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道理來說,這樣的忙宋文鏡應該去幫。

如果他去找陶大愚溝通此事,也許看在他的面子上,陶大愚很有可能會答應此事。

可這樣一來,與他宋文鏡的原則就有所違背,這不是他所希望的。

兩邊都是朋友,而他卻是夾在中間,這確實讓他感到為難。

雖然曹大山安慰他說,無需有什麼想法。可既然趙衛東等人提出,他又如何能夠做到真的不管呢。

“諸位,我知道你們迫切的想要將國內的資金投入到外面來,既然如此,你們為什麼不直接在國外成立個投資公司,然後再想辦法把資金轉移出來呢。”宋文鏡疑惑的問道。

曹大山、趙衛東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些不好意思。

最終還是趙衛東接過話題,說道:“文鏡,在國外成立公司自然容易,可管理起來卻很麻煩。何況,你去招外面的員工,總歸是讓人不放心的。我們又不可能一直待在國外,萬一出現什麼意外,豈不是把我們的心血都打了水漂。”

“是啊,文鏡。更何況,成立公司,做什麼專案,我們也不是很清楚。之前看到港島這邊電影行業很火熱,就想著過來試試水。即使投資失敗,損失也不大。可如果自己成立公司,再來投資,那最終的結果還真就不好說。”曹大山接著說道。

宋文鏡懂得他們的初衷,無非就是這些年從煤礦當中賺了不少,可這一行風險同樣不小,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傾家蕩產。

既然有了這樣的憂患意識,既然就想著雞蛋不能全部放在一個籃子當中。最好的方式,就是將資金轉移出去,投資到外面。

這樣一來,即使內地這邊出現什麼不可控因素,他們將來也能有個保障。

可他們的圈子同樣很小,再加上沒有什麼文化,對國外的資訊更是一知半解,根本不知道該如何操作。

而且,他們也不敢輕易的相信別人,萬一遇人不淑,他們這些年的積累豈不是打了水漂。

當他們得知宋文鏡與陶大愚關係不一般之時,也就有了一定的想法。因此,才會提出剛才的要求。

宋文鏡沒有馬上回答他們的意思,而是再次陷入了沉思。

早在與陶大愚交流之際,他的內心其實已經有了一定的想法。

既然要透過金融的方式去報復大業銀行,那麼在港島或者國外成立公司也就成了必然之舉。他好歹跟著張文遠教授學習過一段時間的經濟學,而張文遠直到宋文鏡會開公司,自然也就跟他講解過很多這些方面的操作模式。

不僅僅限於國內,包括國外的部分,同樣如此。

剛才宋文鏡就在思考,是不是找個時間再跟陶大愚求教一番,具體的操作方式。甚至有些方面,肯定還需要陶大愚幫忙去解決。

如此一來,他與曹大山等人在這一點上面,就可以達成共識。

雙方完全有合作的基礎,只不過,他希望這件事由他來主導。而曹大山等人,自然也就成了投資人。

97年初,東南亞危機;98年港島金融危機。

而在這之前,港島的地價、房價那是一直在瘋狂的暴漲。既然如此,他們現如今如果沒有其他好的投資方式,完全可以拿出一筆資金,以投資公司的名義在港島買房、買商鋪。

昨天宋文鏡就已經瞭解到,如今港島的房價是3萬港幣/平方米。雖然他並不知道將來金融危機爆發前,會漲到什麼樣的地步。可翻上了幾倍的可能還是不小的。

其實,真實的情況是,在98年港島金融危機來臨前,中心區域比如旺角、九龍等位置的房價,已經漲到了50萬港幣/平方米,足足漲了十多倍。當然,港島是按照平方尺計算,並不是用平方米。

在港島地區,有些明星住的所謂的千尺豪宅,其真實面積換算成平方米的話,也就在100平方米左右。

“諸位,我準備在港島成立一家投資公司,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想法跟我一起玩?”宋文鏡打破了這份沉默,終於開口說道。

“你?”

