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透歷史:從三國開始蜀漢篇第388章再見玄德汴梁城內,趙匡胤心情也是相當矛盾的。

這諸葛武侯時,雖已漢末但猶有強風,而且看得出後世對其褒譽甚多。

唐太宗就更不必說了,十七歲起兵,二十四歲蕩平天下,二十九歲登基加冕,聲威之隆古之少有。

因此尋常時他並不願意多說話,免得碰一鼻子灰。

諸葛武侯給他解答宋因何分南北,唐太宗以駢句說那真宗諸事,言語間調侃之意堪稱一目瞭然。

這也是趙匡胤後來不愛發言的原因。

但這些現在已經暫時顧不上了,蓋因內心疑惑巨大,而且從直覺上來說,趙匡胤也覺得只要獲取那個“回放”功能,許多疑惑或將迎刃而解。

下定決心之後就沒什麼好說的了,也就在稱呼上讓趙匡胤略微糾結了下。

蓋因這唐與宋離的實在太近,以諡號相稱委實是有些奇怪,因此挑了又挑最終還是以天策府主事的上將之號相稱。

豎指作筆於石桌上提問,最終成字蕩於光幕,這番舉動也讓趙普臉色大喜,趙光義雙眼發直不知在想些什麼。

好在,諸葛武侯與唐太宗也皆非藏私之人,很快兩條文字也接著飄過,內容也看的清清楚楚。

〖李世民:以祭禮奉物送與後世,自能消疑解惑。

諸葛亮:那巨球乃我等腳下之土地,名喚地球,若欲詳知可參見《從豪強到世家再到門閥,百姓讓你們體面》一篇,付費之意或為贈後世諸般百物以為報,宋皇可自試之。〗

倒是很有兩人風格,趙匡胤一時間彷彿見到了一位懶得與他多言的殺伐果斷的帝王,以及一位隨和近人而不拿喬的鞠躬盡瘁之文臣。

幾乎可以說是自然而然的,趙匡胤心中跳出一嘆:

憾不能與武侯共事也。

不過嘆歸嘆,但意思也清楚明白,而且他記得中間這段休憩時間並不長,也就是說已沒時間從府庫中挑選珍稀了。

於是這位大宋官家直接從躺椅上跳了起來,指著一旁書案上一個盒子道:

“給朕拿過來!”

小黃門忙不迭捧過來後,他略微思考了一下便抽出腰間的玉斧放到了盒子裡,然後順手也將腰間別著的彈弓也塞了進去。

但這樣猶嫌不夠,於是趙匡胤扭頭,目光直接越過了趙普,盯到了趙光義身上。

昂著頭雙眼發直的趙光義回過神來,眨了眨眼睛也明白過來,但趕忙擺手道:

“此兩物乃兄長御賜,應當已……”

趙匡胤不由分說直接上前一步,略微端詳了一下弟弟,伸手便將簪花拔了下來拋到盒子裡,再打量了一下後復一勾手將其腰間玉佩給拽了下來。

趙光義敢怒不敢言,但還是嘟囔了下:“我之前看那所陳也皆非珍貴物……”

趙匡胤充耳不聞,小心翼翼將這個盒子封好放到了石桌上,按唐太宗所說以祭禮,拱了拱手,心裡轉了個念頭還未想好祭辭如何講,一抬頭便看到這盒子已經消失不見。

這應當便算是已經“付費”成功了?

眼前的事忙完了,聽著弟弟在那邊抱怨,趙匡胤略微一嘆氣,無奈道:

“吾子嗣無能,貪圖享樂致使帝業有缺,宗室臣妾皆蒙罹難,多奉錢財自無法補那靖康恥,但或能……”

或能怎麼樣?趙匡胤自己也說不清,能讓後世對宋少些調侃嗎?顯然不可能。

讓後世更詳細說一些宋之秘事?真假都難辨,似乎意義也不大,一時間趙匡胤竟有些悵然了起來,煩悶間習慣性的想抽出玉斧摩挲了兩下,結果卻摸了個空。

於是大宋官家心底頓時浮現了一丁點的後悔,但很快也被重新打散。

因為一抬頭便看到光幕上似乎正聊的興致盎然。

〖李世民:武侯起居毋恙?月前李靖於青海傳捷報,已大破吐谷渾縛賊酋伏允,不日便可獻俘長安表功。

李世民:此戰火藥軍械聲威驚人,唐軍未損而盡喪敵膽,可稱雄也,武侯破曹賊之日定也不遠矣。

諸葛亮:吾今不過三十有二,正年富力強,勞二鳳陛下掛念,如今玄德公已據長安與民生息,明歲便可千遣精兵向鄴、洛、許,以解荊州困勢。

李世民:何不取河東之道,繞晉陽至河北成圍困之勢?

