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老兵

“比什麼?”

“你的槍法如何?”

“還行。”

“那好。我指揮你。你負責打。”

“好!”

第一個上場的,是一個老兵。長的有點像張大彪。

人不算壯。但是骨架很大。典型的北方人。在部隊裡面,肯定是機槍手,或者是玩迫擊炮的。

這魁梧的體型,單純使用步槍的話,確實是浪費了。

然而,他似乎沒有那麼沉穩。

他使用的是一把莫辛納幹步槍。北方軍隊的標準配置。

“目標在什麼地方?”

“土坯牆背後。”

“哪裡?”

“看到那根竹子沒有?以它為參照物。向右一丈。向下一尺。”

“什麼?”

老兵十分迷惑。

這是什麼意思?

沒有具體的目標嗎?就給一個大概位置?

“沒錯。打吧!”

“我……”

老兵欲言又止。

感覺好奇怪。這是什麼測試?

然而,張庸沒有改口。

他知道這些老兵的槍法很好。只要看到日寇,肯定能打中。

現在要考驗的只有一個,就是對方可能看不到日寇。只有自己能“看”到。自己需要給他指示目標。然後他按照自己的指示開槍。

比如說,日寇躲藏在牆壁背後。他需要老兵一槍打穿牆壁,然後一槍致命。

日寇的三八式步槍彈頭太小,容易被牆壁擋住。但是,莫辛納乾和毛瑟,穿透力就很強。一般的土坯牆都能打穿。

恰好,張庸面前,就是一堵土坯牆。已經年久失修。風化。

可以肯定,莫辛納乾子彈是可以打穿的。後面還有一堵紅磚牆。很厚。這就沒辦法打穿了。

如果後面沒有厚厚紅磚牆阻擋子彈,張庸也不敢讓老兵朝那個方向開槍。會打中自己人的。

老兵轉頭看著張師長。

張師長揮揮手,明確的說道:“就按照他的意思辦!”

“是!”老兵緩緩的舉槍。

瞄準不難。只要是判斷距離有點難。

後世的人可能覺得很簡單。就一個橫座標,一個縱座標,兩者交叉,就是目標,有什麼難的?

可是,對於這個時代計程車兵來說,其實非常難。

他們沒有什麼文化。

對於座標系什麼的,更是聽都沒聽說過。

所以,想要判斷準確的位置,只能是依靠眼力。依靠自己的大腦計算。

顯然,這有點考眼力,也有點考腦力。

十秒……

二十秒……

老兵遲遲都沒有開槍。

顯然,他無法準確的判斷一丈是多長,一尺又是多長。

如果拉繩子測量的話,當然沒問題。可是,沒繩子啊!

無奈。

做不到。

“你們誰幫忙去測量一下。”

“我來!”

“我來!”

幾個老兵急忙上去幫忙。

有人拿來長長的木尺,一步一步的丈量。

最終,一丈的距離被標記出來。一尺的距離也被標記出來。

再用繩子交叉。終於確定座標。

“啪!”

老兵開槍。

子彈準確的穿透交叉點。

張庸神色不動。

距離大約五十米,當然毫無問題。

他需要考核的,其實不是槍法。是有關空間的認識,也就是方位感。

以後可能會經常用到。

“透過!”

張庸點點頭。

那個老兵欲言又止。

顯然,他似乎有些想法。但是被張師長眼神制止。

現在有人願意接納你們。你們還有什麼好說的?趕緊去。去了復興社,就不用受軍法的限制。就自由了。

以後想怎麼殺日寇都行。

不用留在部隊裡面忍氣吞聲,受這個鳥氣。

“下一個!”

“我來!”

又一個老兵出來。

張庸讓人在土坯牆前面擺一個凳子。

凳子向上一尺。向右八尺。

結果,那個老兵也傻眼了。

這麼準確的距離判斷,他做不到啊!

幸好有人幫忙。

“啪!”

準確命中。

毫無難度。

張庸也收下了。

其實,他知道這些老兵都不錯。

他們都是殺過日寇的。和日寇不共戴天。這樣的部下,他求之不得,怎麼可能拒絕?