曹大山還沒有說話,倒是旁邊一直沒有怎麼說話的鄭西北有些按奈不住的提出了質疑。

“小宋,據我所知,你也是第一次到港島這邊,對這邊的狀況也並不瞭解。你又有什麼把握能夠投資成功呢?”

曹大山等人沒有說話,可眼神之中的那份疑惑卻是已經表現了出來。他們也同樣也有此問,只不過是鄭西北首先提了出來。

他們的疑慮宋文鏡自然能夠理解,如果換成是他自己,也同樣會有這般想法。

可他又不能夠說,自己知道未來幾年港島地區房價將繼續大漲,那樣的話,豈不是成了神棍。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諸位,之前我跟陶大哥那邊交流過,他是很看好港島地區未來幾年的發展。同樣的,港島面積就這般大,可擁有住房需求的人群卻一直在增加;那麼自然而然,房價在未來必然會有不小幅度的增長。而我,就打算拿錢投資港島的房產、商鋪,坐等升值。”

宋文鏡只能把陶大愚搬出來,作為自己的擋箭牌。

他們不相信宋文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可對於陶大愚的話必然會相信。反正他們又不可能當面與陶大愚對質,既然如此,就先將他擋在前面。

曹大山等人再次陷入了沉默,他們同樣在思考。

正如宋文鏡所想,他們對宋文鏡的提議確實一開始存在很大的疑慮或者說不信任;可聽到是陶大愚的一些想法,再仔細一思考之後,倒是覺得確實如此。

尤其是曹大山、趙衛東已經多次來過港島,大概也能分辨出一些端倪。

而鄭西北、魏奇二人,即使宋文鏡將陶大愚搬出來,也依然有些疑惑。

“文鏡,我們不可能一直待在港島,那麼公司如何管理呢?”曹大山再次發問道。

“曹大哥,其實不需要太多的什麼管理。我們需要做的是,買下一批商鋪或者房產,然後轉交給中介公司租出去。唯一需要的做的是,讓中介公司按時把租金打到公司賬戶就行。”宋文鏡很肯定的說道。

旁邊的魏奇有些皺眉,同時提出了自己的質疑道:“那萬一將來房價下跌,我們豈不是要賠本?”

魏奇、鄭西北,一直待在內地,對於國際上的事情並不瞭解。之前的他們,就是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包括之前曹大山、趙衛東到港島投資電影,都沒有參與。

這次,也是應邀過來瞧瞧。實際上,到底幹什麼,他們並沒有自己的主見。

而宋文鏡又不可能跟他們講,未來幾年港島的房價一定會大漲。因此,他們提出質疑也就在所難免。

至於曹大山,聽到宋文鏡所言,反而有些心動,覺得正如宋文鏡所說,這不失為一個好的方式。

“文鏡,你打算投資多少進去做這件事情?”曹大山若有所思的說道。

對於自己的資產,宋文鏡是相當清楚。

如今古玩店那邊,有個幾十萬的流動資金就可以完全的運轉起來,並不需要他額外再次投入。甚至那邊還可能每年反哺回來數百萬。

而唯一需要佔用資金的就是建築公司。尤其是,有些專案需要墊資施工。

上次公路的專案資金已經到位,足有七百多萬在賬上。目前來說,已經完全足夠建築公司的運作。而他宋文鏡,所擁有的閒散資金還有一千萬左右。這樣一來,他暫時能夠拿出的資金至少也在一千萬以上。

如果給他一定時間籌集的話,可能還會更多。

既然暫時沒有什麼好的專案投資,他打算將這一千萬全部投入進來,後面再想辦法增加。

當然,這中間如何操作,他還需要去找陶大愚請教或者幫忙。畢竟現在的他,也沒有相關的經驗。

“不低於一千萬?”曹大山想了想說道,“倒也不多。這樣吧,我也投資一千萬,具體的事務我不管,你宋文鏡打理,每年給我一份報告就行。”

一千萬,說投就投,根本沒有太多的考慮。這是曹大山對宋文鏡充分的信任啦!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娛樂之從編劇成為大佬

藍之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