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對婦產科不感興趣。

這句話讓孫蓉芳恍然記起了幾年前。

那時女兒在表姐家裡說了想當什麼科的外科醫生,好像不是婦產科,讓周若梅就此大發雷霆。

“她學習能力很好,不是技術問題能力問題.”

曹昭緊跟上,給謝媽媽解釋清楚自己話裡的含義,“醫學生選擇就業科室,更重要是要看準自己的性格適合在哪個科室工作。

每個科面對的專科病種不同,面對病人的群體不太相同。

像婦產科,瑩瑩去過後應該有體會婦產科這個科室對醫生的某些特殊要求.”

曹二哥說的,應是指她去婦產科前已經聽師姐們介紹過的情況。

說到產科醫生要做到像患者的爸爸媽媽一樣照顧患者的心理。

去到北都三後,她確實在臨床上親眼見到老師們像爸爸媽媽安撫心理脆弱的產婦們。

“是什麼心態?”孫蓉芳問。

“她跟的杜老師,被人叫做產科爸爸.”

果然曹昭這樣說。

“你意思是像爸爸媽媽的心態?那完了。

她像個孩子.”

孫蓉芳果斷拍下大腿自認女兒這點不過關。

其他人被謝媽媽的話嚇了跳。

“古人說過,沒成家立業前的人像個孩子.”

孫蓉芳道,自己女兒沒成家,沒結婚的。

“不是這樣.”

曹昭不禁一樂,給謝媽媽繼續說,“不是說做婦產科醫生必須結過婚生孩子。

我們國內有終身不婚的婦產科醫生,他們把自己獻給了醫學事業至死不渝,在學術上做出重大貢獻.”

“這樣說,你的話是指?”

“是說有做母親做父親情結的人.”

哪怕不婚,這樣的婦產科醫生在心裡面是懷有母愛和父愛的。

懷有母愛父愛的人不一定需要結婚和生孩子的。

最簡單的例子,如鄭醫生尚未結婚只有男朋友,可在幻想著結婚後生孩子了。

像沈熙菲被人如何詬病都好,胡醫生能看出來她的夢想簡簡單單為工作結婚生孩子,早有當母親的念頭。

彭醫生固然年輕,人家是兩歲孩子的媽了。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耿永哲同學一心想著怎麼給弟弟治腿。

謝同學內心奔著心外事業。

臨床上這類醫學生不止他們兩個,有很多,不太適合婦產科。

做婦產科醫生的心是非常累的,要當好女患者的爸媽。

婦產科不少病,說白了,需要一顆當爸媽的心來體諒寬容操心和管教的。

杜海威是名醫名師對學生高要求。

一般單位沒要求到這個程度。

這些均需要表達清楚的。

聽到這的人難免會產生一個疑問。

婦產科醫生如爸媽,兒科醫生呢?不是兒科的小朋友更追求醫生像爸爸媽媽的感覺嗎?

不一定。

可以參照現場兩位小朋友表現,他們追求醫生哥哥是追求爸媽的感覺嗎?

孫蓉芳悟道:“我兒子處於叛逆期,最不愛聽我的話.”

兒科的複雜性在這裡了。

兒童在發育中,每年身心隨年齡增長髮生不可預見的個體變化。

可能去年的年齡還在依戀爸媽,明年忽然不要爸媽了。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鎖住你的幸福

獨孤君君

中原之光

古萬天

新還珠格格之樂妍公主

西西里裡

反派請三思!裙子再短我也是男配

糯米菠蘿飯

戮天決

王羽飛

星穹鐵道:我是歡愉使者

萬戶h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