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清璋從來沒有如此信任過一個人。

大概是因為可以聽得到她內心所想。

不需要任何的防備。

之後的日子,應慄慄都會去上早朝。

若是尋常,朝臣自然是不會答應的。

自古以來,朝堂都是男子的天下。

何時允許女子干政了。

但是,這位可是先帝欽封的一品鎮國將軍。

她先是將軍,再是女子。

如今,大昭的女子亦是有很多出類拔萃的。

不過多是在民間。

也有出現在學堂裡的女先生。

這些多是文采極佳,絲毫不輸男子的。

否則如何鎮得住學堂裡的那些男學生。

如今的太醫院由程昱掌管。

在容清璋的授意下,太醫院開始著手管理天下醫館。

他們會定期的去京都的醫學院授課。

其餘的時間則跟著白圩學習手術方面的知識。

應慄慄不懂這些。

看到愈發龐大的醫療團隊,以及白圩那日益出神入化的開刀手術,她只有膜拜的份。

有些人,在某個領域當真是天選之子。

一般的病症,難不倒應慄慄。

可這種開刀手術,她是絕對絕對不行的。

做不來。

程昱很顯然,其在醫學方面的天賦,也是極強的。

白圩都誇讚過他很多次。

有一年,南方水患。

應慄慄親自帶著人去賑災。

同時還有工部的好幾位大匠。

以及,小太子。

他日漸長大,也該帶著他看看這天下了。

第一次出遠門,小太子明顯很高興,一路上都安靜不下來,問這問那的。

隨行的幾位朝廷高官,其中還包括右相。

他是容瑾昭的少傅,監管太子的行為等。

太子少師為左相,教授太子知識的。

也因是左相,須得幫助陛下處理朝堂政務,此次出行不在其列。

太子少保是定國公盛淮,他須得留守京都。

有應慄慄在,自然無礙。

其他的二三品官員有幾位隨行,為太子教授課業。

這一路,太子也不輕鬆。

每日裡,應慄慄會空出兩個時辰,帶著兒子學學武功,欣賞一下週遭的風景。

已經讓他很開心了。

趕到南方水患地區。

剛來到現場,有人走上前來。

“末將參見將軍!”

來著身高馬大,聲音洪亮。

只是一身衣衫早已被水浸透,同時泥漿掛滿了褲腿和衣袖。

臉上亦是帶著疲色。

“王遠,辛苦了。”此人也是先鋒營退下來的。

王遠道:“不辛苦。”

眾人往裡面走,周圍狼藉一片,房倒屋塌。

“這座村子受災最嚴重,事發時是在晚上,一村子的人,幾乎都被埋在下面了。”

王遠聲音沉重,“末將得到訊息,第一時間帶著兄弟們趕了過來,臨近中午,隔壁的幾個縣的衙役們也都到了。”

“目前死亡大概有近百人,還有半個村子的人沒有挖出來。”

說著,應慄慄帶來的將士們,也加入到了挖人的行列中來。

她點頭道:“你們可否要休息一下?”

“我們無礙,還有力氣。”

隨即,應慄慄也開始幫忙救人。

一國皇后都動手了,隨行的官員自然也不能幹看著。

好歹學過君子六藝,還真不是手無縛雞之力。

有人在安全處開始搭建帳篷。

官府那邊也帶著物資抵達。

工部的幾位大匠,則在一隊將士的護送下,趕往上游考察,準備商討如何修建堤壩。

“娘,我娘,求求你們,救救我娘……”

哭泣聲響徹天際。

應慄慄抱著不到三歲的幼童,看著身邊的女子,心中悲涼。

女子哭訴著不該回來的,她不回來,或許她的母親就不會死。

女子是外嫁女,這次歸家是探望母親的。

結果遇到洪災,母親將她和兒子護在身下,自己卻死了。

等將士們把那老母親挖出來,她早已氣絕。

身子卻保持拱起的姿勢,無法躺平。

女子匍匐在母親的身上,嚎啕大哭。

“下面是否還有人?”

有將士問道。

女子哽咽著點頭,“還有我大哥大嫂。”

提及這兩位,她不似多悲傷,大概是平日裡處的不算好。

應慄慄讓人把他們帶到帳篷那邊,繼續救人。

這場災難事發突然,誰也沒想到會波及到這邊。

其他的幾個府城都已經救災的差不多了,有的地方已經開始重建。

夜裡。

應慄慄看著遠處的火把。

道:“這些將來都是你的責任,昭昭,身為帝王,並非是為了權勢與榮華富貴,而是為了這天下的百姓。”

“有他們才叫天下。”

“若是沒有百姓,你也將失去你現在的一切。”

容瑾昭小臉嚴肅的點點頭,“孃親,我都記住了。”

“很乖。”應慄慄揉揉他的小腦袋。

“民為水,君為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他們便猶如這場滔滔洪水,而你便是這座村莊。”

“在民情滔滔中,便是這堅固的房屋,也只能落得個粉身碎骨的下場。”

“孃親說的是。”如此直觀地感受,容瑾昭真正的記在了心裡。

記了很多年,乃至一生。

此次賑災,地方官府的處理速度還是很快的。

各處災區的粥棚沒有騷亂,官府的糧倉也在有條不紊的分撥糧食。

應慄慄帶著兒子走遍災區,對官府大體上都是很滿意的。

有些不滿意的地方,也都是經驗上的不足。

畢竟都是新入朝的年輕人,只要不是事關人命的事情,總是需要給他們時間成長的。

這也是被下放歷練的主要目的。

他們尚且帶著一腔熱忱與孤勇,值得栽培。

皇后娘娘親自來災區安撫百姓,受災的群眾知道朝廷重視他們。

倒是沒有引起什麼動亂。

得知朝廷已經帶來了大匠,為他們加固堤壩,以及會幫著他們重建家園,百姓自然也沒什麼不滿意的。

這樣的朝廷,已經很對得起他們百姓了。

放到其他的王朝,誰管你死活。

能不能有口粥喝,都不一定呢。

他們都想不到,粥棚裡的粥是濃稠的,沒有摻雜糠的好粥。

官府的人亦是安撫他們,沒有頤指氣使,沒有瞧不起他們。

甚至連皇后娘娘都親自來了。

這可是天大的恩賜了。

可謂是皇恩浩蕩。

而且皇后娘娘是個很和藹的人,經常過來安撫他們,說朝廷絕不會不管他們。

讓他們相互扶持,度過難關。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人在木葉:我的霸王色化為天災

一隻棉拖鞋丫

春夏春冬

雩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