問題是,復興社外勤,畢竟和一般的軍隊不同。戰鬥的方式,也和戰場不一樣。所以,他還是希望從裡面淘出一兩個反應比較快的。

只可惜。暫時沒有。

他們從來都沒有接受過這樣的空間距離判斷。

你讓他們判斷目標距離多少,他們反而更容易。唯獨左右上下距離判斷,沒有系統的培訓過。

也罷,就從自己這裡開始吧。

要說數學知識,不是張庸吹牛,整個天津站所有人加起來,都沒有他懂得多。

甚至,整個復興社所有人打包,都未必有他強。

單純數學啊!其他不算。

好歹他前世也是上過大學。學過微積分和線性代數的。光是這兩門課程,就可以將%的人甩在身後。

“張師長,我都要了。”

“真的?”

“真的。但是,他們都要換一個身份。”

“怎麼換?你說。”

“這個我們會處理。他們加入復興社以後,我會給他們新的證件。他們都會擁有新的名字。從此以後,他們就和你們二十九軍沒有關係了。”

“我明白。”

“他們有欠糧餉嗎?”

“我都已經全部補發。沒有拖欠的。”

“那好。張師長,以後如果還有這樣的人。你全部送給我。我都要。”

“謝謝!”

“但是,我明說了。我們復興社,只進不出。只要雙腳踏入我復興社的大門,以後都不可能脫離。否則,會被視為叛徒處置。他們能接受嗎?”

“你和他們直接說吧!”

“好!”

張庸也不怯場。

前世的他,大學新生,上去講臺做個自我介紹都臉紅,支支吾吾的。

來到這個世界以後,卻洗去了這種青澀。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真的能做他們的領導。真的能帶他們殺日寇。

他們受傷了,自己拿得出醫藥費。

他們犧牲了,也可以給家人撫卹。

“集合!”

“立正!”

“稍息!”

張師長親自喊口令。

所有老兵急忙立正。然後稍息。等待訓話。

張庸站到前面來。

也不用清嗓子。直接朗聲說道:

“我只講三件事。”

“第一件,加入復興社,很危險。隨時可能犧牲。”

“第二件,加入復興社,以後都不能脫離。生是復興社的人,死是復興社的鬼。即使你有怨言,也只能內部反映。絕對不能脫離。否則,你就是叛徒。我們會制裁你。所謂的制裁,就是處死!沒有第二條路。”

“第三件,你們的敵人只有一個。就是日寇!”

“明白沒有?”

張庸一字一頓。

然後拿出一本筆記本。還有鋼筆,還有印泥。擺在桌面上。

他正襟危坐。一臉肅穆。

“願意接受這三個條件的。自己上來寫名字。然後按手印。”

“按了手印,就代表你明白並且接受我剛才說的三件事。以後不得用任何理由說自己是被騙進來的!不能接受的,不要上來!”

“現在,誰來?”

張庸目光橫掃。

沉默。

然後,第一個老兵上來。

他不會寫自己的名字。其他人估計也不會。

只能單純的按手印。

在他的手指就要按下來之前。張庸伸手托住。嚴肅的說道:“你要想清楚了,一旦按下手印,就沒得反悔。”

“你們真的殺日寇?”那個老兵反問。

“我剛剛殺了一個。”張庸平靜回答。

“我不後悔!”

“好!”

張庸放開手。

老兵用力按下自己的手指印。

然後回去列隊。

張庸擺擺手。指著自己的身邊。

老兵於是走過來。站在張庸身邊。垂手肅立。神情肅穆。

第二個老兵上來……

第三個……

最終,全部的老兵都按了手指印。

這是張庸預料到的結果。應該也是張師長預料到的。這些老兵肯定都沒有其他去處了。

但凡有其他的選擇,他們都不可能繼續留在這裡。

殺日寇,還被處罰!

誰能接受?

換了張庸自己,早就跑路。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天大地大,難道還沒有自己的容身之地?

