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瞅著人不禮貌的,聽見宋醫生說沒關係,謝婉瑩點了點頭。

她對宋醫生有信心,宋醫生是個聰明絕頂的天才,而且懂得怎麼划水。

兩人到了留觀室,老太太做完ct回來了,ct報告出爐不會太快。

宋學霖給老太太再做了下專科查體,讓護士先把病人送到住院部,之後到住院部看檢查報告。

按照病人現有的情況看,需要先看看ct是不是急性腦出血,出血量夠不夠馬上急診手術的指標。

不夠的話,大概今晚行保守治療,明天等曹勇回來上班再商量下一步治療方案。

老太太的女兒收拾好東西,陪母親上神經外科住院部。

安排收住院病人,謝婉瑩想到劉雯玉的病情,想順道徵詢下宋醫生的意見。

宋學霖聽她說:心胸外科?心內科?

這不是兩個喜歡打架的科室嗎?

哪家醫院都一樣,心內和心外彼此業務搶的厲害。

之前說過,他不喜歡心胸外正是這個原因。

神經外至多和神經內科打打交道。

神經內效益差,沒法和神經外比。

神經內開的藥神經外能開。

神經內開展的什麼理療,在他這個外科醫生眼裡幾乎相當於安慰劑和熱敷,效果甚低。

患者病情後期開展的肢體功能訓練,屬於專業的康復科內容,和神經內關係不大。

心內科不一樣,是一路搶佔心外的業務。

新型介入手術加上藥物介入器材研發,讓傳統的心外手術範圍大大縮小了。

再如此下去,心外怕是要一半以上業務被介入手術搶光光。

本來這樣的手術該是心外醫生去做的。

內科和外科本身最大的區別在於做不做手術,結果因為多種科學技術突破性發展引匯出了新型手術方式,將這層界限打破了。

國內國外有前瞻性的學者已經預測,未來應該不會有內科外科醫生之分。

介入手術說到底是手術,和外科解剖學基礎關係很密切,外科醫生做介入手術優勢更大。

這個是國內國外公認的。

況且介入手術失敗的話,是需要轉外科的。

好比腹腔鏡手術失敗要轉開腹。

如果介入是外科醫生做的話,手術的尺寸肯定能掌握得更好。

為此,國陟作為全國心血管的帶頭人在率先進行改革了,準備建立一個心臟中心,不分內外科。

組成成員以外科醫生為主,等於說國陟打算讓外科醫生做傳統心臟科手術也做介入手術。

若不是他對人體大腦有興趣,他要是選擇外科另一大專科心胸外當然是選國陟了。

國協自身要改革的話,作為綜合三甲,科室太多,面對醫院內擁有利益的各方交錯複雜,阻力大。

從醫學的發展來看,未來,像心臟中心、腎臟中心、肝膽中心這樣以器官為中心開展醫學業務不分內外科將是趨勢。

所以,國協的肝膽外科很狠的,直接超前把肝膽內科在萌芽期給滅掉了。

可以想見,新外科大樓建成以後有了空間,國協會以肝膽外為基點做嘗試,建立這種中心治療。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再見,海棠

是盈不是迎

這一抹花香

財子

行俠盜

雙鳥飛

因為懶所以全點了被動

脆皮玉米粒

沈總!您拋棄的奶寶月入百萬了!

一啊鴨

性格缺陷使我活的悲慘失敗

東方易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