頊時代開始以農曆紀年,以正月為元,初一為旦。但此後的夏、商、周、秦、漢的元旦日期也並不一致。據太史公司馬遷《史記》記載,“元旦”在夏代是正月初一,在商代是十二月初一,在周代是十一月初一,在秦代是十月初一。漢武帝時候恢復夏曆,仍以正月初一為元旦。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即歲之元、時之元、月之元,所以稱之為元旦。《漢官儀》和《後漢書·禮儀志》等書記載,依照漢制在魏晉乃至隋及本朝,元旦朝賀,皇帝大宴群臣成為定製,如曹植《元會》詩中描寫三國魏時元旦賀宴會雲:“初歲元祚,吉日惟良。乃為嘉會,宴此高堂。”

玉泉山上李在可是暈了好久,最後在歸果拳頭的幫助下,才弄明白,原來這時候元旦就是春節啊,這鬧滴,呵呵!

晉時元旦朝賀皇帝時,皇帝要給百官增祿,每人賜醪酒二升。宴會上,“冠蓋雲集,樽俎星陳。餚蒸多品,八珍代變。羽爵無算,窮樂極宴。”

元旦朝會不僅沿襲漢晉舊俗,而且由於天下一統,四海歸一,元旦宮廷宴會自然成為曠代之舉,事關朝廷顏面,除舊迎新,振奮人心,在元旦之日,皇帝陛下不僅要受大唐文武百官朝賀,而且還有番邦屬國的首領和使臣前來奉禮朝賀,因此,朝堂大殿筵席紛陳,鐘鼓喧天,絲竹震耳,歌舞昇平,預祝新年國運亨通。

也就是國宴嘛!在吃貨眼裡,認識自然獨特,李在如此認知元旦大朝,讓歸雲師姐笑,歸塵師兄搖頭不已。

就此時而言,似乎沒有比元旦大朝更重要的事情了,真是如此嗎?皇帝和宰相學士們議事,內苑太監們一般不會亂說話,但是看王守澄那副智珠在握的模樣,真的讓人很是不安,今天的這場朝會不會這麼輕易揭過去。

果然,皇帝和宰相學士們商議國事,過了有一段時間之後,難免有些疲倦,於是天子賜茶湯,容重臣休息片刻,異變發生了!

“陛下,冤枉啊!”浴堂殿外忽然出來悽慘的悲呼哀鳴之聲,把浴堂殿內眾人都嚇一跳,朝議重地,誰敢如此喧譁?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鶴群

大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