張庸將本子收起來。

一共是五十三個人。

五十三個手指印。

鮮紅。

觸目驚心。

卻也代表著某種強大的力量。某種一往無前的決心。

“張師長,那我帶他們走了?”

“謝謝!你們走吧!我能力有限,真是慚愧。”

“理解!”

張庸點點頭。

有時候,有些人,有些事……

確實不好說。

大部分人在歷史車輪的面前,都是軟弱無力的……

只能讓歲月見證了。

帶著老兵們從側門離開師部。

張師長都安排好了。不讓那些老兵露面。

張庸自然明白。

帶著老兵們走陌生小巷離開。

那些老兵都非常沉默。估計是每個人都懂得少說多做的道理。

對於他們來說,復興社是非常陌生的存在。之前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也不知道他究竟是做什麼的。

張庸吩咐鍾陽幾句,鍾陽就帶著幾個人單獨離開。

一行人到達一家飯館。

先吃飯。

再幹活。

“大家敞開吃!”

“跟著我,別的福利沒有。大魚大肉管飽。”

“除了不能喝酒,其他的都可以!”

張庸溫文爾雅的說道。

那些老兵都有些遲疑。還是不太放得開。

嚴格來說,他們其實都是非常木訥的人。除了掌握一點戰鬥技巧,啥都不會。

所有人都是孤兒。沒錯。他們都已經沒有親人。

有親人的,都回家去了。或者是去投奔親戚了。

只有無家可歸,沒人收留的他們,才會繼續留在部隊。等著張師長給他們尋找出路。

“都吃飽!”

“一會兒,我們可能就要和日寇接戰!”

“你們不想做餓死鬼吧?”

張庸直言不諱。

那些老兵這才開始埋頭吃飯。

沒人說話。

一個個彷彿都是木頭。

吃飯就是吃飯,不會做別的。而且,很快吃完。

唉,都是一等一的好兵啊!

可惜了……

二十九軍真是對不起他們。

現在他們交到自己的手中,自己必須將他們帶好。希望他們都能夠看到抗戰勝利的那一天。

嗯,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

就是讓大多數人,都看到戰勝日寇的那一天!

抖擻精神。

幹勁十足。

“自我介紹一下。我叫張庸。是復興社特務處的小隊長。”

“我沒有你們那麼大的本事。”

“我槍法比較差。拳腳基本不行。所以,衝鋒陷陣的事,我做不了。”

“但是我會給你們提供最好的武器裝備。給你們足夠的資金。給你們最好的待遇。如果你們犧牲了,也會給你們家屬最高階別的撫卹……”

張庸緩緩的說道。

那些老兵都很沉默。確實像木頭。

“你們有什麼要求,可以直說。”張庸繼續說道,“我會盡可能的幫你們去辦。”

“我沒有親人。我不用撫卹。死了隨便找個地方將我埋了就行。”一個老兵說道。

張庸:……

好吧。確實是一個傷心的話題。

看其他人的神色,估計也是如此。唉。是自己錯了。不應該提這個話題。

於是擺擺手,“吃飯!吃飯!都吃飽!”

親自監督。

等所有人都吃飽。

這時候,鍾陽他們也趕回來了。帶回了五十三支英七七步槍。

同時,還有一批新的證件。證件有名字。沒有相片。等他們熟悉自己的名字以後,再後續補上。從此以後,他們就和過去無關了。

張庸拿過一本證件,上面的名字叫做鍾奎。嘿,這是誰做的名字?蠻好記的。

也罷,抬頭看一眼,將剛才說話的老兵叫出來。沒錯。就是他了。就叫鍾奎。

起這個名字的人,真是天才啊!

“這是你的。”張庸將證件遞給老兵,“記住了。你以後就是鍾奎。”

“啥?”那個老兵顯然也是聽差了。

“鍾馗打鬼。日寇就是小鬼子。這樣能記住了吧?”

“啊,記住了。記住了!”

“好!”

張庸滿意的點點頭。

鍾馗捉鬼。不錯。鍾奎打鬼。名字挺好。

下一個。

典韋?暈,這又是誰做的名字?

嚴重偷懶啊!