劉備:天策上將高見。

閻立德:武侯毋恙,將作監欲制竹紙然多不盡人意,可有要點相教?

諸葛亮:吾等成都所制竹紙可堪一用,要點頗易,取嫩竹即可。

諸葛亮:閻少府可有蒸餾之法教我?

……〗

光幕上的交談可稱融洽,雙方于軍事之所見一觸即收,接下來他看到的便是隻載於史冊的名字在光幕上競相閃耀。

諸葛武侯在與貞觀的閻氏兄弟討論工造與畫技。

法正在請教長孫無忌唐律之要點。

龐統則是和房杜二位名相討論太學與國子監之區別。

就連那唐太宗,與他解惑時堪稱惜字如金,而與武侯說話時又多有親暱之態。

雖然能夠理解,但趙匡胤也頗為羨慕。

“吾見後世那仿若仙界之景,尚能自定。”

趙普苦笑:

“但此時眼見古之名相如此傾授相談,反倒疑在夢中了。”

說著趙普看向了趙匡胤:

“官家,臣莫非在去往河陽路上便已病故,如今皆夢邪?”

趙匡胤苦笑,何止是趙普有此感覺,他也是一樣。

或許此前不願以字多談,心底亦覺得頗為夢幻吧。

好在,這般融洽相諧的交談也只是片刻,隨著光幕重新亮起,那些交談的文字便也就此中止。

而這次,光幕上的內容並非文圖,而是變得如此前光幕一般,只不過畫面變成了縱向的矩形,讓趙匡胤頗為不習慣。

……

漢長安的劉備等人自是不陌生,因為這樣被稱為“vlog”的東西已經見過一次了,而且那次給他留下的回憶並不是很愉快,那這次……

【哈嘍哈嘍小夥伴,文盲在這裡給老少爺們兒拜個晚年啦!

這次過年up主回家過了個年之後就重新匆匆出門。

一方面當然是為了過年採風,多拍點片段什麼的,另一方面當然是放心不下另一個寶貝!

至於哪個寶貝,看up主身後的自然保護區的牌子,自然也就能夠猜出來了。

噔噔蹬蹬,過年當然要來看望咱們頻道的團寵啦。

來,玄德,跟你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伯伯嬸嬸大爺大娘打個招呼吧!】

劉備頓時面色黑如鍋底。

看著光幕上那憨態可掬的小白羆,孔明等人自然認得,畢竟這可是翼德親手所獲並送與後世的。

只不過玄德這個名字嘛……

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快活情緒充斥在將軍府裡,讓劉備也更加無奈。

還好翼德不在此……

劉備已經不記得這句話是今天第幾次在心底感嘆了。

但他可以向太一神作保,此時絕對是最情真意切的一次。

不過看著光幕上那遠離了山間爭鬥往後可飯來張口的小獸,劉備又生不出什麼厭煩的心思,最終也只能黑著臉從牙縫裡哼了一句:

“這白…大熊貓,倒是吃得肥碩。”

“主公若是不喜,等下次某修書一封,勸其更名為孔明便是。”

龐統樂不可支的建議。

“不必!”

劉備幾乎是下意識反對,此舉反倒令得廳中歡樂的氣氛愈發濃厚。

……

甘露殿中,貞觀文武都揚著眉毛看著光幕中那隻白羆,再看看神態若定的陛下。

杜如晦直接出言抱怨:

“陛下述與臣等之缺漏,頗多也。”

李世民捻了捻鬍子哈哈大笑:

“此事無關緊要也,自不必多言。”

畢竟關於後世說此物珍貴的種種之語,他當時聽得也是半懂不懂。

唯一能夠聽懂的便是那武則天以此物送倭奴締兩國之歡好,此事李世民已下定決心必不復為。

禽獸之彈丸之國,以華夏珍獸相與真乃浪費!

長孫皇后看著那憨態可掬的“玄德”,臉上笑容就沒停過,此時眼看夫君鎮定自若的模樣,便扭頭掩口笑著問道:

“陛下,這玄德在此處,那世民又在何處?”

李世民當即扭頭:

“何有此物!”

貞觀文武臉上頓時皆有笑意。

更有大膽如杜如晦者心中想道:

即便有,按這後輩之秉性,多半也會以二鳳相稱吧?

