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陳恭澍遇刺

“我不信!”

然而,巴老虎又出來砸場子。

這個老傢伙,似乎看張庸很不順眼。放下酒碗,開始質疑。

張庸舔舔嘴唇。

好。來的正好。

這個傢伙正好讓自己趁機發揮。

他彷彿就是曹操身邊的那個人,總是問:“丞相為何發笑?”……

“其實,我開始也不信。”

“這件事,還要從金陵兵工廠爆炸開始說起。”

“日本人不是派間諜將金陵兵工廠給炸了嗎?我們倒是不覺得什麼,但是元首受不了啊!”

張庸果斷背刺元首。

反正眼前這些人,對國際形勢沒有深刻認識。

他們可能連元首的名字叫什麼都不清楚。要說大忽悠。在場這幾個人,誰能有他忽悠?

“元首是誰?”果然,巴老虎恰到好處的問道。

“德國最高統帥。”張庸回答。

“他們不是總統嗎?”巴老虎似乎要和張庸剛到底。

張庸:???

哇塞!你還知道這個?

厲害。居然知道德國政治架構啊!了不起。

行,咱們就擺一擺。

“德國是有總統。但是這個總統不管事。管事的是首相。現在是叫元首。”

“德國人的權力都在元首的手裡。懂吧?”

“這位元首叫做希特勒。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見過。反正,他是一個狂人。他想要恢復普魯士祖上的榮光。所以,他上臺以後,大力發展軍事工業。現在的德國,軍事實力已經非常強大。”

張庸有板有眼的說道。

很想胡吹海侃一通,讓他們知道花兒為什麼會那麼紅。

說國際形勢?哈哈。你們全部人一起上。都沒在怕的。

我不是某個人。

我是說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最後好不容易才收斂一點。

不能吹的太過火。得保持自己的人設啊!

畢竟,你就是上海灘一個小人物,土生土長的,不可能知道太多。

“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巴老虎悶悶的問道。

“有關係。”張庸回答,“元首也是需要資金髮展軍事工業的。所以,他大力支援軍火買賣。我們從德國購入了很多武器彈藥。裝備了好幾個師。這些,你們都是知道的。”

“那也是你們金陵政府。是老蔣。”巴老虎似乎將南北分的很清。

“確實。是金陵政府購入的。”

“然後呢?”

“之前不是組建了幾個德械師嘛。覺得效果還不錯。正好,元首大力支援我們,於是我們有新一輪的擴軍計劃,準備武裝兩百個德械師……”

“多少?兩百個?”

“對!兩百個。”

張庸鎮定自若。

吹牛不打草稿。

其實根本沒有這回事。哪裡可能有兩百個德械師?

德國人都沒有兩百個師。

就算元首大力支援,國府也拿不出那麼多的資金。

但是,吹牛不犯法啊!

隨便吹。

管別人信不信。

萬一有哪個傻乎乎的真的相信了呢?

嘿嘿。

“當然,是按批次輪換的。大概用十年的時間。”

“十年?”

“每年換裝二十個師。”

“都是你們金陵那邊的?”

“倒也不完全是。肯定得手指縫裡面漏出來一點給別人。不多。十個八個還是有的……”

“小氣!”

“呵呵。這不,魯省的韓大帥也想要。於是委座跟他說,你聽我的話,我就給你武裝三個德械師。你也知道,咱們委座從來都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你韓大帥沒有一點表示,他怎麼可能給你三個德械師。這不……”

“所以,韓大帥調遣一個軍北上,背後是有交易的?”

“肯定啊!不然呢!”

張庸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絲毫不覺得有什麼不妥。

巴老虎開始是不相信的。但是漸漸的又相信了。好像,這的確是老蔣的一貫作風。絲絲入扣。張庸的描述,栩栩如生。

看來,這個張庸,對於老蔣,還是瞭解的非常透徹的。

沒誇張。沒粉飾。

那邊,童天工和鬱宏志面面相覷。

難以置信。

但是又不敢不信。

別人說的好像真的有那麼一回事。

兩百個師……

皺眉。

這顯然不是什麼好訊息。

梅筱不知底細,好想問,真的嗎?蔣某人真的有那麼多錢買武器彈藥嗎?

幸好沒有問出口。否則,張庸就穿煲了。

偏偏是巴老虎還較真,似乎也想到了資金問題,“老蔣哪來那麼多錢?”

“當然是利益交換啊!”張庸坦然回答,“好像是開放內陸的很多港口給德國人。允許德國人從我們國家低價購買桐油什麼的。”

“桐油?”

“你不知道吧?桐油是很重要的戰略物資。是海軍戰艦不可缺乏的。”

“桐油……”

巴老虎似乎不太相信。但也沒有懷疑。

別人都將專業名詞說出來了。他繼續質疑,只會顯得自己無知。他倒也不是硬槓。

隨手吹了一個大氣球,張庸再也不敢胡扯。否則,牛皮恐怕就要被吹到天上去了。

於是錯開話題,“其實,我們國家地大物博……”

“噗噗噗!”

“噗噗噗!”

外面忽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張庸回頭。看到歐陽聖好像風火輪一樣闖進來。

眾人都是愕然。

鬱宏志和童天工更是面面相覷。

又有什麼事?

歐陽聖來到張庸的旁邊,低聲說道:“隊長,出事了。陳站長遭遇刺殺,受傷了。”

“真的?”張庸的第一反應居然是,這是不是陷阱?

陳恭澍居然被刺殺了?不能吧?

這個傢伙和王天木一樣,都是刺殺大王。只有他們刺殺別人的。沒有別人刺殺他的。

除非是自己故意安排的。

也難怪張庸疑神疑鬼的。實在是最近沒什麼安全感。

唉,自身實力不夠強啊!

