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7章【326】會遠嗎

醫生自己生病選擇上哪兒就醫和普通人沒區別,要顧慮的東西很多,不僅考慮的是能不能看好自己的病。

從這裡可以看出,醫生生病不是說因在醫院工作能一勞永逸。

於是有了梁院長沒對外求醫選擇在自家醫院治療的現狀。

“院長,您覺得怎樣?”見病人轉醒,張華耀走上前詢問。

“好些了.”

梁院長也是個工作狂,醒來立馬問下屬工作安排,“明天出差的事——”

“讓人代院長您出去參會,已告知主辦方您有其它公事不方便出行.”

“行.”

“院長,您好好休養,有事吩咐我們去做。

曹勇醫生說你這個病至少要休養一個月,他建議您最好是轉診到他們醫院的專科病房治療.”

“不需要的,不是腦溢血.”

是醫生對常見病醫學常識是具備的,尤其像梁院長這樣的大佬更有自己的治療主見。

張華耀此刻必須當專科醫生的面說說病人:“院長,你不要不當回事兒。

曹勇醫生和我們仔細說明腔隙性腦梗雖然通常定義為輕微病,很多病人檢查出來時沒症狀,但發展下去可能會引發大面積腦梗腦出血這些嚴重事項——”

“這些我知道.”

“不,您不知道.”

有時候要佩服張大佬平日為人不怎樣,關鍵時是敢說敢當的醫生,直接掃大領導的顏面是絕了。

“你說我不知道什麼?”梁院長被他氣笑。

“曹勇醫生的話是有道理的。

院長您和沒症狀的患者不同,是有症狀的,需要再深入檢查。

曹勇醫生說可以轉去國協必要時再行介入造影,我們醫院沒這個條件.”

“ct造影不行嗎?”

“院長,和我們給心臟檢查一樣,一般病例是可以的,特殊病例是不行的。

您在辦公室裡突然暈倒而且發現記憶近來消退,這些症狀和初步檢查結果劃不上等號.”

如果臨床症狀和儀器檢查結果不一致,醫生肯定要給患者再做其它檢查排除單種儀器檢查結果是否有漏診或誤差。

磁共振、ct說到底可以歸為一類檢查,它們最大的問題是想從海量資料中找出細微病灶很難。

介入造影可以憑醫生自身經驗去做重點排查,結果會在術中非常直觀。

這同樣是為什麼不少病說介入造影才是診斷金標準而不是ct造影或磁共振。

“再看看再說.”

梁院長考慮之後道。

病人的猶豫在現場的醫生心裡早有所料。

和謝婉瑩醫生一樣,只要是外科醫生對自己和家人的手術必定會更萬分謹慎和警惕。

張華耀說出打算:“這幾天請曹醫生過來再給院長您做檢查和治療。

曹勇醫生會把我們ct室給院長做的檢查資料複製去國協讓他們的影像科醫生複查資料盤.”

國陟影像科醫生專注心臟科對腦外科研究少,難免怕漏診誤診。

梁院長點個頭。

讓病人休息,張華耀帶曹勇醫生出去時再多句嘮叨的:“你們院長你們自己也要關注點.”

這是所有醫生看著今天梁院長能聯想到的。

醫學一個公認的規律,老了難免得病。

現在這批老前輩均到了得病頻發的年紀,梁院長生病,老頑童會遠嗎?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原神:男人皆為身外之物

滄藍藍

天災復活,我想低調可實力不允許

玄烏烏

祈燁

阿魚靈

顧時夜,傾蓋如故

時夜將半

都是冒險玩家,你咋成了NPC?

小芒果的貓

戀愛要在模擬後

森萬生