至於皇后之問,雖顯冒昧,但此時甘露殿又非朝會,且帝后向來有琴瑟之好,他們這些舊臣自然也沒人會去煞風景。

唯有一個吹鬍子瞪眼的魏徵,也被房玄齡和杜如晦聯手拉住。

【咱們就先看著玄德在這兒吃竹子,然後up主簡單給大家彙報一下。

大佬的禮物可以說是如約而至,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過年的關係,這次的東西還挺接地氣的。

最重的是一袋麥子,上面字條附字說是關中百家麥。】

劉備聞言笑了一下,這便是他做主贈送的。

如今能令關中安定,他劉皇叔的名頭髮揮的作用實際上並沒有那麼大。

這個名頭實際上還不如那些被嚴令不得擾民,而且還忙碌補牆築屋疏浚溝渠的老卒。

而令關中安定的最大殺手鐧,便是贈與後輩的這些麥子。

有田可種,畝產更多,輕徭薄賦,不行曹軍奴民之法,便是如今關中能夠安定的最大原因。

【禮物當中最有意思的是一袋青鹽,放在一個盒子裡,上書“青海鹽”。

這盒湖鹽up主留給家裡父母用了,給出的反饋很是不錯,這裡拜謝啦。】

甘露殿的李世民臉上也浮現出笑容。

隨著李靖押送伏允離長安越來越近,關於此戰的詳細奏報也越來越多,而李藥師提前送來誇功的東西里,最為別緻者便是一小袋青鹽。

李世民對突厥很瞭解,推測吐谷渾應當也差不多,皆是酋長頭人以鹽掌握部族生死,對胡人來說鹽也是權威的象徵,繳其耀功可以說合情合理。

故而他也沒太多猶豫,乾脆直接轉贈給了後輩,聽聞其留家人食用,李世民甚至還有幾分欣慰。

不過心下也有微微的後悔,實際上早早就知曉了後輩在過年,只是沒想到後世過年能有如此之盛,不然定是要隨個壓勝錢什麼的才宜。

算了,算了,後面補上便是。

【不過看又是糧食又是青鹽的,本來還以為這次大佬要玩兒素的。

結果附贈的一個小盒子裡只能說了不得,足足四件高水平工藝品。

一柄玉斧,一個彈弓,一支簪花,和一枚玉佩。

其中最好看的自然就是簪花,這東西算是很明顯的宋制。

唐宋的髮簪比較類似,有細微不同的是宋代男性也有簪花的習俗,因此唐簪多鏤空鎏金雕飾,宋簪花則多為蓋帽圓錐以方便男女通用。

北宋皇家舉行的還有簪花宴,太監們會在御花苑採各種鮮花,然後宋皇帝會根據臣子的親疏程度和功勞多寡來賞賜不同花卉別在頭上。

《夢溪筆談》有記載四相簪花的典故,《東京夢華錄》也有記載北宋勳貴子弟簪花招搖過市,使女子“爭睹圍觀”,甚至“低蛾眉”“竊羨之”。

玉佩就更不用說了,宋代的玉佩也很好辨認,無論是材質還是鏤刻的刀工,亦或是圖案形狀之豐富,算是古代玉佩藝術的一個巔峰,明朝雖然工藝更好,但因為社會文化整體內斂的關係,形制上偏大氣,而不重工藝之繁複。

至於彈弓和玉斧……這讓我想起來了一位據說被砍死的帝王。

既然大佬都這麼暗示了,咱們下一期不說說燭影斧聲似乎也繞不過去了是吧?

至於這兩個東西也沒太多好說的,彈弓是弓箭的全方位下位替代,因為要捏彈丸,所以相較於弓箭可以整隻手拉弦在發力上就比較弱勢,另外就是彈丸和箭頭的殺傷力哪個大顯而易見。

斧子也差不多,從唐朝開始長斧兵這種兵種基本就零星可見,大部分時間僅作為對重甲的特攻曇花一現,它算是頂流的工具,一流的禮器,二流的玩具,三流的軍團戰兵器。

總體就這麼多,另外就是這次的工藝品很受我一個朋友喜歡,重金購走換成了玄德的糧食,基本可以包辦玄德這輩子所需了,還沒長大就解決了養老問題,不得不說令up主非常羨慕。

那麼這期就到這裡,新的一年祝觀眾老爺們合合滿滿萬事順遂,咱們下期再見!】

汴梁皇宮中,趙匡胤看著那“被砍死”的描述,不知為何心中一跳。

隨即便覺得自己是想多了,畢竟如今宋還未一統,亂世也稱得上未結束。

此等情況下,即便是帝王也命如草芥,被砍死也算不得什麼新鮮事。

“被砍死的帝王?哪個倒黴催的……”趙光義嘟嘟囔囔說著。

這話讓入了趙匡胤耳中,不知為何竟讓他生出一分說不清道不明的心煩意亂之感。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禾呈氏月生室

悅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