但凡是有燕雙鷹的一半本事,他都可以橫著走……

可惜沒有。

“真的。還死了七個兄弟。”

“什麼?”

張庸一愣。

死了七個兄弟?

那就絕對不是裝的了。

無論怎麼裝,都不可能殺七個兄弟來做局。

糟糕!

陳恭澍居然真的被刺殺了。

這還得了?

陳恭澍是什麼水平?

絕對的高手啊!

能刺殺他的,絕對是高手中的高手。

瑪德……

日諜又來高手了?

難道還有比宮本家族更加厲害的?

操蛋……

“不好意思,我有要事,先走了。”張庸站起來,向巴老虎等人拱手。

走了兩步,又回頭。又對童天工和鬱宏志兩人說道:“但是不會耽誤我們襲擊唐村。你們儘快將都東西準備好。我回來。立刻帶隊出發。儘快搞定。”

童天工急忙說道:“好的。我們等你回來!”

“再會!”

“再會!”

張庸告辭出來。

迅速和餘樂醒等人匯合。

餘樂醒也很著急。同時也很緊張。額頭冒汗。

“餘教官……”

“我們遇到高手了。”

“是啊!”

張庸眉頭緊鎖。

餘樂醒的想法,和他是差不多的。確實有些緊張。

他們都知道陳恭澍的水平。

在這個世界上,能刺殺陳恭澍的人絕對不多。

哪怕是王天木動手,也沒那麼容易。

然而,他就是被刺殺了。

還犧牲了七個兄弟。

受傷的有多少。估計不好說。

“人呢?”

“在伊麗莎白醫院。”

“帶齊所有人。在醫院周圍駐守。”

“我已經安排了。”

“去醫院!”

“好!”

一行人急匆匆的趕往伊麗莎白醫院。

這個醫院在英租界當中。其實規模很小。因為天津衛的英租介面積不大。

英國人和日本人不是很對付。在天津衛這邊,矛盾比較多。所以,日租界不願意接受英國人進入。英租界也不接受日本人進入。

法國人和美國人在天津衛沒有固定的租界。他們對這裡似乎不是很熱衷。

張庸趕到的時候,陳恭澍剛剛做完手術。

在手術醫生那裡,張庸看到了從陳恭澍身體裡面挖出來的兩顆彈頭。

都是毫米的勃朗寧手槍子彈。

這種子彈在黑道上爛大街都是。槍也是。所以,無法追查。

“當!”

“當!”

張庸拿起帶血的彈頭,鬆開手。

彈頭落在搪瓷托盤內,發出清脆的響聲。還沒凝固的血液飛濺開來。

“醫生,傷員情況如何?”

“很嚴重。有一顆彈頭距離心臟不到一厘米。有內出血。是否能夠止住內出血是關鍵。”

“醫生,請你用最好的藥品。最好的資源。”

張庸直接掏錢。

這個時候,說什麼都是假的。

砸錢!

拼命的砸!

直接拿出一萬銀票。

但凡是能用上的。都全部給我用上。

只要有一絲絲的可能,都要將陳恭澍的小命留住。必須留住。

按照歷史發展,陳恭澍應該是不會死的。問題是,萬一呢……

唉……

還好,銀票能使人推磨。

在大量的銀票砸下去以後,伊麗莎白醫院的確是動用了全部的資源。

他們甚至打電話去北平,從北平調運醫生和藥品。

當然,這部分的費用,張庸全部包了。

但是,陳恭澍是否能夠活下來,依然是未知數。

因為當時的醫學條件,哪怕是全世界最好,對內出血診治也是比較難的。

只能寄希望於陳恭澍命大。

當然,一味的擔憂沒有用。還得反擊。

兇手是誰?

兇手在哪裡?

要怎麼復仇?

壓力頓時來到張庸肩上。

天津站沒有副站長。人員配置也不多。

全站人員加起來,不到三十人。

對,就是這麼點。還沒有張庸帶的人多。

主要是經費問題。

復興社剛剛成立的時候,經費捉襟見肘。

哪裡都不夠花。

戴老闆不得不屈尊到處找人借錢。

他每年光是給財政部打的電話,估計就有一百幾十個。都是問要錢的。

為什麼張庸半路加入復興社,地位會暴漲的如此之快?還不是因為他會撈錢。給復興社解決了最大的難題。全社上下都歡迎?

每次抓獲日諜,都是幾萬、十幾萬的繳獲。極大的緩解了復興社的財政困局。

如果不是最近經費逐漸充裕,陳恭澍的手下,估計連三十個人都沒有。之前都是隻有十幾個的。

“少龍,這件事,只能你來主持。”

“好!”

張庸也不推辭。

這個時候,收拾日寇才是最重要的。

既然大家都服從他的指揮。他也不會客氣。當即命令發報,向金陵方面報告。

電報是用張庸、餘樂醒兩人的名義發出的。

毛人鳳接報,急忙來見處座。

“宮本家族的人可能去了天津衛。”處座還是有水平的,見微知著。

“那……”毛人鳳一顆心七上八下的。

宮本家族那些變態。

居然也跑去天津衛了?還對陳恭澍動手了?

陳恭澍一時大意,沒有察覺,被暗算了。還好。張庸還在。這個傢伙應該能頂住。

之前的宮本家族,就是被張庸收拾的。

“回電。讓張庸主持天津站全面工作。”處座當機立斷,“告訴他,宮本家族的人已經到了天津衛。真正的目標可能是他。陳恭澍可能是偶然遇到。叮囑他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

“好!”

毛人鳳急忙出去發報。

很快,電報就來到了天津站電訊處。然後翻譯出來。

“宮本?”

張庸眉毛上揚。

陰魂不散。

冤家路窄。

好,安排!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威遠侯府

山林野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