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罷三路保甲

“大家,彰德軍節度使張方平,剛剛帶了從洛陽入京的集英殿說書程頤入宮,如今正在延和殿便殿,與兩宮對奏!”

石得一悄悄的湊到正在臨摹字帖的趙煦面前。

趙煦聽著,哦了一聲,道:“程頤總算入京了!”

他回想著上上輩子的那些事情。

他有些虧欠程頤。

可也沒辦法!

比起曾經教過他的程頤,章惇才是趙煦不可或缺的宰相。

朝野內外一切軍國大事,都離不開章惇的輔佐。

如今,卻是可以找個機會,補償一下程頤了。

此外,因為現在文彥博在汴京,所以,程顥的神道碑,恐怕缺乏一個有分量的題名人了。

趙煦想了想,就拿來一張元書紙,在上面寫了四個字:明道先生。

這是文彥博在趙煦上上輩子給程顥神道碑的題名。

如今,趙煦拿來一用,也還不錯!

石得一在趙煦身邊,繼續稟報著:“大家,禮部今日派人出城,去迎接西賊使者了!”

“他們磨磨蹭蹭,終於抵京了?”趙煦狐疑著問道。

石得一低下頭去。

西賊使者,每次有機會入境,都會藉故找種種理由和藉口,在路上拖延。

目的是什麼,自是不言而喻——他們在觀察大宋山川地理以及道路的情況。

所以,這些人既是使者,也是細作。

大宋這邊也心知肚明,所以,西賊使者每次入境,都會嚴格限制和監視。

可終究,他們是使者,沿途所行的道路,經過的城市、山川、河流,總不能矇住他們的眼睛,不讓他們看吧!

傳出去很丟人的!

會讓人以為大宋畏懼西賊!

於是,也就只能儘可能催促或者帶著他們繞一下路,不讓他們有機會接近諸如長安、洛陽這樣的重要城市。

“對了!”石得一想起什麼,說道:“大家,臣聽說似乎又有高麗僧人入京求法了!”

趙煦點點頭。

高麗,是趙煦的父皇在位時期的重點聯絡物件。

曾經多次遣使前往高麗交通,高麗的僧人和官員也曾來到汴京求法、朝貢。

不過,這些都是表面原因。

高麗只是一個障眼法和幌子!

趙煦的父皇,真正的目的,是從高麗深入東北,聯絡女真各部!

譬如去年,有個商賈就因為聯絡上女真,從而被授給了官職。

這也是後來,海上之盟的基礎!

大宋和女真之間的聯絡、試探以及互信,並不是海上之盟的時候,一夜之間建立起來的。

而是趙煦的父皇開始趙煦繼續聯絡,趙佶借力,三代人建立起來的外交基礎和互信。

完顏阿骨打在位時,能對大宋釋放善意,並願意接受趙佶的財帛換土地盟約,甚至在後來,宋軍連遼國漢地軍隊都打不過的時候,還願意出兵幫助——雖然他也要了好處,但他真的把打下的幽燕地方交割給了大宋!

不僅僅因為完顏阿骨打是真正的豪傑人物,信守承諾。

更因為有著幾十年的聯絡友誼在。

奈何,趙佶昏招迭出,甚至可以說是屢屢作死。

也奈何完顏阿骨打死的太早。

更為關鍵的是,宋軍拉胯的戰鬥力,讓女真貴族們看出了虛實。

所以完顏阿骨打一死,女真立刻南下。

當然了這些事情如今做的極為保密。

哪怕朝臣們知道的也不多,大多數人只知道,天子聯絡的是高麗而非女真!

從這裡,也能看出趙煦父皇的卓越眼光。

從知道女真到聯絡女真,前後不過三年,便已經明白,女真必為遼國未來的敵人!

理由很簡單——遼人對女真的壓迫和壓榨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

重壓之下,必有反抗!

當然了,趙煦的父皇也沒有料到,女真真的能滅遼。

純粹是打著攪亂局勢給遼國添堵的心思。

這和遼國,總是暗助西賊,甚至聯絡青唐吐蕃思是一樣的。

如今的趙煦,既知道女真要出英雄。

他自然不會那麼好心的提醒遼國。

當然了——他提醒也沒用,遼人自大自傲,怎麼可能會信大宋。

搞不好人家還以為大宋在挑撥離間呢!

……

延和殿中。

兩宮聽完了張方平奏述的事情後,互相看了看,然後陷入了沉思之中。

過了許久,太皇太后才問向太后:“太后覺得如何?”

向太后輕嘆一聲,道:“盱江先生的文章,本宮不大瞭解!”

於是,向太后問道:“未知彰德可知,今朝中大臣,可有盱江先生弟子門人?”

張方平當然不會隱瞞,奏道:“啟奏慈聖,今翰林學士承旨鄧潤甫,便是盱江先生的親傳弟子!”

“此外,故中書舍人曾鞏,也是先生的親傳弟子!”

兩宮聽到這裡,才終於放下心來。

特別是向太后感覺很滿意。

因為無論是曾鞏還是鄧潤甫,都給她們留下過不錯的印象!