不過也能理解。因為名字都是亂起的。都是批次製作的。有時候真的想不到太多的名字。

或許做證件的人讀過三國演義,於是隨手就寫上去了。

這年代,證件都是手寫的。

其實造假非常簡單。日本人也甄別不出來。

好。給一個骨架高大的老兵。

下一個。周倉……

得,做證件的人果然是偷懶。

用的都是三國演義裡面的名字。幸好沒有最出名的幾個。

你要整個曹操、劉備、關羽、張飛什麼的,那就過分了。

也不看證件了。全部發下去。

人手一本。

五十三個人,五十三本證件,正好。

鍾陽帶著幾個特工,上去教每個老兵新的名字叫什麼。每個讀十遍,二十遍,儘可能記住。

“都有了嗎?”

“有了就記住!你們以後就是這個名字!”

“龐德!哪個是龐德?”

“舉手!”

張庸大聲吆喝。

一個老兵遲遲疑疑著舉手。

好吧,他就是龐德。不太像。瘦骨嶙峋的。

“以後多吃點。”張庸說。

“是……”那個老兵靦腆著回答。

“祖茂!”

“到!”

“臧霸!”

“到!”

張庸挨個點名。

主要是幫助他們記住自己的名字。

如果是一般人,有點知識,有點文化的,應該很快記住。可是,這些老兵都沒有。

他們真的不認字。最簡單的數字都不會。因為沒有人教。

在舊軍隊裡面,沒有文化教育的說法。

只有紅軍才有。論文化素質,紅軍甩所有對手好幾條街。

就連李雲龍那樣的大老粗,在大別山裡面編籮筐的十里八鄉的俊後生,入伍後也認識了不少字。

下一個環節。

發槍。發子彈。這個環節就簡單了。

完全不用教。所有老兵都是上手就會。什麼英七七不好使。不存在的。好使得很。

沒有不好使的武器。

只有不會使的蠢貨。

無論是什麼槍,到了這些老兵手裡,都玩得轉。

前提是有子彈。

張庸找個地方,將隨身空間裡面的子彈全部取出來。

一百多發。五十支槍。每人才兩發?好慘。

然而,他很快發現,子彈取出來以後,似乎還有。於是再取出來。然後還有……

咦?

這就神奇了。

難道還能無限供應不成?

於是反覆提取……

結果,在取出來五百多發以後,終於沒有了。

失望……

原來不是無限供應的啊!

才五百多發,也不頂用啊!英七七一次裝彈就10發啊!

其他亂七八糟的子彈也有一些。

莫辛納乾子彈……

春田步槍子彈……

毛瑟步槍彈……

還有各種型號的手槍子彈……

像個八寶箱。

子彈和其他東西似乎是隔離開的。似乎是一個單獨空間。像是美麗國的子彈超市。不同型號的子彈,在不同的格子裡。倒是容易分辨。

唯一的遺憾,就是數量太少。頂天就是一百多發。

唉……

可能是能量不足?

無奈。

每人十發就每人十發吧。又不是非常慘烈的正面交戰。五百多發子彈足夠了。

拿到槍以後,感覺每個老兵的精神都煥發了。

看來,槍才是他們的生命。不可或缺。沒有了槍,就等於是沒有了靈魂。

沒有了槍,他們就是行屍走肉。

有槍在手,他們才是活生生的。

很好。

忽然心思一動。

發現地圖半徑居然又增加了。增加到了350米。

好奇怪……

怎麼這次增加那麼快?

上次好像才增加沒多久。莫非是有什麼重大危險?

暗暗擔心。

幸好沒事。

沒有感應到什麼危險。

無論如何,監控範圍增加,都是好事。

350米的距離,意味著日寇在沒有瞄準鏡的情況下,是不可能偷襲自己了。

沒有誰的肉眼,可以在350米之外射殺自己。

宮本家的也不行。

忽然間,一個紅點進入地圖邊緣。

張庸眉毛上揚。

哦?

是日諜還是日本人?

管他呢!

幹了再說!

當即揮揮手。立刻帶人出發。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佔山為王:我能召喚華夏群雄

知吾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