特別是鄧潤甫,這幾個月來,向太后常常請其參謀六哥讀書之事,多有助益。

太皇太后於是道:“便依兩位愛卿所言!”

“明日,老身和太后,將在此地,帶官家和程卿再見!”

“望程卿做好準備!”

“臣遵旨!”程頤再拜。

……

當夜,張方平親自帶著程頤,見了孫固,也拜訪了韓絳、呂公著。

取得了這些元老宰執的支援。

至少是預設!

這很關鍵,因為這些人隨便一個反對,就可能橫生波折。

至於文彥博那邊,張方平親自手書一封,和他做了溝通。

文彥博隨後回信,表示贊同。

畢竟,盱江先生李覯再怎麼也比王安石好!

而且,盱江學派的思想,和王安石的新學,雖然在很多地方存在著共同點,但終究也有大量不同。

有一個盱江學派的競爭,對瓦解太學內幾乎清一色的新學,有著很好的效果。

此外,還可分化新黨。

盱江先生門人不少,若是另起爐灶,新黨內部難免出現裂痕,甚至是矛盾!

王安石說的好——儒者之爭,在於名實!

不過,這樣一來也有問題。

盱江學派一旦崛起,勢必擠壓舊黨思潮。

不過,程頤是君子,沒有想這麼多。就算想到了,也不會覺得有什麼問題!

而其他人?

事不關己,自然高高掛起!

……

第二天,七月辛丑(初九)。

右相韓絳奏:開封府界及京畿、京西、京東保甲,多而繁瑣,且於國無益,又多妨農時,乞罷開封府及三路保甲,改以義勇舊法,只取自願精壯,歲於農閒時,赴縣城校閱,並依舊給賞賜;沿邊各路及河北、河東保甲,關乎邊防,乞依舊留用,並依故事差員赴各路團教。

詔:從之。

乃命樞密院,今年內罷廢京畿、京東、京西及開封府保甲,至來年正月,推行義勇法,並遣使赴各路宣告。

趙煦知道了這個事情後,只是笑了笑,說了句:“康國公,老成謀國!”

在趙煦的上上輩子親政之後,本著舊黨反對的,朕一定捧場的原則,重新恢復了各路保甲法。

但在現代留學時,趙煦的老師用詳實的資料和數不清的案例,讓趙煦明白。

京畿各路這些大後方的保甲法,弊大於利!

因為這些地方,本來就承平日久,又遠離前線。

所謂保甲校閱,大多數時候只是做做樣子。

從上到下,都是如此!

因為無論是相關官員,還是保甲戶,都不知道這樣的校閱有什麼用?他們又沒有迫在眉睫的邊防危機需要應對!

所以,這只是在空耗錢糧和物資。

實際上,練出來的民兵,不堪一擊,說烏合之眾都是誇大了!

最麻煩的,莫過於,這些地方的官府,在保甲戶身上白嫖。

將過去的衙前役,用這些免費勞力來做。

這樣一來,同時能賺兩份錢——免役法的寬剩錢,自己塞兜裡,同時還能收受百姓孝(賄)敬(賂),美滋滋!

而如此一來,自然民怨沸騰。

所以,韓絳要罷廢三路保甲,趙煦當然其實是支援的,只是他不好自己說出口,現在韓絳主動替他辦了這個事情,趙煦高興都來不及,怎麼會反對?!

當然了,三路保甲法罷廢后,就要面臨地方基層治安惡化的後果。

趙煦考慮學現代,官府招募一批善騎的民間有力人士,或者從西軍中抽調一部分年紀比較大的騎兵,充當類似騎警的角色,來追捕盜賊維護治安。

同時,也算是在民間儲備一定的騎兵。

不過,這個事情需要從長計議。

很多方方面面的東西和法令、條貫,都得考慮好。

不然,這些騎警就可能成為鄉村惡霸。

甚至進一步墮落成形勢戶的打手。

那樣,等於趙煦給人養了一堆狗腿子,而且百姓的怨氣,會直接對準他來,這就是被人另類ntr了,趙煦當然不會允許!

對趙官家來說,從來只有他們佔別人便宜,那裡會給別人佔自己便宜的機會?!

當宮中傳出訊息,三路保甲罷廢,並沒有引起趙煦的任何不滿,甚至得到了趙煦的一句‘老成謀國’的誇讚後。

韓絳大受振奮!

有了少主支援(至少是默許),韓絳感覺,免役法的調整,是可以在開封府界開始推行了。

他也準備了幾個月了,雖然有一部分大戶和形勢戶,怎麼都反對。

但大部分人,還是表達了有限支援或者說不反對的立場。

於是,韓絳當即召集役法檢討所的所有官員,開始對這些日子以來,對役法的調查情況,進行總結,並開始商定新的役法條例。

注:續資治通鑑長篇記錄了元豐六年、七年和女真往來、交易的事情,但我忘了是哪一卷,還得找找。

那個商人叫平簡,密州人,被授予三班借職。

<BR />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異界召喚之亂世起烽煙

鴿朝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